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孩子每天睡前要听故事 但你真的会讲故事吗?

孩子每天睡前要听故事 但你真的会讲故事吗?

时间:2020-06-07 12:52:41

相关推荐

孩子每天睡前要听故事 但你真的会讲故事吗?

我们常常会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一幕场景:父母坐在床边,手里捧着书本,声情并茂地给孩子讲起了故事。待孩子慢慢睡着后,父母再轻轻放下书本,帮孩子捏好被角,关上灯慢慢离开……这样一幕场景让人感到温馨又熟悉。

即便是在各种听书APP、视频APP层出不穷的今天,不少父母出于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还是选择了自己给孩子讲睡前小故事。这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

但是,孩子每天睡前要听故事,你真的会讲故事吗?接下来,我就围绕着这一话题,从为什么、操作偏差和该怎么做三个角度入手,进行探讨。

一、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1、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杨绛曾在书中提到,当自己和丈夫坐在书桌前看书时,女儿阿圆也自觉地搬了个小板凳,津津有味地看起了书来。阿圆这种对于读书的兴趣,显然是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养成的。

同样地,若是我们也能暂时抛下各类电子产品,选择每天晚上给孩子讲述书中故事,也将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起他们对读书的兴趣和热爱。

那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又有什么好处呢?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话虽然有些夸张,却也真切地道出了其丰富内涵:阅读书籍能够帮助孩子扩大词汇量、加深对世界的认知、获得精神力量……总而言之,在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孩子们如果愿意主动看书,将有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2、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中,家长忙工作,孩子忙学习,彼此共处的时间本就少得可怜。上学前的一句"今天好好学习",放学后的"今天在学校里过得怎么样"就可能已经是亲子间每天沟通的全部内容了。

当你某一天心血来潮,想要和孩子谈谈心时,他/她却未必肯好好配合你。这时候,"睡前讲故事"这一互动环节就显得必不可少了——它能提供一种温馨的亲子氛围,让孩子慢慢打开心房,愿意跟父母交流。这就于无形之中增进了亲子关系。

二、睡前讲故事的实际操作出现了哪些偏差?

不少家长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经验不足或认知有误,导致实际效果出现偏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问题,不知道你中招了没有?

1、素材上:重人文熏陶,轻科学读物

打开各大网站的书城页面后,我们可以发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千零一夜"、"三字经"这类中外名著。旁边附着的"经典"、"热卖"、"大力推荐"等字样,也加速了家长下单购买的欲望。

这些启蒙读物流传时间广,内容丰富有趣,固然是经典之作。它们重在对孩子进行文化熏陶,有利于孩子的品德发展、健康成长。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类书籍诞生较早——《三字经》可能是在宋代更定的,《一千零一夜》是在15世纪末成型的。

当时,科学技术不甚发达,也不为人所重视,书籍中的相关内容也就较为少见。这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特定产物。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思想已经过时了——我们需要大力倡导科学技术,对孩子的科学教育更要从小抓起。

所以,家长不能只以此类人文读物作为讲故事的依据,还需适当加入简单易懂的科学类读物。

否则,长此以往,孩子的文理认知将逐渐失衡。也许,高中生口中所谓的"擅文不擅理"早在童年时代就埋下了祸根。

2、内容上:无意识的性别歧视

前段时间,我把家里多余的青少版四大名著整理出来,送给了闺蜜。闺蜜一开始拿到这些书时,还挺开心的,她说:"我要把《红楼梦》留给大宝(女儿),把《水浒传》给二宝(儿子)。"

当场,我就反驳了一句:"难道男孩子就一定喜欢读《水浒传》,女孩子就一定喜欢读《红楼梦》?"

闺蜜当时可能并没有想太多,只是随口一说而已,但其实她已经无意识地走进了"性别歧视"的误区。

其实,不止是在读物选择方面,众多家长在寝室装饰、日用品的挑选等方面,都会因为男女性别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看法,例如:女孩子应该使用颜色鲜艳、外观精致的物品,男孩子则需要购买外观大气稳重的物品……这种关于"性别不同,物品不同"的既定看法,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于某一事物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一事物的整个群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了个体差异。

在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父亲辛格能够突破世俗眼光,培养两个女儿"摔跤"这项技能。最终,两个女儿都成为了女子摔跤冠军。从这一成功经验来看,女孩子并不一定都是"只爱红妆"的,不爱运动的。

所以,家长们需要在明确性别平等的前提下,不能根据自己的"想当然"而限定了睡前故事的内容,而是应该让孩子的睡前读物变得更加多样化,才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

3、过程中:泛泛而谈,流于故事表面

现代人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快,回到家时已是疲惫不堪。我们可以理解,家长在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后,还要给孩子讲故事的那种疲惫状态。他们有时候只是对着书本读了一遍,把这项差事应付过去而已,甚至出现了"一边讲故事,一边打哈欠"的现象。

但是,这种泛泛而谈的故事讲述方法,真的能起到我们上述所说的积极作用吗?孩子们真正的学习效果,恐怕也是大打折扣、不容乐观的。

所以,尽管再累,爸妈们也需要把故事讲好、讲透,孩子们才能真正学到东西,达成期望的教育效果。

怎么才能讲透故事呢?其实也并不需要家长如何花费心力和动用脑筋——只需要适时地向孩子抛出些有价值的问题就可以了。

比如,在讲到伽利略的科学成就时,我们必然会提到他的生平经历。伽利略原先受到父亲影响,就读医学专业。后来由于兴趣,才转而投身科学研究事业。

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问问孩子:"伽利略为什么想要转换专业呢?"。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孩子明确:兴趣爱好对于解放自我、获得自由的重要性。

三、父母如何才能讲好睡前故事?

1、选取内容全面且符合孩子"最近发展区"的读物

上面已经提到了家长在选取读物时常犯的两个错误——他们往往会重人文熏陶,轻科普读物,以及无意识地进行了性别歧视。这两种现象应当竭力避免。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之前,就需要提前选好读本素材,其中既应该包括科学探索、自然地理之类的书籍,也应该包括文学艺术、童话故事之类的书籍……总之,读物内容需全面。

同时,为了能给孩子讲透故事的内在含义,我们在挑选读本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它的内容——读物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简单,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区间内,才是最合适的。

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孩子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学习后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父母在讲故事时应着眼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提供有点难度的教育内容,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这样做能够帮助孩子更快地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比如,当孩子学会拼音了,我们就该换新读本了。这时候,我们需要买全拼音的读本,还是半字半拼音的读本呢?

答案当然是后者。

这时候,孩子会拼音,能够通过自行拼读的方式了解故事内容,那是他们的现有水平。他们将来会继续学习认识汉字,阅读书本,是将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所以,半字半拼音的读本就是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在识读这一文本的过程中,他们既能够通过读拼音来了解故事内容,又能够加深对汉字的印象,把汉字与拼音一一对应起来,也就为将来识字能力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善于运用拥抱、抚摸等肢体语言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父母需要善于运用拥抱、抚摸等肢体语言,来进一步增强亲子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

心理学上有一项关于"亲子依恋"的著名实验:哈洛的恒河猴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哈洛将出生后的小猴子,交给两个"妈妈"来抚养:一个是能够给它提供奶水但全身都是铁丝的妈妈;另一个是全身包着舒适的绒毛,能够给它提供接触感的妈妈。

实验结果显示,小孩子除了在必要的时候会去"铁丝妈妈"那里喝奶水,其余大部分时间都选择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

由此可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拥抱、抚摸等亲密接触非常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除了应该提供相应的生活资料,也有必要善于运用拥抱、抚摸等肢体语言,来增强孩子的心理安全感。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生活的忙碌,亲子之间的沟通互动可能只限于问答之间。相关的亲密接触更是寥寥。所以,在"睡前讲故事"这一环节中,父母就需要加强对拥抱、抚摸等肢体语言的运用,来弥补日常生活的不足,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3、讲故事不是家长的"独白",而是亲子间的"对话"

父母捧着书本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孩子托着脑袋,安静地倾听……这固然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温馨画面。但是,在此过程中,孩子真的听懂了这个故事吗?他能明白其中的新词汇吗?他能看懂插图的意思吗?

讲故事不是家长的"独白",而是亲子间的"对话"。换言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也需要发言。

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有一句名言是"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过程,就像打乒乓球一样,是彼此不断轮流"抛球-接球"的过程。同样地,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作为"抛球者"(言说者)和"接球者"(倾听者)的角色应该是不断转换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时不时地停下来,和孩子们交流故事内容,比如聊聊对人物的看法,对事件的理解……这样才能加强他们的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读懂、读透这个故事。比如,在讲完"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故事后,我们可以不失时机地抛出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孩子主动"发言":

· 你认为越王勾践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认为吴王夫差是个什么样的人?·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你有没有在生活中碰到类似"卧薪尝胆"的人?……

当然,如果孩子一时回答不出来,或者只会简单地说:"越王勾践是个厉害的人"、"吴王夫差是个笨蛋"这类话语,我们也无需着急。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的,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不是通过几个问题就能得到一下子提升的。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运用肯定性质的话语,对孩子们愿意主动表达的行为进行正向反馈,例如:"宝贝,你说得真对,他可不就是个大笨蛋嘛!那他到底哪里笨了?我们可不能跟他犯一样的错误!"这样积极肯定的温和话语,能够增强他们"发言"的信心,为之后的再次的"发言"做准备。

结语

总而言之,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好处多多:这一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又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但是,要想讲好睡前故事,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我们需要选取内容全面且符合孩子"最近发展区"的读物。其次,拥抱、抚摸等肢体语言也必不可少。最后,我们要学会让孩子"发言",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睡前故事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全面成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