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走进古蜀:古蜀王蚕从氏与嫘祖 谁才是真正的养蚕始祖?

走进古蜀:古蜀王蚕从氏与嫘祖 谁才是真正的养蚕始祖?

时间:2021-12-01 04:38:25

相关推荐

走进古蜀:古蜀王蚕从氏与嫘祖 谁才是真正的养蚕始祖?

《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太白诗中的蚕丛及鱼凫,是历史上的古蜀王,经三星堆和金沙遗址考古验证,确有其人。

《蜀王本纪》载:“蜀之先王名蚕丛,后代曰柏灌,又次者曰鱼凫。”

蚕丛,又称蚕丛氏,人如其名,是蜀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蚕神,他和嫘祖一样,都被誉为栽桑养蚕的始祖。而在中原,公认嫘祖为“先蚕娘娘”,也是我国的“丝绸之母”。

蚕丛只活跃在蜀国的神话传说中,但他们似乎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同时出现两位养蚕专家,选择上似乎使人很矛盾。

蚕丛氏为岷江羌族,而古蜀能与嫘祖轩辕家族拉上亲缘关系的是蜀山氏冉族,蚕丛的技艺是巧合天成呢,还是起源于冉族传承,或者蚕丛本是轩辕后裔?这是一个谜。

古蜀人先祖是冉族和羌族合化的蜀族:冉族是从岷江上游兴起的土著民族,羌族是从西北迁徙过来的民族。

蜀山氏冉族,是我国最早发现和从事农耕的民族之一。一些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认为,冉族人最早的先祖是元谋人,且认为整个蜀西非藏族类的人类都应该是元谋人演变而来。

从三星堆、金沙遗址发掘上考证,史学家在研究冉人时,发现羌人的农耕文明不是古蜀国的农耕特征,而冉人的文物特征是更接近历朝对四川地区农耕文明的描述。因此也间接证明了冉族人比羌族人更早进入成都平原,也更容易被大量汉化的一类民族。

因此,若说成都平原上,蚕丛氏是第一任古蜀国酋长,那么冉族蜀山氏就是在他之前的一个古老的集群部落。

蚕丛:传说皇帝轩辕氏娶蜀山氏为妃,生一子,“目纵”,居岷山下的石穴里。他善于养蚕,因“教民蚕桑”有功,而被部族人称作“蚕丛”。

“是时人萌,椎髻左衽,其目纵,不晓文字,未有礼乐”。说他们的眼睛是像螃蟹一样向前突起,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的样式是左边斜着分了叉的。三星堆的确出土了不少与蚕丛氏相貌一致的器物,如人像面具中的纵目式面具和椎髻左衽服饰等,但神话祭祀,有夸大之嫌。

传说中黄帝轩辕氏有四妃十嫔、二十五个儿子。嫘祖是黄帝的元妃,生二子,长子少昊(又名玄嚣)、次子昌意,昌意得子颛顼。若蚕丛真为嫔妃旁出一支到岷山,也不足奇怪。只是,到底是皇帝之子,或者是孙辈呢?这其实并没有直接证据。

这就如同说是颛顼的儿子一样。其实颛顼的儿子是鲧曾,鲧曾之子鲧祖,鲧祖之子鲧父,鲧父之子才是鲧,鲧生禹,禹生启。和颛顼之间,其实隔着好几代人呢。

《十三州志》径写:“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至黄帝昌意(昌仆)娶蜀山氏女,生帝喾,后封其支庶于蜀。”

意思是颛顼的父亲昌意,娶蜀山氏之女,这里有意向说颛顼其实就是帝喾,然颛顼与帝喾都被誉为华夏五帝之一,颛顼与帝喾,其实是叔侄关系,帝是少昊之孙、极之子。

“后封其支庶于蜀”,不管是颛顼支庶,还是帝喾支庶,似乎都说明,古蜀王是他们家族中人。

《山海经》“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列子·杨朱》说:“大禹,一体偏枯。”

《庄子·盗跖》直接说:“禹,偏枯。”

禹、鱼,便顺理成章成为了同音通假字。、禹同样具有水族的特征。他们都有鱼的化身,也被历史纪念为水神。鱼的形象其实就是该族团的图腾,它可以上溯到中原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大量出土的鱼图腾徽志。

鱼妇也为“鱼凫”的化音。这也似乎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鱼凫氏冉族和大禹家族的渊源。

公元前16,商朝君王祖甲执政后期,蚕丛氏羌族部落不屈服商朝人的控制,领导部族奋起反抗,结果蚕丛王不敌,战死岷山,族人四散,其中一支羌人翻过玉垒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的西北沿,后又被商戍军打散,一部分羌人躲避战争进入四川盆地,改部族为“柏灌氏”,公元前1063年,柏灌氏被南边新起的鱼凫氏部落兼并。

鱼凫氏为马坝河南岸的土著冉人部落。因为这个部落打鱼要用渔网、鱼叉,还要靠喂的鱼老下水逮鱼,鱼老鸹是一种野鸭,古称凫,因而这个部落就取名叫鱼氏部落,大王就称为鱼凫王,因为部落的大王过于凶残贪婪,青年杜宇带领大家反抗,推翻了王,被渔民拥立为新的鱼凫王,他也被称为“蒲卑”。

所以说蜀国按时间顺序,应该是蜀山氏冉族、蚕丛氏羌族、柏灌氏羌族、鱼凫王冉族、蒲卑氏(杜宇)蜀族、开明氏(杜尚)蜀族。

据传嫘祖母仪天下,她和轩辕把长子青阳降居江水(岷江),次子昌意降居若水(雅砻江),接受艰苦环境磨练,嫘祖因此有在四川境内生活的可能性。

蚕丛与嫘祖、黄帝,或因此存在亲缘关系,或是存在技艺传承的“师徒关系”,都有了极大可能性。

不管怎样,颛顼之母是蜀山氏有明文记载,这也间接说明其一:古蜀在蚕丛氏之前,先有更为古老的蜀山氏冉族。而蚕丛氏的养蚕技艺,若按亲缘来推算,怎样都发展于嫘祖之后了。

若按历史轨迹,依然需要更多证据考证,嫘祖与蚕丛同样的养蚕技艺,他们与蜀山氏冉族之间的千丝万缕,或者有姻亲关系,或者也存在古老技艺过渡,一如《诗经》采集,一如农耕文明,滥觞于何?只能凭后人去遐想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