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生女儿就是来报恩的?不一定 这几种父母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生女儿就是来报恩的?不一定 这几种父母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时间:2024-07-24 20:48:58

相关推荐

生女儿就是来报恩的?不一定 这几种父母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

老人今年70岁了,一生育有6个儿女,老伴走得早,在她34岁那年就留下一屋子的孩子给她。

老人没有改嫁,老伴原本是一名工人,走后,单位将他的职位顶替给了她,好歹让她一家有了一份能解决温饱的收入。

孩子们都还很争气,长大后,每个人都过得还可以,条件最好的要数老人的小女儿,嫁的老公很有能力,婚后的几年时间,夫妻俩身家就上升到这辈子衣食无忧的程度了。

姥姥看到孩子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自然也开心。

事情的起因是姥姥一次无意中知道了小女儿带着小外甥女同学的爷爷奶奶出去旅游,这对从来没有跟小女儿出去旅游过一次的老人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她真的很伤心,想不明白,为什么女儿宁愿带别人出去旅游,却从来不带自己出去。

想想女儿这些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虽然她已经过上了非常富足的生活,却对老人的孝敬也是有限的。逢年过节的时候常对老人这样说:“妈,你还有钱用吗?没有的话,就跟我说一声,我给你。”

老人一生要强,怎么会低头开口向女儿要钱?自是不会。况且老人有微薄的退休金,况且其他几个孩子时常也会给点钱,日常的生活开支还是应付得过去。

老人伤心的是:为什么女儿宁愿带别人家的老人出去玩,却从没带自己这个妈出去玩过一次,哪怕一次也没有。

在一次电话中,老人终于没有忍住,质问小女儿,结果却被回复道:“有付出才有回报,没有付出哪来回报。”接着就把电话挂断了,老人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都说“养儿不知父母心,养女来报父母恩。”女儿明明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为什么老人的女儿宁愿对别人好,却不感恩含辛茹苦将自己抚养长大的母亲呢?其实女儿也不一定就是来报恩的,一个孩子长大后懂不懂得感恩,跟父母的养育方式有着很大关系,通常这几种家庭,养育不出感恩的孩子。

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

老人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火爆的性子,孩子只要不听话,她便对他们非打即骂,孩子们一个个都很怕她,小女儿即使在未婚之前,因为不服从老人的安排,还遭受到过老人的追打,只是那个时候被她逃脱了。小女儿常说:儿时的日子里,家中从来没有过过一个好年,没有过一个安宁的节日,一直都是在吵吵闹闹中度过的,想想那样的日子都可怕。

经常生活在父母打骂之下的孩子,内心不仅会非常恐惧、缺乏安全感,对自己施暴的父母在成年之后,会有很明显的排斥感,尽管他们知道做人要尽孝道,但大部分人还是要花很多的时间才能走出那份阴影,与父母重建亲密关系。

父母的人际关系充满竞争

国际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丹尼尔.西格尔在《全脑教养法》一书中指出:如果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淡、疏远、苛刻或充满竞争,也会影响孩子对人际关系的预期。

也就是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人际关系相处模式也会深深地影响孩子,如果父母给孩子体验到的人际关系是毫无温情的,孩子长大之后自然对待感情也是很冷漠。

上述故事中,老人自丈夫离世之后,因夫家、娘家没有给予她任何帮衬而与对方水火不容,多年不曾来往,也曾因为各种琐事与自己的老母亲对战,这些都会被刻印在孩子的心理,形成了一种示范。

如果父母是充满哺育的温暖、连接和保护,这种体验将会成为孩子将来对待他人的示范,他们对待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伴侣、自己的孩子也会如此。

斤斤计较的父母

有的父母经常会把陈年烂谷子的事情一遍又一遍地拿出来讲,总是诉说谁谁谁对不起自己,揪着各种小事不放。

现代作家晚情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述过自己回老家时看到过这样一幕:一位母亲正在骂骂咧咧了地跟儿子数落什么,结果说了不到两句,儿子就开始朝她吼,吼完之后就走了。

那位母亲就用更大的声音骂儿子:“你这个没良心的,跟你一句话都说不上,居然还帮着别人……”看到晚情走过去,便朝她诉苦说儿子不孝,对别人都彬彬有礼,对自己总是恶言相向。

晚情听了后只是笑笑不出声,因为在她看来有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这位母亲年轻的时候就经常因为一点小事与各方邻居吵个遍,从不吃亏。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还是先做给孩子看吧。

两男孩妈,愿尽所有心力,与孩子一起成长。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感触,或者有用,欢迎评论、关注或点赞,感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