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闰月几年一次 闰二月几年一次

闰月几年一次 闰二月几年一次

时间:2023-12-15 08:57:05

相关推荐

闰月几年一次 闰二月几年一次

因为闰月,所以出现了双春年,也就是说一个农历年中出现了两次立春节气,这其实很常见。一般来说,只要闰月,一般就会有双春。

最近几年的双春年份有,(闰七月小)、(闰五月小)、(闰四月小)、(闰九月小)、(闰六月大)、(闰四月小)。过去的这几个双春年其实都很正常,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至于说双春年有什么讲究没有,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很少有人在意。比如说双春年也叫“孤鸾年”,意思是说这一年结婚的人以后的婚姻状况可能不太稳定。

另外也有关于农作物收成的一些说法,也不大可信。根据我的印象,双春年的感觉也都很正常,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件发生。

即便是老年人忌讳的闰八月,我们也经历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因此,即将来临的,大家也尽可放心,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新华社 文章表述有错。【为了使农历年的长度和公历年的长度接近,古人采用增加闰月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这个表述有问题,中国使用农历历法时,并不与现在的西历(即公历)一同使用,中国使用西历是在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采用西历为国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中国使用国际大多数的西历,即公历为社会历法。闰月特指农历每二至三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每2~3年置1闰。古代曾采用十九年置七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

新华社新华社官方账号

星空有约|农历癸卯兔年“闰二月”,全年共有384天

西方用的是阳历,而我们国人主要用阴历,但由于阴历一年比阳历一年约少个11天,所以每隔几年加了一个闰月,以确保我们的阴历时间与阳历整体一致,所以说我们过的是阴阳历。

现在城里人开始用阳历,但广大农村人仍然只关注阴历,许多家庭以一本记载每日风水和农历的黄历本指导一年的出行。每年的阴历最后一天就成了广大中国人辞旧迎新的时刻。虽然国家大计,以及许许多多城里的公司的年终总结在一两个月前的元旦前后早已完成。

对于许多在城里工作的人来说,元旦过后春节之前那段时间,就像是小时候每周匆忙补写作业的那个周末晚上,又像是第二早上天亮但闹钟未响的那段偷懒时光,究竟更像哪个,取决于你觉得一年是从元旦开始,还是从今月初一开始,也取决于你前面一年到底是收获满满的一年,还是碌碌无为的一年

当工业文明在中国涌现后,许多中国农民发现,曾经引以为豪的种田这个主业,已无法维系一家的生存,而曾不被认可的副业才是养家糊口的阳光大道。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种田出门打工,这时候有些八仙过海,各显神勇的感觉,村子里每个村民,通过各种各样的际遇,找到各种门路,学习到不同的手艺,跟着不同的人,去向不同的城市,赚各种钱然后往家里寄钱。

绝大多数农村人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亘古习惯。如果把一年看作一天,春节则是这一天里的日落之时,外出打工的农村人总是想尽办法要回到农村的家里休息,然后过完后再陆续出门,开始新一年的“日出而作”。

从钱的角度来说,春节过年,则是一个村的村民年终汇报,总结,晒饼状图,曲线图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的时候。每个村民,每个家,这一年有没有赚到钱,赚到多少钱,其他人很快就知道了。一个原因是赚到钱的村民,是希望在年终的时候得到肯定,所以他会有意无意透露出自己的收入,另外一个原因,在村子里,其实是很难低调的。纯朴的中国村民,他会很直接跟你打听,在灶台旁、餐桌旁、河畔,梅边或者柳边,他的角色可能是你的邻居,婶婶,奶奶,以及媒婆等等,他的方式可能是旁敲侧击,激将法,欲穷故纵等等。

高调的村民,会将一年的收获换成一辆小车,或者最不耐脏的白色羽绒服、衬衣,或者高档皮鞋,以及中国人俗称的“华子”(中华牌香烟),展示出来,所以我认为过年对于每个农村人来说,是有正面激励意义的——要想人前显贵,须得人后受罪,在城里好好努力,衣锦还乡。中国人是勤劳的,他们的勤劳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活,也为了在这庞大的人际圈子中获得应有的尊严。

除夕夜之前的所有忙碌,都可归结为办年货,除夕夜过后到元宵之前,都叫过年。除夕之前大家见面,不需要拜年,也不需很正式的招待,但过了除夕到了正月里,见面即是拜年,就需要很正式的客套和招待了。在这半个月里,每家基本都要去所有需要维护的人脉关系那儿拜年或者接待他们前来拜年,左邻右舍,同一家族,或者向同一个村长辈的拜年,往往安排在正月初一,而从初二开始就要去给远一点的,有姻缘关系的亲戚拜年了。

国人拜年,首先要见面(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打个电话或者发个微信也可以称为拜年了),然后就是要吃和聊家常,以及赠送礼品。年纪大的长辈做这些事情,往往是出于礼节,见谁,吃的标准是什么,吃的时候哪些食物要故意剩下以示自己谦让,送什么礼物,给多少红包,接收礼物时如何假装不收,基本上都是大家约定俗成的,格式化的。而年轻一代中国人,则开始慢慢放弃这些格式化的东西,他们可能只愿意见自己喜欢的亲戚,并且也不喜欢那些频繁的吃喝,越来越多接受在微信群里的一个小红包了,对于动辄几百上千的红包,以及各种“三辞三受”的礼仪,越来越厌倦。

中国农村曾经经历过吃不饱肚子的艰难岁月,所以许多中国农民会在过年的时候努力改善生活,并且将最好的食物用来招待客人,这也是中国人重视血缘关系,注重礼仪的一个方面。但中国人富裕起来的速度明显要快于风俗习惯跟着改变的速度,所以现代的年轻人会觉得拜年太多大鱼大肉,太多繁文缛节。其实30年前中国人也是如此般热情招待亲戚,但就算倾其所有也拿不出这么多美食。

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村人都有在城市打工的经历,他们接受过工业文明的洗礼,接受了现代科学,越来越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人相差不大,所以中国传统的过年文化正在接受比较大的冲击。

比如说在城里过年,或者旅游过年,以及过年不见面拜年,缩短过年周期,简化过年流程。当中国完成城市化,完成工业文明的普及时,过年慢慢就会转化成一个大周末了吧。#农历# #春节#

祝大家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虎年吉祥。

是润二月,意味着有两个农历二月,不过如果遇上相关的传统节日,人们原则上都是在第一次二月份到来时就过的。从历法角度来看,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比如今年就是润二月。

俗话说:

双春加一闰,春寒逢秋旱。

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

两春夹一冬,无被暖洋洋。

一年两立春,豆子贵如金。

两春夹一冬,必定暖哄哄。

#闰月#

[cp]农事节日: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也称夏历,相传夏朝就已有的历法,中华文明五千年绝不是徒有虚名,又称阴历,是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为月,并不是以地球绕太阳的历法,竟然把年过到了夏天,后修正历法,隔二三年加一个月,就是闰月。“青草沒驴脸,拜年也不晚”,大概从古代以口口相传的形式留传至今,佐证了早期农历年的尴尬。

但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却与公历(阳历)的日期一致,这又是夏历的伟大之处,人们称农历为阴阳历。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不是二十四节气系列中的一个,但仍是全国性的。中国是农耕文明国家,二月二,要开春要耕田种地了,于是人们乞盼龙王行云布雨,风调雨顺,年年有好收成。

现在知道各地有很多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只是知道但已没多少人在做,反到是小时的记忆犹新。那时,我还小,奶奶早晨,一定是天才蒙蒙亮,让他从家用水壶不间断洒水,一直洒到官河,壶里的水与河里的水相连。记得有几年都是这样,但不知道什么涵意,现在也不知道,大凡是祈福吧,河的蜿蜒曲折就是龙,家里用水与龙连在一起,托龙赐福吧。同村的家家这么做,应是一定地域的农民都在这么做。

听说直 到文革破“四旧”,即旧风俗、旧思想、旧文化、旧习惯,就不再有这样的习俗了。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自,中国把清明、端午、中秋加列为法定节假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回归,是重拾文化自信之举。除此之外的与龙抬头相当的小节日七夕、重阳等予以重视,中国人不是“数典忘祖‘”的民族。

清明节是阳历还是阴历?你真搞明白了吗?

我们发现清明节不是4月4日就是4月5日,好像是阳历诶,可是日期又不固定,就差一、二天。其他节日,像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日期每年都不一样,都差好多天,应该是阴历。

阳历就是太阳历,地球绕太阳一圈就是一年,但如何确定呢?可以测日影啊,方便直观。全世界的古人很早就发现可以用日晷测量日影来确定一年的长度。日影最长的那天就是冬至,这个冬至到下一个冬至就是完整的一年。将这一个周期平分24等份就是二十四节气了,春夏秋冬很容易确定。从周朝开始,古人就已经学会用圭表测日影以推算时间,河南登封还有周公测影台遗址。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365天,一年12个月,但这个“月”,实际上与月亮的朔望月无关。

但是,老百姓平时看月亮,月满月缺更直观啊,又一个朔月就是新的一个月的开始,朔就是这天夜晚无月,就是初一。但数了12个月,每个月30天或29天,这样的一年是354天,比阳历的一年少10天21个小时,第二年、第三年累积起来的误差越来越大,和节气对不上了。古人当然发现了这个问题,影响生产、生活啊。所以就加以改进,将阴历和节气结合起来创立了农历。还是以节气为基础,一年还是24个节气,冬至还是那日影最长的那天,月还是用阴历的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每2-3年加个闰月,将阴历每年少的那10多天填满。这样,虽然节气的农历日子每年都有浮动,但相差不会太远。7闰差不多一个轮回,每隔农历差不多又相同了。

所以后来我们用的是农历而不是阴历,刚才的问题应该是问清明节是阳历还是农历?我们日常说的“阴历”其实是农历的一个别称,和真正的阴历就354天是有区别的。

那现在基本清楚了,首先清明是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节气依靠的是太阳转动的轨道,自然也就跟阳历的时间相一致了。

那为什么节气也会差个一、二天呢,因为阳历一年的天数是365天,和实际365.24天也有误差,所以每4年有个闰月,在2月份补上1天,这样节气也会差个一、二天。

综上所述,清明、冬至是节气,阳历日子基本不变。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以农历定义的节日在阳历上每年都变化比较大。

你看明白了吗?应该很清楚了吧。喜欢的话,就关注我吧。

这里还要介绍一位需要被顶礼膜拜的,在历法上有杰出贡献的大神——郭守敬。

【【小泉周游列国】700年前,中国人是如何将一年精确到365.... - 今日头条】700年前,中国人是如何将一年精确到365.2425日的?点赞、关注!

1279年,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周公的圭表测影台”旁建起了一座大胆而巧妙的高表测影台,也即观星台。

将原本八尺(2.67米)的圭表盖成了一座近13米的高楼,楼体上竖直的凹槽为表,地面上横铺的石竿则为圭,凹槽顶端设一横梁,用作表的顶端,以提供日影,圭上设置水槽用于确定水平,画有刻度用以量日影长短。

且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中心有小孔的铜片用以接收表影,称为景符,将其放置在圭面上,调整角度,使其与太阳光直射方向垂直,然后沿圭面滑动,寻找横梁投在圭面上影子,直至景符下出现一个明亮的小圆斑,且圆斑正中央有一根明显的细线。

“小孔成像”原理告诉我们,这个亮斑就是太阳的实像,而亮斑中心的横线就是横梁的影子。景符的应用,不仅解决了日影发虚的问题,同时还捕捉到太阳中心光照在表上的影长,而传统的立杆只能测到太阳边缘光的影长,如此一来,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自然成倍提升。

经过一年的观测,结合从全国收集来的数据,并参考以往的历法,郭守敬和他的同事们推理演算,最终将一年的时长定为365.2425日,也即365天5小时49分12秒。这个结果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5.92秒。

而同精度的《格里高利历》也即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还要再过300年才会在西方诞生。

这部历法从元初一直用至明末,是我国迄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广泛的受益者还包括日本、朝鲜、韩国和越南等国家。

郭守敬——捕捉太阳的人。向您致敬!

#北京头条# 星期六和老伴儿来到了前门外大栅栏,旧京城“八大祥”之首的绸布店“瑞蚨祥”。

春节期间母亲身体出现了状况,一直住在医院治疗,96岁的老人身体各个器官功能衰竭,一直嗜睡,医生几次报病危,让我们准备后世。

作为小儿子,我是去“瑞蚨祥”给老妈买“故衣”。

按照中国传统葬俗,老人的寿衣要提前买。那么要提前多少呢?在解放前老人的寿命比较短,一般过了60岁后就开始准备寿衣。

置办寿衣也是有讲究的,第一、闰月做寿衣;古人喜欢闰月给老人做寿衣,受“天增岁月人增寿”观念的影响,古人认为在闰月里为老人做寿衣,有为老人添福增寿的寓意。

第二,七十三、八十四寿诞民间有句谚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认为七十三、八十四是老人生命里的砍儿。在“砍儿”年的寿诞日为老人置办寿衣,在为老人天福增寿的同时,还让老人迈过了七十三、八十四的砍儿,认为老人只要迈过这道坎儿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再多活几年,因此说给老人买寿衣的时间是非常有讲究的。

瑞蚨祥二楼有一个卖故衣专柜,我和老伴儿给我母亲买的棉袄面裤(一身)因为母亲是教师、知识分子,我不喜欢母亲穿长袍寿衣走,为的是保持母亲的庄重形象。

这两天看了一本《满文档案译文》,开篇介绍的就是汤若望与杨光先关于中西历法的纷争。杨光先欲以一人之力,阻挡汤若望等西来传教士在中国的播散,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却意外获得了史书留名。也算是歪打正着吧。

杨光先(1597—1669)

安徽歙县人,明末清初都是朝廷命官,因与汤若望打了一场关乎历法的官司而得以扬名。

杨光先说过这么一句话,“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想在北京混个一官半职的杨光先,十分爱国。当时清兵经常进犯,崇祯皇帝被弄得焦头烂额,山海关时时吃紧。

1636年,给谏陈启新在后方留守北京城。

杨光先觉得他表现爱国的时候到了,赶到城楼去质问陈启新,你为什么不能去边关,非要留在京城,你这不是贪生怕死吗?老实的陈启新被杨光先大义凛然的指责,感觉很惭愧,不好意思说:“一死无益。”

陈启新是检察官,临时调来救急。但在杨光先的爱国精神面前,陈启新自己都觉得没有了底气。这让杨光先更来劲了,继续说道:“你仅凭口舌就做了高官,皇上待你这么好,你就应该更争气,怎么能怕死?”

这意思,陈启新如果不杀入清军,让自己碎尸万段那就不爱国。

杨光先本来想通过沽名钓誉,没反而被判了流放。到了流放地辽西的杨光先,开始学了一门混饭吃的手艺,看天象给人算命。没多久,大清把明朝灭了,杨光先在清朝混了个官,混进了北京城。

此时如果陈启新看到杨光先,估计立马就被气倒,原来人家的爱国只是表演,他的爱国却压上了身价性命。

进了北京城的杨光先,又要找个地方表现他的爱国了。

对于杨光先,爱国的理由必须天然正确,爱国的结果还要对自己有好处,生意的目的就是对自己有益。

这种生意本来不好找,但对于杨光先这样的聪明人似乎不难找,他一下把眼光聚焦到了北京的天文台。

中国的天文不只是一门科学,它还牵涉到国家的命运,所谓天人感应,没想到那个时候的天文台居然用了洋人,这洋人就是外国人,外国人怎么能掌握中国的天文呢?

所以才有了一开始杨光先的那句名言:

“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之所以要和天文过不去,是因为杨光先学过替人看相,知道看天象,把老外弄倒了,自己这爱国就有好处了。

当时主管天文历法的是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杨光先首先发难,他觉得汤若望这些洋人很荒唐,居然说地球是圆的。

杨光先质问道:“果大地如圆球,则四旁与在下国土洼处之海水,不知何故得以不倾?试问若望,彼教好奇,曾见有圆水、壁立之水,浮于上而不下滴之水否?”真如西人所言,那么“四旁与在下之国”就会居于水中,“则西洋皆为鱼鳖,而若望不得为人矣”。

他的意思,如果地球是圆的,那海水怎么就不倾出去呢,你们洋人不都要生活在水里,你汤若望不就是鱼鳖,怎么能是人呢?

无知者无畏,质问的也是语气铿锵。

总之,杨光先认为,中国的历法是不能让外国人参与的,我们可以没有历法,也不需要有外国人。

至于在汉人眼里,当时的满清实际也是异族,也是外国人,杨光先就忘记了,爱国也是选择性爱国,不和当朝皇帝过不去,这是这类爱国者的策略和底线。

康熙刚坐上皇位没几年,原来没人理睬的杨光先的提案,被鳌拜等人从新审理。

审理结果,判处汤若望等人死刑,汤若望还被处以凌迟。被判死刑的汤若望和窦娥有着一样的好运气,没想到这年天象异常,汤若望遇到了北京的地震,窦娥是遇到了六月大雪,都一样得以赦免,可惜其他几个钦天监信教的官员被杀了头。

爱国者杨光先赶跑了洋人,但这个不学无术的混混,自己其实不懂天文,只得请了两个回回吴氏兄弟来帮忙。汤若望他们定的“时宪历”自然不能用了,自己的又没定出来,干脆把以前废止的“大统历”拿出来再用。这大统历是回历,本来已被汤若望他们制定的更精准的“时宪历”所取代,但为了证明洋人不好,杨光先这样的爱国者,宁愿采用更落后的技术,也要把洋人更先进的废了。只是他们自己也没想到这大统历,也是外国人定的历法,不过这个时候的杨光先已经顾不到这么多了。

“……要先进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这么做即违了祖宗,那么做又像了夷狄,终生惴惴如在薄冰上,发抖尚且来不及,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

鲁迅的这段话用在杨光先身上是最贴切不过的了,这个一手造成康熙历狱大案的杨光先开始执掌钦天监了。

杨光先执政的钦天监,最终终于露出了马脚,节候也乱了,连闰月都没找准。接下来在和汤若望的学生南怀仁等的历算推演中,杨光先团队彻底败北。经清廷专家团队对这两支团队的考评,杨光先的爱国团队对天文的推算,没一个是对的,洋人对天文的推算,没一个是错的。

被颠倒了几年的中国天文科学,这才又回复了正常,只是几年前被冤杀的几个天文学家再难复生。

这个中国历史上的极品爱国者,因康熙考虑他的年龄,没有判他死刑,而把他赶出了北京城。

这个以爱国名义混了一辈子的杨光先,病死在回家的路上。这样一个卑劣的生命,不足以让人同情,却影响深远。

#历史冷知识#这些年,我们可能过错了生日。

昨天是正月初七,我的生日。几个好朋友闹着让我请客,好几年了一直是如此,又是过年也是过生日。去年例外,因为情况特殊整个正月没有聚餐,直到春节前1月7日他们还是把我的那一瓶茅台喝了,理由是过公历的生日。

戊申猴年正月初七,我来到这个世界,那一天立春,老的说法是最大的生日 ,可是今年牛年的正月初七又是雨水,何以差这么多呢?

查了一下,出生那一天是阳历2月5号,身份证的1月7日本来是农历,很多单位偏偏阳历那一天祝生日快乐。去年鼠年因为有一个闰四月,这一年共有384天,今年牛年,无闰月,共354天。「引用自头条百科」,公历一年才365天,何以有这么多差距?

我想问问,生日是按农历过还是阳历那一天过才对呢?

王先生今年40岁,十几年前还是体魄健康的精神小伙,随着生活的改善,王先生在近几年来体重增加了50多斤,有一次在酒局上自己的脚趾突然痛起来,钻心的疼痛让他彻夜难眠。

我给他分析了痛风的原因。王先生自幼生活在海边,吃惯了海鲜,而海鲜中含有大量嘌呤,加上王先生家族的亲人有肥胖、高血压病史,自己常年工作压力大,酒局多,缺乏运动,所以导致痛风“盯”上了他。

王先生这类的典型病患,首先在饮食上就大有讲究。“管住嘴”这三个字虽然简单,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即便是患者知晓痛风的危害,但也很难拒绝美食。就喝酒而言,酒中含有大量氨基酸和乙醇,前者是合成嘌呤的原料,后者能抑制肾脏尿酸的排泄。

一旦人体体内的尿酸浓度升高,容易结晶形成痛风石,累积在脚趾关节处,引发疼痛。不仅如此,尿酸结晶的重灾区是肾脏,过多的结晶会导致肾脏衰竭,最终造成对人体不可逆的危害。

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是长期管理和降低尿酸的必需工作,当然综合治疗还需取决于风湿免疫科的医生,而患者在这场长期“战斗”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坚持”二字。#家庭医生超能团#

我是黄闰月大夫,专注解决风湿免疫问题,感谢关注、点赞、转发[作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