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诸葛亮摆下“空城计” 司马懿真的不知道是“空城计”吗?

诸葛亮摆下“空城计” 司马懿真的不知道是“空城计”吗?

时间:2019-09-15 18:53:07

相关推荐

诸葛亮摆下“空城计” 司马懿真的不知道是“空城计”吗?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本文是由原创作者每日一刻钟对《三国演义》的一些个人看法,非常荣幸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

空城计为三十六计之一,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心理上的战术。在自己兵力或者粮草不足且无力守城的情况下,选择剑走偏锋,将自己内部空虚的真实情况故意暴露给敌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虚者虚之”。采用了这种办法,便会令敌方疑心大起,使其感到左右为难,不敢轻举妄动,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恶果。而敌军担心遭到埋伏,于是只能“望城兴叹”。运用此计时需要满足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要充分的掌握敌军将领的心理波动和性格特征,也正是要充分的利用这一点而去“反其道而行之”。诸葛亮当年利用空城计成功骗过司马懿的攻城之战,其实就是利用了司马懿是一个生性多疑之人这一点,迫使司马懿停止攻城并且下令撤兵。

接下来就由小编带大家看看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大军是如何摆下空城计的。话说三国时期,诸葛亮派马谡镇守军事要地街亭,并向马谡强调了此地的重要性,再三叮嘱马谡一定要守住此地,不曾想马谡终究还是犯了错,丢掉了街亭,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好“挥泪斩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所在的西城便直接暴露在魏军面前,于是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直奔西城而来。此时的诸葛亮身边没有一个可以替他出战的大将,守城的五千士兵也有一半去运送粮草了,也就是说如果要打,诸葛亮所处的局面是两千五百人面对五万人。

当众人都在恐慌之时,诸葛亮是怎么应对的呢?诸葛亮下令把所有的旌旗全部拿下并且藏起来,所有的士兵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要动,违抗命令者立即斩首。又让士兵把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全部打开,在每个城门处派一些士兵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样,假装在扫街洒水。而诸葛亮衣着得体,带着自己的小书童,在城楼之上面朝敌方大军正襟危坐,燃起香,并以手抚琴,好不自在。

当司马懿看到这个景象时,不由得大吃一惊,只见城门大开,百姓照常在扫地,城楼之上的诸葛亮旁若无人般的在焚香弹琴,一切都没有因为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的到来而有任何慌张,眼前的所有景象都超出了司马懿的料想,司马懿顿时疑心大起,赶紧下令命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全军撤退。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他说:“难道是诸葛亮手中根本没有士兵,因此刻意摆出这个样子来迷惑我们?父亲大人,我们为何要撤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这个人一向小心,从不冒险。现在反而大开城门,城中必有埋伏,我军若是此时进去,岂不中了诸葛亮的计。还是赶紧撤兵为好”。于是司马懿便带十五万大军都撤了回去。

但是司马懿真的不知道这是诸葛亮的空城计吗?在小编看来,司马懿其实并非无能之辈,诸葛亮一方的兵力,司马懿应该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是为何司马懿却下令撤兵呢?其实司马懿实际上是“借坡下驴”,因为司马懿知道,如果此役中彻底除去诸葛亮,他将再无敌手,但他对于魏国来说也再没有利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常说的“功高震主”,想象一下,一个手握兵权的大将,立下战功无数,无论在士兵心中还是百姓心中都有着很高的威望,魏国之主岂能不动心思?俗话说的好“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显然,司马懿也深知这个道理,不除掉诸葛亮,是为了使自己还有剩余价值,故而司马懿选择故意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从而保全自己,同时也为司马家族日后的上位奠定了基础。

在小编看来,司马懿这么做是对的,历史告诉我们,能成大事者,绝不是只贪图眼前一时小利的人,如果司马懿除掉诸葛亮,扫平蜀国,那么就相当于为曹氏打下了天下,司马家族最后可能不会一统天下。显然,司马懿识破“空城计”却又故意中“空城计”的做法,的确不失为保全自己和家族的上上策,不但于魏国之主有一个交待的理由,同时又能使自己全身而退。历史总是充满了偶然与巧合的,但历史的魅力也恰恰体现在这里,历史将每个人物的性格和特点都刻画的如此鲜明,让我们去了解人物的真实面目。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大家好,我是三国原创作者每日一刻钟,感谢您的收藏与点赞,与您一起成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