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说的仅仅是“鱼之乐”?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说的仅仅是“鱼之乐”?

时间:2023-07-27 14:26:14

相关推荐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说的仅仅是“鱼之乐”?

我们时常也和朋友游玩,也会聊天,我们聊的是工作和生活近况,而在《庄子秋水》一文中,庄子和惠子两位先贤谈论的可以难分伯仲。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到底说的是“鱼之乐”还是?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之乐?”惠子曰:“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吾,吾知之濠上也。”

文章写的是,这庄子和惠子两个人趁着天气大好就到濠水边上去游玩,因为一条鱼游出水面那一瞬间引发了两人的激辩。这一天两个人就站在水边的岸上比较高的地方,看这水边的风景。这时候两个人看到一条鱼从水面一跃而起。

庄子就说:“这白条鱼出水的时候游的很是顺畅,这条鱼一定很快乐。”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一定是快乐的?”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一定不知道这条鱼是很快乐的?”

惠子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啊;你同样也不是鱼,你肯定不知道鱼很快乐,这是完全可以断定的。”

庄子说:“请追溯其根本。你说,“你怎么知道鱼一定很快乐”等这些话,既然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儿跃出水面时很快乐还来问我,那我是在这岸边高处知道的”

庄子和惠子的对话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朔本求源,回归起点。这让我想起了那时候微信上聊天总会有人开玩笑的说:“你猜”“你猜我猜不猜”等一直延续下去的话语。这个话越往后就有点绕口了。其实聊天的时候说这话的第一个人其实是清楚知道某些事的答案,可就是跟你绕个弯。庄子说的最后一句也有点绕,不过这句话到最后还是说自己站在高处,对这条鱼跃然而上出水很是清楚,刚才问那些问题都把关注指向了鱼到底快不快乐,根本就不明白事情发生的本来面貌。所以看待问题的时候,先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去做会更好。

当然,在百度百科上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解释是这样的“说明了不要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也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味在其中。”前几天我写过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一种角度的观点,所以我认为这个解释的后半句和庄子文章表达的意思还是相差甚远的。孔子追求的是张弛有度,庄子多是羡慕自由洒脱。

这篇文章基本表达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但不要一味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忘了事情本身。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为了一件和两个人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事,两个人就开始互掐,都想通过语言去赢得压倒性胜利,争论到最后就会越来越没意义,我们要站在远观全局的视角上从问题本质出发去发表观点,而不是随着争论偏离。

庄子作为道家第二人物,在这里更想表达的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谈论的事情是鱼儿跃然出水时的一种畅快,但两个人最后讨论的发展过程却限制在一个话题“汝安知鱼之乐”。庄子后面说自己知道事情的本身,这个本身指的是鱼儿可以畅游水中就是快乐。我们再延伸一下,联想到人生于天地之间,能够自由的生存其中,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