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山西晋城 高平美景

山西晋城 高平美景

时间:2023-09-06 17:29:10

相关推荐

山西晋城 高平美景

高 平 美 景

炎 帝 陵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中华第一大帝,是农业之神,医药之神,史称农皇。庄里村炎帝陵是我们炎黄子孙寻根问祖、谒陵扫墓的神圣之地,是中华第一陵。

炎帝陵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庄里村,这里山川秀丽,风景优美,陵区周围东、西、南三面沟壑纵横,北面丘陵起伏,青山映翠。庄里村炎帝陵,俗称“皇坟”。陵后有庙,谓之五谷庙。五谷庙创建年代不详,最迟在宋代时早已有之。该庙座北面南,建筑规模宏大,周有城墙,分为上下两院,在其中轴线上,分列为舞台、献台、山门、南道、正殿。原来庙院内碑石林立,约有四五十通碑。现仅存正殿五间,东西厢房十几间。在东厢房的后墙上,有“炎帝陵”石碑一通,是明万历三十九年(1161)申道统所立。“炎帝陵”石碑的后面有一个甬道(现已封住),可通墓穴,墓内有盏万年灯,常年不熄

羊 头 山

羊头山是炎帝神农氏尝五谷之地,现羊头山上神农城、神农泉、五谷畦、神农庙等遗址遗迹尚存。

长平之战遗址

纪念馆

长平之战遗址位于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

高平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这里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发祥地,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第一大帝——炎帝就活动在泽潞盆地,逝世后就埋葬在羊头山东南的庄里村,是为炎帝神农氏的先茔。

传说:相传长平大战后,赵庄村成为一片废墟。赵括死后,当地老百姓将赵括尸体偷回,葬于村北的二仙岭上,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赵国,遂将此地改名为赵庄。成语“纸上谈兵”就是指赵括用兵的教条主义。

大粮山景区

大粮山景区位于高平市米山镇,北倚七佛山,东接定林寺,南临曲坪线,西望高速路,距市区1公里。长平之战时,这里曾是赵军的指挥中心、瞭望台、粮仓等所在地。赵将廉颇在此驻扎两年之久,演绎了以沙代粮、蒙骗秦军的历史故事。为了纪念廉颇老将,当地群众于明朝嘉靖年间修建了廉颇庙,后庙宇毁于历代战火。

“大粮积雪”为高平古八景之一,另有金峰夜月 、丹水秋波、、鸠山暮雨、游仙晓钟、石室朝霞、横涧虹霓、羊头夕照等景象闻名遐迩。

开化寺

“第五批国保”

据寺内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大唐舍利山禅师塔铭记》,寺创建于唐末天祐年间(904-907年),初名清凉寺,宋改为开化禅院,后易名开化寺。宋、金、元、明、清历代屡有修葺。现存主要建筑,前有大悲阁为明代建筑、中为大雄宝殿宋代建筑、东隅观音阁为金代遗构,后院东配殿及东西角楼为元代建筑,余皆明、清建筑。

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大悲阁、大雄宝殿、演法堂,纵向进深两院,前院设东西廊庑各10间,后院设东西配殿、文昌帝君阁、圣贤殿,演法堂两侧东为观音阁,西为维摩净室。

观音阁为金代建筑,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大悲阁为二层楼阁,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方形,重檐歇山顶。

大雄宝殿,宋熙宁六年(1073年)建,立于石砌台基之上,三间见方,六架椽屋,单檐歇山顶。前后檐明间开门,前檐次间为破子棂窗。檐柱上刻有“宋熙宁六年”施柱题记,为建殿的确切年代。檐下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补间斗栱后尾在华拱上施沓头,压在昂尾之下,这种做法开了后世华楔之先例。殿内除明间佛龛上设有平棊外,余皆为彻上露明造,四椽栿对后乳栿用三柱。殿内梁架斗栱上彩画亦为宋时原物,为古钱纹、海石榴、龙牙、惠草等图案,与宋《营造法式》中的彩画纹样极为相似。是我国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彩绘图案。

殿内四壁满绘壁画,共96平方米。据碑文和画面榜题记载,与梁枋彩绘同为宋绍圣三年(1096年)作品。画师为郭发,内容多为佛本生故事和佛经故事以及当时世俗生活的写照。整个画面构图严谨,笔力遒劲流畅,为研究宋代绘画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

像开化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平还有20余处,其中,开化寺壁画、崇明寺的断梁结构、金代戏台、姬氏民居是全国地面古建四个第一

高平良户

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自然环境优美,依山傍水。当代著名古村落保护专家、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认为,良户村是我国现存明清两代最杰出的太行古村落之一,堪称我国古村落的活化石。

良户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相传唐代中叶,郭、田两姓家族在此建村,故古称“两户”。从宋代初年开始,陆续又有王、李、秦、赵、张、高、邵、宋、宁、苏、窦等外姓人家迁居此处,人口不断增加,村落逐渐扩大,至元明时已很具规模,村名也由“两户”改称“良户”。 良户村在历史上人才辈出,先后出现过6名进士,十几名举人。最出名的是清代高平号称“三阁老”之一的田逢吉。田逢吉,字凝之,号沛苍。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累官户部左右侍郎、兵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康熙朝经筵讲官,顺治十五年副考官,康熙九年主考官,巡抚浙江时,为平定清初三藩之乱立下卓越功勋。村内至今留有一副颂赞其历史功绩的对联门匾:“名流翰院光留良户,德惠浙江史汇长平”,横额:“来骥天南”。

良户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村中主要建筑依自然形势顺势选址,东西长,北高南低。古街幽深,主要街道有后街、西街、东街、太平街等,街道多数是沙石铺砌,两旁古宅院鳞次栉比,门楼显赫,古匾斑驳,保存较好的有上百处。村中还有玉虚观、大王庙、关帝庙、汤王庙等古庙宇建筑多处。良户村古建筑“三雕”精美,特别是村内随处可见的窗台石、门槛石,无不雕有动物、花卉图案,可谓一绝。

村里最有名的建筑是位于村东北的高冈上的蟠龙寨,村民称之为“寨上”。蟠龙寨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建成,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城堡式防御性建筑群,城内保存有十多座院落。寨内最主要建筑是侍郎府。侍郎府位于蟠龙寨的正前方,是田逢吉的私邸,也叫田府,坐北朝南,一进四院。雄伟高大的侍郎府,高门大户,斗拱十余层,精美的砖雕麒麟照壁,明显强调空间的秩序感使院落尽显雍容华贵,富丽堂皇。 位于古村落东南角的玉虚观,建于金代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正殿面宽五间,门的形制为蒙古包式的壸门形式,富有元代游牧民族的统治气息。后殿有精美的琉璃屋脊,雄伟精美,所塑龙身遒劲有力。 明清时期良户商业繁荣,街头的店铺商号林立,手工作坊遍布全村。到现在,当地人还保留着加工金银首饰和打铁倒铝锅的手艺,俗称“小炉匠”。良户村人不仅仅满足于生活的富足,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样丰富多彩。每年的正月十七,是村民们为祭祀祖先神灵兼闹社火的节日,晚上还有散路灯、打铁花、八音会等娱乐活动。

类似良户村的古村落高平现保存较完整的还有30余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