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河南滑县农民全国包地 创造“土里掘金”的传奇故事

河南滑县农民全国包地 创造“土里掘金”的传奇故事

时间:2019-04-20 00:57:22

相关推荐

河南滑县农民全国包地 创造“土里掘金”的传奇故事

当全国不少地方的农民因外出打工撂荒耕地时,有一批河南农民,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全国到处找地种,在西至新疆喀什,东达天津海滨的广阔区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土里掘金”的传奇故事。

这些农民就是滑县农民。据统计,去年滑县约4000余户农民外出包地41万余亩,土地收益达到1.5亿元以上。其中,耕地面积只有7万亩的赵营乡,在外包地就有15万亩,包地面积超出了该乡耕地面积的两倍。

包地缘由:

心疼土地撂荒

说起滑县农民外出包地种,最早要追溯到1995年。当时,该县个别农民到新疆等地开荒种地。真正开始到外省承包土地种植,则始于2000年。

滑县赵营乡西新庄村的祁银柱如今在新疆包地,他被大家公认为滑县外出包地的第一人。8月13日,祁银柱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2000年,我与几个朋友到天津打工,发现当地闲置和撂荒的地很多。自己是个农民,看到地都荒着,怪心疼,感觉打工也不挣啥钱,种地是老本行,便萌生了承包土地的想法。”

当时,当地一些的土地盐碱大,种粮食收益低,承包出租的价格也很便宜,一亩地一年的租金也就70元左右。祁银柱和朋友们放弃打工,当年就在天津承包土地700亩种植棉花。他们在地里搭个窝棚,吃住在地里。半年的辛苦没有白费,当年几个人都赚得腰包鼓鼓的。

祁银柱在天津种地赚钱了,这一消息在滑县农村迅速传开。附近大批滑县农民在他的示范效应带动下,奔向天津包地。

滑县赵营乡小韩村的韩清国是当时受影响的追随者之一。他说:“听说天津那一带地多,种地挣钱,我和两个朋友一块去找地。当时,天津的租地价格已涨到每亩200多元,而附近河北沧州的租地价格只有50元,于是我们3人就在沧州租了几百亩地。”

韩清国自己刚开始包地100亩,也是种棉花。他在地里搭个帐篷,吃住在地里。同样辛苦没有白费,当年就挣了6万多元。他说:“挣的最多的是,当年棉花价格上涨,那一年挣了10多万元。”

滑县外出包地户迅速增加,并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策略,县、乡政府都成立了“包地办”,在包地比较集中的天津、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设立了外出包地联系点,及时发布可靠信息,组织农民外出包地。

依靠当地政府的组织和支持,滑县农民外出包地由少数农户带动,发展为批量外出,由分散承包向相对集中和固定区域发展。仅赵营乡,去年就发展外出包地户900多户,占全乡农户总数的12%。

包地收益:

不比打工挣得少

包地到底能挣多少钱?赵营乡小韩村村委会主任耿金恩说:“村里盖新楼的,都是外出包地户。”

今年40岁的韩国富兄弟6个,他居老四。说起过去的穷,他仍然记忆犹新:“从记事的时候,就知道家里不够吃,吃不饱。后来结婚、盖房,花费很大,欠账4万多元。”

看村里人外出包地挣了钱,韩国富也来到河北沧州,包100亩地种棉花,第一年挣了2万多元,第二年挣了8万多元。他欣喜不已,第三年承包土地500多亩。,棉花价格高涨,韩国富当年赚了数十万元。如今,韩国富还了欠款,盖起了新房,手中还有了存款。

冯喜顺今年60多岁了,有4个儿子,曾经欠款8万多元,对外出包地深有感触。他说:“我是县里组织外出包地的,当时县里直接将我送到河北霸州,我和3个儿子承包了160亩地种棉花。我们在地里用竹竿搭了3间棚子,常年住在地里,很辛苦。”

辛苦归辛苦,挣钱更让人快乐。从开始外出包地到如今,冯喜顺在老家盖了5栋房,给4个儿子都娶了媳妇。他说:“我老了,回来了,儿子们继续包地,他们觉得种地比打工强。”

外出包地的挣钱了,没有包地的很多农民也因为他们而致富。他们外出包地后,无暇顾及家里的承包地,因此,家乡的承包地也大都流转给了其他农民。耿金恩说:“更重要的是,因为外出包地大多数种的是棉花,到收获季节村里很多妇女都去摘棉花,两个月能挣一万多元。”

外出包地,收益总体来说比较稳定,但也有风险。

姚现中如今是滑县赵营乡西新庄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较早外出包地的人,最早是在河北沧州包地。他回忆说:“我包了250亩地种西瓜,没想到当年雨大,西瓜都泡坏了,赔了六七万元。”

在河北沧州包地没有挣到钱,姚现中就转到天津包地种棉花,如今又在新疆包地500亩种棉花。他说:“外出包地种棉花,这是近来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棉花产量稳定,耐盐碱,适应性强,收益也稳定。”

农民包地尝到了甜头,外出包地的人越来越多,包地范围遍及新疆、天津、河北、山东等地。据统计,赵营乡去年外出承包土地创收在6000万元左右,西新庄、田庄、东新庄、杨庄等外出承包土地的主要村庄,家有几十万元存款的农户相当普遍。

包地农民:

挣钱回乡创业

当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包地时,赚得盆满钵满的早期包地者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回乡创业。

赵世民是赵营乡西王庄村人,曾当过村支部书记。2000年,他鼓励两个儿子和两个侄子外出包地。两个侄子在新疆包地230亩种棉花,两个儿子在天津包地200亩,也种棉花,收获颇丰。

外出包地挣钱了,赵世民也有了新的想法。他把儿子和侄子召集到一块,把4个人分为二组,两人继续包地,两人回乡创办企业。经过考察,4人合伙投资在滑县办了一个灯管厂。

如今,灯管厂已经投产,4人轮流包地,轮流管理灯管厂,并吸收不少当地人在灯管厂就业。

赵营乡田庄村的张留增开始到天津包地种棉花。第一年因为雨水太大,只挣几千元。第二年就换到河北沧州,他和其他两个人合伙承包土地1000亩种棉花,当年挣了五六万元。几年下来,他挣了不少钱。

,张留增投资200多万元,在家乡建了一个电动车配件厂。配件厂很快得到几个电动车生产企业的认可,产品很畅销。如今厂里就业的妇女有30多个,一年上缴利税3万多元。他说:“经济条件好了,想法也变了。办个厂,自己挣钱了,也为当地做了贡献。”

如今,中新庄外出包地户杨银藏和另外几个包地户共同出资100多万元建成的标准化肉鸡养殖场也已投产,这个村的外出包地户荣令伟投资70多万元建成的腐竹厂也已开工生产……

像当年外出包地一样,如今,回乡创业,也许是外出包地农民未来的又一次热潮……

外出包地带来综合效应

8月13日,记者采访了滑县外出包地最多的乡――赵营乡党委书记徐建立。他认为,滑县农民外出包地,产生了强大的综合效应――

首先是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致富渠道,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其次是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推动了农村产业化进程。农民外出包地,家里的责任田大都转包他人,加速了土地流转。去年赵营乡外出包地农户共有920户进行了土地转包,流转耕地5890亩,占全乡耕地总面积的8%。土地的转包,促使在家的农户能够连方成片种植,搞规模经营,大型农机具及先进科学技术也能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外出包地农民挣钱后回乡创业,投资建厂,能安排当地劳动力就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另外,外出包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徐建立说,赵营乡是个农业乡镇,但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而农民外出包地,成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促进了承包土地所在地的经济发展。

不过,根据外出包地的农民反映,目前,他们外出包地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投入资金短缺。每年农民外出承包土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且使用期长,但小额贷款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二是不少外出包地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签订合同时有时候不符合法律规定,一旦遇到纠纷,往往会吃亏……

因此,如何加大对外出包地农民的帮扶力度,引导并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