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沈阳城外浑河的传说

沈阳城外浑河的传说

时间:2019-09-27 07:58:32

相关推荐

沈阳城外浑河的传说

浑河,在盛京城(今天沈阳城)南边十多里地的地方流过,老年时候叫小辽河。这浑河是沙子底,河水非常清亮。鸭子在水上凫,鸭子的爪子是黄色还是青色,都能看得非常清楚。水里游的小鱼小虾,你站在岸边都能数得一清二楚。

浑河是如此清澈,跟非常混沌的黄河有天壤之别。那为何要叫浑河呢?据老辈人讲,这和老罕王太祖爷和太宗皇太极有关。

后金天命十二年(公元1626年)春天,老罕王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但明国还占据辽西走廊,老罕王就带领二十万八旗大军,杀向宁远(今天兴城),打算一直打到山海关。但没想到,到宁远就遇到麻烦了。

这个宁远城的守将叫袁崇焕,别看他只有二十郎当岁,但很有头脑,提前做好部署,特别是运来当地最先进的西洋大炮。当时明国在山海关等地守将却被下破胆,不敢发一兵一卒去援助宁远,宁远城已经成为一座孤城。

老罕王打仗都是先礼后兵,先发了一封劝降信。没想到这袁崇焕是吃了豹子胆,就当着二万多守城官兵给撕了。并当着大家面,扎破手指,滴血对天发誓,至死也不投降。

以前还有明国将领敢这么对待老罕王,老罕王勃然大怒,声称一定要活捉袁崇焕,好好地羞辱他一番。

但历史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因为袁崇焕依仗有最先进的红衣大炮,而且宁远城修得很坚固,迟迟攻不下来,而且还使得很多八旗勇士献身。于是皇太极劝说老罕王,连夜撤走。

第二天清晨,袁崇焕见清军迟迟没有来攻城,就派探子去打探消息。探子回来说,清军已经连夜撤走。

袁崇焕心想,对方攻不下城,而主动撤走,以前还没有,必然造成清军心理动摇,可趁此机会去追杀,或许能占点便宜,于是派军队去追杀。

袁崇焕军队顺着小辽河去追杀,当赶到彰驿站的时候,突然看见河水漂来黄澄澄的浑水,仔细一看,那黄澄澄的东西全是马粪。马粪沿着河水流淌过来,足足流了两个时辰。(过去一个时辰相当现在两个小时,两个时辰就是四个小时。这里确实有点夸张,袁崇焕不可能在河边看马粪看了四个小时。历史上的明国说的宁远大捷,只是宁远城没攻下,并没有趁清军撤退,主动出击的事情。)

袁崇焕见有这么多马粪,说明老罕王的军队就有非常多的骑兵,追上,很可能是中了埋伏。即使没有埋伏,对方这么多人马,自己也没好果子吃。而且守城的优势红衣大炮和坚固城墙,这里是一点也没有。袁崇焕马上调转马头,带领军队赶紧撤回。

实际上,清军即没有那么多人马,也没有设什么埋伏。老罕王坐的大船正停靠在距离彰驿站十来里的南河沿码头(埃金堡)。清军的探子已经来报,说袁崇焕正带领军队追来。皇太极正在烧柴火,一听袁崇焕还敢追来,一生气把手里的木柴折断,木头掉入河水,河水一下混了。皇太极心想,把马粪倒入河水中,吓退袁崇焕的追兵。

但当时清军人马只有三百多匹马,怎么可能收集那么多的马粪呢?这时候大贝勒代善过去,正为手机不了那么多马粪发愁。皇太极就给代善指指烧木柴的灰烬,说把这些和马粪搅合到一起倒入水中。大贝勒代善一想,这是好主意,于是他们就按此计策,把马粪和烧木柴的灰烬搅合到一起,倒入水中,水一下子就混了。

还别说,皇太极出的招真灵,真的把袁崇焕给吓跑了。这些混合的马粪水一直流了好多天,才全部流进辽河。日后,皇太极当上皇帝,还记得这事情,命令把小辽河改名浑河。这就是满族民间传说,浑河一词的来历。

故事讲述人于福原

原故事记录人胡延烈

满族文化网编写出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