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鄂前旗文化旅游业系列报道之二:非遗文化百花争艳

鄂前旗文化旅游业系列报道之二:非遗文化百花争艳

时间:2020-05-27 07:21:16

相关推荐

鄂前旗文化旅游业系列报道之二:非遗文化百花争艳

鄂前旗文化旅游业系列报道之一

非遗文化百花争艳

从苍凉悲壮的马蹄、驼铃声中,你会聆听到草原蒙古族远古的足音;从优美动听的民歌旋律中,你会感触到草原蒙古族丰富的情怀。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每一片草原,都流淌着民族的神韵;每一寸土地,都托载着民族的性格;每一缕空气,都彰显着民族的风采。鄂托克前旗这片草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历代先民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民俗,培育出了大量凝聚着民族历史情怀和文化人格的艺术成果,成为本地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前旗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特色鲜明、风格突出,涵盖了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近年来,鄂前旗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处于濒危状态的项目实施重点保护,重点建设1个非遗展览馆,成功申报“圣火祭祀民间文化之乡”、“中国鄂尔多斯搏克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筷子舞艺术之乡”、“中国蒙古族三弦文化之乡”,圣火祭祀活动成功编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史册,成为“最大规模的民间圣火祭祀”。建立了非遗活态保护区、鄂尔多斯歌舞文化生态保护区、鄂尔多斯马文化保护区、阿拉格苏勒德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截至目前,全旗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8项、市级19项,旗级7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人,自治区级9人,市级27人,旗级113人,不断挖掘根植于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其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新生活。

保护是为了传承,传承是最切实的保护。传承人是资源最直接的保护者。鄂前旗把保护好传承人、壮大传承人队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培育了一大批非遗传承人,在他们的身上让人看到了文化的强大生命力,看到了一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的固守。

曹纳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收藏了几万册图书,掌握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鄂尔多斯婚礼》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退休后,依旧坚持从事鄂尔多斯婚礼及民俗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工作,除口传身教外,还执笔写书将其流传后世,先后编著、出版了与鄂尔多斯婚礼有关的27部专著,多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各类成果奖,终身研究蒙古语、著书立传传承优秀文化,被誉为“人类灵魂艺术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对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繁荣昌盛做着贡献,并肩负着培养更多年轻传承人的职责。

鄂前旗马文化底蕴深厚,不仅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鄂尔多斯马文化保护基地”,也孕育了一批在内蒙古自治区享有盛名的“马文化”传承人。旗、市级马文化传承人葛巴图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根据蒙古族关于成吉思汗八骏的传说,葛巴图多年来先后投入20多万元,从内蒙古草原、陕西、青海、宁夏等地精心挑选了八匹黄骠骏马,又专门买回黄骠种马,进行改良饲养,专门繁殖黄骠马群,并从中精心挑选出来八匹黄骠骏马,捐赠成吉思汗陵;他还用四年时间,行程数万公里,花掉几十年积蓄,总投资130多万元,找齐了八骏马和双骏马。每年成吉思汗陵祭祀,他的八骏马和双骏马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填补了成吉思汗陵没有八白骏马的历史空白。他还将自己的马文化艺术带到学校里,给学生们讲解、传授马文化及马具制作的相关知识,对于保护、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弥足珍贵的重要作用。

旗级蒙古刺绣文化传承人、首届“鄂尔多斯工匠”、鄂尔多斯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举林花,今年已经71岁,但她用一双巧手、一颗热心带领农牧民妇女用针线绣出美好生活,同时也为传承传统文化、发展民族手工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她说:“我现在年纪大了,就想赶紧把蒙古族刺绣技术传给年轻人,谁想学就学,我也不要钱,就是想把他们都教会,把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下去”。于是,她牵头成立了“乌仁海其”刺绣协会,办班带徒传艺。刺绣爱好者多为牧民,平时忙于家务,没有时间参加培训班,她就建立了“乌仁海其”刺绣微信群,在微信上免费授课,很快就吸引了100多位来自各个镇的农牧民刺绣爱好者。她说:“我培养带出来的徒弟,一些人已经成功销售了刺绣品,每件刺绣品大到3万,小到几千,有了额外收入可以贴补家用”。

一大批非遗文化传承人,守护着圣洁的精神家园,让优秀的传统非遗文化一代又一代相传,永远流光溢彩。同时,通过对这些非物质遗产进行保护和补救,不仅极大弥补和丰富了文化资源,而且把非遗传承当做产业来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化”保护,让非遗资源优势变成了文化产业优势,搭上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快车。

上海庙镇阿勒台文化产业协会负责人劳布桑介绍说:“在我们这里非遗文化不仅仅是生产和展示,它更多的是带给人们的经济效益。我们通过马文化节活动,马匹从最初的148匹发展到300多匹;能人制作马具和马奶给农牧民创造经济收入400万元,为70多名农牧民提供了就业岗位;通过举行“奥特日”骆驼游牧文化展示,带动骆驼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熹里驼这种荒漠地区特有的畜种资源得到繁育,数量由1991年仅剩43峰发展到386峰,制作骆驼绒被、棉袄、棉裤等给农牧民带来经济收入50多万元,就业16人;通过民族服饰文化展示,每年买服装、头饰销售收入在200多万元,有18人实现就业;每年手工艺品销售收入有100多万元,手工艺品制作带头人有22人,带动200多人从事手工艺品制作”。

通过开发式传承和活态化保护,为非遗文化项目贴上产业化“标签”,推动走出旗门,走向全国乃至国际。

非遗文化还为鄂前旗增添了多张亮丽文化名片:圣火祭祀、蒙古族筷子舞获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在第六届鄂尔多斯婚礼文化日活动中荣获6项大奖,高标准打造的非遗展厅和地方文献展厅已建成投用。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城川镇大沟湾村成为中国传统村落、昂素镇阿日赖嘎查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些非遗文化的累累硕果,极大地保护、继承、传播和发展了各类文化遗产,使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彰显出无限魅力、带来新影响。

美丽的鄂托克前旗,因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闻名遐尔;因岁月幽深、源远流长而充满神奇;因民风纯正、风情多姿而饱含神韵;更因为有丰厚的非遗资源而魅力四射,备加令人神往。

文:胡凤岗、张帆 编辑:张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