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贵州印江:玉龙山上的致富产业

贵州印江:玉龙山上的致富产业

时间:2018-07-07 17:16:50

相关推荐

贵州印江:玉龙山上的致富产业

“大家抓紧一点,还有最后几筐苗,争取今天种完,大家都省事儿。”5月8日,铜仁市印江自治县刀坝镇玉龙山上,十余名务工群众正抢抓有利天气,忙于栽种黄精。

玉龙山上,十余名村民正在栽种黄精

据了解,这是该镇今年新发展的230亩黄精基地,目前全镇黄精种植规模已达4000余亩。而前些年的这个时候,玉龙山村民和其他村民一样,一年四季靠刨土地为生。“农村人种庄稼,除了包谷土地这些农作物,还能种什么。”任廷凡说,我们实在是没想到,土地里竟然还能种这么值钱的经济作物,据说一斤能卖几十块钱咧。“是啊,种包谷、种土豆,辛辛苦苦一年还挣不了几个钱。现如今把土地租出来,还能来基地打工,也是传统手工活儿,却能拿工资。比以前轻松不说,挣的钱还多了。”“谁不愿意有这样的好事啊,我们要发展,需要靠产业带动。”村民们没耽误手上的活儿,你一言我一语,和记者说出了心里话,心中乐滋滋的,交谈中更是笑声连连。

基地里初挂果的黄精随风飘荡

近年来,刀坝镇认真践行“五步工作法”,全面落实产业发展“八要素”,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培育支柱产业、引导户户入社、理顺利益链条、紧盯示范引领、拓宽产销对接”等措施,以政府主导、市场培育为主体,采取“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模式。 按照“1+N”的产业发展规划,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共发展了中药材、精品水果、生态茶叶等产业,全镇正发生着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的喜人变化。当天天气晴朗,炙热的阳光照耀在玉龙山上,微风拂过时,已栽种近三年时间的黄精约有一米多高,随风飘荡处,满眼尽是绿意,绿浪翻滚,和着远处红艳艳的映山红,初夏的美已开始显现。下午五点多时,海拔1100米的高山上,一团团薄雾随风而来,笼罩在一株株黄精苗间,犹如穿上一层层白纱,从远处看去,带着一丝丝神秘的朦胧美。

薄雾笼罩下的黄精种植基地

气温骤降,务工群众仍趁着天气好,抓紧栽种。“高山上早晚温差大,常常是‘早穿棉袄午穿纱’,我们早已习惯了。”对于气温的变化,常年生活在高山上的他们早已见怪不怪。据管理人员王光宇介绍,常年有80人在山上务工,吃住都在山上,除了今年新栽种的230亩黄精正在移栽,主要负责玉岩村4000余亩黄精的管护。“长期工一年有近3万元收入,短期工一天70块钱,干一天活儿有一天工资。”这吸引着隔壁沿河自治县小井乡核桃村楠木组的任秀娥也前来务工。沿河是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贵州省挂牌督战的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目前,该县仍有贫困人口6488户20409名。刀坝镇位于印江自治县北大门,是两省四县六镇的交界地,与沿河自治县小井乡隔山相望。今年,铜仁市探索“9+2”模式帮扶沿河,刀坝镇则对口帮扶沿河小井乡。为此,该镇积极为沿河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帮助群众增收。任秀娥跨过山河,来到玉龙山上,和当地村民一起,争取靠双手勤劳致富。她说:“这次务工机会很难得,我要努力靠自己走上致富路。”

任秀娥肩挑黄精,面带笑意的朝种植基地走去

说着,她用扁担挑起两筐黄精,沿着田坎往黄精基地走去......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蔡茜

编辑 王迟

编审 杨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