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我们的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

我们的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

时间:2020-05-13 08:51:43

相关推荐

我们的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

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中国人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它源自于中国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你知道七夕的由来是什么吗?七夕节都有哪些习俗吗?

七夕的由来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之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那时乞巧市场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简直成了人的海洋,七夕节是古人最为喜庆的节日。

七夕的传说

牛郎放牛来时遇见下凡的织女,相识自相爱。牛郎和织女,男耕女织,情深意重,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牛郎去追,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七夕的习俗

七夕节最早是在西汉的宫廷里执行的,这一天宫廷之中大摆筵席,为表彰女子巧慧,女子们会展示刺绣、针线等手艺绝活。七夕节流传到民间以后,被加入了诸如爱情、家庭美满等愿望,古代的单身女子还可以着盛装,大大方方地走出去聚会。

穿针乞巧

七夕之夜,女孩们在晚上摆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观星

最浪漫的事就是一起在七夕看牵牛星和织女星。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晒书晒衣

七夕除了女子乞巧外,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有的男子为求上进,求功名而祭拜孔子;有的文人为显示博学而晒书;有的豪门为炫富而晒衣。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据说,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晚间吃巧果令男女老少大快朵颐。

【来源:上海方塔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