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安徽信用社助学贷款还款 安徽农村信用社助学贷款续贷流程

安徽信用社助学贷款还款 安徽农村信用社助学贷款续贷流程

时间:2022-10-17 00:20:26

相关推荐

安徽信用社助学贷款还款 安徽农村信用社助学贷款续贷流程

这个照片有多少人还记得?这就是希望工程宣传中的大眼睛女孩。从1991年被摄像师拍了照开始,已经过去整整31年了,如今的她怎么样了?

大眼睛女孩叫苏明娟,1983年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

长大后,她在村里的学校上课。

那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村里学校的情况比较糟糕,墙壁斑驳破烂,很多桌椅残缺不全,孩子们衣着破烂不堪。

1991年的一天,学校突然来了几个人,其中就有中国青年报的摄影师解海龙。在进了苏明娟所在的教室后,看到里面的状况,解海龙感叹不已。

此时,他看见一个女孩抬起头看着他,那眼神很复杂,有渴望,还有几丝的“恐惧”,解海龙抓住时机,拍下了这张经典的照片。

这张照片作为“希望工程”的宣传照片之一,不久后,出现在全国各大媒体面前。

而且,这张照片,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希望工程的宣传照片。

人们感动于这张照片,纷纷对希望工程进行了支持。

而苏明娟收到了人们的捐款、物品等。

这些帮助,点亮了一个孩子的求学梦。寄来的物品,让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视野。一些有心人的信件,深深地鼓励了她,也让苏明娟仿佛看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

对于捐给苏明娟的一些款项,除了留一部分作为必要的学习费用外,其他的一律转给了希望工程。

孩子的心被人们暖和着,她的学业比较顺利,虽然学习过程中也遇到坎坷,但都挺了过去。

2002年,苏明娟考入了大学,很多有心人提出资助苏明娟上大学,但都被拒绝了,因为他们家的条件好些了,已经能支付苏明娟的大学费用了。

上完大学,苏明娟开始在安徽省工商银行某支行上班,她感恩于社会的资助,将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捐献给了希望工程。

现在的苏明娟为人妻、为人母,还是十月举行的二十大的代表。

相比这些,苏明娟一直在为希望工程捐助,甚至创建了“苏明娟助学基金”,以便于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

这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自己被希望工程帮助,反过来,不忘去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不忘去捐建一些学校。(已经筹资建设了5所希望小学)

一个农村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有社会的关心,有人给予鼓励,有人能够帮助开拓视野。

城里的孩子,可以到博物馆,可以到图书馆,可以到植物园,可以到海洋馆,可以到大剧院,这些,农村全都没有。

现在,随着打工群体的增多,农村已经出现了空心化,多了留守的老人和留守的儿童,而这些孩子受到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开拓视野较难。

重庆慈善总会,为此举行了一个“山里孩子的博物馆奇妙之夜”的慈善活动,通过获得社会的支持,资助更多的农村孩子去大城市看一看,去博物馆看一看。#我的公益一分钟#

【呼吁社会:关注公益,关注山里孩子的成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些微薄之力,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走出农村,去城市里看一看,去博物馆看一看。】

解放以来中国大学学费的变化

♥1950~1985年

各类大学俱免收学、杂、住宿费用,并享受17~23元/月助学金。并可申请赴校路费补助(不超过实际费用的2/3)。

父亲1965年考入芜湖医专,每月国家补助伙食费11元,零花钱8元。

♥1985~1989年

各类高校开始计划外招生,对自费生、委培生、定向生收费。

♥1989~1993年

✔计划内国家任务生也开始交学、杂、书本、住宿费用。1989年教育部规定大学学费参考标准为200元/年。

✔1990年,安徽省规定当年省属本科学费170元/年,大专140元/年。

✔1991年,我考取了安徽省内大专,学费收260元/年。

✔1992年,我二弟考取中科大,学费标准为340元/年;

✔1993年,二弟大二交费标准560元/学年。

♥1993~1996年

1993年开始学费并轨试点,到1994年,大多数学校学费3000元/年。到1995年,稳定在4500~5000元/年。民办稳定在12000~15000/年。

♥1996~目前

全面并轨招生。4月,安徽各校学费调整为:

执行统一标准的公办院校

✔文科,4900元/年

✔理科,5200元/年

✔医学,5500元/年

✔艺术,8000元/年

不执行统一标准的公办院校

✔中国科大,5500元/年

✔合肥工大,5500元/年

✔安大文科,5000元/年

✔安大理科,5400元/年

民办院校

✔学费15000~30000元/年

各位老师好,有谁知道安徽省自考,有那个学校好考,那个专业,好拿学位证。有自考的同志分享经验。是网上说的,小自考有助学,英语考34分,加助学就及格。本人英语基础差,已经有成本学历。请老师指导。

一个来自安徽的清华学子在大一大二的时候住在树洞里,他的一切开销都来自他的助学金,他有计划的规划助学金,除去其他的一切开销,他一个月的日常仅剩400元。这对于一个男生来说是吃不饱的,然而他总有办法让自己吃饱,餐厅的打饭师傅说这个男生特别能吃大米饭。是的,他就是靠吃大米饭就菜汤来解决他的一天生活的。

他知道这样是不行的,他逐渐的开始积攒钱买了电脑和手机,开启了他的另一番天地。同时他有一颗感恩的心,帮助过他的人,他总是心存感恩。

当他上了研究生之后,不忘初心,尽自己所能捐助了四位学生。

或许他的名字不为我们所知,但他的这个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事迹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案例。

今年20大来了个老熟人,您瞧瞧还认识他吗?曾打动了亿万国人,有着一双标志性大眼睛的女孩苏明娟成为党的20大代表出席会议。

1983年,苏明娟出生在安徽金寨一个普通的农家,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的生活。 1990年,苏明娟在当地就读小学。学校是旧祠堂改建的,没有玻璃,上面糊着纸,破了很多洞。每学期六七十元的学杂费成为家里最大的负担。 1991年,纪实摄影家谢海龙受中国青基会委托,拍摄一组我要读书的照片。当谢海龙推开教室门的瞬间,坐在第一排的苏明娟手握铅笔,抬起头,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谢海龙立马端起相机,按下快门,拍下了这张打动了无数国人的大眼睛女孩。因为这张照片,苏明娟被选为希望工程的代言人,成为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希望工程的招牌面孔,被无数好心新人援助长大以后,苏明娟从被资助变成了资助人。

,苏明娟拿出并不算多的积蓄,设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到党的20大开幕前,该基金筹集了大约4900000元,参与建设了五所希望小学。曾经,他代表无数贫困地区里渴望知识,向往学习的孩子,现在,他在无数公益人员里低调但努力尽自己一份力。他用自己的经历和影响力为公益事业添砖加瓦,为千万孩子播撒希望,希望和爱在一代又一代公益人手里传递下去,经久不衰。也愿社会能够有更多公益人将爱心的种子播撒每一个角落。

他淋过雨,被人撑过伞,就想为他人撑伞,他感受过光的照耀,今后也要成为别人的光。眼中有光,心中有爱。为大眼睛女孩点赞。

盘点地方高校硕士点之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位于安徽省芜湖市,1981年取得硕士点。

,研究生招生2622人(非全261人,退伍16人)。安徽师范大学在考研中,招收全日制及非全研究生,就读时间3年。

拥有一级硕士点: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社会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公共管理

拥有专业硕士点:教育、体育、翻译、艺术、公共管理、工程硕士、农业、金融、工商管理、新闻与传播、法律、社会工作、图书情报、应用统计、

学费:学术硕士8000元,全日制专业型专业中,除会计硕士10000元、公共管理硕士10000元、法律硕士10000元、艺术硕士11000元、现代教育技术(中美合作方向)25000元外,其他专业均为8000元。非全日制专业中,除公共管理10000元、法律硕士10000元、竞赛组织11000元、旅游管理15000元、工商管理20000元外,其他专业均为8000元

奖励组成(除了国家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

学业奖学金:第一学年:5000元,100%。第二学年,一等:0.7万/年/生,40%。二等:0.5万/年/生,60%。第三学年,一等:0.8万/年/生,20%。二等:0.6万/年/生,30%。三等:0.4万/年/生,50%。

优秀新生奖学金:10000元

朱敬文特别奖学金:5000元

关注我,带你看看高校的硕士点情况。

这两天,一名清华学子描述他从入校每月400元生活费的困境到接受企业和基金会资助,最后到成功保研并资助4位家乡小朋友的匿名信火遍网络。

这位来自安徽农村单亲贫困家庭的清华学子的信最早流传于清华树洞自白信平台。

他在信中说;上大学时家里拿不出一分钱,全靠入学时新生二等奖学金5000元,同时有5000元助学基金外加企业赞助的奖学金3000元,一共13000元。扣去学杂费6500还剩6500,买电脑和其它必须用的电子设备用去3300,剩下的3200就是一年8个月的生活费,每月400包括一切费用,所以就把伙食控制在300以内,余下的100理发10.洗澡用水10.话费20.还有60可以自由支配,4个月(半年)加起来240,买洗漱用品50.买书本50。最后100多是应急用。

为了省钱每天准备两个空瓶子,夜里十点回宿舍前去图书馆接满免费的水,作为夜里和早上喝以及漱口用,这样坚持了两年。回家每次都坐70(学生半价)的绿皮火车,大学四年的车费不如北京到上海来回一趟的高铁票。大学前两年从没喝过饮料,买过水果。班级的第一次出游因为要交150也借故有事没去,所以班级的纪念册里,第一次出游的合影没有他,这也是他大学四年最大的遗憾。

为了感谢给他帮助的人,每年手写两封信,一封给赞助的企业,一封给基金会,信中除了感谢之外还总结这一年的情况,说一下未来的计划。

在大四时,由于实习有工资外加应了两份家教,基本可以满足开支,他就终止了赞助。在毕业时他用家教挣的钱请全班吃了散伙饭,说起那次缺席的出游满是遗憾,后来大家告诉他,同学们知道他有困难,当时商量好大伙给他出份子,可又怕伤他自尊只好作罢。结果大伙一起哭了个稀里哗啦。

在上研的第一年,由于可以帮老师接课题,收入又上一个台阶。他就决定赞助家乡4名困难学生,每学期拿出3200资助4名孩子,每年都要回去陪孩子们一天。说起资助别人他是这样说的:每当我收到赞助款,我的激动心情无以言表,只有穷过的人才能体会到。每次收到基金会80多岁的郭女士给我回信的鼓励,我深深体会到雪中送炭的温暖!所以从那时起就立志做一个雪中送炭之人。

这里叙述的不全,读到原稿不禁让人落泪。穷困中能吃苦的人很多,但在穷困中不失望,并努力奋起给人希望,常怀感恩之心,最终给予困难中的他人以帮助,这才是最可贵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8月14~15日两天时间我随乐活影像网“爱心家园助学服务社乐活分社负责人马总、阿梅、李煜我们一行四人有马总驾车去了安徽泾县和爱心家园的李勇老总一起回访了几年来有家园助学的孩子们,了解这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由于时间问题我们参与回访了八位同学的学习生活及家庭近况……以下的这位同学叫何叶盛住泾县乐琴村,今年以优益的成绩考取了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园林专业,见到我们他十分高兴,手捧通知书腼腆笑容十分可爱,听说我们要来他提前并发自肺腑之言写了一封感谢信……他接下来是大学四年的学习了,我们祝福他,实现梦想!

图一他拿着入选通知书;

图二爱心家园的李勇老总在读他写的感谢信;

图四与他父亲的合影;

图五与他奶奶的合影

#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当二十大代表#

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成了二十大代表

还记得这个“大眼睛”女孩吗?她叫苏明娟,被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她才8岁,穿着一身旧衣服,坐在安徽大别山区一间简陋的小学教室里,黝黑的小手紧握着笔写字,看到有陌生人来访,她抬头看了一眼,就是这一眼,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30多年前的一天,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谢海龙来到大别山区采风,无意间进入当地一所小学,那里的教室非常简陋,四周通风漏雨,因为学校穷到没有钱给窗户装玻璃,蒙上塑料布又怕光线不好,所以到了冬天只能任寒风灌进教室,孩子们经常冻得缩成一团,有的孩子手都被冻坏了,也咬牙坚持着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上课。

当年8岁的苏明娟也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她出生在大别山区一个普通的农家,父母都是文盲,靠种田为生,收入仅够勉强维持生活,对于苏家来说,每学期几十元的学杂费,是能压死人的,但即便如此,苏明娟的爸妈还是省吃俭用,想尽一切办法攒钱供女儿读书,不希望将来孩子过跟他们一样的苦日子。

苏明娟也很珍惜上学的机会,尽管山区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小小的苏明娟每天要走24里山路才能到学校上学,可她上课还是听得很认真,想着能多学一点是一点。于是那天,当谢海龙来到这间教室,看到苏明娟那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时,他被深深地打动了,当手握铅笔的苏明娟再次抬头时,谢海龙按下了快门,成就了这张经典的照片——《我要读书》。

照片一经发表就引发了爆炸性反应,多家媒体争相转载,希望工程把它作为宣传标志,“大眼睛女孩”的故事,也在全国流传开来,有小朋友把自己的零花钱寄给了苏明娟,有大学生把业余时间打工赚得钱捐了过去,还有一位退休老人,每年过节的时候都会给苏明娟寄糖果和生活用品……就这样,所有人用爱,为她架起了一座走出大山的桥梁,苏明娟顺利读到了高中,最后成功考入了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

然而,这并不是这个故事最终的结局,这份爱,直到现在还在传递。多年来,苏明娟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努力,把她接受到的善意反哺给社会,她读完了大学,认真地工作,用自己的积蓄和其他人捐赠的善款成立了助学基金,至今参与建设了5所希望小学,现在,她还当上了二十大代表,为更多老百姓发声。苏明娟说:“我自己是公益的受益者,感觉践行公益,帮助更多的人是我的使命与责任。我会是希望工程一辈子的志愿者。”

30多年前,苏明娟还是交不起学杂费而面临失学的上百万名中国小学生之一,而30多年后,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部在今年召开的会议上表示,全国范围内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因贫失学、辍学已成为历史。苏明娟这个曾经被别人照亮的女孩,也活成了一束光,照亮了更多的人。世间美好环环相扣,愿善意不断延续与传承,我们也期待接下来更多美好的事情发生。头条热榜

/MDapWc5/

他的智慧大概就是安心立命♥……//@清爽暖阳b5:这样的老人活一百岁应该。

鑫鑫读书

“我活不长了,死后骨灰撒进运河里。我的存款有30多万,全部用于助学或扶贫。衣服,被子用于扶贫。”这是一位失聪老人写下的心愿,他先后一共捐出85张存折。老人名叫方桂馥,是一位离休教师,出生在安徽,在他年少时父亲就早早的去世了,到青年时他又经历了丧母之痛。方桂馥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求学,在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沧州市农科所任职。后来,农科所并入苍州职业技术学院,方桂馥便来到学院工作。早年间,方桂馥因病双耳失聪,此后也不再说话了,与人交流,都是用纸和笔。几十年来,老人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一是抠,二是怪。火腿长毛了,他不舍得丢,茶叶馊了,他不舍得倒,就连喝水的杯子,都是好多好多年前买的大茶缸子。平时吃饭,都是一口最便宜的叶子烟配一口榨菜,他还吃得津津有味非常满足。学校要给他分房,他坚决不要,说要留给年轻人。方桂馥孤身一人,终生未婚,上了年纪后便搬出了学校宿舍,住进条件最差的养老院。在养老院,有老人去世了,他还把死人的衣服拿回来穿,也不避讳,只觉得扔了可惜。此后几十年里,他经常独自坐在房间里,静静的看着窗外。他听不见也不说话,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没人关心他在想什么。方桂馥就这样过着安静无声的生活,在那个过于安静的世界里,没人走入过,自然也没人会知道,他过分抠门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美丽梦想。直到10月16日,92岁的方桂馥独自走进沧州职院老干部科,默默的拿出纸和笔,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我活不长了,死后骨灰撒进运河里。我的存款有30多万,全部用于助学或扶贫。衣服,被子用于扶贫。工作人员把老人要捐款的消息上报后,学校举办了一个捐款仪式。方桂馥则从自己的住处,取出一个藏得很隐秘的铁盒,从里面拿出厚厚的一沓存折,一共73张。一个月后,方桂馥又捐出12张存折。他一共捐了85张存折,最多的一张存了12000元,最少的一张存了500元。工作人员问:“存折存了多少年?”方桂馥写道:半辈子吧!“都捐了,以后生病了怎么办?”老人:放心,我留了9400元。钱用不了,还要继续捐。有人问:攒了一辈子的钱,捐了不心疼吗?老人笑了,颤巍巍地写下这样一句话:钱就是要起作用!此后,学校的人每次去看望方桂馥,他都会从那个小铁盒里取出一沓钱,并递出一张纸条:我又存了点钱,拿去吧。,方桂馥被评为“沧州骄傲”十大新闻人物,学院还设立了“方桂馥奖助学金”管理委员会,将老人捐献的善款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在校生,让那些家境贫困的孩子,能够好好安心学习。方桂馥写到:想到那些贫困的孩子能够在我的资助下好好学习,不再苦恼,我就感到欣慰。1月27日,方桂馥老人在养老院无疾而终,享年100岁。他的生活是寂静荒芜的沙漠,但他高尚的品格,让这片沙漠长出了绿洲。#开心做好事##头条创作挑战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