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中秋为何能够齐名春节 一跃成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为何能够齐名春节 一跃成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时间:2019-02-02 14:13:40

相关推荐

中秋为何能够齐名春节 一跃成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传承了数千年、满载着无数中国人团圆情思的节日,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列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只是,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身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我们似乎已经越来越少地去追溯一些传统的东西。

尤其是在中秋这种传统节日中,我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忽视了“月”这个中秋节亘古不变的主题,而是转而去关注这种法定节假期如何放假,从什么时候开始放,旅游计划如何去规划……

既然每个节假日的热点话题几乎都这般大同小异,那咱们今天来聊点别的吧。比如,大家眼中普普通通的一个中秋节,为何能在众多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呢。

祭月:先民的自然崇拜

众所周知,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远古时期,由于我们的先民对自然的探索能力较为低下,对很多的自然现象和事物都不能做出较为科学而准确的解释,于是渐渐萌发出了很多的自然崇拜。

《山海经》中,就曾记载了关于十个太阳和十二个月亮的神话。关于这一点,其实也是很好理解的。毕竟那时的古人也难以解释月亮每月阴晴圆缺的变化,自然也就主动地为其披上了更多神秘而美好的面纱。他们认为月亮的这种变化,是因为月亮具有复活能力,代表着长生不老。于是时间一长,祭祀月亮的活动逐渐蔚然成风。

不过,在人们对月亮崇拜日益深厚之后,月亮渐渐地也被赋予了“神”的身份地位。因此,季节性的祭月仪式逐渐演变为一种天子的特权,平民百姓无权触碰。直至后来,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

《礼记》中就曾经提到过:“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而此处的“夕月之夕”,指的便是夜晚祭祀月亮。

月圆:祭月仪式的圆满

其实在上古时期,“祭月节”并不是我们如今的农历八月十五,而是被定为秋分时节。

刚刚我们就曾说到,古代一直就有“春祭日,秋祭月”这一说。由于春分恰好迎合了大自然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气温的回升,于是人们出于对太阳的感激之情,固定于这一天举行祭日仪式。

但是人们渐渐发现,秋分这一天在对应每年农历八月时,日子均有差异,且天空中不一定有月圆。于是人们为了防止这种大煞风景的情况出现,就将“祭月节”从秋分调至到了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以此迎合人们对月亮的欣赏以及对月神的崇敬。

恰巧一年四季中的每一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丰收:传统农耕社会的盛事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除了对月亮的原是崇拜这一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它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有关。毕竟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对于我们农业为本的传统社会来说,显得更是尤为重要。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说,“秋”的意思即为庄稼成熟。的确,待到中秋之时,各类果品、庄稼也是陆陆续续地大批量成熟。先民们正是怀着这种丰收的喜悦之情,特将秋天最中间的这一天定为了节日。

也许有人会对这种节日的设定方法而感到诧异,其实我们传统节日的设置初衷也不外乎是历法节气、祭祀信仰、宗教等。总的说来,所有的节日都是人们为了适应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而创造的。

情结:阴晴圆缺与悲欢离合

由于中秋节的主要活动基本围绕“月”进行的,所以中秋节又俗称“月节”“月夕”等。恰好此时月亮圆满,于是中秋又被人们赋予了团圆之意,名为“团圆节”。

在我们传统小农经济社会中,人际交往远不如今日这般流通便捷,地域与宗族血缘成为了两股强而有力的纽带。尤其是宗族血缘的重要性显得更为重要,由此可见,那时触景生情而来的团圆之思也远比今日来得更加浓烈与深厚。

不过据历史学家推测,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最初应是由古代宫廷文人兴起,再扩散到民间的。不过,在经由无数文人赏月、吟诗作赋之后,中秋这个原有几分接地气的节日倒也增添了更多的美好情思与哲思,变得更加雅俗共赏了起来。

比如苏轼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结合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中秋之所以能够齐名春节,一跃成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无非是与古代先民的自然崇拜、农耕社会的丰收盛事、由月及人的团圆之意有关。

那么对你来说,关于中秋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情又是什么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