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李世民劝说李渊起兵太原 李渊起兵废掉昏君改立明主

李世民劝说李渊起兵太原 李渊起兵废掉昏君改立明主

时间:2023-10-26 00:14:30

相关推荐

李世民劝说李渊起兵太原 李渊起兵废掉昏君改立明主

李世民劝说李渊起兵太原,李渊起兵废掉昏君改立明主

唐初的历史是被人为修改删定的。唐朝的史料记载,李世民最终劝李渊下定了起兵太原的决心。李世民第一次劝父亲李渊说:“今上无道,百姓困穷,太原城外皆战场。父亲如果只满足于现在的身份地位,那么天下到处是寇盗,朝廷又有严刑峻法,我们随时处于危亡之中。不如顺应民心,在太原起兵,转祸为福。这就是所谓的‘天授之时’啊。”李渊一听,大惊失色:“你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我现在就把你抓到官府去。”话说到这个分上,李世民也只好不再劝了。李渊也没有把他扭送官府。没几天,李世民第二次去劝李渊造反:“现在盗贼日繁,遍于天下,父亲大人受诏讨贼,现在情况又怎么样了呢?如果您能够讨荡群贼,朝廷也会功高不赏,依然会身陷危局。父亲如果听从我上次劝您的话,就可以避祸。我说的是万全之策,请父亲大人不要怀疑。”

这一回,李渊不像第一次那样坚决拒绝,而是以无可奈何的口吻说:“今日破家亡躯由着你去,化家为国也由着你吧。”之后,李渊“讨贼不力”,杨广要兴师问罪。李世民乘机第三次规劝李渊:“现在的朝廷是君昏臣乱。父亲尽忠是没有意义的。现在太原士马精强,宫监蓄积巨万,如果以太原的资源举事,何患无成!”李渊这次在李世民的劝说下,终于下了起义的决心。当然这些都是唐朝初期李世民修订的历史的说法,如果没有李渊早有不臣反叛之心,如果没有李渊利用身份暗中进行准备,太原起兵最终不会付诸实施。还有一段流传很广的故事,似乎可以说明李渊是自动走上造反道路的。传说晋阳宫监裴寂和李渊交好,往来甚密。裴寂为了前途之计,早想投靠新主子了。可他是个太监,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扶立新天子。他看中了李渊的潜力,决定促进李渊造反。

一次,裴寂请李渊饮酒,将他灌醉。之后,裴寂安排杨广留在晋阳宫的妃子和宫女为醉酒的李渊侍寝。一夜风流清醒后,李渊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杨广要是知道自己与妃子睡觉的事情,肯定饶不了自己。裴寂于是劝说李渊造反。《新唐书》正式将这个传说记入正史。它还增加了一些情节,说整件事情其实是李世民和裴寂两人的阴谋。事后,裴寂劝说李渊举事,李渊在大惊之余还是犹豫不决。裴寂恐吓说:“事发,你我大罪当诛,现在只有叛隋一条路可以走了。”李世民在关键时刻,出现在谈话中,敦促父亲造反。

李渊觉得自己被算计了,开始还拒绝作乱臣贼子,扬言要将李世民送官法办。但是片刻思考后,李渊点头同意了。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都是杨广的亲信,安插在太原监视李渊。他俩意识到情况反常,判断李渊极有可能加人造反者的行列,决定先下手除掉李渊。他们假称将在晋祠举办祈雨仪式,请李渊主持,准备暗中埋伏士兵杀掉李渊。可惜王、高两人的阴谋被知情人向李渊告发了。知道王、高两人的刺杀阴谋后,李渊是不想造反也不行了。

大业十三年(6)五月某日,李渊找王威、高君雅两人来议事。刘文静领太原属下开阳府的司马刘会政赶来,说有密状呈给李渊。所谓的密状就是刘会政告发两位副留守勾结突厥,图谋不轨。李渊当场认为证据确凿,命令将王、高两人拿下正法。王威、高君雅不甘心束手就擒,召唤亲兵随从拔出兵器拒逮。怎无奈,大殿外拥入李世民早已经埋伏好的铁甲精兵。没几个回合,王高等人就被俘了。当天,王威和高君雅被斩首。当时突厥趁中原大乱,时常人侵中原。太原城外时常出现游荡的突厥骑兵。李渊为除去王、高两人找的理由非常自然,他人找不出确切的反对证据来。

除去两个碍手碍脚的同僚后,李渊开始明目张胆地准备起兵。七月,李渊率军三万在太原誓师,正式起兵。作为从隋朝阵营中脱离出来的高级贵族,李渊一开始就显露出比一般造反者高明的地方。他不称王不称霸,而是发布了兴兵檄文,宣称自己是替天行道,而不是争权夺利。他斥责杨广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豺狼充于道路”,民不聊生。因此,李渊起兵的目的是要废掉昏君,改立明主,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这样声明为李渊减轻了许多政治阻力。

同时,李渊制定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直取隋朝的心脏——大兴。李渊不像农民军一样,攻城略地,扩充地盘,也不像杨玄感、李密一样,脑袋发热,聚焦在少数大都市上。起兵后,李渊采取了灵活正确的战略,一面派遣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突厥可汗派兵马相助,主要目的是减轻突厥南下的军事压力;一面招募军队,率师直向长安冲去。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及时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