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老公不好 要换吗?三位中年女人说出了心里话

老公不好 要换吗?三位中年女人说出了心里话

时间:2019-09-17 20:55:44

相关推荐

老公不好 要换吗?三位中年女人说出了心里话

文 | 心之助

老师好。

我叫小玉,今年24岁,老公是我的初恋。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才刚结婚半年,我已经快对爱情失去信心了…

我俩是大学同学,一毕业就结了婚。

但真正生活在一起才发现,爱情没那么简单。

他是独生子,结婚前从没做过家务,所以我们结婚后,他也没有做家务的习惯。

——东西找不到了,自己不多找找,就会喊“老婆”。

——洗脸时总是弄得洗手台满地的水,从来不顺手擦掉。

——打开衣柜,随时能看到他穿过但没洗的脏袜子。

为这些琐碎的事情我发过很多次牢骚。

他总是超级理直气壮的说:男人在外面赚钱养家就可以了,做家务就是女人该做的,我气得哑口无言。

吵归吵,生活要继续,家务总得有人做,脏乱差的环境我看不下去,所以每次都是我妥协,觉得自己心好累,又当保姆又当妈。

不说吧,我确实不甘心,凭什么他不能够按照我想要的方式来爱我。

说吧,说了多次,他还那样,每次都以吵架告终。

而且,我们的确因为爱情在一起,不可能因为他不做家务就和他离婚。

难道我们的婚姻真的只能这样了?

他不愿意做出改变,我就无计可施吗?

要怎样才可以把他改造成我想要的样子呢?

小玉的问题是婚姻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我相信许多家庭都有类似的困扰。

譬如,你早起加班时,他在睡懒觉。

你追求自律,他无所谓拖延。

你在那累死累活做家务,他却在刷抖音刷得不亦乐乎。

彼此总不在同一个频率,渐渐离对方的心越来越远。

其实,并不是对方不爱你,或者婚姻出现其他问题,而是你跟他相处的方式不对。

误区一:自私型——争强好胜,只顾自己

认真想想看,每次你想让老公去做点事,是不是只按照自己的想法说话做事,不考虑对方的感受。

“我希望你能多为我付出一点。”“反正你要是不这么做就是不够爱我。”“我做什么还不都是为了这个家好。”

听听,是不是除了自己,全无他人。

一出口,就是打着爱的名义去绑架对方。

误区二:打压型——颐指气使,狂轰乱炸

还有一些妻子因为觉得自己付出的多,不自觉就会把自己当作家庭的主宰。

对男人没有足够的尊重,甚至对于男人颐指气使,看他们这也不顺眼那也不顺眼。

动不动就出口指责,处处打击,让男人找不到尊严,窝窝囊囊的活着。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任何人都对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人感到亲近和喜欢。

相反,控制、打击、抱怨、指责等负面的情绪反馈会让人的内心竖起心防。

你抱怨的越多,吵架会越多。

误区三:忍让型——逃避问题,忍气吞声

有些妻子脾气比较好,或者单纯只想着逃避问题,从而拒绝沟通。

她在婚姻里,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忍,大部分对老公的不满,她都隐忍了,没有说出来。

老公不洗碗,她默默地去洗;

老公不带孩子,她手忙脚乱的去带;

老公东西乱丢,她一次又一次收拾整齐。

但是,时间一长,不说出来不代表事情就这样过了,反而越积越多,最后就是集中爆发。

不仅压垮了婚姻,也压垮了自己。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女人,是男人的一座伟大学校。”

其实男人很多时候,就像一个孩子,需要妻子耐心的去教他学会如何跟自己相处。

真正的调教并不是让男人乖乖听话,或是让男人认怂,缴械投降放弃自我和自由。

而是能让男人真正把伴侣的需要放在心上,不仅懂得这些需要,更知道如何满足这些需要,彼此对对方都有一种牵挂、默契与亲近。

调教的本质,并不是让他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而是——他能积极地回应我的需求。

所以我们要避免调教成为表面化的强制改变。

只有充满感情的引导才会是真正走心的成长。

1.好好说话——言语上沟通。

根据盖瑞·查普曼博士对数千对情侣长达30年的观察:

不幸的婚姻中,往往是一个想说,一个却不想听。

幸福婚姻的秘诀就是,他们每件事都懂得如何好好地沟通。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直接下指令。

比如,妻子常常会说:

你不要玩游戏了,陪我聊会儿天。你吃完饭赶快去把碗洗了。你把脏衣服丢进洗衣机,干净衣服挂起来。你下班后去趟超市,买点菜回来。

一听到这些冷冰冰的指令,是不是人下意识的就想反抗?

你想让老公干点活的目的达不到,还可能再次引发矛盾。

其实,你完全可以尝试把所有祈使句换成问句,多使用“可不可以”或“愿不愿意”。

比如把前面的话换成:

老公你可不可以陪我聊会儿天?等会儿把碗洗了好不好?你能不能回家的时候顺便买一点菜回来?

乍听上去你好像觉得意思差不多,但是不得不说,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同一个意思,表达出来的效果截然不同。

你品,你细品。

直接下命令,就是发出指令,容不得对方半点选择的空间。

很多人并不情愿直接听从指令行事,这会让人觉得没有自由。

而可不可以,更像是一种商量,貌似给了对方自我选择的空间。

你再配上无辜的眼神,撒娇的语气,看起来好像在问对方,实际上男人没有理由拒绝?

所以女人,一定要记住,在请求男人干活的时候,千万别直接下命令,换个说法,效果立刻不一样。

2.以身作则——行动上引领

当然,仅仅只有好好说话,那肯定是不够的,你还得有行动上的引领。

想要对方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要树立典范。

第一步,自身要够积极。

自己脾气暴躁,却要求伴侣温文尔雅,这当然不好意思。

自己不上进,却要求对方要自律,要顽强,要胸怀大志,这自然也不太可能。

如果想要对方有所改变,那你自己得动起来。

比如,对方很懒,你想让他减肥,你可以自己换上运动衣去跑个步。

跑步之前,你可以传递下你的正能量:

“亲爱的,我要跑步啦,你愿意一起吗?有你陪我会更开心。”

让他陪你一起跑步,比口头上说让他减肥,更容易成功。

第二步,潜移默化中影响他。

男人的天性是懒、不爱干净。

或许他回到家把臭袜子乱丢,没有换好好拖鞋就坐到沙发上,不喜欢洗澡,甚至早上起晚了脸都不洗……

是的,这些你可能都无法容忍。

但光说没用,你要学会用你的行为去影响他。

你先把家里整理得非常干净温馨 ,让他不好意思去那么做。

然后进一步对他提出要求。

告诉老公,自己做了什么,需要他为你做什么,结果是什么。

总结一下公式:阐述你的付出+表达你的需求+他这么做的结果。

你可以说:

老公,我今天打扫了家里的卫生,累的腰酸背痛,下次我们一起好吗,这样我就会特别开心,也不会太累。

先以身作则,再提出要求,询问对方可不可以,循序渐进。

不要传递给对方被强制改变的感觉。

强制是反人性的,即使迫于你的强势,对方依了你,那也肯定无法长久。

相反,你就要给对方自由,但这自由又被某种正能量包裹着——一种没有焦虑、没有压力的积极。

3.刚柔并济——效果上反馈

当对方有了进一步行动以后,你就要及时建立反馈。

赞美你想要的品质,适时打击你不想要的品质。

持续、不间断、有目的地给老公洗脑,最后牢牢掌握主动权。

说白了,就是奖罚分明,恩威并施。

如果他做错了事情或者你希望他在哪件事情上有所改变,你当然可以适当表现出不满的情绪。

或者是态度不冷不热,让他觉得被冷落,也让他知道你们相处过程中低气压的点在哪里。

他就会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并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

但很多女人常犯的错误就是,在跟男人的相处中只会负面强化,只会通过贬低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意,而不懂得正面强化。

“这个不是这样搞的! 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 “你怎么这个都不知道啊! 算了算了,还是我自己来吧! ”“这个你都不会弄吗?现在你知道我做这个多难了吧? ”

日积月累,对方当然有情绪。

别忘了,每次打完巴掌后要给一个甜枣。

当男人进步后做出了改变,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改变,也要最大程度上的去称赞夸奖。

比如对方好不容易下厨一次,你可以尽情赞美这种行为:

老公你今天这个菜炒的真好吃,能吃到你亲手做的菜,我太幸福了。

在他得到肯定之后才可以激发更多的进取心,产生更多的动力,激发他下一次想做的更好的欲望。

你的夸奖并不是因为男人真的做的有多好,而是因为,你需要通过夸奖去‘正面强化’他的行为。

因为你激励在哪里,哪里就是他持续发力的方向。

这就是一种潜意识的引导和控制。

而且,调教男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你一点点灌输和引导。

妻子在试图改变老公的某些行为时往往太急于求成。

期待一个人能通过一两个小技巧就立马有所改变是一种奢望。

所以,不要过分期待对方能短时间地在一件事上彻底改变,而是学着引导对方每次多一点点的投入。

每个女人都期待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

然而婚后却发现当初甜蜜浪漫的“王子”消失了。

婚姻对比恋爱,不仅仅是人数的增加,更多的是琐碎细事的日常。

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说,爱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一段能长久的关系,必定是让双方觉得安全、温馨的,坏的关系会让你觉得拘束,好的关系则让你觉得舒服。

正如有首歌是这样唱的:

你还是有一堆毛病改不掉,拗起来气得仙女都跳脚,可是人生完美的事太少,我们不能什么都想要。

婚姻中,比爱情更重要的,就是有一颗彼此包容的心。

如此,方能携手共同走向幸福。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心有助,不孤独——

老话说,女人靠宠,男人靠哄。

比如蔡少芬,把老公“哄”的死死的,她老公也是出了名的宠妻狂魔。

其实,越是高情商的女人,越是懂得利用自己的女性优势去让男人开心,给男人成就感,让他更加宠爱自己。

私信我,教你从内打破关系僵局,悄悄走入男人潜意识,找准共鸣点,控制男人的死穴,即使是渣男也能变暖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