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走进战国七雄之一韩国 现在的河南南阳都属于宜阳的 你知道么

走进战国七雄之一韩国 现在的河南南阳都属于宜阳的 你知道么

时间:2022-03-21 20:37:02

相关推荐

走进战国七雄之一韩国 现在的河南南阳都属于宜阳的 你知道么

《吕氏春秋·开春篇》高诱注:“韩氏本都弘农宜阳,其后都颍川阳翟。”《任数篇》高诱注:“康子与赵襄子共灭智伯分其地,生武子,都宜阳。”《后汉书·光武帝纪一》季贤注:“宜阳:县名,属弘农郡,韩国都也。”《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阳翟县条:“韩自宜阳移都于此。”

韩武子名启章,韩康子之子,公元前425年继位,建都于宜阳。

1989年~1991年,洛阳市文物工作者对韩都宜阳故城进行了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 经考古发掘,宜阳故城呈长方形,由宫城、郭城两部分组成,宫城在郭城之西北部,郭城外有护城河。郭城南北长1510米~2150米,东西宽1630米~1843米,总面积约310万平方米。应该指出的是,这个面积不是宜阳故城的全部,该城的部分城垣已陷于洛水。位于西北角的宫城,北部向外突出,坐落于山坡上;南部与郭城相连,地势平坦。郭城位于全城东南部,城垣全系夯土筑成,至今大都高出地面3米~8米。郭城每面似有城门两座,经试掘为一门一途,宽8米。郭城城壕宽4米~17米,深7.8米~10.5米,系引宜水入城壕,绕城墙注入洛水。

宫城北墙和郭城北墙的转弯处,以及郭城北墙上列布敌楼废墟。城西北角有长方形高台,夯土筑成,长128米,宽30米~35米,残高3.5米,被称为韩王台,估计为宗教建筑。宜阳故城北为秦岭,其南麓有大冢,俗称韩王冢,清《宜阳县志》称为韩昭侯墓。实际此冢为韩武子陵。该陵底面呈正方形,边长45米,高20米。陵周围分布众多的战国时期长方形竖穴墓,证明这里是宜阳故城的王陵区。宜阳故城的规模,文献上有诸多记载。《战国策》说:“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可见宜阳故城规模宏伟,人口众多,贮积丰富。所谓“材士”,指能控弦持剑的青壮年人,加上老人小孩,人口应有30万之众。城方八里,即64平方里。所谓“粟支数年”,是指此城为韩国仓廪重地。按照《史记·甘茂传》的记载,韩国上党、南阳(太行山南)之地的财赋均归藏于宜阳。

韩武子建都宜阳,貝有重要战略意义。控制宜阳,即可控制中原。韩武子与魏文侯共塞秦国东进之途,使秦国“僻在雍州,不得于中国诸侯之会盟”(《史记·秦本纪》)。又“中挟洛邑,提携周室,天子成为附庸;东越成皋,略取郑土,伐郑杀其君幽公”(《史记·韩世家》)。郑国介于大国之间,为四战之地,春秋末年已很衰落。其民风淫佚,失业不劳之人往往聚集为盗,子产执政时,曾铸刑书,图谋中兴。但是,大厦将顷,积重难返,无法有大的作为。韩武子建都宜阳后,开始大举伐郑。周威烈王三年(公元前4),韩武子伐郑,杀郑幽公,郑人立其弟骀,是为繻公。周威烈王十七年(公元前409年),韩武子卒,其子虔立。韩继续伐郑,取雍丘(今河南杞县)。郑国奋起抵抗,败韩军于负黍(今登封西南)。

在韩国扩张过程中,得到魏配合。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较早地实行了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最先强盛的国家。魏文侯与秦国连年争战,占领河西地,并灭掉中山国。而昏庸的周威烈王面对受困于韩的现实毫不警觉,于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4年),竟然命三晋讨伐齐国内乱。并于次年承认三家分晋。

韩国其疆域有今山西省的东南部和河南省的中部,全境把周包住,西和秦、魏交界,南和楚交界,东南和郑交界,东和宋交界。

周敬王承认三家分晋的次年去世,子骄嗣位,是为周安王。为了进行伐郑战争,韩景侯把都城迁到阳翟(今河南禹县,见《吕氏春秋·任数篇》高诱注)。周安王二年(公元前400年),韩景侯卒,子取嗣位,是为韩烈侯。韩、魏、楚开始瓜分郑国。由于分赃不均,韩、赵、魏与楚国进行战争,将楚军追赶到乘丘(今山东巨野西南)而还。郑国不甘心被瓜分,乘机围阳翟,未克而退。周安王四年(公元前398年),楚再攻郑,郑人杀相国驷子阳以取悦楚。楚军向周王室发动进攻,周人不敢迎战。周安王九年(公元前393年),魏伐郑,筑酸枣城(今延津西南)。楚伐韩,攻取了韩国占领的郑国负黍城。次年,三晋攻楚,败楚军于大梁(今开封)、榆关(今中牟西南),魏取此二城。楚畏三晋,与三晋和解。秦国则乘机攻伐韩国宜阳,取其六邑。不久,魏伐秦,秦退回河西。

周安王十五年(公元前387年),韩烈侯卒,子文侯嗣位。次年,赵国将都城迁到邯郸。韩继续伐郑,取阳城(今登封东南)。周安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77年),韩文侯卒,韩哀侯立。次年,周安王卒,子喜嗣位,是为周烈王。周烈王元年(公元前376年),韩哀侯灭掉郑国,韩迁都至郑。郑民东亡,散居于陈、宋之间。

郑国凡立国430余年。在韩灭郑的过程中,周王室不闻不问,坐视其亡。至此,韩国的疆域包括旧晋的南部和郑国大部,今洛阳周围的焦作、洛阳吉利区、宜阳、新安、伊川、登封、荥阳均是其领土,周王室在其疆域之中。韩都迁到新郑后,宜阳为韩国第二大城市,是交通枢纽和仓廪、商业中心和军事要地。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国攻占韩国重镇宜阳。宜阳成为秦东扩的桥头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