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山西吕梁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力促农民增收

山西吕梁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力促农民增收

时间:2023-12-22 22:26:40

相关推荐

山西吕梁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力促农民增收

今年以来,吕梁市坚持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为指导,继续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核心,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的原则,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突出发展林果、畜牧、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实施项目农业,重点抓好特色农业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建设和农产品生产标准实施与品牌创建,切实实现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在转方式调结构上取得明显进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以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林果、畜牧、蔬菜产业优化升级。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和“抓点带面促发展,一村一品上规模”的规划,狠抓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专业村培育,加快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1亿元,可比价增速6.8%。其中:农业产值为49.5亿元,可比价增速3.7%;畜牧业产值为31.4亿元,可比价增速12.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47.7亿元,可比价增速4.5%,其中:农业增加值为29.7亿元,可比价增长速度为2.4%;畜牧业增加值为资金引导和机制体制创新,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地发展龙头企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减少农民市场风险,着力推进龙头企业建基地,带农户,创品牌,不断发展和壮大省、市、县三级农业龙头企业群体,全面提升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目前,全市入选省政府公布的农产品加工“513”工程企业名单的共有49家,其中省级梯次企业7家,市级梯次企业13家,县级梯次企业29家。全市共发展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000多个,年加工农产品总量达到110万吨,形成了10大类800多个加工系列产品,仅“513”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就突破了40亿元。三是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农技推广力度,推进品牌创建。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建设和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标准化和安全化,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就业技能得到提高,努力培养科技创业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加快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目前,全市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4个、面积110万亩,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13个、面积11万亩,登记保护地理标志产品6个。汾州核桃、汾州香小米和临县、柳林红枣等分别获“中国特产之乡”称号。汾州裕源土特产公司的“汾州裕源”商标和临县天渊枣业公司的“天渊”商标今年还获得“中国驰名品牌产品”称号。

农业结构调整是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是重点。根据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坚持结合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抢抓综改试验区的政策机遇,统筹城乡发展,紧紧围绕“打好一个基础、做好两篇文章、抓住三件大事”的目标任务,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坚持把农民增收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近抓粮食、蔬菜、畜牧、劳务,远抓红枣、核桃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增收思路,大力实施粮食增收工程、林果增收工程、蔬菜增收工程、畜牧增收工程、劳务增收工程和非农产业增收工程等“六大增收工程”,努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在粮食增收方面,“十二五”期间,吕梁市大力实施200万亩玉米增粮战略,努力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继续抓好特色杂粮产业开发,切实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展示、丰产方建设和高产创建力度,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和集成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0亿公斤以上,实现总收入20.5亿元,人均纯收入701元左右;在林果增收方面,全市现有红枣、核桃经济林面积450万亩,产量分别达到1.9亿公斤、2000万公斤。“十二五”期间,按照“稳定红枣、发展核桃”的思路,五年新发展核桃250万亩,改造红枣200万亩,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经济林面积达到700万亩,其中红枣面积200万亩,核桃面积500万亩,实现增收24亿元,人均增收826元,达到1050元;在蔬菜增收方面,确保“大路”蔬菜实现自给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温室、大棚等设施蔬菜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发展设施蔬菜面积10万亩,累计达到15万亩,实现温室大棚、中小拱棚、露地蔬菜协调发展,确保周年正常生产、季节均衡供应、全年基本自给。(设施蔬菜按每亩纯收入1.1万元计算,新发展10万亩的总收入11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70元,达到660元);在畜牧增收方面,以规模健康养殖为重点,大力培育牛、羊、猪、鸡四大养殖基地,到全市猪、牛、羊、肉鸡出栏分别达到200万头、22万头、110万只和4亿只,肉蛋奶产量达到140万吨,建成高标准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1000个以上,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960元,比“十一五”期末261元增加699元;在劳务增收方面,依托国家“阳光工程”、“雨露工程”、退耕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整合农业、扶贫、劳动等部门资源,突出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两大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十二五”期间,计划新转移农村劳动力20万人,到累计转移80万人。实现增收42亿元,人均增收1400元左右,达到3280元;在非农产业增收方面,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三化同步推进力度,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全面提高非农产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到,全市农民依靠非农产业收入达到840元,比的275元增加565元。

此外,随着惠农力度的加大,资金投入的增加,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民实际得到的土地征用、政策补贴、社会保障、项目补助等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也必将大幅增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