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至今不开学 幼儿园大班孩子开学变小学生 幼小衔接在家如何做?

至今不开学 幼儿园大班孩子开学变小学生 幼小衔接在家如何做?

时间:2020-08-07 08:18:40

相关推荐

至今不开学 幼儿园大班孩子开学变小学生 幼小衔接在家如何做?

现状

各地陆续公布开学日期,小学和幼儿园不得早于4月13号。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做开学前的准备,4月13号能准时开学,算是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家长的心:在家带娃,难呀。

有些地方还不一定,比如学校人员构成比较复杂的:多地域、有国外旅行史、孩子有感冒等一些小疾病的。这些学校大概率上要往后延迟开学。

即使是4月13号准时开学,再过一个多月,幼儿园就该放暑假了。

暑假过后,幼儿园大班孩子就该上小学了。

幼小衔接班没上,上小学娃娃跟不跟得上呢?大班只剩一个多月,幼儿园里不准提前教育,家长该咋办?

养育者言

我的娃上中班,现在家长群里就在天天讨论。

有比较激进的:这学期报废了咱们不上吧,等娃上了大班直接送到幼小衔接班吧。

有犹豫的:才中班,是不是着急了点儿?要不大班下学期再上幼小衔接?

有佛系的:有的孩子都没上幼小衔接,照样跟上了。让孩子玩儿吧,没事儿哒。

我呢?

我觉得幼小衔接还是有必要做的,但不要送到幼小衔接结构,家长在家里自己用心。

小学、幼儿园有何不同

我国小学普遍的教学模式是:

集中教学,每节课40分钟,一节课一位教师授课;

上学放学,时间固定,不能迟到早退,否则跟不上;老师不管吃穿,孩子必须自己解决;

开始识字、学拼音、学算术,从简到难一步步过渡,进入抽象的符号系统。

幼儿园普遍是这样的:

每节课时间不固定,老师根据情况安排。每班至少3个老师“盯梢”。吃喝拉撒穿衣睡觉老师都可以帮忙;

早到晚到老师不会说你啥,少去几天也没多大影响;全天都在学校,给家长制造了便利;

老师不讲知识,以玩为主。主要是手工、唱儿歌、讲故事、课外活动。

要做出那些改变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要在低台阶上向上跳一跳。

专注时间要延长,不然老师讲课他走神,学习效率低。下课还要再跑到辅导班补,搞得孩子疲于应付。

作息时间要调整,变得有时间观念;

有一定的独立能力,会处理自己的事务;

转变思维方式,为进入符号系统做准备。

所以家长要帮孩子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在专注力、独立生活、作息习惯、学习上使劲。

听起来好复杂,能不能花钱送到幼小衔接班?

去观察就可以发现,幼小衔接,跟小学差不多。三十个孩子坐在一个班级中,老师在黑板上讲课,提前学小学知识。

送过去让孩子提前适应,上小学后的确能够更快切换节奏。

但这样违背了教育部的“不准提前教育”原则。

小小的孩子,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硬是“赶鸭子上架”,提前学习让孩子丧失了对新知识的兴趣:

上小学后,很多知识都在学前班讲过,上课容易忽略走神,不利于高年级学习习惯的培养;

孩子们习惯了在生活中学习,没有过渡,孩子摸不着头脑,很容易不自信、迷惑,对自己评价低;

而且幼小衔接有很多作业,进而造成父母崩溃,娃娃哭闹的“写作业现场”。

简单来说这样“简单粗暴”。有的宝宝能适应,有的宝宝很排斥。最好是家长亲自来——“温和过渡”。

家长如何做?

专注力

孩子的专注力不长,正常。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能够专注的时间越来越长。

我们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必须保证孩子的睡眠和运动量。

这也能提高专注力?是的。睡觉时大脑发展最快,运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这个教育专家反复说过,想必大家也在其他地方看过类似的言论。

再者,孩子专注时,不要打扰孩子。频繁被别人打断,大脑就无法沉浸下去。习惯了这些模式,大脑便很难专注了。

最后,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注意力训练的游戏。比如我说你做、找不同、打地鼠等。

独立

不要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

比如穿衣、吃饭、训练过马路、收拾自己的书包等。

其实,孩子会的东西越多,感觉自己越有力量,从而越有自信。

该放手要放手,相信很多家长能做到,但家里有爷爷奶奶的未必好实行,因为老人总是“忍不住为孙子\孙女”做点儿啥。

调整作息

不光孩子,还有大人。

在孩子上小学前三个月调整一下,正确跟小学节奏同步。

计划好,家里谁接孩子上学放学。

学习

学龄前几乎上孩子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上学后,就要学习抽象的数学、文字了。

孩子刚一上来大脑可能转不过来。于是我们看到家长辅导“孩子气得吹胡子瞪眼。”

咱们提前让孩子做点儿准备,熟悉一下符号系统。

比如,在生活中教孩子认字、读绘本、有意识地加入一些数学知识。

看看路牌、车牌、门头、广告牌、书名等。让孩子意识到符号表达的意义。

绘本中有画有字,这些都是符号。而且书中的故事还能告诉孩子一些道理和知识。孩子了解的东西越多,理解起来也能更顺畅。

教孩子数数,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比如家中物件的形状,有几个,高低比较,同类的事物都有啥,增加或者减少……

其实咱也不用教太多。主要是习惯和熟悉符合系统,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果教得太多,每日刻意地坐着一板一眼教,孩子厌烦,家长也疲惫。

教育部不允许“提前教育”,是指不允许死板地提前教授小学知识。但在生活中自然地切入,在保持孩子学习兴趣,不违背孩子生长规律的前提下,是可以教的。

咱们家长用点儿心。让孩子在自由玩耍的同时,又能养成好习惯、有兴趣读书识字,孩子就能顺利过渡。

对于幼小衔接,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呢?欢迎留言分享,与我交流。

谢谢阅读,本文结束——END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