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托物言志的诗 托物言志的诗和表达的情感

托物言志的诗 托物言志的诗和表达的情感

时间:2021-11-14 04:41:28

相关推荐

托物言志的诗 托物言志的诗和表达的情感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暮色低垂,浩茫辽远,天空乌云涌动。山崖上青松挺立,泰然不迫。庐山仙人洞,自然天成,唯有在这峭拔险峻之处,才能领略到最美的景色。

这是毛主席写的一首著名的题照七绝诗。这首诗托物言志,以诗寄怀,通过描写青松伟岸从容的形象,赞扬了一种不怕困难的精神。

这首诗作于1961年。当时,我们国家面临巨大困难。国际上,反华势力蠢蠢欲动,对我们政治高压,经济封锁;国内,正经历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内忧外患面前,毛主席借赞美青松,表现了共产党人藐视困难,不惧挑战,敢于胜利的战斗意志和宽广胸怀!

#每日分享一句诗词#

七绝·咏蛙

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首咏蛙诗气魄很大,作者托物言志,以蛙自比:虽是小人物,也有龙虎之姿,也有不凡气慨。由此我们更加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祈祷][祈祷][祈祷]

#萨日娜书画#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这首《北陂杏花》写于王安石居住在江宁的时候,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诗的第三四句托物言志,耐人玩味。把南陌杏花当作邀功请赏、党同伐异的得势权臣的影射,把北陂杏花,当成是刚直耿介、孤芳自赏的自己。

熙宁变法失败,又赶上王安石的长子病逝,深受打击的王安石辞去了职务,不顾宋神宗的苦苦挽留,前往江宁养老,从此只写诗词风月,不过问朝政诸事。

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高氏极为讨厌王安石,于是在她的授意下,司马光拜相,全面废除王安石的新法。

同年,变法派的所有官员,尽数被贬谪,伴随着北宋灭亡的元佑党争,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当政策被废的消息传到江宁府时,王安石简直不敢相信这件事是真的,他托人再三去汴梁打听,才确认了此事。

人这一辈子,还有什么遭遇比亲眼看到自己追求一生的梦想被生生毁于一旦,更让人绝望的呢?

从那之后,王安石就倒在床上一病不起,甚至胃口大减,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终于拖到了药石无医的地步。

1086年,王安石在江宁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他的变法,至死都没有获得全面成功。

究竟是时代的限制,还是新法政策本身就不行,抑或是王安石所托非人,激进冒失。各种原因,众说纷纭,千百年来,未曾有过定论。

史书上的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王安石死后,宋哲宗追封他为太傅,后来得以配享神宗庙庭,谥号“文”。

起草诏书的人,是反对变法的代言人之一,苏轼。

在这篇著名的《王安石赠太傅》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来评价王安石这位“拗相公”:

“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这段话的词藻过于华丽复杂,我们也可以用另一个人对王安石的评价,来结束此文。

听到王安石在江宁去世的消息,当时同样已经卧病在床的司马光,以宰相的身份,发布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道诏令:

“王安石虽然倔强,但他不是坏人……朝廷应该用厚礼埋葬他。”

#中华文化传诵人#

这是宋代诗人陈亮的一首咏梅诗。

陈亮是辛弃疾的挚友,有“拔剑挥马首”故事,两人词作皆以豪放著称。陈亮一生经历了三次牢狱之灾,但也没有消磨他的乐观与豪放之情。在这首咏梅诗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诗人乐观豁达的心态,昂扬不灭的斗志,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托物言志,借助梅花不畏严寒,传递春信的高洁乐观品性,抒发抗金必胜的坚定信念与强烈的爱国之情。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首联是说,稀疏的梅枝上,挂满了如玉般的雪花,显得横斜清瘦。梅花的小萼,泛着点点雪花,在阳光照射下,闪着明洁耀眼的光芒。这是写“梅花之外在”。

梅花的外在是“如玉”“清瘦”“点点可爱”“晶莹剔透”。这些描写无疑展现了梅花外在的美好

一个“横”字,不仅仅道出了梅树枝条横斜的姿态,也写出了白雪梅疏枝的洁白如玉、刚劲有力,抒发了诗人惜梅之意。

一个“点”字,写出了梅花花萼在雪下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的样子,表达作者爱梅之情。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颔联是说,最开始一朵梅花忽地率先绽放了,春天百花皆落在后面吐露芳香。这是写“梅花之品性”。

“一朵”对“百花”,“忽先变”对“皆后香”,对仗工稳,对比鲜明,通过百花后香,反衬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毅品性。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颈联是说,要想把春天的讯息快速传递出去,就不会害怕被厚厚积雪所深深埋藏。这是写“梅花之精神”。

为了传递春天的讯息,率先绽放,也不怕大雪将它埋藏,这就是梅花敢为人先,不怕困难的精神。我们看到的是雪的精神,实则是诗人立志抗金,不畏险阻,义无反顾的精神。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尾联是说,玉笛休要再吹奏那忧伤曲子《梅花三弄》,司春之神已早有安排,即将送来姹紫嫣红的春天。这是写“梅花之迎春”。

“三弄”,言“梅花三弄”之曲,自古以来,就有“笛曲谢梅花”之说。“东君”,即司春之神。一个“休”字,表达了诗人豪放豁达的心境,忧伤的曲子不必去吹,寒冷的冬天也一定会过去,收复中原也一定能够实现。

雪莱名言, “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你看东君正主张,安排着春天到来,只要再坚持一下,春天就在眼前,美好的明天就在眼前。

陈亮虽然51岁才中状元,52岁就去世了,但这也不必可惜。追梦的人,什么时候都是幸福的。乐观的人,什么时候前途都是光明的。在抗金的道路上,陈亮是一位乐观派,永不言败,执着坚定,如一颗流星,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南宋的文学星空。

本诗借助于象征,托物言志,“稻草人”的形象鲜明逼真,寓意颇丰,最后一节尤赞[赞][赞][赞][作揖][作揖][作揖][玫瑰][玫瑰][玫瑰]

诗人艾谁谁1970

【 稻草人】-唐东起-头发上不再生长米粒只生长思想不怕鸟的啄食在风的吹拂下手中的布条扑啦啦抖动成为旗帜-当田野里颗粒尽收稻草人还在天低处身披蓑衣傲立霜雨赋予枯草新的生命成为时光的靶子带着自己的责任带着贫贱的一生却妄想扑救一场大火-一阵狂风吹过稻草人把自己的身体抽扯成纷飞的箭矢-(唐东起,大庆石油工人,诗人)

#我的每日心情日记# 今天抄写的是两篇《卜算子•咏梅》,诗词在对梅花的赞咏中,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了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质。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慢慢品味这两篇佳作。

19,17岁毛泽东在湖南湘乡县立高小读书,由于年龄比其他同学大,又操着一口土话,经常被同学讥笑,但是毛泽东并不生气,而是一笑了之,因为他的心中所想,是其他同学不可企及的。

这一年,毛泽东写了一首七绝,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这首诗叫《咏蛙》。

咏蛙

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毛泽东借蛙来表达自己的心志。

17岁的少年毛泽东用“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表达了未来王者的霸气。

试问,历史长河中,有谁在17岁时有如此的豪气、霸气!

托物言志

云端诗词

寒窗对酒听雨雪,夏簟烹茶卧风月。《寄题安福李令爱竹堂》黄庭坚 〔宋代〕渊明喜种菊,子猷喜种竹。托物虽自殊,心期俱不俗。千载得李侯,异世等风流。为官恐是陶彭泽,爱竹最知王子猷。寒窗对酒听雨雪,夏簟烹茶卧风月。小僧知令不凡材,自扫竹根培老节。富贵于我如浮云,安可一日无此君。人言爱竹有何好,此中难为俗人道。我于此物更不疏,一官窘束何由到。

这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一首感遇诗。

诗人采用托物言志的比兴手法,以春兰和秋桂自喻,将遭谗被贬为荆州长史时的感受记录下来,遂成《感遇十二首》,此为组诗第一首。

清代蘅塘退士在编《唐诗三百首》时,将此诗选为开卷之作。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并不仅在于比兴手法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读懂“相悦”二字。很多人都将重点落在“本心”二字上,其实“相悦”才是诗人最想传达给我们的人生姿态。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首联是说,兰花叶子在春天里生长茂盛;沾露水的桂花在秋天里晶莹洁净。这是写“兰桂之相悦”。

“兰叶”,言春之万物;“桂华”,言秋之万物。“葳蕤”与“桂华”,代表了各自的自在与适意。无论是“兰叶”,还是“桂华”,贵在生活在自己的季节里感到“相悦”。没有“春”,就没有“兰叶”的“葳蕤”;没有“秋”,就没有“桂华”的“皎洁”。“春”与“兰叶”自“相悦”;“秋”与“桂华”自“相悦”,这就是诗人首联传递出来的深层意蕴。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颔联是说,世间草木,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自然生长,顺应时令,形成美好的季节。这是写“佳节之相悦”。

只有生活在自己的季节里,生活在适合自己的世界里,才能“欣欣”,才能“生意”,才能“自尔为佳节”。“相悦”,是需要条件的,不是什么季节都适合“相悦”,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相悦”。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颈联是说,谁曾想,隐居山林的人,闻到阵阵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这是写“隐者之相悦”。

即便有时候会感到孤独,感到挫败,感到悲观,感到绝望,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成长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然而,即便在逆境之中,诸如诗人由朝廷宰相贬为地方长史,也一定会遇到自己喜欢的人,自己喜欢的风景。“林栖者”,正是诗人的化身,他与深林里的“兰叶”“桂华”“闻风”自“相悦”,这就足够了。“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做好自己,总有一束光会招进来,点亮你的前进之路。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尾联是说,人间草木自有自己的本心,又何必祈求美人来攀折呢?这是写“本心之相悦”。

不仅仅草木有“本心”,诗人也有“本心”,我们每个人都有“本心”,我们不求“美人折”,也无需“美人折”,要做的只是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让“本心”永驻,静等“林栖者”而已。世界之大,总会遇到一个与你同频的人。所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豁达向前,无惧风雨。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七古·咏蛙》

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首咏蛙诗气魄很大,作者托物言志,以蛙自比,虽是小人物,也有龙虎之姿,也有不凡气慨,直可睥睨天下、惟我独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