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乡村旅游扶贫“什寒模式”——海南琼中什寒村的产业扶贫新途径

乡村旅游扶贫“什寒模式”——海南琼中什寒村的产业扶贫新途径

时间:2020-11-13 08:05:17

相关推荐

乡村旅游扶贫“什寒模式”——海南琼中什寒村的产业扶贫新途径

海南琼中县红毛镇什寒村作为一个曾经极度贫困的村庄,是海南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这里森林茂密,溪流缠绕,居住着黎苗同胞522人(104户),其中黎族182人,苗族340人,是全省为数不多的的黎苗混居的村庄。什寒村有贫困户40户188人。什寒村依托“党员驿站”党建服务品牌,通过实施生态旅游脱贫工程,走出了一条具有琼中特色,符合琼中实际的乡村旅游扶贫新路子,实现了“党建实、百姓富、产业强、生态美”,目前什寒村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0%。什寒旅游接待12.9万人次,其中过夜9303人,实现旅游收入1419.7万元,发展农家乐38家,小卖部20家。农民人均收入由不足1000元增至现今15000元,有效带动了什寒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什寒从昔日的贫困小村庄蜕变为“最美中国乡村”,成为琼中生态旅游脱贫的成功典范。

主要措施和成效

琼中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富美乡村建设以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将什寒村列为第一个“奔格内”乡村旅游示范点,结合什寒村特点,因地制宜,坚持以旅促农、以旅富农。整合各类涉农资金4000多万元,将什寒村打造成“奔格内”乡村旅游示范点。

(一)以扶贫增收为根本,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益智、养蜂等特色产业,全村种植益智2200多亩,产值148万元,养蜂1000箱,产值112万,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将“奔格内”乡村休闲旅游品牌打造和乡村休闲游线上线下相结合,创建“奔奔云集市”网上销售平台,将旅游商品放入“奔格内琼中旅游”和“什寒旅游”公众号进行展示和网上销售,促进什寒、便文、堑对等旅游扶贫重点村的推广营销力度,促进旅游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同时,通过产业融合和创新,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深入挖掘黎苗文化内涵,策划发展乡村旅游,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以利益分配为导向,创新建设经营管理模式。创建“政府+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品牌+基地”的“奔格内”什寒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现了“产业+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环境整治+休闲旅游+高效农业+品牌农业”的融合发展,改造经营驿站、客栈、民宿、露营地、茶吧,经营收入60%归农户、35%归投资公司、5%归村集体,实现了多方互利共赢局面,通过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充分调动了群众的参与和主人翁意识,全村100户全部不同程度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经营管理中。

(三)以扶能扶智为先导,推动村民意识从要我致富向我要致富突破。通过帮思想、帮资金、帮技术、帮门路的帮扶方式,帮助村民改变思想意识、提供产业发展资金和技术支持,琼中宾馆在什寒村开展民宿统一经营管理,从早期打造时的2家农家乐,增长至现在的18家,吸纳20名村民(含17名贫困户)参加工作,平均月工资约2000元,共扶持建设28间民宿、18家农家乐和特产店,其中有5户贫困户参与民宿经营,有8户贫困户参与农家乐和特产店经营,什寒乡村旅游的软件服务逐渐提升。

(四)以整合资金为手段,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金融支持、依靠群众”的共建原则,结合“富美乡村”和乡村公园建设,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000万元,投入什寒村的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村道户道、景观景点、文化广场、游客咨询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我村在原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建设排水沟700米、挡土墙45米、户户通80米,进一步完善了什寒村的基础设施,为什寒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功能齐全、便捷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连续荣获了“最美中国乡村”、“海南最佳婚庆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乡愁旅游村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历史古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

(五)以生态保护提升为前提,确保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建立环卫治理模式,采取“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方式,科学处理垃圾,保持村庄清洁。同时,利用什寒保存着较好的黎、苗传统民居和美丽的田园风光,打造山水园林式的特色民族村寨绿色生态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六)以党员驿站品牌为抓手,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增强村级组织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纽带”作用,我县本着“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进山游客” 宗旨,将什寒村级基层组织活动场升级打造成为“党员驿站”,让其充当乡村旅游中信息咨询、用品供应、露营日常饮食补给等多功能角色,实现了基层党建和“奔格内”乡村旅游的有机对接,初步形成了基层党建和乡村旅游发展融合的服务体系。

(七)以黎苗文化为传承,构建民族融合发展新风尚。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什寒村黎苗文化,提升琼中“奔格内”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形象,琼中通过建设奔格内广场、乡村大舞台、黎锦苗秀坊等平台,不定期组织村农民文艺队开展黎、苗歌舞表演,及利用黎锦苗秀坊展示黎、苗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到来的游客体验什寒丰富的黎苗风情,感知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八)抓好旅游宣传推介,提升品牌影响力。充分利用活动、旅游联盟、媒体联盟等多渠道宣传琼中“奔格内”乡村休闲旅游品牌,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旅游推介、宣传营销活动,实现多样化、信息化营销宣传。一是派员赴西安、厦门、浙江和内蒙古等地参加旅游推介会,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二是加强琼中旅游宣传推广。结合我县旅游资源的优势,合作海南日报、湖南卫视、海南旅游频道等媒体进行拍摄推广,逐步创新、扩大旅游营销力度。

经验启示

(一)生态保护是前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前提。在什寒的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居民零动迁、生态零破坏、环境零污染为宗旨,以村民不失业、不失地、不失居为基础,不搞大拆大建,使什寒村得以其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吸引八方来客,实现什寒开发乡村旅游增资产、增就业、增收入的目标。

(二)规划先行是基础。规划是行动的先导,琼中县先后出台《什寒村委会联手扶贫规划》、《什寒村危房改造实施规划》、《什寒村村庄建设规划》等文件,为什寒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三)产业发展是支撑。产业发展,是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所在。琼中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什寒扶贫的重要抓手,依托什寒得天独厚的资源和黎苗文化优势,以乡村旅游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不仅拓宽了村民的财路,获得了村民的支持,也为什寒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

(四)基层党建是保证。脱贫攻坚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党建工程。县委通过选优配强什寒村两委班子,开展“农村示范党支部”创建、选派第一书记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什寒村党支部扶贫工作水平,实现了基层党建和“奔格内”乡村旅游的有机对接,初步形成了基层党建和乡村旅游发展融合的服务体系。

(五)农村改革是动力。改革是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劲动力。什寒村顺应发展趋势,积极谋划发展出路,主动承接农村各项改革任务,充分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自行“造血”发家致富。如村民通过抵押贷款获得产业发展和建设资金支持;以土地、劳务等入股企业获得分红,建立了政府、企业、村民利益连接机制,不断增加自身收入。

(六)黎苗文化是依托。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什寒村民逐渐认识到自身黎苗文化的价值,充分开发利用黎苗婚俗、三月三、苗族冬至节等传统习俗,对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船型屋建造技艺、原始制陶技艺等传统黎苗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让到来的游客不断地体验和感受什寒丰富的黎苗风情。

来源:国务院扶贫办规划财务司

编辑校对:王健任 崔筱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