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笔中情》:王羲之的兰亭故事 「内含剧透」

《笔中情》:王羲之的兰亭故事 「内含剧透」

时间:2022-09-29 20:04:16

相关推荐

《笔中情》:王羲之的兰亭故事 「内含剧透」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2年制作的电影《笔中情》是一部值得回顾的影片,因为这是电影史上少有的讲述中国书法的故事。书法作为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却一般只是在历史剧中作为背景或道具体现,而在电影中的表现并不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电影《笔中情》以书法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立意高尚,值得肯定。现在有些人误认为《笔中情》是描写唐代书法家张旭的,而事实上影片中人物的服装、发型、用具等都是晋代的风格,所以将该片理解成唐代背景是不对的。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描写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影片。

《笔中情》一开场就向观众展示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流觞曲水”的山水风景,神似书圣王羲之《兰亭序》中描绘的兰亭三月的风光,镜头含蓄而优美。

影片中大量使用曲水流觞、笔墨纸砚这些书法元素,这些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有些细节方面还有待商榷,比如电影中的用纸选择就不太准确,在用笔方面,也有值得再深究的地方。通过前人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像《姨母帖》是用半退毫所书,《平复帖》是用退毫所书,由于毫锋已蚀,写时不易显示出其轻重笔势,字看起来就朴实厚重,《丧乱帖》是用新毫书写,故字体就觉飞舞。影片在字与笔之间的关系上没有更好的表现,这是一个遗憾。

这部电影中关于书法的表现还有一些亮点值得肯定,比如男主人公为了学习书法而出游名山大川,访古碑,学习摩崖书法等。其遗憾的地方就是向广大群众学习不够。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创造的文字,在文字使用过程中,广大群众总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把它推进到新的阶段。人民群众在书写文字时当然也有美的追求,也曾创造出不同的风格。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里,“由于分工,艺术天才完全集中在个别人身上,因此广大群众的艺术天才受到压抑。” 电影在上层书法和民间书法距离和相互交流上,该片显然是没有做更多的探讨和表现。

影片的服化道也值得肯定。《笔中情》的化妆师蔡玉莲同志1982年接受采访时曾经介绍说:“《笔中情》反映的时代背景是晋代,而它所塑造的“齐府三娟”,又各有她的个性。在发型设计和梳理上考虑了这两个因素。文娟的发型选用惊鹄髻,把发盘卷得犹似惊鸟张翼欲展,以烘托文娟的潇洒。而玉娟的发型,双角辫髻,往上盘扎于头顶,目的是让她显得英姿勃勃。至于聪明伶俐的小娟,我们给她设计了双环辫结发型,表现她天真活泼。观众看电影不一定注意人物发饰造型,实际上它也是一门技艺,不能失之粗陋。”

该片在公映后,很多专家也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这些意见都值得后来的电影工作者创作同类书法题材影片的时候进行思考和借鉴。在诸多意见中吴祖光同志的意见比较有代表性。吴祖光认为影片没有表现“东床坦腹”这个典故,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因为这个故事最能表现王羲之的性格特征。还有就是在片中的男主人公深入民间时,应该多拍一些男男女女,孩子们认真写毛笔字的场面,展览一下真正的少男少女书法家的成就,于提倡书法也有帮助,更能为影片增加光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