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倾情帮扶 携手同行——毕节市住建局结对帮扶赫章县德卓镇纪实

倾情帮扶 携手同行——毕节市住建局结对帮扶赫章县德卓镇纪实

时间:2022-11-10 14:57:03

相关推荐

倾情帮扶 携手同行——毕节市住建局结对帮扶赫章县德卓镇纪实

赫章县德卓镇,距离毕节市区200公里,距离赫章县城112公里,地处云、贵两省和赫章、威宁、彝良三县交界,平均海拔2025米,群山环绕,山高坡陡,这坐落在大山深处的极贫乡镇亦是全县最偏远的乡镇,也是该县补齐贫困的一块短板。

,毕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毕节市住建局)在毕节市委的安排下,结对帮扶德卓镇。随即,毕节市住建局选派一名副局长、3名党员干部组成工作队来到德卓镇,自此,4个人,3个贫困村,演绎出一段段倾情帮扶故事。

逆境择路破穷根

德卓镇田坝村,名为田坝,但一分水田都没有,加上山高坡陡,切割纵深,典型的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如果是老弱病残的人家,只能年复一年过着艰难的日子。

张培新,毕节市住建局下派田坝村驻村第一书记,来到这里两年多时间,俨然已是村民中的一员,每天走村串户和村民共商发展之策,寻找产业发展之路。他说:"来到这里,就是要实实在在的做点事。

张培新做的第一件实事,是争取到3。5万元资金,在拖倮河上修建了连接田坝村与威宁自治县兔街乡清风村的便民桥。

"原来湍急的河流上就一根溜索桥,两岸村民出行赶集、走亲访友、上学都是溜索过河,每年都要出现安全事故。" 回想起之前老百姓的出行状况,张培新仍然心有余悸。为了尽快解决两岸村民的出行安全问题,张培新一边积极向局领导汇报,一边组织村组干部排查安全隐患。在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便民桥于年初修建好,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

张培新(左)争取3.5万元资金修建的便民桥。

随后,为了彻底改变拖倮河上的交通状况,毕节市住建局领导带领驻村干部积极向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协调,争取到214万元交通项目建设资金,在拖倮河上建设了一座现代化桥梁。如今,桥上车行人走,连接起赫章田坝村到威宁清风村两地群众的深厚感情,也为拖倮河两岸的脱贫攻坚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张培新着手开展抓基层党建、完善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等工作。

积极入户核查走访。切实履行好驻村第一书记"一宣六帮"职责,积极组织村支"两委"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提高政治站位,通过走访群众,大力宣传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通过书记统筹、党员示范、群众参与,不断强化村阵地建设、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

交通问题解决了,组织队伍强大了,如何致富成为了首要问题 。

田坝村,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传统作物玉米为主,且受地势高、坡度大、地块小而散等条件限制,导致全村1153人中有14户60人仍未脱贫,且已脱贫的村民中有很大部分是外出务工脱贫,无稳定持续的产业支撑。

如何找到新的出路?张培新了解到当地老辈人曾有种桑养蚕的历史,且效果还不错后,与村支"两委"和部分村民进行研究论证,决定在村里动员和引导农户种桑养蚕。

为了把种桑养蚕项目推动好落实好,他同村支"两委"一道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进一步落实产销对接,让农户打消顾虑。群众可以自己种桑养蚕,也可以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保障收益,还可以将土地流转出去由公司经营,村民到公司务工实现增收脱贫。

除此之外,抓好劳动力就业,组织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为指导思想,推进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就地就业,转移就业。

"田坝村的水是天然冷水,水质好,养出的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开挖鱼塘,引水养鱼也是我们最后发展产业的一大方向。另外,拖倮河沿岸柳树成荫,风光秀丽,水源丰富,又处两县四镇结合部,将来还可以将生态养殖与生态旅游、农家乐配套发展。"谈及下一步的发展,张培新信心满满。

产业扶贫见成效

德卓镇沙泥村,同样是毕节市住建局的重点帮扶村。在住建局的帮扶下,两年来,全村共实施危房改造244户,动工244户,完工244户,完工率100%,易地扶贫搬迁13户。

沙泥村驻村第一书记,邵拥军也是住建局下派驻村干部中的一员,来到这里以后,"做什么、怎么做"一直是他思索的。

"刚来时,村里连基本的办公地都没有,更别说发展了。"邵拥军来到沙泥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设村里的办公阵地,利用毕节市住建局协调的35万元资金,沙泥村使用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修建了一栋办公楼,并购置了办公设备。"只有安下心来,把心凝聚起来,才可以思考其他发展。"邵拥军说。

接下来,邵拥军和村支"两委"商量,要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发展农业产业,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沙泥村的地形较田坝村开阔,种植以半夏和烤烟为主,今年种植半夏1530亩,烤烟326亩;养殖以养牛为主,全村目前存栏牛600余头,至59户,90头牛获得养殖补贴45万元,27户45头猪牛羊获得养殖补贴11。68万元。

沙泥村的半夏和烤烟种植,覆盖了全村7个组。随着半夏市场广阔的前景,在之后,沙泥村开始实行"划地块"种植,百姓可以自己种,也可以把土地流转出去,种出的半夏由扶贫公司"订单式"收购,群众售卖有保障,收入有保障。

谈到半夏和烤烟,既是村干部也是致富带头人的沈子朝难掩脸上的笑容,他家种植半夏和烤烟35亩,一年产值20多万元。

村里最大种植户是王太伟,他家种植的半夏和烤烟,今年的毛收入在43万元左右,过上了好日子。

此外,毕节市住建局还帮助沙泥村成立了农业富民养牛专业合作社、茶叶专业合作社,解决发展专项补贴资金16万元,并邀请茶叶专家对茶农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增强群众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增收致富。

目前,毕节市住建局共协调投入赫章县,德卓镇帮帮扶资金百余万元,协调落实投资214万元的公路大桥项目一个。落实"4321"结对帮扶,成为德卓镇脱贫征程上的一支主力军。

"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毕节市住建局将对攻克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再聚焦、再发力,对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毕节市住建局副局长李永新说,住建局驻村队员和村支"两委"、要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全身心投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深化农村产业革命,查缺补漏,与德卓镇一起决战贫困,走向致富的康庄大道。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文勇 杨金腾

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文勇

编辑 顾野灵编审 李文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