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皖山皖水勤耕耘

皖山皖水勤耕耘

时间:2022-07-21 16:23:13

相关推荐

皖山皖水勤耕耘

——品读郑炎贵先生《皖耕集》

翁 飞

国庆期间,收到郑炎贵先生惠寄大作《皖耕集》,并期待我能从史学专业的角度,书评一二。炎贵先生是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届毕业生,与我同属文革后恢复高考的“新三届”,但年长五岁,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凝聚在这部他耗费大半生心血形成的论文结集中,厚重、温润、高端、大气,通过娓娓道来、直白易懂的叙述和鞭辟入里、逻辑缜密的考证,把读者带进号称“皖之源,天之柱”的神奇的皖西南一方山水之中。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全书收录作者历年公开发表的论文41篇,从结构上分为三大部类:(一)皖源寻踪:(二)皖脉梳爬;(三)皖苑风流。其论述内容则涵盖“擎天一柱”形成的地质年代、薛家岗史前遗址稽考、先秦时期古皖国形成、古舒州与明清安庆府的建置考辩,儒、道、佛三家的播迁流变、京剧母体安庆调潜山弹腔的探讨、“天柱二杰”——程长庚、张恨水的评介、皖西南茶文化的钩沉以及为安庆和天柱山振兴旅游把脉献计等诸多专题,涉及领域之广、学科门类之多,令人惊叹。就目前所见,可能是第一部综合性的皖文化研究个人专题论著;而且对每一个专题的论述,都可以概见作者的功力。正如他在《跋》中自述:“笔者凭借身居古安庆城、今皖公山(天柱山)下之地利,一方面躬耕于文献书山,一方面求教于考古专家,着意于地下地面文物的新发现;虽蜗居书斋,又拨冗外出旅行学习,入乎史,出乎文,以推求真知,经世致用,裨益于安庆暨天柱山文旅经济发展。”数十年辛苦不寻常,细细品读之下,真可以用贯古通今来形容了。

炎贵先生在自序中称自己投入写作是“由艺进道山水计”,是家乡故土丰厚的山水人文资源激发起他无穷的创作动力;而在我看来,这一篇篇精彩的论文,都显现出作者“由文入史”、并“以文史引领旅游”的匠心所在。拜读再三,不敢妄作书评,只是谈一些粗浅的读后感,以引起有识者的共鸣。

1、 皖源钩沉,考证精审

1995年秋,安徽省社科院创院院长、恩师欧远方先生,在当年《安徽史学》第4期发表《弘扬皖文化遗产》一文,开宗明义提出安徽地域文化可以分为淮河文化圈、新安文化(亦即徽文化)圈、皖江文化圈三大文化圈来研究,为筹备成立安徽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做先期宣传。此论一出,反响热烈。作者在本书《跋》中记述道:“犹记改革开放不久,安徽文化界领军人物提出省内三大地域文化研究的宏猷构建,一时反响热烈。本土名士徐继达先生于1995年10月参加首次桐城派学术研讨会后不久,即致信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欧远方先生,建议在桐城派文化的基础上,以‘皖文化’作为安徽西南部地域文化的主打旗帜,以之与淮河文化、徽文化相呼应,相匹配,即‘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为安徽文化强省建设进而为中华文明发展添彩增辉。”

本书的开篇《皖文化概说》,就是为了响应这个主题而写的。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安徽建省,省名取域内安庆、徽州两府首字而成;至于简称“皖”,则因域内有皖(公)山、皖水和春秋时期的古皖国。作者在《概说》中旗帜鲜明地提出:皖文化的本源,是以皖为号的紧密聚合体;古皖文化是渊源堪为全省之最的文化;它也是一种由大山走向大江的文化。为了进一步搞清古皖文化的源流,在“皖源钩沉”栏目下之后六篇,均为考证文章,《安徽寻根:皖考》,先后从皖字本义(眼睛大而明亮、引申为黎明屋外有晨曦)、皖国其君皖公为偃姓、系皋陶之后,以及因其贤能足以与姜太公、周公旦比肩而在皖西南形成皖伯信仰等逐一考订。又如对天柱山的位置(古有潜、霍之争)、汉武帝封禅南岳的时间路线、隋文帝废黜的具体时间与原因,神话中的不周山非天柱山,也是条分缕析,言之有据。如果说,天柱山是大自然赐予地方的一座宝库,那么薛家岗文化遗存则是先民们为这座宝库留赠的珍贵遗产。作者以极大的热情评价:“薛家岗文化遗存发掘利用的意义就在于,它是近年来在长江中游与下游相交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一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其主体部分基本上分布于大别山东南麓两翼及长江北岸,向南跨长江至沿岸止。它是八百里皖江流域唯一的国保级新石器文化遗址,部分呈现多元化特点,但主题仍具有自身较强特点,西与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东与崧泽文化、北阴阳营文化、良渚文化、北与大汶口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可以再现距今5000—6000年左右的历史。”是一处极具战略开发价值的稀有考古旅游资源。其他如对刊刻王安石《王文公文集》的龙舒郡本里有关龙舒郡地名信息的考辩,确证龙舒郡即唐宋时代的古舒州(今潜山一带);对公元12“黄榦筑城”地点,究竟是在今安庆还是今潜山?作者考订确证,黄榦作为其时安庆知府,府治尚在舒州(即今潜山),黄榦是在舒州就地“守筑”,而非“移筑”到现在的安庆。上述种种,足见作者的考证功夫,精审严谨。

2、 皖脉梳爬,筚路蓝缕

诗仙李白,在1200多年前就写下了不朽名篇《江上望皖公山》:“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皖公山即天柱山,这是一座神奇的山,位于横亘江淮分水岭大别山的东侧,坐落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境内。主峰海拔1489.8米,犹如擎天一柱;环山为超高压变质带与古生物化石科考区,被国际地学界公认为“天然的大陆动力学野外实验室”与“亚洲哺乳类动物发源地”;山北部为花岗岩峰丛景观区,展现着峰雄、石奇、崖险、岭秀、洞幽的山岳地貌景观,尤以崩塌堆垒型景观著称于世,其石之奇、洞之幽堪称双绝。天柱山既是极具科学价值与特色的科考科普圣地,又是可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的胜地。在安徽,它是与黄山、九华山并列的三大名山之一。然而,很长一段时期,它的对外知名度却远远落后于黄山、九华。

为了舞活皖西南一方全域旅游的龙头,让沉寂已久的天柱山,在跻身国家级品牌的基础上,进军世界品牌,作者作为天柱山管委会负责人之一,整整奋斗了。转机出现在,8月举行的北京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会议上,作者被推举去向19位评委作申报陈述,天柱山从53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名列第4,荣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取得了进一步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资格。

是作者年满60的退休年,也是天柱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与5A景区的拼搏年。他义无反顾承担了申报材料总把关与对外总联络的重任,殚思极虑,全身心投入。世界地质公园标准共分5大方面222个子项,各类材料累计逾千万字;包括园区线路设计、科普廊亭等硬件建设亦需同步跟进。作者与全体同仁,连轴奋战,向外求援于北京、合肥等地相关院所,对内奔波于山上山下。

功夫不负苦心人。7月20日至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来的两位专家对天柱山进行了全面考察与验收,库姆先生激动地说:“天柱山是我在中国考察过的一座很神奇的地质公园!”克劳迪亚女士说:“你们应该对天柱山地质公园发展的各个重要方面感到自豪!”一个多月后的金秋,作者随安徽省国土厅领导带队的天柱山地质公园代表团一行远赴挪威奥斯陆的卫星小镇朗厄松,参加欧洲地质公园大会。会前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共接受15家申报,大会宣布的结果,仅有包括天柱山在内的9家获批。批准建设的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面积413.14平方千米,进而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三种石头两条带,双绝四奇天下闻。”(按:“三种石头”为榴辉岩、花岗岩、古生物化石;“两带”为超高压变质带与大别造山带;“双绝”为象形石与洞谷群;“四奇”为中天一柱、佛光、瀑布云、神灯)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集国际上首屈一指的超高压变质带经典部位、花岗岩地貌奇观、亚洲哺乳类动物发源地、古皖文化发祥地于一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数千年的典型范例。

尤其是作为古皖文化的发祥地,诸多重大的文化现象和人文遗踪,都发生在天柱山脚下:早在6000—5500年前,天柱山下一个叫薛家岗的台地上,就发现新石器时代独具特色地域性文化遗址,被命名为薛家岗文化;春秋时期,古皖国即建都于山下,天柱山又名“皖山”、水曰“皖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东汉道教炼丹术首创于此,有左慈在此修道,炼出丹鼎派第一炉丹药;东汉末,这里是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三国时期东吴孙策、周瑜攻占皖城,分娶“双乔”;南北朝以来,天柱山成为佛道共尊的圣山,中国禅宗发脉于此,六祖中有二祖、三祖、四祖三位祖师居山活动;唐宋时期天柱山寺观不下百座,有“三千道士八百僧”之说,佛光寺、乾元寺、护国寺、齐云道观等至今仍存。唐宋时期大放异彩的还有山水文化,李白、李翱、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诸多文人雅士纷至沓来,在山谷流泉等处留下石刻五百余方;清代天柱山地区又是京剧母体艺术潜山弹腔以及岳西高腔的发祥地,京剧鼻祖程长庚、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都是天柱儿女的杰出代表。……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神奇的天柱山,就是古皖文化聚相汇集之山,它是作者皖脉梳爬最佳的切入口。

,《安徽日报》公布省级“非遗”项目时,将“孔雀东南飞”的传说故事批准为怀宁一县独享。但从《孔雀东南飞》诗序中可知,故事发生地在汉末建安中的庐江郡,作者经过查阅大量史料与田野调查得知,原来庐江郡汉末已迁至皖城(即今潜山城),再对照《孔》诗序言明的时空要素看,完全可以核定,《孔》诗原产地为皖城一带,即今潜山城一带。然而民间史地变迁的故事,书本上是见不到的,《孔》诗留给这一带民风民俗及方言文化的影响未受后来县界的限制,人们用“蒲苇笑对苦雨,磐石顽抗凄风”来形象地褒扬怀念焦刘。为此作者撰写了长篇论文《“孔雀东南飞”与潜山之缘》,潜山县相关部门以此为核心材料上报,最终省里批准《孔雀东南飞》传说故事这一省级“非遗”项目为潜山、怀宁两县共享。

,随着新《三国》电视剧的热播,引发了一场对“二乔故里”冠名权属的争抢,涉及五省七家,浙江义乌市还抢注了“二乔故里”商标。作者在《新安晚报》(5月25日)、《江淮晨报》(5月12日)相继发表文章,反对牵强附会地与历史名人或事件套近乎,并从正史文献、文物考证、地方志乘以及民间传说等入手,全面立体多维地构筑了证据链,然后撰写成篇,连续发表《二乔故里今安在》,(载《人民日报海外版》6月23日)、《话说二乔故里》(载《新安晚报》7月10日)、《二乔故里在潜山》(载《安庆日报》(6月12日)等文章,影响逾及省内外;随后又接受县政府委托,以天柱山旅游协会名义对浙江义乌市迈耶乐针织有限公司抢注“二乔故里”商标提出异议,由于证据确凿,申诉合理,经过漫长的三年“官司”,终于在底收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书,撤销了浙江方面的商标注册。作者在本书中收录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的《二乔故里今安在》,作为这一场公案的见证。

论文《京剧母体艺术——安庆调潜山弹腔再探》,是为号称京剧鼻祖、“天柱二杰”之一的程长庚在当年创立京剧所依赖的母体艺术徽调、与家乡的艺术土壤有无关联而作的艰辛探索和证明。在此之前,诸多权威辞书与戏剧研究著述都认定徽调就是徽州调,而与安庆调无关,但上世纪80年代发现的潜山弹腔被称之为“老徽调”的事实,引起了作者的深深思考。

进入新时期以来,国家加大了申报“非遗”的力度。作者自觉参与“潜山弹腔”申“非遗”的研究中,多次到天柱山西北部的五庙乡许畈村弹腔班调查,查阅了光绪廿九年(1903)的许氏家谱,然后于—之间,撰成长篇1.1万字的论文,发表于《中国戏剧》第9期,获得度安徽省文艺评论二等奖。该文系统论证并澄清了以下问题:

其一,“徽班”的概念具有历史性。为京剧创立做出不朽贡献的清代道咸间的徽班,不再是徽商的家班,而是指晋京后又驻留下来的以演唱徽调(安庆调)为主的戏曲班社。其二,晋京后驻留下来的徽班所唱的徽调绝不是徽州调,而是安庆调,即潜山弹腔;之所以用“徽”名调,这与当时外人称安徽人为“徽人”同理。其三,安庆调潜山弹腔的特点就是似京剧而非京剧,不是后来京剧的回流。

在此部类中的其他文章,如《禅悦花开照皖山》,系统考证了禅宗在皖山周边落脚、生根、发展的脉络;《皖山茶香沁古今》系统论述了以舒州茶为代表的皖西南茶在历史上享有的很高地位,并期待能在今天予以发扬光大。

上述种种,无论耕耘梳爬,还是考证辨误,都属于或填补空白、或拨乱反正的开创之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筚路蓝缕,功不可没。

3、 皖苑风流,正名之作

这一部类16篇文章,除最后两篇外,前14篇均属论述“天柱二杰”中的另一位——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的创作成就及其评价定位。张恨水是一位与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创立现代严肃文学高峰作家同期的另一类作家代表,他以铸就现代通俗文学高峰而名噪南北,在以往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张恨水都被贬为左视阈野下“鸳鸯蝴蝶派”作家而饱受冷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受惠于思想解放才得以正名。

作为张恨水研究会的创办人和组织者之一,作者怀着对这位前辈乡贤的敬仰之情和负责任的态度,从1988年在潜山举办首届张恨水研讨会开始,就以全面准确地认识张恨水对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为己任。三十多年间,埋头钻研3000万字、浩如烟海的张恨水著作,常常沉浸在默默无声的寻觅中,纠结于莫衷一是的论辩中,最终有了厚积之后喷薄而出的发现,先后在《文学评论》《文艺报》《安庆师范学院学报》《池州学院学报》《苏州教育学院学报》《重庆评论》《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等媒体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特别是3月《纵横》杂志“两会特刊”全文刊发了《书生顿首唤国魂——抗战文学先驱张恨水》,系统阐述了张恨水不仅以3000万言超量著述成为通俗文学创作的第一人,让自己的著作成为民国品牌的第一人,更是以800万言创作量、以《弯弓集》首开国难文学先河而成为抗战文学第一人。之后,作者又两度为在故乡建立张恨水陈列馆与纪念馆布展而主导撰写并敲定文案。

炎贵先生的此项研究成就,也使我本人获益匪浅。我作为专家顾问组成员,在指导位于合肥滨湖的安徽名人馆布展时,即接受和引用了他的研究结论:张恨水是我国现代通俗文学大师、抗战文学先驱;并在展板和展览内容介绍中,突出排列了张恨水先生创作的众多抗战文学作品(包括影视作品),一改过去普遍形成的他是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形象。

走笔至此,不禁掩卷沉思,是一种怎么样的动力,使得这位年过七旬的老者数十年来孜孜不倦为家乡地域文化殚精竭虑、笔耕不辍呢?我想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对家乡故土充满着深深的赤子之爱,坚定执着地以传承弘扬优秀地域文化为己任。可做旁证的是,有同道朋友赠他:“爱心,文心,责任心;山情,水情,血脉情。”他的回答是:“文华奕奕可追梦,一路风光举世惊;格物勤,适道行,怀抱山水乐平生!”所以将文集定名为《皖耕集》。

而我的解读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是由于“皖山皖水勤耕耘”,才能做到“怀抱山水乐平生!”

11月16日夜

(本文作者系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博士、研究员)

《皖耕集》作者郑炎贵简介

郑炎贵,安徽省潜山市人,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届毕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历任中共潜山县委宣传部长、天柱山管委会与潜山县人大副职。现任安庆皖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副会长、天柱山旅游协会会长,系德高望重的文化学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