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中国梦·践行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一辈子“斗”肝癌

「中国梦·践行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一辈子“斗”肝癌

时间:2022-07-13 09:31:10

相关推荐

「中国梦·践行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一辈子“斗”肝癌

大洋网讯 “手术室是我永远的战场,而肝癌是我今生最大的敌人,要一辈子战斗下去。”吴孟超在97岁高龄依然奋战在手术台上。他是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感动中国人物”。从医70年,吴孟超把手术台当作报效国家的平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纪录,将我国肝病治疗水平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近日,记者在上海专访了吴老。“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是我入党和从医时作出的承诺,我将用一生践行这个承诺。”吴老说。

9月20日,记者在长海医院见到吴老时,他的脸上漾起和蔼的笑容,见记者进屋,吴老赶忙起身和记者握手。虽是97岁高龄,但老人的一双手依然很有力,说起话来声如洪钟。穿着一身墨绿色军装的他看起来精神抖擞,丝毫不像一位鲐背长者。

依然活跃在手术台

如今,工作之余吴老每天还读书、看电视、看报纸。他每天的生活很规律,早上6时起床,8时到办公室,一边处理公务,一边接待病人。9时左右,吴孟超拿出手术专用眼镜,开始他一天中最辛苦也是最快乐的工作——开刀。上台、开腹、探查、切除、打结、冲洗、缝合,吴孟超的每一个操作细节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一连几台手术下来,吴老连水都不喝一口。他说,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要有“三功”——站功(能一站几个小时)、饿功(手术时能忍饥挨饿)和憋功(在手术台上忍住不上厕所)。

吴老习惯称手术室为“开刀房”。治病救人已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月,从医70多年的吴孟超退休。直到今年上半年,吴孟超每天还在为病人做手术,只要能拿得动手术刀,他就要站在手术台边。“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倒在手术室里,那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不过年龄还是不饶人。有一次,经过一个长达8个小时的手术后,吴孟超坐在椅子上,累得动弹不得,连喝水的力气都没有。配合吴老手术20多年的护士长程月娥心疼地劝他说:“您什么样的奖励和荣誉都有了,为什么还要这样拼命?”吴孟超笑着说:“只有站在手术台前我才觉得踏实,才觉得自己还年轻。”

“早在前,就有人劝我该享享清福了,整天上手术台,万一有个闪失,一辈子声誉都毁了。我跟他们说,我不就是一个吴孟超嘛,名誉算啥?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

吴孟超一日三餐很简单,早上一杯牛奶加一个鸡蛋,泡几块饼干。中午在医院吃工作餐四菜一汤一碗米饭,外加一碗小米粥。晚饭通常在家吃,他喜欢吃鱼、豆腐和蔬菜。妻子做的菜他最爱吃。吴老家的保姆说,吴老吃饭从不挑食,也从来不吃补品,平时喜欢喝点绿茶,每年都要体检一次。吴老有一套独特的手保健操,一有空就做,以保持手的灵活。他的双手常拢住茶杯,不停地来回转动。吴老也不像其他老人打太极锻炼身体,他说:“我每天上班开刀就是最好的锻炼。”

70年救治1.6万名患者

从医70年来,吴孟超救治了16000多名患者。对一般医生来说,这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数字。

吴老不止一次告诉学生,要把病人当亲人。“病人没有高低贵贱,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几十年来,冬天查房时,吴孟超总是先把手在口袋里捂热,然后再去接触病人的身体。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之后,他都顺手为他们拉好衣服、掖好被角,并弯腰把鞋子放到他们最容易穿的地方。吴孟超说,这些细微的举动往往能带给病人很大的温暖。

1975年2月,一位叫陆本海的农民从安徽到上海找到吴孟超求救。他的肝上长了个瘤,有拳头大小,当地医生诊断为晚期肝癌,并告知其家属,没有治疗价值了。吴孟超为他检查后诊断为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这么大的血管瘤他也从未见过。吴孟超详细制定了手术方案,经过12个小时的手术,切下的肿瘤重达18公斤。这个纪录至今没人能破。11天后,陆本海就能下床活动,出院后就回家务农了。

来自湖北的王甜甜,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读书时,被确诊为肝脏血管瘤,要做肝移植手术,费用30万元。但她家出不起这笔钱。就在王甜甜走投无路的时候,别人向她推荐了吴孟超。9月24日,吴孟超经过10个小时的手术,切下了重达9斤的肿瘤。王甜甜被吴孟超从死神身边拉了回来,家人万分感谢。吴老说:“我是医生,这是我的职责。”

奖金全部捐出培养人才

直到九旬高龄,吴孟超每年还要做200多台手术。做外科手术70年,因为长期握刀,吴孟超的手指早已严重变形。他的食指指尖偏向大拇指方向,而中指偏向无名指方向。“70年了,每天要开刀、缝合、用手术钳,就变成这模样了。”吴老说,原来写字手抖,现在经过训练,也不抖了。

记者问吴老,年过九旬依旧能上手术台做手术,有何秘诀,老人家郑重地说:“手术的手感很重要,不外乎认真看,认真学,学完就实践。”但他同时又表示,如果不能保证完成手术的话,也决不会贸然上手术台。“我不能拿病人的生命逞强。”

吴老说,自己这辈子都在做一件事,就是与肝癌做斗争。从医以来,吴孟超自主创新重大医学成果30多项,创建我国肝脏外科理论基础,肝癌患者术后最长存活已45年。肝癌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已达到60%,其中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79.8%,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有的至今未被打破。如今,全国肝胆外科的专家和医生中,八成以上是他的学生。

说到中国肝病治疗水平,吴孟超显得十分自豪,“眼下,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已达世界领先水平。”今天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已形成了以吴孟超院士为首的人才梯队,被国内外学界公认为中国肝胆外科人才的“黄金高地”。1996年,吴孟超将获得的各类奖金全部捐献出来,成立了“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吴老将6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单位用于人才培养。从医70年,吴孟超先后培养出近300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

“我随时可以回手术台”

“我们的临床水平是世界一流的,但研究水平还没有那么突出。不提高基础研究,就不能彻底解决肝癌这个世界难题。”吴孟超常跟年轻医生说,不能只当一个“开刀匠”,还要当一个“科学家”。

吴孟超说,解决肝癌的基础研究问题是核心,也是最难的。治愈肝癌,是自己毕生的目标。,吴孟超联合其他6位院士向国家有关部委呈送报告,建议成立打破部门界限、学科界限的肝癌攻关协作组。12月,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在上海投入使用,该中心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肝癌研究和防治基地。吴老多年的心愿总算实现了。

获得无数荣誉的吴孟超说,自己还有一个愿望没有实现。那就是“用30年时间把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吴老说,中国是肝癌高发区,全世界每年约有60万人新发肝癌,中国患者就占了55%。“争取用30年时间,把肝癌基因找出来,最终把我国‘肝癌大国’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这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自己70年的从医经历,吴孟超说,个人的命运始终是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国家强大了,个人才有实现才华的机会。“我今年97岁了,虽然退休了,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回到手术台上投入战斗。”吴老说。

70年从医报国

铸就忠诚和担当

吴老在病房内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从医70年的峥嵘岁月。吴孟超说,自己小时候营养不良,直至3岁方能走路。实在饿得慌,就往外婆家跑,舅舅心疼瘦得皮包骨头的外甥,常去稻田里捉几只青蛙给他补身子。9岁起,他就跟着父亲割橡胶。割橡胶既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性格,又练就他灵活的双手。“现在想来,这也算是我早期的操刀训练吧。”吴老笑着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他正在读初中。因为在国外经常受欺负,从那时起他就特别渴望国家能够强盛。他和同学将募捐来的钱通过陈嘉庚先生组织的华侨抗战救国会寄给了八路军,后来竟然收到八路军总部寄给他们的感谢信,让他很受感动。

1940年春天,吴孟超和其他6个同学一起相约回国。回国途中遇到的另外一件事更加坚定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当他在越南西贡登岸时,验关的法国人要他们在护照上按手印,而欧美旅客都是签字。吴孟超就跟那个验关的人说:“我们也可以用英文签字”,但那个可恶的法国人对他吼道:“你们是黄种人,东亚病夫,不能签字!”直到现在,那次经历仍让吴孟超刻骨铭心。“我当时就想,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强大起来,不要受外国人的欺辱。”

后来,他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走上了医学道路。大学毕业时,学校准备让他留校干小儿科,因为他儿科考试成绩很优秀。当他向校领导提出转外科的请求时,领导却说:“你个子这么矮小,能干外科吗?”这话深深刺痛了吴孟超。当时华东人民医院(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前身)招聘医生,吴孟超前去应聘,被录用。

“1956年,日本的一个医学访问团专家说,中国的肝脏外科要想赶上国际水平,最少要30年的时间。听了这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下定决心要证明我们能站在世界肝脏外科的高地,为我国的医学争光。”

1958年,东方肝胆医院成立了以吴孟超为组长的“肝脏外科三人研究小组”,制作出我国第一具肝脏血管铸型标本,创立了肝脏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

回顾七十载从医经历,吴孟超说,首先要敢于创新。当时为了做成血管定型标本,他和团队成员在用作养狗的“狗棚实验室”一干就是4个多月,接连试用了20多种材料,做了几百次试验都失败了。有一天,广播里传来了容国团在25届乒乓球赛上夺得冠军的消息。他灵机一动,乒乓球也是一种塑料,能不能用它做灌注材料呢?于是,他赶紧去买来乒乓球剪碎,放入硝酸里浸泡,居然成功了。此后,他和同事一鼓作气制成了108个肝脏腐蚀标本和60个肝脏固定标本,找到了进入肝脏外科大门的钥匙。

在当时,肝癌肿瘤的切肝法是在低温麻醉下进行的,就是先将病人全身麻醉,再把病人浸泡在冰水中,待病人体温降至35℃以下再做手术。这种方法患者很痛苦,并且容易有并发症。由吴孟超发明的“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既控制了术中出血,又让病人少受罪,还使手术的成功率一下子提高到90%,到现在都在用。

1960年,吴孟超主刀完成第一台肝癌切除手术,并大胆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肝脏解剖理论,为肝脏手术奠定了解剖学基础。1963年,吴孟超成功完成国内首例中肝叶切除术,使我国迈进国际肝脏外科的前列。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