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科学实践助沿河群众发展产业致富增收——贵州科学院科技帮扶沿河脱贫攻坚纪实

科学实践助沿河群众发展产业致富增收——贵州科学院科技帮扶沿河脱贫攻坚纪实

时间:2022-11-21 06:58:10

相关推荐

科学实践助沿河群众发展产业致富增收——贵州科学院科技帮扶沿河脱贫攻坚纪实

新闻提要

沿河,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这片钟灵秀美的土地埋藏着岁月沉淀下的宝藏,可地处贵州高原东北边缘斜坡、大娄山脉和武陵山脉交错地带,这狭长的地形,低洼河谷与四周包裹着的陡峭悬壁导致无太多有效耕地、陆上交通不便,种种因素制约了她的发展。

随着脱贫攻坚这场战役的不断推进,有这么一个团队的带头人,身体力行地带领当地群众决战脱贫攻坚。

他正是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贵州科学院驻沿河的科技副县长贺红早。

贺红早在进行空心李育种培植。

誓做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践行者

“我是今年3月29日来到沿河的,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沿河,我对沿河的第一印象就是美,可这样美的一个地方却因贫困不为人知,实在令人惋惜。”贺红早回忆道,“作为沿河科技扶贫副县长,我突然认识到身上的担子很沉重。”

是沿河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决胜年,贺红早深知自己的使命——为沿河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空心李是沿河特色农产品之一,因果肉与核分离而得名,果色青灰鲜艳,果肉脆嫩,酸甜适度,营养丰富,芳香可口,是闻名贵州省内外的区域性特色水果。,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沙子空心李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空心李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空心李固土保水能力强,适生范围广,对石漠化治理、山区水土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生态效益突出,是实现生态农业协调发展的优良植物。”贺红早介绍,近十年来,由于果农种植空心李的积极性很高,成立了多家空心李专业合作社,加上省、市、县政府发展扶贫的持续投入,沙子空心李的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近10万亩,挂果面积达6万亩,年产量达到45000吨。每年7、8月空心李上市,销售时间短,加上没有深加工企业,果农到销售季节只是望果心叹,导致每年有几千吨鲜果、次果白白烂掉。因此,对沙子空心李进行规模深加工势在必行。

贺红早意识到,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展空心李深加工产业,提高空心李的附加价值,延伸空心李产业链,促进空心李产业健康发展,才能带动沿河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贺红早长期从事植物营养高效利用和精品水果深加工研究,在安顺大坝村对金刺梨进行科技帮扶就已经破除发酵果酒研发技术问题,而这一套模式放到沿河空心李上是否还是合用?这是关键所在。

抓住沿河发展经济的症结,贺红早立即展开了对沿河下辖7、8个空心李种植乡镇的调研考察,调研所得结果:每年沿河至少滞销5000吨空心李。贺红早坚定了产能过剩的结论,增强了在沿河做果酒产业的信心。随后通过分管产业的副县长崔永龙认识了贵州蛮王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志勇,想法交换下,两人一拍即合。

贺红早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混合发酵工艺,有效地提取出李子中的功能成分,李子产酒发酵作用和浸提作用同时进行,使得李子中的营养物质得到最大程度的获取。目前,贺红早团队已开发出空心李清酱酒、空心李起泡酒等产品,口感酸甜舒适,具有明显的沙子空心李子酒的色泽和风味,并成功在贵州蛮王酒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达到量产标准。项目自9月投产后,生产空心李子酒200吨,项目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00户700人,解决贫困户务工就业8人,收入3.6万元以上。现拟投资1000万元新建空心李子酒生产厂区,购买空心李子酒自动化生产设备等。

同时,贺红早利用自身经验,对贵州蛮王酒业旗下苦荞系列酒品进行了技术升级,创新苦荞酒曲发酵工艺,由原先的浸泡工艺改为液态发酵工艺,原酒纯净质优,总酸总酯等各种有益成分含量丰富,甲醇甲醛等有害物质得到成倍降低,酒体含有苦荞生物黄酮,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功能物质,酒体具有酱香的醇厚幽雅、苦荞的爽净舒适。并于今年9月,牵头引入陕西杜康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蛮王苦荞酒达成合作意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决定蛮王苦荞酒为陕西杜康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杜康荞酒》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后,预计年生产苦荞酒500吨,需要苦荞原料1785.5吨,按平均每吨3800元计算,则项目原材料收购资金678.5万元。项目可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500户1800人,解决贫困户务工就业12人,收入3.6万元以上。

力推沿河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人

“多产业发展,多领域开花才能真正实现沿河脱贫致富梦。”贺红早说,在他挂职期间,以贵州大学团队作为技术支撑的沿河白山羊产业“云·羊宝”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已经初具规模,作为沿河“一县一业”的重点产业,这里是贺红早调研考察的第一个地方,在对其“云·羊宝有机山羊全产业链生产管理追溯平台”仔细研究后,贺红早发现,这一套从生产到出产的追溯闭环中,其配送环节是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配送制约着产业发展,仔细琢磨后,贺红早向县领导提出“发展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绝不仅仅作用于白山羊产业,沿河能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冷库——配送物流链,对于整个县产业脱贫有着巨大的意义。“记得当时我把这个想法第一时间告诉崔永龙副县长,他十分认同这个观念,最终经县政府常务会决定,这个想法得以顺利实施。”贺红早说。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了云平台的溯源闭环,做到了从生产开始,经冷链配送到消费者餐桌,每一个环节、来源可溯、管理可查。”贵州“云·羊宝”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晓东说:“现在,公司已建成山羊养殖基地200个,年出栏山羊6万只,年销售收入637.5万元,年利润300万元,年产值达7980万元,公司能迅速发展,除了感谢贵州大学提供的技术基础之外,更感谢贺县长对我们的帮助,后期的科技支撑还需他的大力支持。”

云·羊宝特色沿河白山羊饲养基地。

“树上长金条——铁皮石斛上树、地下生元宝——种植白芨、空中挂仙果——种植空心李。”是在沿河中界镇随处可听见和看到的场景。

现在,该镇立足山地农业特点,农业产业开始转型升级,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思路,把铁皮石斛等中药材作为重要的扶贫产业,规模化发展空心李和油菜产业,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种植在岩石上的铁皮石斛。

“以前我多次到广州打工,因为残疾都没有老板要,不但没有找到钱,反而还花去了很多车费,生活十分困难。自从我们这里建立铁皮石斛大健康产业园后,我和妻子就一直在园区打工,两口子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现在我们有了固定的收入,生活还过得去。”中界镇中界村精准贫困户孙廷喜说。

据中界镇政府镇长黄进介绍,从该镇发展铁皮石斛、白芨、青钱柳以来,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贵州大学、贵州科学院贵州省生物研究所作为技术依托单位,聘请了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贺红早专家作为技术顾问,为实施本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念好“山字经”,积极探索“空中挂仙果——植空心李、树上长金条——铁皮石斛上树、地下生元宝——种植白芨”等立体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充分利用群众土地资源多的优势,把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少的家庭,土地流转到村集体,用于村里发展集体经济,贵州省德森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所在的罗家寨村集体每年收入2万余元,全村总收入300余万元。

“‘作为一名挂职副县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觉得我更应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句话是红早的口头禅。”据沿河政协副主席秦琼介绍,贺红早在沿河挂职期间多次带队参加各类大型农产品产销对接,共售出茶叶200余吨,签约企业10余家,合同资金5亿元以上。其他特色农产品5000万元以上,累计金额2亿元以上,惠及农户5000人以上,平均每人均收2000元左右。根据县“发展食用菌产业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的思路,贺红早通过与省生物研究所沟通协调,邀请省生物研究所食用菌团队赴沿考察并制定《关于沿河黑水镇、甘溪镇、谯家镇食用菌规划发展建议》,解决沿河食用菌种植技术问题,发展种植食用菌595苗,采收3196吨,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增收。

持续发力脱贫攻坚一线的科学院

近5年来,贵州科学院围绕大扶贫战略的实施,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激情,发挥科技工作者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先后选派第一书记、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深入贵州各县田间地头,给村民们带去经济农作物栽培、农村产业发展的“致富经”,以科技扶贫示范为杠杆,撬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贺红早挂帮沿河的生动实践,就是科技工作者深入一线进行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还有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所长、研究员聂飞,是中国南方地区著名蓝莓专家、省直机关工委优秀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贵州省蓝莓产业技术团队的领衔人。从2000年开始从事蓝莓栽培研究以来,聂飞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和涌现的廖优江、刘曼、徐青等优秀科研人才,扎根在贵州贫困山区的苗圃里,从种植技术、精深加工的科技创新,到攻克一道道蓝莓产业技术难关,十八年如一日,成为“用科技创新打造精准扶贫产业”的典范。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我省88个县中有80个县(市、区)种植蓝莓,总面积达20万余亩,年产量超过4万吨,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年产值达20亿元,农民增收5亿多元,带动了观光旅游、运输、冷藏、包装、营销和深加工等各行业发展,解决就业人口3万余人,产业链总产值超过30亿元。

向准副研究员作为食用菌科研团队的一名中坚力量,在黔贵大地上,日日夜夜思考着如何开辟一条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路子。5年来,还有杨玲、康超、王芳等团队成员先后在大方、织金、白云、乌当、石阡、龙里、玉屏等区县建立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1500余亩,培训种植户3000多人次,辐射带动推广栽培面积15000多亩国,实现产值近3亿元。以“科技+公司+农户、科技+特派员+农户、科技+农户”的模式,引导和推动食用菌扶贫产业规模化发展,实现了“以菌兴农”“以菌脱贫”,把“菌篮子”变成山区群众的“钱袋子”,打造了一条贵州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之路……

还有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们躬身于田,用双手精耕脚下瘠土,用汗水浇灌出了一朵朵扶贫路上的“产业之花”,贵州省科学院坚持“点、线、面”结合的科技扶贫模式,加大科技供给,脱贫攻坚我们一直在路上。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段超木

通讯员何勇王一先

编辑 刘钰银

编审 周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