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推进“智”“志”并扶 西北师大“产业园梦车间” 甘山艺术实践基地揭牌

推进“智”“志”并扶 西北师大“产业园梦车间” 甘山艺术实践基地揭牌

时间:2021-04-08 08:11:23

相关推荐

推进“智”“志”并扶 西北师大“产业园梦车间” 甘山艺术实践基地揭牌

6月5日,西北师范大学“产业园梦车间”在帮扶村蒲陈村揭牌。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占东

初夏时节,位于西汉水畔的礼县雷坝镇田野葱茏、山川秀美、生机勃勃。6月5日,由西北师范大学结合当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造的“产业园梦车间”、甘山艺术实践基地分别在帮扶村蒲陈村、甘山村揭牌。

6月5日,西北师范大学甘山艺术实践基地在帮扶村甘山村揭牌。

出席揭牌仪式的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俊宗表示,要深入推进西北师大“智”“志”双扶品牌,为农民脱贫奔小康、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探索一条产业与文化、物质和精神齐头并进,管根本管长远的发展之路。

蒲陈村“产业园梦车间”占地3.8亩,厂房建筑面积近700平方米,主要由礼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西北师大帮建资金、东西协作帮扶资金、中央和省级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联合投入建成,共投入119万元。设有产品展厅、花椒加工车间、油菜籽加工车间、蜂蜜加工车间、预留生产车间、库房各一座。扶贫车间立足区域特色农业资源,对雷坝镇盛产的菜籽油、土蜂蜜、花椒等农特产品集中采购、统一加工、精心包装、形成品牌,将有效提升农特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促进农户增收创收,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蒲陈村乃至全镇产业积极健康发展。

西北师范大学蒲陈村“产业园梦车间”

甘山艺术实践基地,位于生态美丽、历史悠久的甘山村。基地将文化艺术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以“文化传播学习、艺术写生实践、乡村旅游示范带动”为定位,将甘山小学旧址改造为西北师范大学甘山艺术教育实践基地,集书画展览、艺术写生、影视拍摄、学术研讨、教育实践、扶贫夜校、文化学习、文体活动等功能为一体,吸引更多的书画、影视、文学等爱好者和文艺人士前来采风、写生,进而带动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

在甘山艺术实践基地,西北师大负责人与驻甘山村帮扶工作队、甘山村有关负责人合影

在蒲陈村“产业园梦车间”,张俊宗一行深入花椒、菜籽油、土蜂蜜加工车间,了解车间设备、工艺、生产、加工、销售情况。在得知蒲陈村三大产业已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并通过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用市场的力量联系起贫困户、消费者,帮助贫困户增收后,对“产业园梦车间”建设给予积极评价。在一个个车间,听到西北师大后勤集团副总经理、蒲陈村驻村帮扶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李喜平对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如数家珍般的介绍,听到近年来蒲陈村农特产品实现盈利10%以上的喜讯后,张俊宗充满感慨地说:“扶贫不仅富裕了村民,也锻炼了干部!这是西北师大坚持扶‘智’的一个成果检验。今天的‘产业园梦车间’将不仅在蒲陈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还将成为村民脱贫之后致富的新动能!”

在甘山村,穿行于甘山400多棵百年以上的参天古柏林间,张俊宗与礼县、中信建投甘肃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被这里的生态环境所吸引。

“这400多棵古柏就是甘山稀有的生态资源!我们要把它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创新好,以后这里搞起生态旅游时,将成为面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张俊宗的话引起同行者的阵阵共鸣。

甘山扶贫夜校教室

深入甘山村,这里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甘山村村民在勤劳勇敢、顽强拼搏的绿化荒山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强不息的甘山精神。在尊师重教、乐观向上中,唱出了甘山歌谣。如今,甘山精神、甘山歌谣不仅沉淀为甘山村史的一部分,并在西北师大“智”“志”双扶中,丰富和发展着文化内涵,成为新时代激发甘山村脱贫内生动力的精神力量,成为甘山村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珍贵载体。

走进一间间村史室,走近一件件文物,走入西北师大师生在这里的书画展览室,张俊宗与当地干部、文化企业负责人共话甘山生态与文化比肩绽放的优势,探讨甘山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径,畅想新时代幸福美好新甘山的画卷。

甘山村驻村帮扶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王仁说,我们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念和担当,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中信建投等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在西北师范大学的统筹谋划下,进一步发扬钉钉子精神,在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扎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甘山村更加美好的明天作出新的贡献。

西北师大师生在甘山举行笔会

揭牌期间,来自西北师大的师生还为村民演唱了《阳光路上》《甘肃老家》等歌曲,与村民一起举行了其乐融融的笔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