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建国大业观后感500字 建国大业观后感600字

建国大业观后感500字 建国大业观后感600字

时间:2021-01-29 02:18:42

相关推荐

建国大业观后感500字 建国大业观后感600字

一、建国大业传达的历史道义

1.1 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革命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在列强的压迫和封建经济制度的束缚下,中国的农民、工人、学生和知识分子长期处于被压迫和剥削的状态。建国大业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国的历程,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这部影片通过讲述革命进程,向观众们呈现了革命甚至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1.2 中国人民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从影片中可以发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和建国大业中表现了顽强不屈、勇敢前行的精神。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国家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震撼了全世界。观众们通过这部影片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心灵力量。

1.3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念

中国革命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建国大业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革命理念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从土地改革到深化社会主义改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原则。即使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面临重重困境,中国共产党依然努力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发展模式。这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二、建国大业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2.1 坚定信仰

建国大业中的革命者为了信仰而孜孜不倦,毫不动摇地奋斗。尤其是在最艰苦的阶段,他们始终坚守初心,为民族复兴奋斗。这个信仰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至今仍然焕发着光芒。因此,重要的是要坚持自己的信仰,面对艰难的现实,勇敢坚定地前行。

2.2 全民参与、共同努力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追求全面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团结、和谐、共同发展的国家。建国大业中表现出来的正是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转折。因此,对于现实生活,我们同样需要全民参与、共同发展的理念。

2.3 新时代、新挑战

建国大业所表现的历史是一个时代的评判,也是新时代的带动。在新时代中,中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都在不断地增多。而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领悟历史的精华,坚定理想信念,持续推进行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各项计划。

三、建国大业存在的问题

3.1 建国大业的某些局限性

从影片的角度来看,建国大业强调了解决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问题。但对于个人精神和态度等方面内容的包容和关注却不足。因此,我们完善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更多地关注个人思想和灵魂问题。

3.2 视角过于固化

建国大业表现的视角主要集中于中国共产党的策略,而且爱国主义也是根深蒂固、认可的。尽管我们都知道历史确实发生过重大变化,但是许多人仍然没有意识到当时的“常识”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3.3 影片存在一定的认知和表现缺失

从整个影片的角度来看,建国大业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认知和表现缺失。比如对于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的讲解,表现得不是十分突出。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研究和发展,对各方面因素进行深入解析,不断提升我们对于社会发展的认识和掌握。

总之,建国大业展现了中国革命历程中的源起、发展、成果等方面,并最终向人们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和面对国家发展内外状况所做出的努力。它在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经验。当然,影片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讨。

《建国大业》是中国电影工业历史上的一部经典巨作。影片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描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发展过程,表现出了中国人民在建立民族独立、政治自由和经济繁荣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影片的拍摄历时六年,耗资三亿余元,并动用四万多名演员和两万余个群众演员,制作水平之高、制作场面之大、制作规模之广、制作成本之高堪称中国电影史的奇迹。

2. 影片通过艺术手法感人肺腑

在影片的拍摄和制作中,导演和剧组利用了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创造出了许多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场景和情节。例如,开头的著名一场“大火”——代表着十年浩劫的纷繁复杂——在烈火中,一名共产党员扛着一面红旗,背景音乐《血溅长城》在此时响起,一切都无声无息,然而扑过去的人有着火苗的巨大神态,一刹那间影片通过强烈的画面感染力和电影音乐的独特表达方式,令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民族命运的不幸和波折,歌颂了无私奉献和英勇拼搏的革命先烈们。

3. 影片在人性呈现上具有多重价值

影片的创作突出了人性呈现方面,特别是在描写主角孙中山的形象上更是具有深远意义。孙中山无愧于华夏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在建国大业中,导演将孙中山刻画成为一位有着坚定的信仰和追求的民族领袖,他为了民族的未来,倾尽了自己所有的心力和汗水,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这样极具激励力和启迪性的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与反省,引发人们对个人的责任和担当,以及对民族命运的感悟和认同。

4. 影片中对于历史的还原和表现具有应有的深度

《建国大业》在还原历史上,更是具有广阔而深刻的空间。电影中所描绘的时代背景真实而精准,细节入微,将当时的人民生活与民族期盼、政治阴谋和战乱环境融为一体,成为了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性意义和深刻内涵的视觉文化象征。影片将具体的战争、动乱、突发事件展现透彻,同时也给出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价值评估,令人们对于历史性事件有了更多更深入地认知。

5. 影片突破了观众审美偏好和自我定位的单一局限性

创作手法先进,形式独到,影片突破了许多传统的表现方式,享受了全球观众的欢迎,同时又可以帮助本土中国文化传统的创新与融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影片大胆采用国际的高科技设备,用先进的建设理念,创造了中国电影科技发展的新高峰,同时也突破了影片的语种、文化背景、审美观点、人群分布等多重局限性,表现出中国大片制作的新标准。

综上所述,影片《建国大业》不但在制片、创作、艺术性、情感性等方面远超同期作品,而且还在表达历史真相和人性呈现上拥有出色的新意、高度和深度,强烈地激发了观众的人性情感和思想共鸣,使其成为当今中国电影历史上的经典巨作。它是中国电影文化传承的一级代表,同时也为全球电影工业发展表现了巨大的激发和引领作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