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游广东仁化石塘古村

游广东仁化石塘古村

时间:2024-05-19 04:02:21

相关推荐

游广东仁化石塘古村

游仁化石塘古村

作者:何凯波

灰青色砖石铺就在仁化石塘古村的每一条小路上,一步步踏去,落着一块块石上,卷起几丝尘埃,我看不见,却又好像隐约将我牵引。迈步逐之,心神往之,便又别有一股风味了.....

那是南宋的烟雨里,袅娜云雾荡开了仁化石塘的沉寂,将李氏烟火飘荡开来,直至元、明,李家香火繁盛,一座村落,便悄然开启了自己的故事。

路为人与人的相遇创造可能,也为繁荣兴盛创造着载体。街巷纵横在石塘古村,四周房屋方方正正错落在两旁,也交错在人的心里,催促着人窜着心动与好奇向每一个小巷深处走去,但它似这人生,没个无底洞,永远循环地通向每一个“似曾相识”、又去往每一个“未知彼岸”,在路上的人们也许在风雨摇曳里陷下一只脚印,任凭雨点打磨又由着烈日风干在青石板间的缝隙里;也许只这样匆匆地走过去,归路与去处就此说罢、不再提及。只是风波霜雨、白雪红日终究是踏尽人生一曲,又将下一曲“人生”引出了前奏,再一曲接一曲地,未曾间断地,唱响在这村落里。

村口中央,屹立着的一座名曰“双峰保障”的巨型寨堡,因修葺原因,不得入内,只环绕四周,隔着一湾“护城河”远望之,却油然生起几缕神秘的气息夹杂着些许历史的记忆,叫人莫名敬畏了。传闻寨堡以石灰石及青砖堆叠而成,又以糯米、黄糖、石灰浆“缝合”砌成建筑。清光绪年间起建、民国建成,如今也历经了许多个年头,甚至比村里年岁最长的老者还大上几轮,老者将记忆流转在心里带去天地,而它却已不知铭记了多少天地里的回忆,将那些纷飞战火承载、洗涤了尘灰,净化成启迪与沉思传递给未来的幼者又或是长者的心底。

同样为历史铭记、又将历史铭刻的是“贻德堂”,由李姓十七世祖修建,又称李氏祠堂。“门檐设卷棚,檐梁雕刻精美”、八藻井嵌入前厅,壁画刻写在墙体、伴着那些个青灰色的砖瓦便别有一抹“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老与幽静,耐人寻味。部分木雕形文奇异,作千姿百态模样,倒称得精美至极,好似经过了木匠与堂间的设计主人打磨了许久,如今大概又将由前往游览的客人们在心中、眼里打磨个千百遍了。

而除却极富美学感的雕栏、饰纹,以及毋庸置疑该有的那些家规祖训外,颇为醒目、也愈发叫人神往的,是祠堂上撰写的有关于《月姐歌》的字眼。据介绍,那是由石塘村的妇女们用方言传唱,却独具宫廷唐韵,在皎洁的中秋圆月下热闹扬起,在午夜时分轻柔谢幕。“彼唱此和、悠扬曲调,变化多端”的婉转是其特性。一曲《月姐歌》,唱的是古时深藏闺阁不能露面的女儿家心思,却也唱尽了人间季节更替、躬耕织造、冷暖人情。如今的《月姐歌》仍广为传唱,却不再停留于那个月夜,止步在女子的心境里。她们得以大声地唱起,唱给这世间的美好听,又将这世间的美好融进歌里。

或许烟火味里少不了一曲清歌相和,但更离不开要一碗温酒相送。回归到那个街巷,或许游人只会随着心到处闯荡,可倘若顺着那酒香,去往的每一处大概足够称心合意。石塘村自三百年前便有了酿酒的习惯,在生活与时代的研磨里,石塘米酒日益发酵出醇香滋味。酒量有限,我是无福消受这佳酿了,同行的兄长小酌一口,迸发在唇齿间的那些澄澈或浑厚倒也不得而知了。只是米酒倘若不醉人,寻着酒香浓浓、我竟未有细品,却也已然不知如何因它这般沉醉了。在石塘从来不怕巷子深误了好酒,它早已融进了街巷的每一角,近乎石塘人人皆可酿出一坛好米酒,撑起了酒肆的客来客往,又撑起了整个石塘村的车水马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