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华夏民族”是如何演变为“汉民族”的?

“华夏民族”是如何演变为“汉民族”的?

时间:2021-02-07 00:42:07

相关推荐

“华夏民族”是如何演变为“汉民族”的?

引言

所谓“民族”就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和历史的人群。众所周知,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如今有56个民族,以汉民族为主体,其余55个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与汉民族大有渊源。汉族人向来以炎黄子孙自居,认为自己是传说中以炎帝和黄帝为首的神农氏与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

从历史起源来看,炎黄部落族群就是汉民族前身“华夏民族”的核心,支系很多,历经两千年之久的夏、商、周三朝发展,而后又随着秦、汉王朝先后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天下有了共同的小篆、隶书文字,公认的价值观以及固定的边界——长城,先秦时期的华夏民族开始变成汉民族,而这两个族群其实可以看作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名称不同。

汉以前“华夏民族”的观念盛行

据先秦时期的史书《左传·成公·成公四年》记载,鲁成公想要和楚国交好而背弃晋国,季子文以“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的说法劝鲁成公打消了这个念头,由此可见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国与国之间已经有了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就在这一时期,地域疆界固定的“内诸夏而外夷狄”“尊王攘夷”(《春秋公羊传》)的中原地区华夏民族观念开始盛行,与周边的“夷、蛮、戎、狄”民族从语言文字、服饰发型、丧葬习俗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区别。到了封建社会伊始的战国时期,楚国也融入了华夏民族。屈原的《楚辞·离骚》开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直言楚之始祖是高阳,而他在诗作中体现的尧、舜、禹及夏、商、周朝等历史人物,均出自中原传说,可见那时的楚人已经对身为华夏民族成员有了极高的认同感,同时可以侧面看出华夏民族从根源上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汉朝“汉民族”概念成为主流

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始皇经过十年征战相继征服六个诸侯国,建立了空前统一的秦王朝,自春秋时期起涌现的华夏民族融合告一段落。华夏民族自此同属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趋向一致。秦王朝内的子民自称“华夏”,而周边民族称其为“秦人”,但秦王朝仅仅二世就覆灭了,随后的汉王朝统一天下长达四百零七年之久,因此无论是自称还是来自边疆异族的他称,循惯例以朝代命名的“汉人”最终取代了“秦人”的说法,如《史记·大宛列传》中写道:“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汉书·李广利传》里的这段文字则将“秦人”改为了“汉人”。而当代史学家吕振羽先生在《中国民族史》一书中指出,“汉民族”之称从汉武帝、汉宣帝以后就有了。由此可见统一而强大的汉朝帝国让从华夏民族发展而来的“汉民族”概念渐渐成为主流。那么,这样的转变具体是如何发生的呢?

从“华夏民族”到“汉民族”的转变过程

秦汉政权的统一结束了华夏民族分属不同国家的分裂状态,先秦时期的“华夏民族”到了汉朝发展为“汉民族”。但这并非形成了新的民族,而是多源合流的华夏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同时在与周边各民族频繁通婚、杂居等交往中缓慢地进行民族融合,转变成了汉民族。从华夏民族到汉民族,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呢?

1、秦王朝大一统促使华夏民族趋于稳定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秦王朝,推行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全面巩固统治,客观上增强了疆域内主体民族的凝聚力。政治方面废除分封制,全国地方行政区域推行郡、县两级制,从三十六郡增至四十二郡,使共同的地域概念深入民心。秦王朝颁布了“圣智仁义”的统一法令,让“行同伦”的“法令出一”成为共识。文化方面规定“书同文字”,以整齐的秦国小篆为标准文字,以隶书作为日用文字,结束了战国以来的“文字异形”,同时促使象形的古文字向抽象会意的方块字转变,华夏民族有了共同的书面语言,共同的历史文化传承有序,绵延至今。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马车道等,扫清了内部经济交流障碍,使“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行。”(《史记·淮南衡山传》)而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不仅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更成为支系众多的华夏民族统一稳定的重要标志,成为里程碑式的民族认同感代表,至今仍是我国的重要象征之一。

2、华夏民族在汉王朝大一统中转变为汉民族

史书记载,“汉承秦制”,汉王朝基本承袭了秦王朝的政体,然后再进行改良和升级。西汉时期“兼文武,席卷四海”的汉武帝雄才大略,一改汉初“文景之治”的无为而治,采取富国强兵之治,再次强化了国家的“大一统”,促使华夏民族向汉民族转变。政治上,汉武帝创设了刺史制度,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分派刺史巡查监管,同时实行“编户齐民”,以严格的户籍制度控制民众的迁徙,再加上“推恩令”等“削藩”政策的颁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有助于民族内部的团结稳定。经济上则实行“均输法”“平准法”,调剂商品运输和平抑物价,又收铸币、盐铁经营等归中央,由国家统一铸“五铢钱”,改革农具鼓励弄桑,新修水利保证收成,为民众构筑稳定统一的共同经济生活。文化上汉武帝听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让以“仁”为核心的完整儒家体系思想成为学界主流,构成汉民族共同的血肉心理,起到了长期稳定的思想纽带作用,也让“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观念成为共识,形成了“德孝文化”“中庸思想”“自强不息”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世界。

3、汉王朝后的汉民族发展

从上述分析可见,华夏民族到汉民族的转变其实可以说是以中原地区居民为中心的各民族融合归一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是自然而缓慢的。当汉王朝四百多年的国运被魏、蜀、吴三国终结,经五代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中原内乱,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建立割据政权,其所辖区域内的中原民众被统称为“汉儿”或“汉人”,如《北齐书·祁武纪上》的“今以吾为王,当与前异,不得欺汉儿”。“汉”自此不再指代汉王朝,而真正含有“汉民族”之义。这些由“五胡”统治者所建立的国家最终在与汉民族有了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后纷纷汉化,融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汉民族群体在地理分布、人口迁徙、人数增长等方面的扩大化。

在其后的朝代,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均沿袭旧例,称中原人为“汉人”。到了明清改朝换代之际,“汉人”已经明确成为与“满人”“女真人”相对的民族概念,如皇太极曾言:“今满洲、蒙古、汉人彼此和好,岂不为善乎。”清朝在八旗兵籍编制中以“汉军旗”来区分没有归附的汉人,因此不承认清朝统治的明朝遗民不再以“汉人”自称,而依旧使用“华夏人”的说法。一直到了清末,梁启超等维新派在“西风东渐”中引入民族、种族的学术概念,这才让全中国的汉民族群体再次一致以“汉人”自称。

结语

华夏民族转变为汉民族在本质上并没有产生新的民族,而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王朝中因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因此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有了不同的族群名称。汉民族由同根同源的华夏民族演变而来,在漫长的共同生活中同化了中华大地上的其他民族,在兼容并蓄的融合中不断稳定发展,构成了中国这个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体。

由华夏民族观念盛行的渊源可见,黄河和长江流域是汉民族的共同地域摇篮,由统一的方块字记录书写历史文化,让多源的汉民族在未曾间断过的悠久传承方面一脉相承,形成了具有高度认同感的民族精神。人与地域通过户籍、行政区划等形成纽带关系,有了强烈的“安土重迁”意识,即使因为各种原因背井离乡,也对故土有着浓厚的眷恋,同乡会等地缘组织兴盛,互帮互助、团结友好。这些鲜明的民族特点,让汉民族在整个世界民族之林都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勤劳奋进、仁厚礼义的良好精神面貌。

参考资料:

1、王文光、李丽双:《从华夏族到汉族——论一个多源合流的历史过程》

2、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四川民族出版社

3、何光岳:《汉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