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蔡崇达《皮囊》之《母亲的房子》:父母那个年代的动人爱情故事

蔡崇达《皮囊》之《母亲的房子》:父母那个年代的动人爱情故事

时间:2024-06-08 12:11:20

相关推荐

蔡崇达《皮囊》之《母亲的房子》:父母那个年代的动人爱情故事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着你这幅皮囊,是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才。 —《皮囊》

《皮囊》我想每个人看到这个书名,都会好奇这两个字到底是在表达什么。《皮囊》是文中的阿太,一位99岁的老太太,没有文化,却是一个神婆,从她的身上,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用《皮囊》这个具有指向本质意味的书名,来表达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但是这本书有不少的争议,有人说全书出了第一章点题之外,剩余全部像在写帖子一样堆砌故事,时间线混乱,故事的讲述感觉非常局限,文字也是平铺直叙,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也有人说细腻的情感被作者轻描淡写地表达出来,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会有一直有种流泪的冲动。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皮囊》具有话题挺好的,说明大家看这本书的时候进行思考了。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自己就会有更多收获的。对于我来说,任何一本书都有可取之处,看你怎么去读,像我就会选择吸取好的故事与文字,在其中细细体会,对于不好之处,看完我会选择忽视,不去细究就当是在打发时间好了。所以我建议大家看书之前最好不要去翻书评,俗话说先入为主,别人的不好的观点也会影响到你读这本书的感受,不管是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去体验才知道它到底好不好。

《皮囊》作者蔡崇达,1982年生人,闽南人。大隐隐于市的新生代媒体人,韩寒口中的"写作高手" ,现任《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皮囊》是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文集风格沉稳,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故事。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书中一一体现,表达了作者这一代理想膨胀却又深感现实骨感而无处安身的青年人对自己命运的深切思考。

书中收录有《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海是藏不住的》《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火车伊要开往叨位》共14篇作品。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是《母亲的房子》这部作品。这部作品让我都有着触碰心灵最深处的感动,可能因为有着共鸣。父母可以说是现在我们的软肋吧,提及父母我们的内心总会变得非常柔软,然而房子,对于我们来说,它更像是承载了一家人成长的记忆。

《母亲的房子》

母亲还是决定要把房子修建完成,即使她心里清楚,房子将可能在半年或者一年后被拆迁掉。

作者母亲想要建一座房子,一座四楼的房子,因为"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为了房子,她做苦工,捡菜叶,拒绝所有人的同情,哪怕明知这座房子不久后会被拆毁,但他母亲却执意建房确实很容易让人不理解,甚至你看到这里会认为这是愚昧,自私,虚荣的表现。

母亲讲过太多次这块地的故事。那年她二十四岁,父亲二十七岁。两个人在媒人的介绍下,各自害羞地瞄了一眼,彼此下半辈子的事情就这么定了。父亲的父亲是个田地被政府收回而自暴自弃的浪荡子,因为吸食鸦片,早早地把家庭拖入了困境。十几岁的父亲和他的其他兄弟一样,结婚都得靠自己。当时他没房没钱,第一次约会只是拉着母亲来到这块地,说,我会把这块地买下来,然后盖一座大房子。母亲相信了。买下这块地是他们结婚三年后的事情。父亲把多年积攒的钱加上母亲稀少的嫁妆凑在一起,终于把地买下。地有了,建房子还要一笔花费。当时还兼职混黑社会的父亲,正处于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拍拍胸膛到处找人举债,总算建起了前面那一百多平方米,留下偏房的位置,说以后再修。父亲不算食言——母亲总三不五时回忆这段故事,这几乎是父亲最辉煌的时刻。

可是看到后面当他母亲推着他父亲逛市场,要将他父亲的名字放在地基上的时候,你就知道表面上作者看是围绕修房子来写的,实则这是写那个年代的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果然,房子建到第四层后,小镇一片哗然。建成的第一天,落成的鞭炮一放,母亲特意扶着父亲到市场里去走一圈。边走边和周围的人炫耀:“你们等着,再过几年,我和我儿子会把前面的也拆了,围成小庭院,外装修全部弄好,到时候邀请你们来看看。”一旁的父亲也用偏瘫的舌头帮腔:“到时候来看看啊。”

又走了几步路,母亲终于鼓起勇气和我说了另外一个事情:“有个事情我怕你生气,但我很想你能答应我。老家的房子最重要是门口那块奠基的石头,你介意这房子的建造者打的是你父亲的名字吗?”

他父亲实现了对他母亲的诺言,但他父亲后面生病了,他母亲就把这个实现的诺言一步步完善,为的就是更好地完成他父亲生病前的愿望。他母亲是一个多么任性可爱的女人啊,三次建房,历经磨难不惧别人的眼光,贫穷、困难都没能把她打倒,这需要多深沉的爱才能支撑她挑起生活加给她的重担啊!

事实上,直到母亲坚持要建好这房子的那一刻,我才明白过来,前两次建房子,为的不是她或者我的脸面,而是父亲的脸面——她想让父亲发起的这个家庭看上去是那么健全和完整。这是母亲从没表达过,也不可能说出口的爱情。

我想这是一种伟大,就像是对爱情的承诺一样,一个本来应该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承诺,但却因为命运的作弄,变成这个女人自己孤独地坚持着。这份坚持让我感动,也许我们这代人不一定能理解那个房子在于他们心中的地位,但我知道这是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浪漫,同时这座房子也让作者之后有了"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归"的感觉。

我知道,即使那房子终究被拆了,即使我有一段时间里买不起北京的房子,但我知道,我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回。

接下来我会在有空的时候更新《皮囊》这本书其他部作品,感兴趣的可以留意期待一下,谢谢,最后祝大家今晚,晚安好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