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生命的特征+显微镜的使用)资料整理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生命的特征+显微镜的使用)资料整理

时间:2020-04-21 14:49:38

相关推荐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生命的特征+显微镜的使用)资料整理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将所学内容进行归类、汇总和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生物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大家参考。

文章目录

生命的特征和生物的基本分类知识点

生物圈的组成和结构知识点

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结构知识点

植物的组成和结构知识点

动物的组成和结构知识点

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知识点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知识点

生命的特征和生物的基本分类知识点

生物的六大基本特征

一.生物的六大差不多特点

1.生物体共同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核酸〕和结构基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差不多单位〕

2.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生长现象、应激性、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

3.区分应激性和适应性,分别举例

二.生物学的进展〔3个时期〕

1.描述性生物学时期〔细胞学说的建立,«物种起源»一书的发表〕

2.实验生物学时期〔遗传定律等生命活动差不多规律的提出〕

3.分子生物学时期〔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三.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1.微观:生物工程〔生物技术〕方面,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探究生命本质和规律

医学:乙肝疫苗,干扰素,人类基因组打算

农业:转移抗病毒基因,导入生长激素基因,两系法杂交水稻,杀虫蛋白基因导入棉花

能源与环保:新型汽车燃料,超级菌

2.宏观:生态学方面,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1.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大量元素〔9种〕,微量元素,要紧元素〔6种〕,差不多元素

2.哪种元素占细胞组成的比例最高

3.B元素,Fe元素的作用

4.什么是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2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1.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哪6种?无机化合物2种,有机化合物4种

2.哪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比例最大?哪种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的比例最大?

3.区分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和结合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注意明白得不同种生物含水量不同,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含水量也不一样

4.无机盐多以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内。无机盐对生物体有什么作用?当生物体缺少了Mg2+、Fe2+、Ca2+会显现什么样的症状?

5.糖类的作用?组成元素有哪些?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6.13页的表格熟记,区分哪些糖是植物所有的,哪些糖是动物具有的

7.脂类的组成元素?分类,以及作用

8.蛋白质的组成元素?蛋白质分子的差不多组成单位是什么,其结构通式如何表示,每个基团的中文名称如何书写

9.脱水缩合是氨基酸分子相结合的方式。明白得脱水缩合的过程。肽键如何表示?什么叫二肽,多肽?

10.蛋白质的多样性指什么?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

11.有关蛋白质的运算参见练习册

12.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组成元素有哪些?核酸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差不多组成单位是什么?一个核苷酸包括哪3部分?核酸的分类以及分类依据是什么?

13.DNA与RNA的中文全称以及在细胞内的存在部位?

实验一: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分别用什么试剂?显现的现象是什么?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差不多单位——细胞

§2.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结构组成:两层磷脂分子和一些蛋白质分子,细胞膜表面有糖被〔23页图〕。糖被的组成及作用?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流淌性,因为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差不多上能够运动的

2.细胞膜的生理特性: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选择性,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选择透过性膜定义?

3.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24页图〕

自由扩散:物质从高浓度→低浓度;不耗能;无载体 例:甘油,乙醇,苯,H2O,O2,CO2等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高浓度;耗能;需蛋白分子作载体 关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

4.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内吞和外排

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质:包括细胞基质和细胞器

原生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比较22页的图2-2和2-3有什么不同,找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特有的结构分别有哪些?能够识别26-29页的彩图,并说出相应细胞器的名称

3.线粒体的结构〔26页图2-7〕。线粒体有双层膜,含有少量DNA。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在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含量比较多。

4.叶绿体的结构〔27页图2-9,30页识图题〕。存在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含有少量DN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的酶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光合作用能够生成淀粉等有机物,因此,叶绿体被称之为〝养料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5.内质网〔28页形状图〕分粗面〔上有核糖体附着〕和滑面两种,单层膜的细胞器,膜上有多种酶。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糖类的合成有关,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内质网又被称之为〝有机物合成的车间〞。

6.核糖体无膜结构,可分为游离在细胞基质中和固着在内质网上两种类型。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被喻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7.高尔基体〔28页形状图〕:单层膜,呈扁平囊状。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是蛋白质的〝加工厂〞。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8.中心体无膜结构,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在有丝分裂时参与纺锤体的形成。

9.液泡位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单层膜,可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以上。液泡内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

10.溶酶体具有单层膜,含有多种水解酶类。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大多数真核细胞通常有一个细胞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有的细胞有多个细胞核。

2.细胞核结构〔32页图2-15〕

1核膜:双层膜,膜上有多种酶以及核孔,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物质交换的通道

2核仁: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周期性消逝和重建;分裂的间期可清晰看到其形状

3染色质:什么叫染色质?其组成成分是什么?存在于细胞周期的什么时期?染色质与染色体是什么关系?〔认真阅读32页讲述染色质的这部分内容〕

3.细胞核的功能: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操纵中心。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参见课堂笔记〕

原核细胞代表生物举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

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也不属于原核。

§2.2 细胞增殖

1.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3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2.明确细胞周期的概念,指的是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其中分裂间期占整个周期的90~95%,分裂期时刻相对短专门多。

3.无丝分裂过程中不显现纺锤丝和染色体,不能保证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例如蛙的红细胞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一.有丝分裂:体细胞所采纳的分裂形式

1.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以植物细胞为例〕

2.注意区分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见课堂笔记〕

3.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它指的是着丝点排列的那个平面;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最终将形成子细胞的细胞壁,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有丝分裂特点:亲代细胞经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亲代细胞与子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 DNA含量完全相同,即它们的遗传物质相同。有丝分裂保持了物种的稳固性。

5.明白得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 DNA含量的变化〔参见课堂笔记〕

二.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形式

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复制一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后,新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2.明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

3.要紧依照染色体的变化,来区分减数分裂的两个时期

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5.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2.3 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

1.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2.了解细胞的全能性〔41页上部〕。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确实是细胞的全能性,因为植物细胞含有全套的遗传信息。克隆技术也是建立在细胞全能性之上的,因为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含有保持其物种遗传性的全套遗传物质。

3.细胞癌变是由癌变因子所诱发的:①外因: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②内因:致癌基因被激活,细胞发生癌变

4.衰老细胞的一些特点要了解〔42-43页〕

实验二:观看叶绿体流淌时,制作的是临时装片,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的状态,以保持细胞的活性。叶绿体是光合的场所,它的移动同光照有关。

实验三:观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所选取的材料,是带有分生区的洋葱根尖,因为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观看时,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然后再换高倍镜观看。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3.1 新陈代谢和酶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是有机物。这三个方面表达了酶与无机催化剂的不同。大多数酶的成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和专一性

实验四:H2O2酶能够催化H2O2生成H2O和O2。细胞中都含有H2O2酶,肝脏细胞中这种酶的含量更丰富。本实验的关键是肝脏的新奇程度。研磨肝脏是为了使酶更好的开释。比较46页试管1和2的实验现象,体会酶催化的高效性。

实验五:酶催化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分子结构上有相似点〕。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差不多上还原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反应,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实验中加入的淀粉酶只能使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和麦芽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酶不能水解蔗糖,因此没有颜色变化。实验中60℃水浴是为了使淀粉酶发挥最正确催化成效。

3.酶发挥最正确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48页图3-3,3-4〕。大多数酶最适宜温度在30-50℃,最适PH接近7。然而也有特例,见48页〝小资料〞。高温、强酸、强碱的环境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导致酶失活。

§3.2 新陈代谢与ATP

1.最终能源:太阳能,要紧能源:糖类,储存能量的物质:脂肪,直截了当能源:ATP

2.ATP的全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代表高能磷酸键,

键能的关系:- < ~ < ~

3.ATP与ADP的转化,是不是完全可逆的过程?要紧从酶,形成场所,以及能量3个方面分析。详见课堂笔记。

4.ATP的形成途径〔51页〕

§3.3 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定义

2.了解光合作用发觉过程中4个重要的实验〔52-53页〕

3.叶绿体是光合的场所,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和有机物糖类,氧气中的氧原子全部来源于水中的氧。

4.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55页表格,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a。假设光强相同,白光照耀比单一颜色的光照耀光合效率更高。

实验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依据是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的越远;溶解度低,在滤纸上扩散的近。实验中加入SiO2和CaCO3的作用是什么?试验关键是:滤液细线要画的直且细,滤液细线一定不能没入层析液中。4种色素在滤纸上的排列顺序?

★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必须把握。〔CH2O〕的括号不能去掉,因为它表示的是一类物质,不是一种。

2.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

3.阻碍光合的因素:光强及光照时刻;CO2浓度;温度〔阻碍酶活性〕见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4.56页光合作用的图解一定要牢记

5.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57页〕

§3.4 植物对水分的吸取和利用

1.植物吸水的部位: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是渗透吸水

植物吸水的器官:根

2.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液泡,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无液泡,靠亲水性物质〔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吸取水分

3.了解什么是渗透作用?发生渗透时,水的运动方向?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4.区分原生质和原生质层两个概念,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半透膜定义?

5.区分全透膜〔细胞壁〕,半透膜〔肠衣,膀胱膜,花生种皮〕,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液泡膜〕

6.明白得58页的演示实验。假如反过来,烧杯装蔗糖,漏斗装清水,会显现什么现象?

实验七: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是依据渗透作用的原理。由于张力的缘故,细胞最先显现质壁分离的部位是在细胞的4个角。假设细胞长时刻处于质壁分离的状态,将不能再复原。因为较长时刻严峻的失水,会使细胞死亡。

7.通过渗透作用,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从土壤中吸取水分,最终水分会进入导管,由导管运输到植株的地上部分。

8.植物吸取的水分极少量用于光合,呼吸等生命活动,大部分以蒸腾的形式散失掉。蒸腾作用是植物吸取水分和运输水分的动力。

§3.5 植物的矿质营养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共有14种,这14种当中,哪些属于大量元素,哪些属于微量元素?矿质元素一定不包括C、H、O

2.矿质元素以离子的形式被吸取。如:K和N分别以K+和NO3—的形式被吸取

3.植物吸取水分和吸取矿质元素不是同一过程,两者相对独立。根吸取矿质元素是主动运输的过程:能量来自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载体是根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

4.除了根以外,植物的地上部分也能吸取少量的矿质元素,要紧是叶片。

5.在植物体内能够重复利用的元素:新叶处多;缺乏时老叶表现症状。如K,N,P,Mg

在植物体内只能利用一次的元素:老叶处多;缺乏时新叶表现症状。如Fe,Ca

6.了解无土栽培的定义〔64页〕

§3.6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1.★熟记葡萄糖,脂肪,蛋白质3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67页,69页的3个表格要熟记

2.肝糖元能够分解成葡萄糖补充到血液中,坚持血糖浓度的稳固;肌糖元不能够。

3.转氨基只能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不能生成必需氨基酸。

4.糖类、脂肪、蛋白质之间能够相互转化。见课堂笔记,并认真明白得69页的内容

5.明白得70页图表。明白糖尿病,低血糖,脂肪肝的成因

§3.7 ★细胞呼吸

1.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定义?

2.一样的呼吸指在肺部发生的气体交换,此处的呼吸指在细胞内发生的物质的氧化分解

3.有氧呼吸分3个时期,每个时期发生何种化学反应及反应发生的场所?会写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4.无氧呼吸的场所,由于酶不同,产物不一样。哪些生成酒精,哪些生成乳酸,各举一些例子。会写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5.了解细胞呼吸的意义

6.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3.8 新陈代谢的差不多类型

1.几个概念:新陈代谢,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明白得75页图表

2.同化作用两种类型的分类依据:同化过程中,能否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明白得什么叫自养,什么叫异养?分别举例

3.异化作用分类依据:异化过程中对氧的需求情形。厌氧型,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分别举例。

4.会表示生物的代谢类型。如人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金版77-78页,记住几种代表生物的代谢类型。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剂

§4.1 植物的激素调剂

1.什么叫向性运动?对植物的生活有何意义?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的区别:

向性运动:单一方向刺激,植物定向运动,如: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重力性和向水性

感性运动:不定向刺激,植物运动方向不定,如:触动含羞草引起它叶片的闭合

2.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

3.达尔文和温特的实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4.生长素发觉过程的两个实验说明:生长素由胚芽鞘尖端产生;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发生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部位。

5.向光性的缘故: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在尖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向光侧少,背光侧多。生长素运输到下部,多的一侧细胞生长快,少的一侧慢,表现为向光生长

6.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叶原基,嫩叶,发育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部位:生长旺盛的部位多〔如芽,根尖分生区,受精后的子房,种子〕,衰老的组织器官中少

生长素的运输:是主动运输的过程,从形状学的上〔芽〕→形状学的下〔根〕

7.生长素的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如顶端优势,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

8.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锐程度不一样,根最为敏锐,其次是茎,最不敏锐的是芽。因此,水平放置的植物根会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认真明白得81页图4-5

9.什么叫顶端优势?如何解除顶端优势?

10.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哪3个方面?

11.植物激素的定义?特点是含量微,作用大。其它几种植物激素的存在部位及作用?82-83页

§4.2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剂

1.共有两种形式:体液调剂和神经调剂,神经调剂是要紧形式

2.明白体液调剂的定义,其中激素调剂是体液调剂的要紧形式,此外CO2通过浓度改变调剂呼吸

3.85页表4-1,明白每种激素的作用,分别是由哪种腺体所分泌的;明白哪些激素是属于蛋白质类,不能够口服。〔可参照校园网上体液调剂的课件复习〕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4.以甲状腺激素为例,把握激素分泌的调剂过程〔85-86页〕

5.明白什么是反馈调剂,正反馈调剂和负反馈调剂

6.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分别举例。

7.明白侏儒症,巨人症,呆小症,肢端肥大症,地点性甲状腺肿〔大颈项〕,甲亢等病症的成因及外在表现。

8.〔可参看校园网上神经调剂的课件复习〕神经调剂的差不多方式是什么?什么是反射,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可分为几类,对动物适应环境有力的是哪种反射?

9.兴奋的传导过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0.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中枢是大脑皮层。躯体各部分在大脑皮层上代表区的大小及位置关系〔90页图4-14〕大脑皮层与内脏的活动也有紧密关系。

11.语言活动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大脑皮层言语区S区、H区受损的症状?

12.神经调剂与体液调剂的区别和联系〔91-92页〕。动物每一项生命活动要紧受神经调剂,同时体液调剂也参与其中。

§4.3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1.激素调剂动物的行为要紧表现在动物的性行为和对幼崽的照管方面

2.阻碍性行为的激素要紧是由性腺〔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明白得94页的图4-17,18

3.垂体分泌的催乳素能够调控动物对幼崽的照管行为,还能够促进合成食物的器官的发育及其生理机能的形成〔鸽的嗉囊分泌鸽乳,哺乳动物乳腺的发育和泌乳〕

4.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分别包括哪些类型?每种类型分别举例

5.动物行为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

6.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要紧方式是条件反射;判定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进展的最高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5.1 生物的生殖

1.生殖类型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类,分类依据:是否显现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定义?

2.〔98页表5-1〕了解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的概念和特点,能说出代表生物。营养生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扦插,嫁接〕?

3.了解组织培养〔无性繁育〕的程序

4.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指什么?什么叫配子?合子?花粉粒和卵细胞分别位于一朵花的什么结构中?会看99页图5-4

5.无性生殖:新个体直截了当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遗传物质与母体相同,利于保持性状稳固。

有性生殖: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有利。

6.减数分裂部分:明白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部位?什么叫受精作用及其意义?能明白得103页图5-7,105页5-10,106页5-11

§5.2 生物的个体发育〔可参照校园网上课件复习〕

1.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受精卵→胚,受精的极核→胚乳

2.胚的发育:受精卵分裂形成两个什么细胞?

3.胚乳的发育:无胚乳种子营养物质储存在哪里?种皮、种子、果皮、果实分别由什么发育而成?

4.金版108页顶端的表明白得经历

5.明白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各时期遗传物质的变化

6.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分为哪两个时期?在时期上如何样划分?

7.胚胎发育时期,发育的顺序是什么?原肠胚3个胚层的分化

8.羊膜?羊水有什么作用?

9.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胚后发育指什么?蛙、蝴蝶的胚后发育又是如何样?

生物圈的组成和结构知识点

知识梳理: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 、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 :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 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 。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 、 、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 —— 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 和 。

6)除 以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新教材里增加的)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 、空气和水、 和一定的 。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 、温度、 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 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 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 。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 :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6、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 与 所形成的 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 和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 、温度 等。

7、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 。

生态系统中的 和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 。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 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箭头指向 。

8、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绿色水库”是

生态系统;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9、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 、 的大部和岩石圈的 。

10、生物圈是一个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 。保护 ,人人有责。

练习:

1、某大湖景色优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去考察,发现湖内生活着芦苇、鱼、水草、鸭子等各种生物。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生长和繁殖 B、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2、草原上,一只老鼠发现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3、.“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

A.合作 B.竞争 C.共生 D.捕食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看成

A.一条食物链 B.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C.一个食物网D.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下列各项可表示食物链的是

A. 蛇→ 鹰 B.植物→ 鼠→ 狐. C.鼠→蛇→鹰. D.兔→ 植物→ 鹰.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还原到自然环境中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

7、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食物链“水草→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中汞中毒最深的生物是:

A.水草 B.蜻蜓的幼虫 C.小鱼 D.大鱼

8、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非洲有一种鸟,停息在树枝上。头酷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瓣,这有利于御敌和捕食。以上现象体现了(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D、生物改变环境

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结构知识点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安放

拿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

对光

转动__转换器 ,使__低倍__镜对准通光孔;再让一个较大的__光圈__对准通光孔;同时调节__反光镜

,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要改变视野的明暗,可调节显微镜的什么结构,怎样调节?光圈或反光镜;

PS:当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而光线较弱时则用凹面镜

调节

1.粗准焦螺旋向前转动时,物镜会怎样?下降

这时应看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为什么?物镜,避免玻片被压破

向__后 旋转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快速上升;

向前 旋转粗 准焦螺旋,物镜会慢慢下降;

放片

观察

慢慢移动载玻片,可发现目镜中的物象移动方向跟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相同、相反),这说明显微镜中看到的物象是原物的—倒像—(正像、倒像);

放回显微镜注意事项

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放回原处;

显微镜使用过程: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为什么用左眼看目镜,右眼要同时睁开?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3、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薄而透明的材料;

显微镜的构造

1.目鏡: 一种可调的凸透镜,具有以下几种放大能力: 5X, 10X and 15X;位于镜筒的顶部

2.粗准焦螺旋快速上下移动镜筒获得粗略的焦点

3.细准焦螺旋: 慢慢上下移动镜筒得到精确的焦点

4.镜筒: 把目镜和接物镜聚合起来

5.压片夹:两片夹子把显微镜片牢固地置于载物盘上

6.反光镜:反射光到样本上;反光镜的一面是平的而另一面是凹的•

7.镜座:支撑显微镜

•取镜和安放

•对光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看,右眼睁——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观察(1)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装片;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4)把观察到的结果用铅笔画出来;

(5)使用高倍物镜的方法:在低倍镜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正中心,然后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在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可看到进一步放大的物像;

•收镜(1)上升镜筒,物镜呈“八”字形朝前下降镜筒

(2)关掉集光器,垂直反光镜;

(3)装入箱子,放在桌子左边;

•整理实验台

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步?

1、安放2、对光3、放片4、调焦距5、观察

调焦和物镜升降的关系

1、轻轻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升还是降? 幅度大小怎样?

2、轻轻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物镜会怎样升降?

1、将“上”字片正对通光孔

2、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3、再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右眼要张开,并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的物像时,停止动“粗”,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4、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怎样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

一般来说,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呈现为具有较黑、较宽边缘的图像,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

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你有什么办法判断这个污点是在物镜上还是在目镜上?

边观察边移动玻片,如果脏东西也跟着移动,则脏东西在玻片上;

边观察边移动目镜,如果脏东西也跟着转动,则脏东西在目镜上;

如果以上都试了,脏东西未跟着转动,则脏东西在物镜上。

植物的组成和结构知识点

1、种子的结构:种子虽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其基本结构都是一致的。都是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其中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四部分。

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新的植物体就是由胚生长发育而成的。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

胚根和胚芽的体积很小。胚根一般为圆锥形,胚芽常具雏叶的形态;胚轴位于胚根和胚芽之间,并与子叶相连,一般很短;依据子叶着生的位置将胚轴分为上胚轴和下胚轴,即子胚。由原胚发展为胚的过程,在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间是有差异的。

1.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

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可以荠菜为例说明,合子经短暂休眠后、不均等地横向油裂为基细胞和顶端细胞。基细胞略大,经连续横向分裂,形成一列由6—10个细胞组成的胚柄。顶端细胞先要经过二次纵分裂(第二次的分裂面与第一次的垂直),成为4个细胞,即四分体时期;然后各个细胞再横向分裂一次,成为8个细胞的球状体,即八分体(octant)时期。叶着生点至第一片真中之间,称上胚轴,而子叶着生点到胚根之间,称下胚轴。子叶与一般正常叶的功能是不同的,有储藏养料的作用,或能从胚乳中吸收、转化营养物质供胚生长时使用。不同种子其子叶数目不同,在被子植物中分为两类:一类具有两片子叶,称之为双子叶植物。另一类只具有一片子叶,称之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二个大类,它们不仅在子叶数目上有差别,而且在其他器官的形态结构上也不完全相同。(在自然界,我们可以根据叶片的脉序、根系的类型和花的形态特征来区别这两类植物。一般来说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具有网状脉序;而单子叶植物的叶片为平行脉序或弧形脉序。在根的形态上,双子叶植物一般主根发达,故多为直根系;而单子叶植物一般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须根系。双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5或4,花萼和花冠的形态也多不相同;而单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3,且花萼和花冠非常相似,不易区分。)在裸子植物中,子叶数目很不一致,有2个或2个以上。 组成胚的细胞都具有胚性,这些细胞的特点是体积小,细胞质浓、核相对比较大,细胞质中没有或仅有小的液泡。种子萌发时,这些细胞很快分裂,胚根和胚芽突破种皮,胚根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芽发育成茎、叶部分,胚轴发育成茎的一部分,使胚迅速形成幼苗。

种子根据胚乳有无还可分为无胚乳和有胚乳种子。 (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2、种子的形成: 种子的结构包括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是分别由受精卵(合子)、受精的极核和珠被发育而成。大多数植物的珠心部分,在种子形成过程中,被吸收利用而消失,也有少数种类的珠心继续发育,直到种子成熟,成为种子的外胚乳。虽然不同植物种子的大小、形状;以及内部结构颇有差异,但它们的发育过程,却是大同小异的。 (一)胚的发育

种子里的胚是由卵经过受精后的合子发育来的,合子是胚的第一个细胞。卵细胞受精后,便产生一层纤维素的细胞壁,进入休眠状态。

合子是一个高度极性化的细胞,它的第一次分裂,通常是横向的(极少数例外),成为两个细胞,一个靠近珠孔端,称为基细胞;另一个远珠孔的,称为顶端细胞。顶端细胞将成为胚的前身,而基细胞只具营养性,不具胚性,以后成为胚柄。两细胞间有胞间连丝相通。这种细胞的异质性,是由合子的生理极性所决定的。胚在没有出现分化前的阶段,称原八分体的各细胞先进行一次平周分裂,再经过各个方向的连续分裂,成为一团组织。以上各个时期都属原胚阶段。以后由于这团组织的顶端两侧分裂生长较快,形成二个突起,迅速发育,成为2片子叶,又在子叶间的凹陷部分逐渐分化出胚芽。与此同时,球形胚体下方的胚柄顶端一个细胞,即胚根原细胞(hypophysis),和球形胚体的基部细胞也不断分裂生长,一起分化为胚根。胚根与子叶间的部分即为胚轴。不久,由于细胞的横向分裂,使子叶和胚轴延长,而胚轴和子叶由于空间地位的限制也弯曲成马蹄形。至此,一个完整的胚体已经形成,胚柄也就退化消失。 2.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

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可以禾本科的小麦为例说明。小麦胚的发育,与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情况有共同处,但也有区别。合子的第一次分裂是斜向的。分为2个细胞,接着2个细胞分别各自进行一次斜向的分裂,成为4细胞的原胚。以后,4个细胞又各自不断地从各个方向分裂,增大了胚体的体积。到16—32细胞时期,胚呈现棍棒状,上部膨大,为胚体的前身,下部细长,分化为胚柄,整个胚体周围由一层原表皮层细胞所包围。

到小麦的胚体已基本上发育形成时,在结构上,它包括一张盾片(子叶),位于胚的内侧,与胚乳相贴近。茎顶的生长点以及第一片真叶原基合成胚芽,外面有胚芽鞘包被。相对于胚芽的一端是胚根,外有胚根鞘包被。在与盾片相对的一面,可以见到外胚叶的突起。有的禾本科植物如玉米的胚,不存在外胚叶。 (二)胚乳的发育

胚乳是被子植物种子贮藏养料的部分,由2个极核受精后发育而成,所以是三核融合的产物。极核受精后,不经休眠,就在中央细胞发育成胚乳。 胚乳的发育,一般有核型、细胞型和沼生目型三种方式。以核型方式最为普遍,而沼生目型比较少见,只出现在沼生目植物的胚乳发育中。

核型胚乳的发育,受精极核的第一次分裂,以及其后一段时期的核分裂,不伴随细胞壁的形成,各个细胞核保留游离状态,分布在同一细胞质中,这一时期称为游离核的形成期。游离核的数目常随植物种类而异,随着核数的增加,核和原生质逐渐由于中央液泡的出现,而被挤向胚囊的四周,在胚囊的珠孔端和合点端较为密集,而在胚囊的侧方仅分布成一薄层。核的分裂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为多,也有少数出现无丝分裂,特别是在合点端分布的核。 胚乳核分裂进行到一定阶段,即向细胞时期过渡,这时在游离核之间形成细胞壁,进行细胞质的分隔,即形成胚乳细胞,整个组织称为胚乳。单子叶植物和多数双子叶植物属于这一类型。

(三)种皮的形成

种皮是由胚珠的珠被随着胚和胚乳发育的同时一起发育而形成的保护种子的结构。受精以后,胚珠逐渐发育成种子,珠被的组织同时发生高度分化,只有1层珠被则发育成的种皮也只有1层,2层珠被由外珠被发育形成外种皮,由内珠被形成内种皮。也有部分珠被被胚吸收,剩余部分发育成种皮。外种皮常由厚壁组织所组成,一般较厚,具有光泽、花纹或其他附属物。内种皮由薄壁组织所组成,一般很薄。种皮的颜色、厚薄、坚硬程度,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 3、C3、C4植物的区别(特点):一是维管束鞘,C3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无叶绿体、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内含无基粒的叶绿体且细胞比较大;二是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途径,C3植物CO2的固定是被C5与CO2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不需能量仅需酶,与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发生在同一细胞的同一叶绿体内。C4植物的CO2的第一次固定需要消耗能量,第一次固定与还原不在同一细胞内完成,CO2同化的最初产物是四碳化合物苹果酸或天门冬氨酸。C4植物能在CO2浓度较小的情况下固定而生成有机物。 4、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裸子植物

1.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2.种子的胚具有2至多个子叶 3.多数为直根系

4.根尖顶端多为两层原始细胞 5.都是木本,多乔木 6.单轴分枝式占优势 7.茎端无原套-原体

8.次生木质部组成成分比较简单,有管胞,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有木射线,木薄壁组织或有或无

9.管胞有大型单列或双列的具缘纹孔,有眉条,有纹孔塞,有交叉纹孔场(松柏类)

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或含有射线管胞 11.茎中常有树脂道

12.韧皮部一般无筛管和伴细胞,有筛细胞和蛋白质细胞,韧皮薄壁组织常聚集成群,很少有韧皮纤维 13.维管束为无限维管束

14.形成层细胞比较长,平均长度约为3.6毫米 15.形成层不表现出叠生层次

16.营养叶的形态构造比较简单,多为针形和鳞片形,构造上多具旱生叶的特征 17.叶通常无叶鞘和托叶

18.有孢子叶球,而无真正的花 19.孢子叶球的孢子叶呈螺旋状排列 20.主要是风媒传粉,传粉时有传粉滴

21.花粉管是用于吸收珠心的养料或输送精子,有些种类的精子具鞭毛。传粉和受精的间隔时间长

22.配子体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雌配子体永远被包裹在胚珠里

23.雄配子体比较复杂,多样化,有原叶细胞 24.雌配子体都起源于一个单倍体的大孢子

25.雌配子体的最初发育阶段的游离核数目很多,时间长。产生颈卵器

26.胚胎开始发生时有游离核时期

27.无双受精作用,受精时有新细胞质形成 28.胚乳就是雌配子体(母本的),很发达,受精作用前就存在,是单倍体

29.胚珠具有一层珠被

30.大多数种子内有强烈的多胚现象 31.不形成果实 被子植物

1.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内 2.种子的胚具有1或2个子叶 3.直根系和须根系均有

4.根尖顶端多为3层原始细胞 5.有草本也有木本

6.主要是合轴分枝式和假二叉分枝式 7.茎端具原套-原体

8.次生木质部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有导管、管胞、木射线、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

9.有细小而多的具缘纹孔,无眉条,无纹孔塞,无交叉纹孔场

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 11.茎中通常无树脂道 12.韧皮部通常有筛管和伴细胞,韧皮薄壁组织分布多样化,常有韧皮纤维

13.无限维管束与有限维管束均有

14.形成层细胞比较短,平均长度约为0.6毫米 15.有叠生形成层和非叠生形成层两种类型

16.营养叶的形态多种多样,构造复杂,旱生、水生和中生叶的类型均有

17.叶通常有叶鞘或托叶 18.具有真正的花

19.花的各组成成分多呈轮状排列

20.有风媒、水媒、虫媒和鸟媒传粉,传粉时无传粉滴 21.花粉管是用于输送精子,精子不具鞭毛,传粉和受精的间隔时间短

22.配子体更退化,只有几个细胞,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 23.雄配子体比较简单,一致,无原叶细胞 24.雌配子体的起源有单孢型、双孢型、四孢型

25.雌配子体的最初发育阶段的游离核数目少时间短,不产生颈卵器

26.胚胎开始发生时无游离核时期

27.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所特有。受精时无新细胞质形成 28.胚乳较发达,是双受精作用后产生的, 父母本双方特性,是3倍体或3倍体以上 29.胚珠具有一层或两层珠被 30.种子内通常只有一个胚 31.形成果实

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相同点:有细胞膜、细胞质,均有核糖体,均能进行转录与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均有DNA和RNA,且均以DNA为遗传物质。

1.大小区别:原核细胞小、真核细胞大。

2.种类区别:细菌、蓝藻、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 动物、植物、真菌、衣藻、绿藻、红藻等 3. 细胞壁:原核生物为肽聚糖、真核为纤维素和果胶 4.细胞质中细胞器:

4个细胞。分裂的结果是每个子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花粉粒的形成 花粉因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核花粉(小孢子),后者再经过一次或两次分裂形成成熟花粉(幼雄配子体)。成熟花粉中有2或3个细胞。

8、细胞壁的结构:植物细胞壁分为三层,初生壁和次生壁,原核细胞不含复杂的细胞器,但有的能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其场所分别在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膜上进行。例光合细菌、蓝藻、硝化细菌等。

高等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特有:细胞壁、大的液泡、叶绿体;低等的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中心体 动物细胞特有:中心体(无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 5.遗传物质DNA:

原核细胞DNA在拟核、质粒中。无染色体结构。 真核细胞DNA在细胞核、线粒体或叶绿体中。

6.原核生物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其变异靠基因突变,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真核生物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其变异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7.生殖方式:

原核生物只进行无性生殖,主要进行分裂生殖

真核细胞进行有性生殖,但酵母菌在不良的环境下进行有性生殖,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无性生殖。

花药的发育 在幼小花药四角的表皮下,出现了孢原细胞,由它分裂形成两层细胞,里面的一层叫做造孢细胞,造孢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花粉母细胞,再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后分离形成4个小孢子;外面一层细胞叫做初生壁细胞,初生壁细胞经过平周分裂,形成药室壁的纤维层、中间层和绒毡层。(表皮、纤维层、中间层和绒毡层一起构成花粉囊壁)

减数分裂 在高等植物中,减数分裂发生在大小孢子形成的时候。减数分裂的过程,是由两次分裂组成的,形成

中间以胞间层(细胞壁最外面,主要成份是果胶)分隔。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初生壁,在细胞停止生长前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壁层,位于在胞间层内侧。初生壁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果胶。次生壁在初生壁内侧,是在细胞停止生长后分泌形成的。其主要成份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次生壁可以增加细胞壁的厚度和强度,不易受到病原物多糖降解酶的直接攻击,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有次生壁

9、植物组织的类型:具有相同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细胞群,叫组织。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包括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组织)。

分生组织:是具有持续细胞分裂能力的组织,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位。依性质和来源的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依位置来分,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薄壁组织:是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占植物体积的大部分。根据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同化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贮水组织等。它们共同结构特点是:细胞壁薄,有细胞间隙,原生质体中有大的液泡,细胞体积比分生组织大得多,但大多仍为等直径的形状。

保护组织:是覆盖于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其功能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控制植物体与环境的气体交换,防止病虫害侵袭和机械损伤等。保护组织包括表皮和周皮。 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主要特征是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联系,在整个植物体的各器官内成为一连续的系统。根据运输物质的不同,输导组织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输导水分和溶于水中矿物质的导管和管胞。一类是输导营养物质的筛管和筛胞。

机械组织: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持作用的组织。细胞大都为细长形,其主要特点是都有加厚的细胞壁。常见的机械组织和后角组织。

分泌组织:能够分泌蜜汁、粘液、挥发油、树脂、乳汁等物质的组织,叫分泌组织。分泌组织分为外部分泌结构和内部分泌结构。

⑺周皮与树皮:周皮通常由木栓、木栓形成层和拴内层组成;1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分裂间期 1.从细胞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之前为分裂间期。2.这时期细胞内部发生复杂变化。主要是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复制结果,每个染色体形成两个染色单体,两个染色单体,两个染色单体各是一条长的细丝呈染色质形态。

分裂期 前期 细胞核内染色质形成染色体,核膜、核仁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并有规律的排列在赤道面位置上可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中期 1.纺锤体清晰可见 2.着丝点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3.可辩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后期 1.每条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成两条染色单体2.纺锤丝收缩将染色单体均匀分为两组,逐渐向两极移动

末期 1.到达两极的染色体变成细长丝状的染色质2.出现核膜、核仁 3.赤道面位置出现细胞板,逐渐形成细胞壁。最后由一个细胞形成两个子细胞。 区别形态术语及名词解释:

⑴导管分子和导管:导管分子是一个死细胞。成熟时没有生活的原生质,次生壁具有各种各样的木质化增厚,端壁溶解消失形成穿孔。许多个导管分子以细胞的顶端对顶端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导管。

⑵筛管分子和筛管:筛管分子是一个活细胞(成熟时细胞核消失),端壁形成筛板。许多个筛管分子以细胞的顶端对顶端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筛管。筛管为被子植物所特有。

⑶导管和管胞:导管分子和管胞都是厚壁伸长的死细胞,但管胞是个单个细胞,末端尖锐,端壁没有穿孔,上下连接的管胞靠侧壁上的纹孔传递水分。

⑷筛管和筛胞:筛管分子的端壁有筛板,筛板上有筛孔,上下连接的筛管分子以穿过筛孔的原生质丝互相连接。管胞的端壁不特化成筛板,侧壁上具有筛域,纵行相接的筛胞靠筛域互相传送营养物质。筛域上的原生质丝通过的空,远比筛板上的小。裸子植物没有筛管,只有筛胞。

⑸主根与侧根:主根即当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向外生长,不断垂直向下生长的部分即是主根。侧根 则是当主根生长到一定长度后,它会产生一些分枝,这些分枝统称为侧根。

⑹髓射线与维管射线:髓射线和维管射线均为薄壁组织,功能也都是横向输导和贮藏。但要两者的来源、位置和树木的不同。髓射线为初生结构,位于维管束之间,它的数目是一定的;维管射线为次生结构,位于维管束之内,它的数目随着次生结构的形成而增加。髓射线是茎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连接皮层和髓,在横切面上呈放射状,有横向运输和贮藏养分的作用;起源于基本分生组织,为初生分生组织,位于初生维管束之间,连结皮层和髓,数目固定不变。维管射线:木射线通过形成层的射线原始细胞和韧皮射线相连,共同构成维管射线,有横向运输和贮藏养分的作用。由射线原始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即起源于次生分生组织,为次生分生组织,位于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内,连结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数目随新维管组织的形成不断增加。 树皮通常指伐木时从树干上剥下来的皮,它包含韧皮层、皮层、周皮以及周皮外方破毁的一些组织。周皮是解剖学的概念,而树皮在解剖学上很少用。

⑻单雌蕊和复雌蕊:根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和结合方式不同,又可将雌蕊划分为单雌蕊和复雌蕊两大类。单雌蕊又称离生心皮雌蕊,只由一个心皮构成雌蕊;复雌蕊又称合生心皮雌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皮联合形成,其中子房、花柱与柱头两者或三者合生。从系统发育的观点看,单雌蕊是比较原始的类型。

⑼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无限花序(向心花序)其开花的顺序是由花序轴下部先开,渐及上部,或由边缘开向中心的花序。有限花序(离心花序)是指处于花序最顶端或最中心的花先开,渐及下边或周围的花序。

⑽孢子体和配子体:配子体是在植物世代交替的生活史中,产生配子和具单倍数染色体的植物体。产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的世代称为孢子体世代,这个世代的生物体称为孢子体。 ⑾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进行的场所,是细胞结构的主要部分,原生质体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两部分。(其中的细胞质又包括质膜、胞基质和细胞器三部分组成。细胞器有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体、液泡、溶酶体、原球体、微管和微丝等。)

⑿无融合生殖:在植物中不经过配子融合而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被子植物未经受精的卵或胚珠内某些细胞直接发育成胚的现象。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主要分为营养的无融合生殖和无融合结子两大类。

⒀维管组织: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输导水分和营养物质,并有一定支持功能的植物组织。在有次生生长的植物(大多数裸子和木本双子叶植物),维管组织包括源于原形成层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合称初生维管组织)及源于维管形成层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合称次生维管组织)。在只有初生生长的植物(大多数蕨类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维管组织只包括源于原形成层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

⒁等面叶:有些植物的叶叶肉中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或虽有分化,栅栏组织却分布在叶的两面,称为等面叶。 ⒂聚合果与聚花果:按照果实的形成特点,可以把果实分为三大类:单果、聚合果和复果。聚合果是指一朵花的许多离生单雌蕊聚集剩余花托,并与花托共同发育的果实。每一离生雌蕊各发育成一个单果,根据单果的种类可将其分为聚合瘦果、聚合核果、聚合坚果和聚合蓇葖果。聚花果也称花序果、复果,是指由整个花序发育成的果实。 ⒃子房上位与下位:花托扁平或突起,仅子房底部与花相连,花萼、花冠和雄蕊均着生于子房下方的花托上,这种子房在花托上的位置称为子房上位。子房全部生于凹陷的花托内,并与花托完全愈合,花萼、花冠、雄蕊生于子房上方的花托边缘,这种子房在花托上的位置称为子房下位。

⒄不定根:不定根植物的茎或叶上所发生的根。有扩大植物吸收面积和增强固着或支持植物的功能。在组织培养中,由愈伤组织长出的根,也称不定根。

⒅合点受精、顶点受精与中点受精:在大多数情况下,花粉

1、种子的结构:种子虽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其基本结构都是一致的。都是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其中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四部分。

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新的植物体就是由胚生长发育而成的。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

胚根和胚芽的体积很小。胚根一般为圆锥形,胚芽常具雏叶的形态;胚轴位于胚根和胚芽之间,并与子叶相连,一般很短;依据子叶着生的位置将胚轴分为上胚轴和下胚轴,即子胚。由原胚发展为胚的过程,在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间是有差异的。

1.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

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可以荠菜为例说明,合子经短暂休眠后、不均等地横向油裂为基细胞和顶端细胞。基细胞略大,经连续横向分裂,形成一列由6—10个细胞组成的胚柄。顶端细胞先要经过二次纵分裂(第二次的分裂面与第一次的垂直),成为4个细胞,即四分体时期;然后各个细胞再横向分裂一次,成为8个细胞的球状体,即八分体(octant)时期。叶着生点至第一片真中之间,称上胚轴,而子叶着生点到胚根之间,称下胚轴。子叶与一般正常叶的功能是不同的,有储藏养料的作用,或能从胚乳中吸收、转化营养物质供胚生长时使用。不同种子其子叶数目不同,在被子植物中分为两类:一类具有两片子叶,称之为双子叶植物。另一类只具有一片子叶,称之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二个大类,它们不仅在子叶数目上有差别,而且在其他器官的形态结构上也不完全相同。(在自然界,我们可以根据叶片的脉序、根系的类型和花的形态特征来区别这两类植物。一般来说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具有网状脉序;而单子叶植物的叶片为平行脉序或弧形脉序。在根的形态上,双子叶植物一般主根发达,故多为直根系;而单子叶植物一般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须根系。双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5或4,花萼和花冠的形态也多不相同;而单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3,且花萼和花冠非常相似,不易区分。)在裸子植物中,子叶数目很不一致,有2个或2个以上。 组成胚的细胞都具有胚性,这些细胞的特点是体积小,细胞质浓、核相对比较大,细胞质中没有或仅有小的液泡。种子萌发时,这些细胞很快分裂,胚根和胚芽突破种皮,胚根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芽发育成茎、叶部分,胚轴发育成茎的一部分,使胚迅速形成幼苗。

种子根据胚乳有无还可分为无胚乳和有胚乳种子。 (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2、种子的形成: 种子的结构包括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是分别由受精卵(合子)、受精的极核和珠被发育而成。大多数植物的珠心部分,在种子形成过程中,被吸收利用而消失,也有少数种类的珠心继续发育,直到种子成熟,成为种子的外胚乳。虽然不同植物种子的大小、形状;以及内部结构颇有差异,但它们的发育过程,却是大同小异的。 (一)胚的发育

种子里的胚是由卵经过受精后的合子发育来的,合子是胚的第一个细胞。卵细胞受精后,便产生一层纤维素的细胞壁,进入休眠状态。

合子是一个高度极性化的细胞,它的第一次分裂,通常是横向的(极少数例外),成为两个细胞,一个靠近珠孔端,称为基细胞;另一个远珠孔的,称为顶端细胞。顶端细胞将成为胚的前身,而基细胞只具营养性,不具胚性,以后成为胚柄。两细胞间有胞间连丝相通。这种细胞的异质性,是由合子的生理极性所决定的。胚在没有出现分化前的阶段,称原八分体的各细胞先进行一次平周分裂,再经过各个方向的连续分裂,成为一团组织。以上各个时期都属原胚阶段。以后由于这团组织的顶端两侧分裂生长较快,形成二个突起,迅速发育,成为2片子叶,又在子叶间的凹陷部分逐渐分化出胚芽。与此同时,球形胚体下方的胚柄顶端一个细胞,即胚根原细胞(hypophysis),和球形胚体的基部细胞也不断分裂生长,一起分化为胚根。胚根与子叶间的部分即为胚轴。不久,由于细胞的横向分裂,使子叶和胚轴延长,而胚轴和子叶由于空间地位的限制也弯曲成马蹄形。至此,一个完整的胚体已经形成,胚柄也就退化消失。 2.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

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可以禾本科的小麦为例说明。小麦胚的发育,与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情况有共同处,但也有区别。合子的第一次分裂是斜向的。分为2个细胞,接着2个细胞分别各自进行一次斜向的分裂,成为4细胞的原胚。以后,4个细胞又各自不断地从各个方向分裂,增大了胚体的体积。到16—32细胞时期,胚呈现棍棒状,上部膨大,为胚体的前身,下部细长,分化为胚柄,整个胚体周围由一层原表皮层细胞所包围。

到小麦的胚体已基本上发育形成时,在结构上,它包括一张盾片(子叶),位于胚的内侧,与胚乳相贴近。茎顶的生长点以及第一片真叶原基合成胚芽,外面有胚芽鞘包被。相对于胚芽的一端是胚根,外有胚根鞘包被。在与盾片相对的一面,可以见到外胚叶的突起。有的禾本科植物如玉米的胚,不存在外胚叶。 (二)胚乳的发育

胚乳是被子植物种子贮藏养料的部分,由2个极核受精后发育而成,所以是三核融合的产物。极核受精后,不经休眠,就在中央细胞发育成胚乳。 胚乳的发育,一般有核型、细胞型和沼生目型三种方式。以核型方式最为普遍,而沼生目型比较少见,只出现在沼生目植物的胚乳发育中。

核型胚乳的发育,受精极核的第一次分裂,以及其后一段时期的核分裂,不伴随细胞壁的形成,各个细胞核保留游离状态,分布在同一细胞质中,这一时期称为游离核的形成期。游离核的数目常随植物种类而异,随着核数的增加,核和原生质逐渐由于中央液泡的出现,而被挤向胚囊的四周,在胚囊的珠孔端和合点端较为密集,而在胚囊的侧方仅分布成一薄层。核的分裂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为多,也有少数出现无丝分裂,特别是在合点端分布的核。 胚乳核分裂进行到一定阶段,即向细胞时期过渡,这时在游离核之间形成细胞壁,进行细胞质的分隔,即形成胚乳细胞,整个组织称为胚乳。单子叶植物和多数双子叶植物属于这一类型。

(三)种皮的形成

种皮是由胚珠的珠被随着胚和胚乳发育的同时一起发育而形成的保护种子的结构。受精以后,胚珠逐渐发育成种子,珠被的组织同时发生高度分化,只有1层珠被则发育成的种皮也只有1层,2层珠被由外珠被发育形成外种皮,由内珠被形成内种皮。也有部分珠被被胚吸收,剩余部分发育成种皮。外种皮常由厚壁组织所组成,一般较厚,具有光泽、花纹或其他附属物。内种皮由薄壁组织所组成,一般很薄。种皮的颜色、厚薄、坚硬程度,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 3、C3、C4植物的区别(特点):一是维管束鞘,C3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无叶绿体、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内含无基粒的叶绿体且细胞比较大;二是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途径,C3植物CO2的固定是被C5与CO2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不需能量仅需酶,与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发生在同一细胞的同一叶绿体内。C4植物的CO2的第一次固定需要消耗能量,第一次固定与还原不在同一细胞内完成,CO2同化的最初产物是四碳化合物苹果酸或天门冬氨酸。C4植物能在CO2浓度较小的情况下固定而生成有机物。 4、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裸子植物

1.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2.种子的胚具有2至多个子叶 3.多数为直根系

4.根尖顶端多为两层原始细胞 5.都是木本,多乔木 6.单轴分枝式占优势 7.茎端无原套-原体

8.次生木质部组成成分比较简单,有管胞,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有木射线,木薄壁组织或有或无

9.管胞有大型单列或双列的具缘纹孔,有眉条,有纹孔塞,有交叉纹孔场(松柏类)

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或含有射线管胞 11.茎中常有树脂道

12.韧皮部一般无筛管和伴细胞,有筛细胞和蛋白质细胞,韧皮薄壁组织常聚集成群,很少有韧皮纤维 13.维管束为无限维管束

14.形成层细胞比较长,平均长度约为3.6毫米 15.形成层不表现出叠生层次

16.营养叶的形态构造比较简单,多为针形和鳞片形,构造上多具旱生叶的特征 17.叶通常无叶鞘和托叶

18.有孢子叶球,而无真正的花 19.孢子叶球的孢子叶呈螺旋状排列 20.主要是风媒传粉,传粉时有传粉滴

21.花粉管是用于吸收珠心的养料或输送精子,有些种类的精子具鞭毛。传粉和受精的间隔时间长

22.配子体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雌配子体永远被包裹在胚珠里

23.雄配子体比较复杂,多样化,有原叶细胞 24.雌配子体都起源于一个单倍体的大孢子

25.雌配子体的最初发育阶段的游离核数目很多,时间长。产生颈卵器

26.胚胎开始发生时有游离核时期

27.无双受精作用,受精时有新细胞质形成 28.胚乳就是雌配子体(母本的),很发达,受精作用前就存在,是单倍体

29.胚珠具有一层珠被

30.大多数种子内有强烈的多胚现象 31.不形成果实 被子植物

1.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内 2.种子的胚具有1或2个子叶 3.直根系和须根系均有

4.根尖顶端多为3层原始细胞 5.有草本也有木本

6.主要是合轴分枝式和假二叉分枝式 7.茎端具原套-原体

8.次生木质部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有导管、管胞、木射线、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

9.有细小而多的具缘纹孔,无眉条,无纹孔塞,无交叉纹孔场

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 11.茎中通常无树脂道 12.韧皮部通常有筛管和伴细胞,韧皮薄壁组织分布多样化,常有韧皮纤维

13.无限维管束与有限维管束均有

14.形成层细胞比较短,平均长度约为0.6毫米 15.有叠生形成层和非叠生形成层两种类型

16.营养叶的形态多种多样,构造复杂,旱生、水生和中生叶的类型均有

17.叶通常有叶鞘或托叶 18.具有真正的花

19.花的各组成成分多呈轮状排列

20.有风媒、水媒、虫媒和鸟媒传粉,传粉时无传粉滴 21.花粉管是用于输送精子,精子不具鞭毛,传粉和受精的间隔时间短

22.配子体更退化,只有几个细胞,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 23.雄配子体比较简单,一致,无原叶细胞 24.雌配子体的起源有单孢型、双孢型、四孢型

25.雌配子体的最初发育阶段的游离核数目少时间短,不产生颈卵器

26.胚胎开始发生时无游离核时期

27.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所特有。受精时无新细胞质形成 28.胚乳较发达,是双受精作用后产生的, 父母本双方特性,是3倍体或3倍体以上 29.胚珠具有一层或两层珠被 30.种子内通常只有一个胚 31.形成果实

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相同点:有细胞膜、细胞质,均有核糖体,均能进行转录与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均有DNA和RNA,且均以DNA为遗传物质。

1.大小区别:原核细胞小、真核细胞大。

2.种类区别:细菌、蓝藻、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 动物、植物、真菌、衣藻、绿藻、红藻等 3. 细胞壁:原核生物为肽聚糖、真核为纤维素和果胶 4.细胞质中细胞器:

4个细胞。分裂的结果是每个子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花粉粒的形成 花粉因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核花粉(小孢子),后者再经过一次或两次分裂形成成熟花粉(幼雄配子体)。成熟花粉中有2或3个细胞。

8、细胞壁的结构:植物细胞壁分为三层,初生壁和次生壁,原核细胞不含复杂的细胞器,但有的能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其场所分别在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膜上进行。例光合细菌、蓝藻、硝化细菌等。

高等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特有:细胞壁、大的液泡、叶绿体;低等的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中心体 动物细胞特有:中心体(无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 5.遗传物质DNA:

原核细胞DNA在拟核、质粒中。无染色体结构。 真核细胞DNA在细胞核、线粒体或叶绿体中。

6.原核生物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其变异靠基因突变,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真核生物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其变异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7.生殖方式:

原核生物只进行无性生殖,主要进行分裂生殖

真核细胞进行有性生殖,但酵母菌在不良的环境下进行有性生殖,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无性生殖。

花药的发育 在幼小花药四角的表皮下,出现了孢原细胞,由它分裂形成两层细胞,里面的一层叫做造孢细胞,造孢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花粉母细胞,再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后分离形成4个小孢子;外面一层细胞叫做初生壁细胞,初生壁细胞经过平周分裂,形成药室壁的纤维层、中间层和绒毡层。(表皮、纤维层、中间层和绒毡层一起构成花粉囊壁)

减数分裂 在高等植物中,减数分裂发生在大小孢子形成的时候。减数分裂的过程,是由两次分裂组成的,形成

中间以胞间层(细胞壁最外面,主要成份是果胶)分隔。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初生壁,在细胞停止生长前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壁层,位于在胞间层内侧。初生壁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果胶。次生壁在初生壁内侧,是在细胞停止生长后分泌形成的。其主要成份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次生壁可以增加细胞壁的厚度和强度,不易受到病原物多糖降解酶的直接攻击,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有次生壁

9、植物组织的类型:具有相同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细胞群,叫组织。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包括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组织)。

分生组织:是具有持续细胞分裂能力的组织,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位。依性质和来源的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依位置来分,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薄壁组织:是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占植物体积的大部分。根据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同化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贮水组织等。它们共同结构特点是:细胞壁薄,有细胞间隙,原生质体中有大的液泡,细胞体积比分生组织大得多,但大多仍为等直径的形状。

保护组织:是覆盖于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其功能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控制植物体与环境的气体交换,防止病虫害侵袭和机械损伤等。保护组织包括表皮和周皮。 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主要特征是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联系,在整个植物体的各器官内成为一连续的系统。根据运输物质的不同,输导组织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输导水分和溶于水中矿物质的导管和管胞。一类是输导营养物质的筛管和筛胞。

机械组织: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持作用的组织。细胞大都为细长形,其主要特点是都有加厚的细胞壁。常见的机械组织和后角组织。

分泌组织:能够分泌蜜汁、粘液、挥发油、树脂、乳汁等物质的组织,叫分泌组织。分泌组织分为外部分泌结构和内部分泌结构。

⑺周皮与树皮:周皮通常由木栓、木栓形成层和拴内层组成;1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分裂间期 1.从细胞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之前为分裂间期。2.这时期细胞内部发生复杂变化。主要是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复制结果,每个染色体形成两个染色单体,两个染色单体,两个染色单体各是一条长的细丝呈染色质形态。

分裂期 前期 细胞核内染色质形成染色体,核膜、核仁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并有规律的排列在赤道面位置上可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中期 1.纺锤体清晰可见 2.着丝点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3.可辩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后期 1.每条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成两条染色单体2.纺锤丝收缩将染色单体均匀分为两组,逐渐向两极移动

末期 1.到达两极的染色体变成细长丝状的染色质2.出现核膜、核仁 3.赤道面位置出现细胞板,逐渐形成细胞壁。最后由一个细胞形成两个子细胞。 区别形态术语及名词解释:

⑴导管分子和导管:导管分子是一个死细胞。成熟时没有生活的原生质,次生壁具有各种各样的木质化增厚,端壁溶解消失形成穿孔。许多个导管分子以细胞的顶端对顶端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导管。

⑵筛管分子和筛管:筛管分子是一个活细胞(成熟时细胞核消失),端壁形成筛板。许多个筛管分子以细胞的顶端对顶端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筛管。筛管为被子植物所特有。

⑶导管和管胞:导管分子和管胞都是厚壁伸长的死细胞,但管胞是个单个细胞,末端尖锐,端壁没有穿孔,上下连接的管胞靠侧壁上的纹孔传递水分。

⑷筛管和筛胞:筛管分子的端壁有筛板,筛板上有筛孔,上下连接的筛管分子以穿过筛孔的原生质丝互相连接。管胞的端壁不特化成筛板,侧壁上具有筛域,纵行相接的筛胞靠筛域互相传送营养物质。筛域上的原生质丝通过的空,远比筛板上的小。裸子植物没有筛管,只有筛胞。

⑸主根与侧根:主根即当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向外生长,不断垂直向下生长的部分即是主根。侧根 则是当主根生长到一定长度后,它会产生一些分枝,这些分枝统称为侧根。

⑹髓射线与维管射线:髓射线和维管射线均为薄壁组织,功能也都是横向输导和贮藏。但要两者的来源、位置和树木的不同。髓射线为初生结构,位于维管束之间,它的数目是一定的;维管射线为次生结构,位于维管束之内,它的数目随着次生结构的形成而增加。髓射线是茎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连接皮层和髓,在横切面上呈放射状,有横向运输和贮藏养分的作用;起源于基本分生组织,为初生分生组织,位于初生维管束之间,连结皮层和髓,数目固定不变。维管射线:木射线通过形成层的射线原始细胞和韧皮射线相连,共同构成维管射线,有横向运输和贮藏养分的作用。由射线原始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即起源于次生分生组织,为次生分生组织,位于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内,连结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数目随新维管组织的形成不断增加。 树皮通常指伐木时从树干上剥下来的皮,它包含韧皮层、皮层、周皮以及周皮外方破毁的一些组织。周皮是解剖学的概念,而树皮在解剖学上很少用。

⑻单雌蕊和复雌蕊:根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和结合方式不同,又可将雌蕊划分为单雌蕊和复雌蕊两大类。单雌蕊又称离生心皮雌蕊,只由一个心皮构成雌蕊;复雌蕊又称合生心皮雌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皮联合形成,其中子房、花柱与柱头两者或三者合生。从系统发育的观点看,单雌蕊是比较原始的类型。

⑼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无限花序(向心花序)其开花的顺序是由花序轴下部先开,渐及上部,或由边缘开向中心的花序。有限花序(离心花序)是指处于花序最顶端或最中心的花先开,渐及下边或周围的花序。

⑽孢子体和配子体:配子体是在植物世代交替的生活史中,产生配子和具单倍数染色体的植物体。产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的世代称为孢子体世代,这个世代的生物体称为孢子体。 ⑾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进行的场所,是细胞结构的主要部分,原生质体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两部分。(其中的细胞质又包括质膜、胞基质和细胞器三部分组成。细胞器有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体、液泡、溶酶体、原球体、微管和微丝等。)

⑿无融合生殖:在植物中不经过配子融合而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被子植物未经受精的卵或胚珠内某些细胞直接发育成胚的现象。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主要分为营养的无融合生殖和无融合结子两大类。

⒀维管组织: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输导水分和营养物质,并有一定支持功能的植物组织。在有次生生长的植物(大多数裸子和木本双子叶植物),维管组织包括源于原形成层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合称初生维管组织)及源于维管形成层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合称次生维管组织)。在只有初生生长的植物(大多数蕨类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维管组织只包括源于原形成层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

⒁等面叶:有些植物的叶叶肉中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或虽有分化,栅栏组织却分布在叶的两面,称为等面叶。 ⒂聚合果与聚花果:按照果实的形成特点,可以把果实分为三大类:单果、聚合果和复果。聚合果是指一朵花的许多离生单雌蕊聚集剩余花托,并与花托共同发育的果实。每一离生雌蕊各发育成一个单果,根据单果的种类可将其分为聚合瘦果、聚合核果、聚合坚果和聚合蓇葖果。聚花果也称花序果、复果,是指由整个花序发育成的果实。 ⒃子房上位与下位:花托扁平或突起,仅子房底部与花相连,花萼、花冠和雄蕊均着生于子房下方的花托上,这种子房在花托上的位置称为子房上位。子房全部生于凹陷的花托内,并与花托完全愈合,花萼、花冠、雄蕊生于子房上方的花托边缘,这种子房在花托上的位置称为子房下位。

⒄不定根:不定根植物的茎或叶上所发生的根。有扩大植物吸收面积和增强固着或支持植物的功能。在组织培养中,由愈伤组织长出的根,也称不定根。

⒅合点受精、顶点受精与中点受精:在大多数情况下,花粉

动物的组成和结构知识点

水中生活的动物:

1.鱼

(1)鱼的种类:

在脊椎动物中,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现存鱼类约2万种。根据鱼类生活水域的不同,可分为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中国有丰富的鱼类资源。中国淡水鱼类约800种,包括鲫鱼(如图所示)、鲤鱼、鲢鱼、鲱鱼、草鱼、鳙鱼等。中国已知的海洋鱼类有1600多种,包括带鱼、大黄鱼等。

(2)鱼类对水中生活的适应特点

① 形态:身体呈纺锤形,体表有鳞片,可分泌粘液,减少运动时的阻力。

②运动: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产生动力。

③ 呼吸:用鳃呼吸。

④协调:胸鳍、腹鳍能维持鱼体平衡,尾鳍决定鱼体运动的方向。

⑤ 感知:鱼的身体两侧有一条明显的侧线,可以感知水流并确定方向。它是一种感觉器官。

2.其他水生动物

(1) 腔肠动物:结构简单。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中的两层细胞组成,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胚层层。身体里有一个消化腔,一个嘴巴,没有肛门。比如水母、海葵和水螅。

(2)软体动物:它们身体柔软,具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如乌贼、河蚌。

(3) 甲壳类动物:虾、蟹等的体表有坚硬的盔甲。此外,还有海龟、海龟、鳄鱼、海豚、鲸鱼和海豹生活在水中。其中,海龟、海龟和鳄鱼属于爬行动物,而海豚、鲸鱼和海豹属于哺乳动物。

另外,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还有龟、鳖、鳄鱼、海豚、鲸、海豹等,其中龟、鳖、鳄鱼属于爬行动物,而海豚、鲸、海豹则属于哺乳动物。

陆生动物

1.蚯蚓:

(1) 生活习惯: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的有机土壤中。它们白天在土壤中挖洞,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它们在夜间爬出地面。以地上的落叶为食。

(2)外部形态: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

(3) 运动:蚯蚓的体壁有相对发达的肌肉,通过肌肉和鬃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4)呼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完成,其过程可概括为:

2.其他环节动物

(1)沙蚕

他们住在海边的沙滩上。它们通常生活在洞穴里,晚上在海床上爬行,经常在海里游泳。在繁殖季节,沙蚕经常在淡水中产卵。它的躯干在每个体节的两侧都有一对疣足,可以爬行和游泳。

(2)水蛭

身体前后各有一个吸盘,用于吸附在临时宿主身体上或在物体上移动。以人、动物和其他动物的血液为食。

3.兔

(1) 生活习惯

兔有野兔和家兔之分,是陆生哺乳动物;兔是草食性动物,善于在陆地上奔走、跳跃。

(2) 外在形式

身体分头、颈、躯于、四肢和尾五部分,后肢强大有力,适于跳跃运动;体表被毛,对保持体温有良好的作用。

(3) 生理结构与特性

①繁殖:兔的繁殖方式为胎生、哺乳。

② 消化:兔子的牙齿分为门牙和磨牙。门牙适合切割植物纤维,磨牙适合研磨食物;兔子的肠子很长,盲肠发达。这些特点适合它们食用植物的生活习惯。

③血液循环:心脏四腔、两条循环路线,输送氧气的能力强。

④ 呼吸:兔子完全用肺呼吸。肺部结构复杂,气体交换能力强。

⑤神经系统: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飞行动物

1.鸟的种类世界上现在已知的鸟类有9000多种,我国有l186种,约占世界鸟类的13%,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鸟类由于具有飞行能力,活动范围明显扩大,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有些鸟类具有迁徙的行为。

2.适合在空中飞行的鸟类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1)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可减小空气阻力,利于飞行。

(2) 除了喙和脚,身体表面还覆盖着羽毛。前肢变成翅膀,是鸟类的飞行器官,有几排巨大的正羽毛。这两个翅膀展开并覆盖了一大片区域,可以扇动空气并飞行。鸟类的羽毛可分为正常羽毛和羽绒。正常羽毛覆盖体表,最大的正常羽毛出现在翅膀和尾巴上,在飞行中起着重要作用;羽绒比正常羽毛低得多,具有保温功能。

(3)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这样的骨既可以减轻体重,又可以增强紧周性,利于飞翔生活。

(4) 鸟类的胸骨有一个高耸的龙骨突,两侧胸肌非常发达,可以拉动翅膀完成飞行动作。

(5)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以适应飞行时消耗大量能量的需要。同时,消化管的结构之一直肠极短,使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以减轻体重,适于飞翔生活。鸟类无膀胱,尿不能在体内储存,总是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这也可减轻体重,适于飞翔生活。

(6) 鸟类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分布在内脏、肌肉和骨腔之间。气囊与肺部相连,具有储存空气和辅助呼吸的功能。呼吸方式为双呼吸,提高气体交换效率,飞行时能为鸟类提供充足的氧气,有利于鸟类飞行。鸟类飞行时,气囊不仅有助于完成呼吸,还可以降低身体密度,减少肌肉和内脏之间的摩擦,并释放出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有利于鸟类的飞行生活。

(7)鸟类的心脏与哺乳类的一样,具完全分隔开的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有两条完善的血液循环路线,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血液运送氧的能力强,适于空中飞翔生活。

3.昆虫

(1)昆虫的种类

已知昆虫种类超过1000万种,是动物种类最多的物种。昆虫是唯一能飞的无脊椎动物。

(2)昆虫的形态结构

蝗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胸部和腹部。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流失。

①头部:是蝗虫的感觉和取食中心,有一个咀嚼式口器、一对复眼、一对触角,触角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

② 胸部:蝗虫的活动中心。它有3对脚和2对翅膀。它的后脚发达。它适合跳跃,有翅膀,擅长飞行。

③腹部:蝗虫的腹部有气门,气门与体内的气管相通,是蝗虫的呼吸器官。

④ 常见昆虫口器:咀嚼口器、虹吸口器、咀嚼吮吸口器、刺吸口器、舔吸口器

(3)昆虫适于陆地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① 它具有减少水损失的结构特点

外部具有不透水的外骨骼,内部排泄系统中马氏管的排泄物主要是尿酸晶体,有效地减少了水分的散失。

② 它具有降低阻力和质量的结构特点

身体旱纺锤形,体重与体表面积之比最小。

③ 充足的能源供应

昆虫的食量大,食物成分所含热量高;多为气管呼吸,并具有气囊特征,能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为充分地进行有氧呼吸获取能量提供了条件。

④ 生活在陆地和空中的运动器官

昆虫具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足有不同的类型,有步行足、跳跃足、挖掘足等多种适应陆地生活的类型,翅具有飞行、保护和平衡的作用。

⑤ 它已经发展出适应陆地和空气生活的感觉器官

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是触觉和嗅觉器官;有一对复眼,是视觉器官。有的昆虫还具有仅能感光、不能辨认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单眼及具有触觉和味觉作用的触须,如蝗虫。这都与昆虫的陆地和飞行生活相适应。

两栖动物

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自由牙和狼牙的异同:

免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狼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牙齿的不同表明两种动物的食性不同。犬齿尖锐锋利,可以用于攻击、捕食和撕裂食物,这说明狼属于肉食动物;没有犬齿的兔属于草食动物,因为门齿形状似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适于磨碎食物。

适应飞行生活的昆虫翅膀和鸟类翅膀的特征:

昆虫的翅和鸟类的翼在飞行时展开,成扇形,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在空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于身体大小来说,都具有轻、薄、表面积大的特点,有利于通过扇动空气产生飞行的动力。

节肢动物的特征: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附件:几种动物主要特征的比较

种类

身体

呼吸

运动

体温

另外

环节动物

它由彼此相似的环形段组成

靠湿润的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身体通过交替放松和收缩肌肉来蠕动

变温

卵生的

节肢动物

身体是分段的,体表有外骨骼

呼吸器官为鳃或气管(蜘蛛类为肺)

有翼的或分段的脚的运动

变温

卵生的

鱼类

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

用鳃呼吸

通过摆动身体和鳍来游泳

变温

卵生的

鸟类

身体表面覆盖着羽毛,前肢变成翅膀

用肺呼吸,体内有气囊协助呼吸

翅膀和脚的运动

体温高且恒定

卵生的

哺乳动物

体表涂层

用肺呼吸

肢体运动

体温高且恒定

胎生和哺乳

免的牙齿和狼的牙齿的异同:

游离牙分为门牙和磨牙;狼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牙齿的差异表明这两种动物有不同的饮食习惯。犬齿锋利,可以用来攻击、捕食和撕扯食物,这表明狼是食肉动物;没有犬齿的兔子属于食草动物,因为它们的门牙形状像凿子,适合切割食物。它们的臼齿有很宽的咀嚼面,适合研磨食物。

昆虫的翅和鸟类的翼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昆虫和鸟类的翅膀在飞行中呈扇形展开,适合在空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与身体大小相比,它们轻、薄、表面积大,有利于通过扇风产生飞行动力。

易错点:

人们错误地认为既能在水里也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鳄鱼、海龟虽然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幼体并不是用鳃呼吸的,属于爬行动物。

水环境保护:

(1)保护的紧迫性、必要性: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趋枯竭。

(2) 保护措施:

①保护水域环境,减少水域污染。主要是通过采取禁止向水域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措施来防止水体污染和建立完善的水体监管体系,及时发现污染源,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保护水域环境的目的。

②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其他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为了保护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我们必须首先确保它们生活的基本环境:足够的食物、水和住所。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动物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破坏,对动物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1)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最重要的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不要乱砍滥伐、破坏草坪;不要随意堆放垃圾;不要滥用农药和杀虫剂;保护水源和空气也是保护栖息地的一部分。

(2) 此外,不得任意捕杀野生动物,不得参与非法买卖野生动物。如果发现违规者,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雄性怀孕的海马

海马不是生活在海里的马,而是一种形状奇特的小鱼,如图所示。它的头部类似于马,全身看起来像一条“龙”。从头部和躯干相交的直角顶部到卷曲的尾巴尖端,形成明显的骨梳状脊柱。它通常依靠卷曲的尾巴包裹海藻休息。游泳时,它垂直地站在水中,用背鳍的扇子上下游动。

海马生儿育女的方式非常特殊,是由雄海马代替雌海马怀孕和生育的。原因是雄海马尾巴前面的下部有一个袋子,叫孵卵囊,此囊是由两层褶皮接在一起构成的。袋前面有一个孔,是雌海马放卵入袋和小海马出袋的通道。每次雌海马将产出的数百枚卵通过此孔塞入雄海马的袋子后,卵胚便在袋里发育成幼海马,直到成熟出世。

海马生活在浅水中,以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西部和中国沿海,尤其是南海。海马的药用价值很高,和人参一样有名。民间有句话叫“南海马,北人参”。

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知识点

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其形态。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1. 极小体积:微生物的体积很小,通常只有几微米到几百微米。

2. 单细胞结构:微生物通常由单个细胞组成,与多细胞生物不同。

3. 单细胞功能:微生物的每个细胞可以完成自身的代谢、增殖、发育和功能。

4. 快速繁殖:由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较快,它们可以快速适应环境变化。

5. 大量分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微型藻类等,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

微生物的分类如下:

1. 细菌:单细胞生物,形态各异,无真正的细胞核,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代谢。

2. 真菌:多数为多细胞生物,有真正的细胞核,不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为能量。

3. 病毒:非细胞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

4. 原生动物: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可以自由生活或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5. 微型藻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知识点

一、选择题

1.在动物的栖息环境中对动物加以保护的方式属于

A.易地保护 B.就地保护

C.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相结合 D.既不属于就地保护也不属于易地保护

【答案】B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以及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即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在动物的栖息环境中,对动物加以保护就属于就地保护。

2.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多次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一层次的价值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农作物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因此,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多次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故选B。

【点睛】

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解题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3.我省南矶山自然保护区鸟类众多,下列关于该保护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天然基因库” B.是“天然实验室”

C.是“天然狩猎场” D.是“活的自然博物馆”

【答案】C

【解析】

【分析】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详解】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而狩猎则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不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

故选C。

【点睛】

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措施,明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4.老鼠不仅咬坏庄稼而且传播疾病,人类对它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

A.控制数量,减少危害 B.顺其自然,不要干预

C.大力保护,避免绝种 D.赶尽杀绝,以绝后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详解】

老鼠不仅咬坏庄稼而且传播疾病,虽然是有害动物,但我们不能使之灭绝,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老鼠一旦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如采用引进天敌灭鼠等生物防治的办法,可见A正确。

故选:A。

【点睛】

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5.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最突出表现是

A.“活化石”生物的死亡

B.生物繁殖速度下降

C.生物适应性普遍降低

D.全世界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答案】D

【解析】

【分析】

从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分析作答。

【详解】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故选D。

【点睛】

全世界濒危物种数目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严重上升趋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正在受到严峻挑战。

6.如表是普通小麦、水稻和陆地棉的分类情况,下列有关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和水稻同科不同属,亲缘关系更近

B.普通小麦和陆地棉不同目,共同特征更多

C.普通小麦与陆地棉没有共同特征

D.表格中分类单位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目、科、属、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体的分类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点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点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出,小麦和水稻是同科不同属,分类单位小,亲缘关系更近,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普通小麦和陆地棉不同目,共同特征更少,B错误。

C.普通小麦与陆地棉都属于种子植物门,C错误。

D.表格中分类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目、科、属、种,D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分类的有关知识点。

7.如图所示为我国于11月发现的新物种“北川驴蹄草”, 驴蹄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约有20多个品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物质(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驴蹄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约有20多个品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D正确。

8.根据下表数据分析,哺乳动物和鸟类多样性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

A.偷猎 B.栖息地丧失 C.外来物种 D.其他原因

【答案】B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原因有:偷猎占23%、栖息地的丧失占40%、外来物种入侵占16%、其他原因占21%,表明哺乳动物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

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占18%;栖息地的丧失占59%;外来物种入侵占12%;其他原因占11%.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

因此哺乳动物和鸟类多样性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都是栖息地的丧失。

9.下列生物中,全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蜘蛛、乌贼、青蛙 B.鲫鱼、家兔、螳螂

C.蚂蚁、沙蚕、海豚 D.家鸽、壁虎、蛇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解答即可。

【详解】

A.蜘蛛、乌贼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青蛙体内有脊柱,是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B.鲫鱼、家兔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螳螂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C.蚂蚁、沙蚕属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海豚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D.家鸽、壁虎和蛇体内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 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动物分类的依据。

10.近年来,享誉盛名的彩色小麦因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彩色小麦是由属间有性杂交定向选育而来,由此可见,彩色小麦的培育是充分利用了(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克隆技术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

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彩色小麦是由属间有性杂交定向选育而来,利用的是生物基因的多样性,通过杂交技术,将不同生物的基因组合到同一个体内,从而培育出新品种。

【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夏日的微风,带着大自然炽热的生命气息.经过两年的生物学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已根植你的心底.下列叙述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C.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具有环保意识。

(2)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现在有很多与绿色相关的环保名词,就是基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提出来的。

【详解】

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A不符合题意;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这种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B不符合题意;

多使用一次性木筷,即浪费了资源,有破坏了环境,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C符合题意;

正确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这种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D不符合题意。

【点睛】

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的破坏,不利于环保。

12.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生物分出如下图三个类群。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属于类群2

B.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

C.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D.类群1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类群1是病毒;类群2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类群3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详解】

A.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类群2,故A正确。

B.类群3是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其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又有多细胞生物如霉菌,故B正确。

C.类群3的生物,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例如:衣藻是单细胞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故C错误。

D.类群1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3.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下列措施能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是

A.为了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放生实验

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的蔓延,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的内容,据此答题。

【详解】

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因此,不经论证引进一些外来物种的做法是错误的,故A错误;任何一个物种都是一个基因库,一个物种一旦灭绝,将永远不可能再生,它所携带的基因库也将永远消失,动物和植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在一起,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如对于老鼠等有害动物要想办法控制其数量,而不能全部杀死,故B错误;东北虎是濒危物种,要加以保护,如迁人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故C正确;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将其天敌引入我国,其天敌又会因为缺乏天敌而数量大增,从而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危及整个生态系统,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掌握和灵活运用。

14.某同学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把水稻、桃树、松树归为一类,把硅藻、葫芦藓、桫椤归为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A.有种子和无种子 B.有茎叶的分化和无茎叶的分化

C.有根和无根 D.生活在陆地上和生活在水中

【答案】A

【解析】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硅藻、葫芦藓、桫椤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水稻、桃树、松树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

15.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指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C.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

D.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的内容,据此答题。

【详解】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A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错误;人们有时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如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C正确;人们有时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D正确。

【点睛】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掌握。

16.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野生动物的过多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B.物种退化

C.食物链中弱肉强食

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其中主要的是栖息地的丧失。

【详解】

随着人类的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大面积砍伐森林,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在适和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还有滥捕乱杀、偷猎等,也使生物种类减少,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过度的狩猎和采伐,对栖息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

17.有关分类单位的特征解释中,正确的是

A.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种类越少

B.分类单位越小,植物的种类越多

C.分类单位越小,植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D.同一分类单位中,植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详解】

所属的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界是最大的单位,其包含的生物最多,共同特征最少。种是最小的单位,其包含的生物最少,共同特征最多。可见C符合题意。

【点睛】

关键点:所属的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越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越多,共同特征越少。

18.野生燕麦是广泛分布于江苏、河南一带的适应能力极强的麦田杂草。伴随着大型农业机械跨区作业,被引入山东半岛这个新领地。下列观点最科学的是( )

A.外来生物就是来自国外的生物,野生燕麦对山东半岛而言不是外来生物

B.外来生物是对生态系统而言的,野生燕麦对山东半岛而言是外来生物

C.野生燕麦进入山东半岛,有利于增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D.野生燕麦进入山东半岛,不会威胁当地原有生物的生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入侵。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入侵的概念、威胁、预防方面来切入。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如我国引入水葫芦后,水葫芦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如云南的滇池,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地侵占,湖中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16种高等植物到20世纪90年代只剩下3种,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

【详解】

外来生物是对生态系统而言的,野生燕麦是广泛分布于江苏、河南一带的适应能力极强的麦田杂草。近年来,伴随着大型农业机械跨区作业,被引入山东半岛这个新领地。因此对野生燕麦对山东半岛而言是外来生物。它们大量繁殖后与农作物、植物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等,使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给农业以及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会威胁当地原有生物种类的生存,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由此可见,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入侵概念、危害、预防 。

19.图中1﹣4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不属于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A.1脊椎动物、2爬行动物、3哺乳动物、4蜥蜴

B.1孢子植物、2藻类植物、3蕨类植物、4卷柏

C.1种子植物,2裸子植物、3被子植物、4水杉

D.1无脊椎动物、2扁形动物、3节肢动物、4涡虫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动物的分类、植物的分类;图示中1包含2与3,2包含4。

【详解】

蜥蜴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都是脊椎动物,正确;卷柏不是藻类植物,因此4不能包含在2内,B错误;水杉是裸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是种子植物,C正确;涡虫是扁形动物,扁形动物和节肢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D正确。

【点睛】

熟练掌握生物的分类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在分类学上,水稻和小麦同科不同属,水稻和大豆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和大豆的亲缘关系比与小麦近

B.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比与大豆的多

C.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小麦和大豆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等级越大,其中的生物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分类等级越小,其中生物包含的共同特征越多。

【详解】

AB、水稻和小麦同科不同属,水稻和大豆同门不同纲,由于门比科大,因此水稻和小麦的亲缘关系比水稻与大豆的近,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比与大豆的多,故A错误,B正确;

C、在题干涉及的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属,C错误;

D、小麦和大豆同属于种子植物门,所以它们之间有共同特征,D错误。

【点睛】

主要考查了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的认识。理解掌握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以上是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