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问道手游商人倒卖攻略 问道手游倒卖道具

问道手游商人倒卖攻略 问道手游倒卖道具

时间:2019-03-23 08:27:34

相关推荐

问道手游商人倒卖攻略 问道手游倒卖道具

米店三问

清光绪十二年,广东商人潘启明在广州府万福路买下了一家米铺。 这家米店濒临倒闭,地段又不好,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开张第一天,潘启明就给店主打电话,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从现在开始,凡是来本店买米的顾客,首先要问三个问题。” 做过,但没听说过卖米前问三问。 于是,他好奇的问道:“不知道问哪三个问题?请告诉老板。” “第一,家里有多少人?第二,家里有多少老人和孩子?第三,家里有多少人?” 你不是胃不好吗?”

店主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卖米的时候一定要问顾客家里的情况,就问:“老板,这三个问题一定要问吗?” ” 潘启明点点头:“一定要问! 客户的家庭大小,告诉他合理安排大米的购买量,人口多可以多买,人口少买多了会变质发霉' 暂时不要吃它; 第二个问题是要合理搭配米饭 糯米的质地,老人小孩喜欢软的,中青年喜欢硬的。 第三个问题,如果顾客家里有胃病,就不应该卖糯米,因为糯米很难消化。

据潘启明介绍的“卖前三问”,米店很快恢复了生机,每天买米的顾客都排起了长队。 有人问潘启明:“一个濒临倒闭的米店,凭什么能在你手里扭亏为盈?” 潘启明说:“我调查过,这家米店的前老板一直认为,他没有欺骗顾客,是个好人。而我也在为顾客的健康而努力。我们选米,送米。” 抱着这样的信念,我们甚至研究大米品质的搭配,帮助顾客合理储存大米,这就是为什么卖大米前要有“三问”。#故事##引人思考的生活故事#

一男子网购25600公斤生猪,到货后却发现少了5000公斤,怀疑被套路,他立即报警求助。

原来,唐先生在猪贩群发一条消息,想釆购一批生猪,黑龙江猪贩看见后,马上联系唐先生;“喂,是唐先生吗?我是黑龙江李某,专门贩卖生猪,我有一批送往湖南怀化的生猪,不想卖给他了,你如果需要我给你送过去?”

唐先生问道;“那你的猪卖多少钱一斤啊?”李某回答说:“22.4一公斤批发价。”唐先生一合算,有赚头,心里暗喜;李某又说:“不过我们这么远送过去,我价格上没多少利润,那这个运费得唐先生您自己掏腰包哦。”

唐先生:“那要多少运费呢?”最后两人通过讨价还价达成协议:唐先生购买李某牲猪145头,总重25.6吨,总运费2.9万元。唐先生只需先付一半货款,其余尾款司机把生猪送到一并付完。

就这样,唐先生按照合约打了一半钱给李某,可是在快下高速时,李某突然打电话要唐先生将尾款全部打完,不然司机货车不下高速,唐先生无奈,只好将尾款如数打给李某。

可是,当唐先生收到货点数过磅时却发现猪的头数不少,却少了5吨重量,也就是少了10000斤,相当于唐先生少收到了112000元的货,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于是,唐先生慌忙报了警,警方及时给他调查此案得到的信息是:这批猪确实是李某要卖给湖南怀化的蒲先生的,但路上死了10头,李某和唐先生联系好后,就主动取消了蒲先生的交易。

而且,李某曾与蒲先生完成过两笔买卖交易,那么李某是猪贩子没错。如此看来,李某并不是诈骗犯,只能将案件交由农业部门处理。

1、有网友纷纷为唐先生不平,说:“李某就是典型的奸商,以少充多,欺骗消费者,难道没有法律制裁吗?”

其实,这里要把一件事搞清楚,所谓消费者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满足生活需求而实施的购买行为。

而唐先生是商家,他不是法律规定的消费者,因此,李某在他面前就是有欺诈行为也不会学消费者那样要求退一赔三,而是让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2、李某在这次交易中,违背先前的约定,强制要求唐先生在途中打完所者汇款,这里面包含有李某知道自己的生猪重量不够,想欺瞒蒙哄过关。

但从法律上讲,构成诈骗罪的主要前提:行为人使用隐瞒真相或者虚构事实的手段。而本案中,李某确实是猪贩子,生猪头数也没有少,没有构成诈骗罪,所以,警方不能以诈骗罪来认处。

3、具体到这个事情,唐先生是可以告李某的,因为李某没有按合约给唐先生相应重量的货物。法律规定责任的归责原则:因一方违反约定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可以要求他赔偿全部损失。

因此,唐先生可以凭聊天里面的记录,找李某协商解决,若不然,也可以起诉。即唐先生可以找李某要回其中的差秤,如果李某拒不承认,那么,唐先生可以拿出有力证据,通过起诉的方式要回来这笔钱。

其实,作为商人,一般都会履行合约,出现这种问题,也许,是商家想混水摸鱼,以为唐先生可能只数点猪头数,不会过磅,人心叵测,凡事都要谨慎,商家也有不守信誉的,警惕套路。

香港经销商郭总设宴款待曹德旺,鱼翅、燕窝统统安排,事后直言:再也不请曹总吃饭了

1989年曹德旺去香港出差,当时接待曹德旺的是香港的一位郭姓经销商,郭总公司跟福耀玻璃有合同,福耀玻璃的边角玻璃废料生产景观地灯用的玻璃,一片玻璃售价是5毛钱。

曹德旺到达香港的时候正好是午饭时间,郭总做东,饭桌上都是山珍海味,有鱼翅、燕窝、海参、鲍鱼等,饭后曹德旺回到酒店休息,郭总表示为尽地主之谊,晚上还是他请客。

晚餐几乎是午餐的翻版,这让曹德旺很是意外,饭桌上不知道是谁开的话题,曹德旺表示自己还没去过夜总会。

饭后,郭总带着曹德旺去了位于尖沙咀的一家豪华夜总会,下车的时候曹德旺感觉脚下软绵绵的,低头一看,是红毯,红毯从脚下一直延伸到夜总会的大门前,然后红毯边站满了两排迎宾小姐。

来这里的客人是可以一边走一边挑选的,选中的是可以带着一起走红毯的,这架势给曹德旺吓傻了,这个排面得花多少钱,而且自己是从大陆过来的,根本没见过这种场面!

曹德旺急中生智找了个借口,塞给妈咪几百块钱,曹德旺扭头便走!

从夜总会出来后,曹德旺跟郭总来到一家咖啡厅,紧忙点了一杯咖啡,压压惊!

曹德旺知道这个郭总一定是有事相求,问道:郭总您这边跟我们公司具体是做什么业务的?

郭总:曹总,我们主要从事的是卖小玻璃的,福耀那边用边角料加工成产品卖给我们,但是现在有点问题,公司那边供货不太及时,而且质量参差不齐!

曹总,您那边能不能跟公司负责的同事说一下,按时供货,保质保量?

曹德旺问道:您刚才说我们公司是用边角料加工成产品卖给你们的?

郭总:是的,是的,5毛钱一片,你们公司相当于没有成本!

曹德旺问道:您那边赚钱吗?

郭总也是够诚实,说道:当然赚钱,这叫百利!

曹德旺终于套出了郭总的话,难怪郭总愿意花血本请客吃饭,曹德旺跟郭总说道:

既然是边角料加工的,如果没有合适的,肯定不能按时供货,再说边角料加工的产品质量肯定不能有保证,这个价格,为了保证给你们供货,工厂又不能把好的玻璃拿出来加工,不如这样,合同的话你跟我们重新签一下,不要明确用料是否是边角料,但是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时间,至于价格要提高到1块钱1片。

郭总想了一会说道:如果可以保证质量和交货时间,这个价格没问题!

回到酒店,曹德旺给下属打了电话,告诉下属如果香港的郭总要签合同,每片玻璃的价格按照1块2报价,如果郭总反对,强调我说的是用1块钱签,再按照1块钱签合同!

曹德旺反思道:企业接待的工作一定要适度,不能铺张浪费,让客户怀疑其中有蹊跷,就像郭总,如果不是用这样的排场接待曹德旺,曹德旺也不会注意到郭总的暴利。

郭总从福耀玻璃用5毛钱进的玻璃,在香港会卖到3、4块钱,因此曹德旺才将价格提高到1倍,当然即使这样郭总依然有2元左右的利润。而且稳定的供货时间和质量也帮助郭总赢来了更多的客户!

后来曹德旺在公司开会的时候,跟大家讲了这个案例,当然这个事情后来传到了郭总那边,郭总直拍大腿:以后,我再也不会请曹总吃饭了!

这是记录在曹德旺自传《心若菩提》的一段小故事:请客的艺术!

在这本书里,曹德旺第一次揭露了自己的许多秘密,和创业的心得体会。

可以说曹德旺的成功离不开他的艰苦奋斗。他用十几年时间磨练出来的头脑成功给自己打了个翻身仗,一跃成为“玻璃大王”。

曹德旺成功之后并没有忘本,他明白,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强大的工业帝国离不开国家对他的支持。

1983年至今,曹德旺累计捐出的善款超过百亿,他曾说过一句话:"企业家如果没有责任感那就不是企业家,充其量是个富豪而已。"

曹德旺的成功不仅仅有自己的艰苦奋斗,还和他从小就培养出来的商业直觉是离不开的。

诚如广大网友评价:“中国只有2个企业家,一个是任正非,一个是曹德旺,其他都是商人。”

12月,曹德旺的第一部自传性著作《心若菩提》正式出版,他把自己七十多年里吃过的苦、踩过的雷、翻过的山、见过的人,全都写进入了书中。

无论你是混迹职场,还是在官场打拼,亦或是在商场沉浮,曹德旺的人生智慧一定能给你带来不少启发,认真读读这本《心若菩提》,或许就能帮你找到全新的思路与出路。

一个商人带着孩子找郎中看病,郎中开了一副药,让徒弟去煎,并告诉商人吃了便会痊愈,商人拿着药离开了。谁知过了两天,商人怒气冲冲找到郎中说药不管用,郎中闻言亲自前去煎药,并免费退还药费,等商人离开后,郎中却把徒弟赶走了…

从前,河间府有一个王郎中,专治小儿的肠胃毛病,只需一副药就能痊愈,因此大家称他为:“王一副”。

前段时间,王一副收了个叫张三的徒弟。张三原是一家药铺的伙计,慕名来拜师,王一副见张三心诚至极,又是一块学医的料,便答应收他为徒。

张三头脑灵活,悟性极高,没多久就上手了。可张三发现,师父煎药时,有个奇怪的规矩:草药进入药锅,加入适量的水后,便转身去侧室,对着一尊泥胎拜三次,还会在泥胎上摩擦三次。做完这些后,他便回到药方,用手轻轻按压飘浮的草药,让草药慢慢浸湿下去。

张三看着那尊泥胎干乌发黄,像似有些年头,便询问师父这尊泥胎是谁,王一副只说,这是你师爷。

张三疑惑不解,即然要表示尊重,为何师父只是给师爷塑造泥胎?又为何每次煎药前还要拜上一拜,这跟治病有什么关系?王一副没理睬张三一连串的发问,只是淡淡的说道:“这是规矩,照做就行。”

张三闻言,不敢多问,却疑窦丛生,看样子师父不像是故弄玄虚,莫非这泥胎中有什么玄机?

这天,邻县的一个商人坐着马车上门求医,说他的孩子呕吐不止,已经两天米粒未进。王一副一看孩子脸色发白,急忙搭手切脉,可脉象也微弱无力。事不宜迟,王一副开好药方,让张三去煎药,张三接过药方,连忙跑进了药房。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药煎好了,王一副连忙将药给孩子喂下,等到第二剂和第三剂的药煎好后,王一副将两剂药倒在一起,装进小罐子里,对商人说道:“每天喝一半,两次喝完,到时就能痊愈。”

商人吃惊地问道:“孩子病情严重,你只开一副药,能治好吗?”王一副笑着说:“比这孩子更严重的病,我都是一副药治好,到现在为止,还没开过第二副药。”商人将信将疑结了帐,带着孩子离开。

谁知过了两天,商人怒气冲冲地又来了,王一副大吃一惊,没等他开口,商人便气愤地说道:“你不是说一副药就能治好吗?为何我孩子吃了你的药,依然呕吐不止?”王一副闻言,自言自语道:“真是怪了,我没有开错药方啊。”说完,他看了一眼张三。张三看到师父看向他,连忙低着头。

王一副没有说话,亲自去抓药,然后走进侧室,对泥胎拜了拜,在泥胎上摩擦了三次,回到药房,再将双手将草药轻轻按压下去,做完这一切,便提着药罐去煎药。

张三满脸愧疚地说道:“师父,还是我来吧。”王一副轻轻挡开他,独自去药房煎药。

等药煎好后,王一副又取了一些银两,满脸歉意地对商人说道:“您说得不错,我确实把话说大了,实在对不住,药费全退,并奉上车马费,请务必收下。”商人一看,有些不好意思,急忙推辞,王一副摆摆手,又将药送到商人手中,说:“还照上次的法子服用,我用身家性命担保,如果不管用,不用你费心,我自拆招牌。”商人推辞不掉,只得接过药和银子走了。

这时,张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自己一时慌乱,忘记拜了师爷,才会导致如此。王一副摇摇头,盯着张三说道:“我看你是故意这么做的吧?”

被王一副这么一说,张三顿时语塞,低头不语,王一副见状,叹气说道:“既然你这么想知道泥胎的秘密,我就告诉你吧。那个泥胎是用上好的灶心土塑成的。你师爷当年行医,无意中发现这其貌不扬的灶心土竟是一味极好的药引子,加在草药中,可使药效倍增。你师爷大喜过望,便多方采集灶心土,加在药中使用,救治了很多人。后来你师爷过世,我为纪念他,同时为了保全这个秘密,便用灶心土给师父塑了这尊泥像。我之所以要在泥胎摩擦三次,是因为我摩擦后,手上有残留的灶心土,将手放在有草药的水中,可以增加药效。”

张三听后,恍然大悟,怯怯地说道:“既然有这等功效,为何不大大方方的使用,而要偷偷摸摸呢?”

王一副摇摇头说:“万物皆可入药,你师爷曾说,这些东西是上天无偿赠予,让医者治病的,然而却成了很多人谋财的宝贝。就说着灶心土,谁家都有,可到了一些大夫手中,就变成白花花的银子。这些人只顾着赚钱,哪有半点医者的悲悯之心,我看不惯这些人,才不愿公开它的药理。”

张三听后,彻底明白了,他向师父保证,会保密此事,一直烂在肚子里。

王一副叹气说道:“公开也好,这样可以救治更多的人,你师爷也不会责怪与我吧。”

张三低下头,难过地说道:“可这样就坏了师父的名声,请你责罚我吧。”

王一副摇摇头说道:“责罚倒不必,只是此后,你不得对外称你是我徒弟。”

张三闻言急忙又跪下,王一副见此,严肃地说道:“不是师父容不得你,名声倒是其次,但你千不该万不该,拿人命当儿戏啊。”

@我丶说 :本文素材来源于《民间故事》。

故事借事寓理,告诉世人要心怀善心,莫做恶事。正如故事中王一副所说,医者仁心,不能为了一己私欲,拿人命当儿戏。

钱能降灾,亦可消灾。

明朝成化年间,皇上派太监钱能,出镇云南。

本来是让钱能当耳目,揭发当地官员不法行为的。谁知这厮到了云南,为了证明自己钱能这个名字没有起错,捞起钱来真是无所不能,手更黑,心更狠。

当地有个商人,姓王,颇有几分商业头脑,只靠倒卖槟榔,十几年下来,积攒了不少钱财,又是购地建房,又是纳妾享乐,忙的不亦乐乎,风头一声正劲,当地人送绰号“槟榔王”。

这个绰号传到了钱能耳朵里,便触发了这厮的“商业机关”,他立即派人,把这位“槟榔王”给抓了起来,二话不说,上来就是一顿皮鞭伺候。

然后,钱能冷冷问道:小子,你知罪否?

这位老王已被打得七荤八素,闻言大为不解,反问道:我一守法商人,何罪之有?

钱能厉声喝道:大胆狂徒,还敢狡辩!尔一个小小百姓,妖言惑众,竟敢称王,此乃僭越谋反之罪!”

老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谋反这个帽子,宁死也不敢戴呀,于是便抖胆大声叫道:冤枉呀大人,小民只是姓王,但从未称过什么王呀?

钱能冷笑道:哼!槟榔王,这是谁封你的称号?没人封你,尔焉敢称槟榔王?

老王闻言,张口结舌……但好歹自己也算一枚老江湖,知道此时会越描越黑,于是立即服软,表示愿意交钱赎罪云云。

下面的事,自然就是槟榔王倾家荡产,贿赂钱能大人,求人家高抬贵手了。

当然,钱一到手,钱能呵呵一笑,大手一挥,老王便消灾免祸矣。

1993年,河北一座钢桥竟然被一个骗子给倒卖掉了,骗子被捕后,他自己也觉得这事很可笑:“那些傻冒可真傻,他们还真就去拆铁桥了!”

这个骗子叫张东友,吃大锅饭的时候,原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主。后来,改革开放能下海后,也赚了一些钱,只是由于好赌,最后还是一穷二白。

那时候,由于到处都在搞建设,国内钢材需求量大,价格打着滚儿地往上涨,因此,很多倒钢材的人都发了大财。

张东友也想发财,但自己又没有资金,他就异想天开地打起了空手套白狼的主意,盯上了京山线142号大钢桥,这是一座废弃的备用桥,它旁边已新建了一座8孔的新桥。

张东友以商人的模样找了很多需要钢材的厂子,不过,人家跟着他来实地看过后,都觉得他是在说大话,没人敢买。

张东友也很苦恼,没人相信怎么办呢?

这时他想起了一个姓常的故人,这个人在一家新成立的服务公司当领导,常某听完张东友说要卖大桥后也很惊讶,因为有钱赚,便问了一句:“你卖桥有手续吗?”

张东友拍着胸脯保证说:“手续我有,有了买家我可以拿来。”

常某一听他有手续,便说道:“销路不成问题,我有客户,可以按1500元每吨收购。”

于是,张东友便和常某签了一个协议:“铁路上把大桥专卖给常某的服务公司,800元每吨的部分上交铁路部门。800元以外的利润张东友和常某四六分成。”

常某服务公司的客户是谁呢?就是金发公司22冶,既有资金又有拆桥技术。

看过钢桥后,22冶和常某的服务公司就签了合同,以1550元每吨的价格把钢桥给买了下来。

常某算了算,除去给铁路方的56万,常某和张东友可以挣52万。

常某很高兴,跟张东友说:“你赶紧去拿卖桥手续吧!”

可张东友哪有卖桥手续啊,怎么办呢?张东友琢磨了一下,钢桥是属于铁路部门的,那卖桥手续就得盖铁路部门的章。

于是,张东友决定混进铁路部门去试着碰碰运气,他买了一套铁路部门的假警服和一只高仿真手枪。

穿上警服,腰上别上仿真枪,照了照镜子,张东友觉得挺像那么回事,他在京山142号桥铁路车务段转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段长。

这时,他忽然看到路边有一家“铁路某某贸易公司”的招牌,张东友眼前一亮,这不就有“铁路”两个字吗?

张东友找到李经理开门见山地说:“我有笔大生意想和你们谈谈合作,这个京山142号大钢桥,我们已经买下了,准备马上拆掉!”

李经理看了看张东友的打扮,殷勤地问道:“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啊,需要我们做点什么?”

“用不着你们出什么大力,有一部分款子转想通过你们账户接收,好提现金,当然,不白使用你的账户,有你的好处。”

“你打算给什么多少?”

“5万。”

谈判很顺利,张东友让李经理拿出他们单位的公章看看,张东友一看是“铁路XX三处贸易公司”,顿时眉开眼笑,这事算是妥了。

两人拉着手去饭店喝酒,借着酒劲,张东友对李经理说:“这笔生意能赚10万,咱俩一人一半,为了避免纠纷,咱就签个君子合同,就说是你们把142号桥卖给我了,然后给你转账也就不会有人怀疑了。”

回到办公室后,这个李经理稍微清醒了一点,他跟张东友说:“虽然咱们是朋友,但这是大生意,能让我先看看你的工作证吗?”

张东友怔了一下说:“工作证我忘带了,枪先押在你这里也行,这比工作证金贵。”

李经理斜眼看了看张东友的枪,便拿过来锁进了抽屉里,“你说我写,这就把合同签了。”

就这样,张东友和这个铁路贸易公司签了一份合同,乙方是常某的服务公司,甲方是铁路XX三处贸易公司,甲方将142号桥转卖给乙方。李经理代表甲方签字,张东友代表乙方签字,最后盖了铁路贸易公司的章。

这不,京山142号大桥就这样被这个骗子张东友给卖掉了。

第二天,22冶就派出了骨干力量拆起了大桥。

当铁路局发现此事时,142号大桥第三孔钢梁第五节间纵梁下平面已被切割下来了,第四节间纵梁也已被切割了。

当民警抓到张东友后,这个骗子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说:“我真没想到,那些人竟然这么傻,还真去拆钢桥了!”

@兵器时代

因为拆钢桥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张东友以诈骗罪被判了无期徒刑。

其实,这事如果放到现在的话,张东友连傻子都骗不了,但那时候刚改革开放,一方面,人们都比较朴实;另一方面,法律素质不高,这才让张东友这个骗子给得逞了。

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骗子终归是没有好结果的。

大家怎么看这个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