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乡情作文500字 乡情作文500字初中山东

乡情作文500字 乡情作文500字初中山东

时间:2023-09-04 19:10:19

相关推荐

乡情作文500字 乡情作文500字初中山东

#悠悠古村,浓浓乡情##玉林鹏垌村#

玉林的鹏垌村位于玉州区仁东镇政府南部,是一座拥有500年历史的古村。村内建筑古色古香,具有传统的岭南建筑风情。在村内漫步,可以体会古村的慢生活;而游览村史馆,则可以了解古村背后的历史文化。乡村振兴战略后,古村以旧修旧,在保留古建筑特色的同时,修缮了古屋,增加了安全性,更加装了夜景灯,为老村添上绚丽的一笔。

.4.30,村选举。500多人的小村,很多都是十几年没见的,乡里乡情,美丽乡村。

#第一次离开家乡# 离开老家村庄近四十年了,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近五百户人家的大村庄,但如今除了几家血缘极近的人家外,我认识的人实际上已经不多了。毕竟离开时间太长了,村里大多数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基本上不认识,说来这也是挺正常的。

我当年是以本县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离开家乡外出求学的,这也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

当时村里,乡里都以我为荣,父母也高兴地在大祠堂里办了几十桌酒席。然后坐村里的拖拉机到县城。

别笑话,当时能够坐上拖拉机其他非常不错的,至少可以算专车。当年整个县里也就只有一辆白色的上海牌轿车,一辆帆布吉普车。当然有班车,但一天只有两班,还不一定赶得上,坐得到。况且,有十多个人要送我到县城。

出发外出念大学的时候,村里可热闹了。真的是鼓乐喧天,鞭炮齐鸣,村里几乎每一户人家的男女老少都来送行,男人们都会放鞭炮。从村里到县城,几十里路,沿途放鞭炮,鞭炮声基本上没有断过。

记得离开家乡前几天,村里派了两个壮劳力拉着板车,到几十里外的鞭炮厂拉鞭炮,都是走路步行,自然是起早贪黑,但他们喜气洋洋,洋洋得意。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如此热闹的场景令我终身难忘,也令我每一次回家都近乡情怯。家乡人如此厚爱我,而我只是一介书生,无以为报。

但这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我每年必须回去,那里有我的亲人。

再后来,我把父母都接到身边与我们共同生活了,姐姐妹妹全家也都进城了,回村的机会就少很多了。

但是,这里有着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记忆,实际上是我的真正的精神家园。这些年来,尽管回村机会很少,但我一直努力保持着与村里的联系,村里的公益事务,我尽可能支持,村里人找我帮忙,我都尽力而为。

我们村里的人非常厚道,一般情况下,不会来“麻烦”我,找我帮忙的基本上是医疗和教育方面的事。无论是否认识,我都尽量帮忙,尽可能地不让他们失望。无论如何,他们是我的亲人,我夫人,我孩子也是这么认为,当然他们是受了我的影响。

读毛主席写给表兄文运昌的信,十年失联,第一次联系上,情亲、乡情、友情、师情、国情,不止泪奔主席的家国情怀[流泪][流泪]更是赞叹主席兼济天下苍生救苦难于水火之中的百姓人民啊[流泪][流泪]

毛主席1927年离开家乡上井冈山,1934年二万五千里长征,到1937年,这是毛主席与家乡亲友中断十年联系后写给外家的第一封信,也是毛主席写给家乡亲友最长的信之一。

在信中,毛泽东以极其朴素亲切的语言,生动感人地向亲人们讲述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宗旨,向表兄展现了一支崭新的无产阶级革命队伍形象。

这封信写满了5页纸,近500字,在毛主席家书中可谓长者。就其内容来讲,均系家国大事,革命至理,内涵丰富,意义深刻;就其情感来讲,激越澎湃,诚挚深厚,博大恢弘,喷薄而出,又可谓情理交融动人心魄。信中“快慰莫名”“十分敬爱”“十分眷念”“片纸只字都是欢喜”等语,不厌其烦,反复表达,流露出毛泽东对故乡和亲人的无限挚爱和眷念之情,真是感人至深。

全篇既有回肠荡气的感情奔流,又有为救天下劳苦大众奋斗不息的精神体现。

既充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又饱含浓烈的亲情。

既有敢于面对暂时困难的勇气,又有对未来胜利的预见和信心。无论从写作艺术,还是从其表现出的精神实质看,都堪称中外古今名人书信的典范。

看伟人书信,学伟人智慧!

小组里的一群人一起读主席书籍,一起感悟分享主席智慧,真正的教育就是用人去点亮人,你也可以点亮更多的人,欢迎加入学习小组!

备注:人的关系和背景,看书信备注。

晚上,我和父亲通视频电话2个多小时。没想到,他90多岁了,变得幽默了:对大事,说起来轻描淡写;对一此小事却很重视;还记得我小时候调皮的事。

我问他:“那么多人陪您,这个年是不是过得挺热闹?”

他说:"缺点啥,听不到鞭炮声,不像过年的样!觉得不对劲!就像吃饺子忘放盐一样!"

"过年没个动静,我以为是我耳朵聋了呢,像偷偷过年似的!"他又说。

我乐:"您可不能有怨气,更不能有意见,要遵守规定,愉快地服从上面的要求!"

他也笑:"那是,咱不顶风上。镇东头谁家放了鞭炮,罚了500块呢!我可不那么傻!"

我又说:"爸,开春了,您那个菜地可别挖了,累着了!"

他挺一下腰,大声说:"挖地,就是锻炼身体,我也不像城里老头搂着老太太跳广场舞!"

我说注意点,90多岁的人了,别和年轻人比。

他指着旁边说:"看,你大哥不到60岁,干活不比我强,连吃饭也没我吃得多。唉,还有,看电视,踢球的,男的还不如女的,大肚子,咋行!"

他和孩子们一起看了足球,也是气得直拍大腿。

后来,我们唠了很多很多,听他回忆年轻时候的故事。他还说我兄弟姐妹7人小时候的事,说我最不听话,爱捣蛋!

他笑:"有一次,直升飞机来喷农药,村里干部专门来咱家,看住你,怕你用弹弓打飞机!"

我大笑,是的呀,那时,我是十里八村有名的调皮捣蛋,没人管得了,啥事都敢干。

媳妇过来向父亲问好,然后问我小时候都做过啥坏事。

我不禁回忆起美好的童年,想起母亲的疼爱,父亲的严厉,还有兄弟姐妹一起的时光。大哥带我们抓鱼,姐姐领我们赶集,我带弟弟去捅马蜂窝,…。

时间过得真快啊,父亲90多岁了,大哥也成老头了。

仿佛就是昨天的事。

我和父亲挂了电话,媳妇还要听我小时候的故事。

@边关乡情 您过年放鞭炮了吗?小时候呢?#情感# #生活#

陕西有个画家,叫李昆,画了500张画,辑成5册,取名《陕西印迹》,其中陕西农耕、陕西行业、陕西小吃、陕西百怪、陕西童戏(小孩游戏)各100幅。这500幅画,看上去朴实无华,却越看越有意思,里面全是美好的回忆,是永远不会重现的乡情乡愁,是多少代人走出来回不去忘不掉舍不下的生活。文化是生活方式的总和,我们曾经的乡村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失,但似乎并没有多少人关注。有人收集拴马桩、磨盘,有人收集农具、纺车,这些都是文化的载体和元素。李昆老师的500幅画,与其说是画,倒不如说是一座陕西农耕文化的百科全书,是凝固在纸面上的农村生活博物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岁月云烟与生命喜乐。(金乾生)

作者:苏敏。作品名:《乡情》。4月摄于河北省大洼村。村中的标志性建筑石拱桥距今已有500年历史,全部由石头垒成,桥上桥下都能行人行车。选自第七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

这是历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部分入展作品,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征稿来啦,这是一个面向全国农民朋友的摄影大展,详细征稿启事请关注@中国摄影展览网官方账号置顶内容,投稿请至(网页链接)

为了鼓励更多的农民朋友参与大展,为三农影像事业贡献力量,@头条图片@头条摄影@头条三农联合@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大赛之外举行线上图片分享活动。

#黄河乡情#我要上 头条#

最近我在头条收获了有史以来一个最大的V,“黄河乡情”。他是三门峡日报社的一位当红记者,她他发了6463篇文章,收获了51万粉丝,27万暗赞。

而我头条混了这么久,才积累了不到500粉丝,暗赞还不满1万。对比之下,若能积累到他那天文数字的粉丝量,还要用实力说话,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我还会不屈不挠,也许我要赶上他,也许要等到来世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