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朱姓男宝宝起名字五行缺木 姓朱的女孩名字缺木

朱姓男宝宝起名字五行缺木 姓朱的女孩名字缺木

时间:2018-10-04 15:29:27

相关推荐

朱姓男宝宝起名字五行缺木 姓朱的女孩名字缺木

秦氏、谐音“秦(青)史”,即秦朝以来的汉家正统传序和历史;秦、拆字分解“三人,禾”,禾、‘丿+木’,丿意会为砍刀,木就是朱明王朝,因为明朝统治者姓朱,朱五行属木。解释为“有三个人在木的头上动刀子(会意)”,至于哪三个人,不言自明,根据明史料就是明朝末世的李自成,张献忠,满清胡人。红楼梦和乾隆时代没半点关系,时间相差六七十年,唯一有关系的就是老乾隆读过红楼。

岳识界

【串讲红楼梦121】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谁是玉、秦钟什么人

08:37

#一句话证明你看过《红楼梦》字越少越好?#

《情僧录》之「倾森虏」,满清胡人推翻了大明王朝。胡人第一步灭了北京明朝,第二步灭了南京明朝,第三步灭了南明。

(①倾、推翻、倾覆;②森、三个木,代表明朝灭亡的三个阶段。朱姓的五行属木;③虏、胡人)

董寡妇的传说(散文)朱麦完

假如你拿着显微镜在版图上寻找东江湖,怎么也找不到它,要是提起现在的南陵县许镇镇金阁村东江湖,就有人知道她是许镇镇太丰圩一个像“耳朵” 一样的小圩口。曾经有人称“董寡妇”、有人称“朱榨里” 、有人称“东江湖” ,而我认为这个圩口称为董寡妇比较确切。儿时的我常常喜欢听长辈们在雨天或者农闲时讲故事,俗话说“刮锅巴精” ,也就是大人们说的小孩子喜欢听“下腕气” ,而今风风雨雨多少年过去了,那时娃娃的我现今做了长辈,而先前的长辈早已作古人了。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东江湖的圩埂很矮很矮,高程不足两米,一旦梅雨季节来临,皖南山区山洪暴发,圩内的百姓可遭殃了,外河汹涌的洪水卷来,漫过圩埂,淹没房屋和庄稼,人畜没安身之处,十年就有九年荒,渐渐地人烟稀少,田野荒芜。

这时,村中一个姓朱的族长出面了,召集乡亲们商量对策,说:“每年一到梅雨天,就不是人过的日子,庄稼地里的农作物忙得要死也白忙了,要不我们到县衙门找官去,请他们出出主意想想办法?”乡亲们听后举手赞同,认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便推荐朱族长前去求助。朱族长望着众人乞求的眼神,欣然应允。

事不宜迟。第二天,朱族长肩背一把布伞和手领一袋锅巴便出发了,步行前往县衙找官去了。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整整走了三天三夜,才到县衙。他把此行目的面呈县老爷,县老爷一听,欣然答应。无巧不成书。因为有一个姓董的寡妇,年事已高,将所有积蓄上缴县衙,请求为他人做点善事。就这样朱族长把善款带回,立即发动乡亲们轰轰烈烈地挑圩埂,修河流,保家园。后来,为了纪念这位大恩人, 朱族长建议把这个圩口命名为董寡妇,董寡妇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任何一个地名,都有它的来历,只要你用心去听用情去记,然后分享给大家是一种快乐。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梁老师带领我们在东江湖支农,记得是帮助生产队拔泥豆,梁老师指着我说:“你是朱榨里的人!”实际上董寡妇圩中心,有一块高地约有四十多亩,是个村落,其中住着一户朱姓的人家, 主人名叫朱必富,他在这里开了一个木榨油坊,由于朱老板人缘好,老实本份,货真价实,因此,四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把油菜籽、芝麻挑来换油,生意做得非常红火。

朱老板为了长远发展,将所有积蓄筹建八间瓦房,当时人称了不起的“真八间” ,分别设有会客室、账房、榨油坊、仓库等,一应俱全,这在当时属首屈一指。由于生意越做越大,家里人手不够,雇佣男女工人七、八个,各司其职。每天傍晚收工,朱老板都要亲自检查一遍,特别是火烛,格外小心,常常嘱咐管家:“小心火烛!不可大意!”

一天, 朱老板因要事外出,家里一切托付给管家料理,可就在走的当晩,油榨半夜失火了,将家里一切财产化为灰烬。朱老板立即报官,也没有查出个什么蛛丝马迹。朱老板平时为人忠厚,没有与人过不去的地方,而且管家晚上收工将里里外外仔细地检查了一遍,没发现什么可疑之处。

朱榨油坊失火成了谜,就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朱老板为此生了一场大病,茶饭不思,他的夫人暗中请来风水先生,来破解失火之谜。风水先生绕朱榨高地一周,最后告诉朱老板夫人说:“油榨坐落在似‘箕畚’形状的地方 ,箕畚一旦装满就要外溢呀!”

星移斗转,时过境迁,多少年过去了,老一辈留下的传说也好,故事也罢,毕竟在东江湖里真实存在的,也许再过去多少年,只是个笑谈!

1974年初冬,我们在五和商场劳动,帮他们刷浆,晚上请魏文亮和孟祥光说相声,说的什么都忘了。//@聪颖的秒送:我们家在临潼路中学后身的进步楼,地震时魏文亮孟祥光在临潼路中学操场演相声//@锐利眼光2:魏文亮要是有迹象可能他知道。我家是第一家紧挨着北海仪器厂大门口。大门口是正门口是一个国营修自行车补胎的临建(就是四个木干子上面搭个雨布,两个师傅天天来上班,其中一个姓朱的师傅,现在活着也得100多岁了,是他告诉我这个人是说相声的。叫魏文亮)[我想静静]

锐利眼光2

李伯祥吃我家老豆腐吃了好几年!老头不错。特别有礼貌。九十年代在南开区嘉陵道住!有时路过我家说。我今天换换口。吃嘎巴菜去!哈哈哈!可惜了,现在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还有魏文亮,76年地震我家在北海仪器厂门口搭临建。(南开区黄河道医院对过)那时我10几岁,好像魏文亮是在食堂工作。有一点印象天天穿着白衣服登着三轮车买菜去。那时小,总爬他的三轮车。他回头说。下去

花木兰替父从军,女英雄形象家喻户晓。但实际上,花木兰身世、事迹是不可考的。历史上有无此人,此人故里在何处,其事迹与传说有多大出入,现存遗址有无附会之嫌,至今尚无定论。

当下,各地人民争抢名人故里,对花木兰故里至少有四个地区展开轰轰烈烈的争夺:一为安徽亳州,二为河南虞城,三为陕西延安,四为湖北黄陂。“亳州说”根据河北《完县志》记载:“木兰姓魏,亳州人。”安徽《亳州志》谓:“木兰,一名花弧,魏姓,谯郡(今亳州)城东魏村人。”今亳州有木兰祠、木兰墓。“虞城说”根据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证记》说虞城县营郭镇乃“古亳方域,孝烈之故墟也。”今虞城县营郭镇有木兰祠。“延安说”根据明代邹之麟《侠女传》言:“木兰,陕人也。”豫剧《花木兰》及电影也说木兰是延安府上易村人。今延安万花山下的花源头村有木兰陵园。“黄陂说”:今黄陂县北30公里有一座木兰山,《太平寰宇记》说:“旧木兰县取此为名。”《黄陂县志》载:唐贞观年间,木兰山北双龙镇千户长朱异,字寿甫,号天禄,年逾半百无后,尝登山求嗣,归而生一女,以山取名为木兰。木兰年十八,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关于花木兰姓氏,南朝何承天《姓苑》说木兰姓木,为孔子弟子子贡(端木赐)之后,因避仇远迁改姓木。延安说木兰姓花,黄陂说木兰姓朱,亳州、完县、虞城说木兰姓魏。

关于花木兰之死,《亳州志》《凤阳府志》《颍州志》《虞城县志》《商丘县志》均说木兰代父从军建功而还,帝知其为巾帼后,欲纳之宫中,木兰以死拒之。“黄陂说”和“延安说”均言木兰建功回乡后,侍奉双亲,无疾而终。“黄陂说”言木兰活到90岁,“延安说”言木兰活到80多岁。

可见,花木兰事迹言人人殊,多有附会,后人模辩真伪。至于历史长河中到底有没有木兰其人,至少目前是莫须有状态吧。

同声一哭

【李斗】珍珠娘是个妓女的花名。她本姓朱,十二岁便以唱歌出名,成了吴家的养女。陪酒卖笑的生活,使她年纪轻轻就染上了肺病,但她仍不能不用心打扮,勉力应酬。每次梳头,头发就像霜叶经风,纷纷下落,这时她总忍不住伤心。

珍珠娘的客人中有一个同情她的人——诗人黄仲则。仲则见到我,总用怜惜的口吻谈起珍珠娘,谈起她的病和愁,谈时他常常忍不住伤心流泪。

珍珠娘死时才三十八岁。几年以后,仲则为谋事远走山西,死在绛州,死时也才三十八岁。

【钟叔河】黄仲则生前穷困潦倒,身后却名满天下。我少年时把《两当轩集》常放在枕边,“独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尤喜吟诵。郁达夫写黄仲则的那篇《采石矶》,更是我爱读的小说。黄仲则和珍珠娘有这么一段感情,却是看《扬州画舫录》后才知道的。

从《画舫录》看,珍珠娘年纪比黄仲则要大好几岁,且患肺病,“每一椫杓,落发如风前秋柳”,又病又老(旧时妓女年过三十即“老”了)。黄仲则为少年名士,虽然无官位、无钱财,在诗酒场中还是人人为之侧目的,却每天陪着她梳头,对朋友谈起她时还“声泪齐下”。我想联系他和她的肯定不全是性,而是人间自有的真情,真值得同声一哭。

珍珠娘 李斗

珍珠娘姓朱氏.年十二工歌.继为乐工吴泗英女.染肺疾.每一椫杓.落发如风前秋柳.揽镜意慵.辄低亚自怜.阳湖黄仲则.见余每述此境.声泪齐下.美人色衰.名士穷途.煮字绣文.同声一哭.后以疾殒.年三十有八.数年后仲则客死绛州.年亦三十有八.

○本文录自《扬州画舫录》卷九。

○椫杓,疑当作“椫栉”。椫是一种白色的木,椫栉是用白木做的梳子,引申为用梳子梳头发。

○阳湖,旧县名,属江苏,后并入武进县(今武进区)。

○黄仲则,名景仁,清武进人,以诗著名。

○绛州,今山西新绛。

安个空调吓死人?

买了个格力空调,约好了下午来人安装。

下午二时刚过,来一位安装师傅安装空调,我一看,只有一米六几的个子,一百来斤的身板,怎么能将空调从屋内整到楼外九层的空调台上?

师付姓朱,看我怀疑他,笑着对我说:"放心吧,我安装空调十来年了,安装的空调数近五百台,沒问题的。”

听了他的述说,心里少微放心一点。可当他说出把空调从窗户口运到外墙空调台上方案时,又把我吓一跳?

朱师傅说,一会儿你两口子帮帮忙,使劲拉着绑着我腰里的绳孑,我将空调慢慢的从窗户内移到外台上,你俩的任务就是使劲拉住绳头,不让别在窗户上的钢管上绳子打滑就可以了。

我看看绳子,看看钢管,又看看瘦小老朱,怀疑地说:"你一百来斤,空调几十斤,能行吗?"

朱师傅说:"你不放心的话,将绳头绑在木沙发上,钢管及沙发双重保险。”

我害怕出大问题,便对朱师傅说:"不行的话,你再喊个伙计?"

朱师傅笑了笑说:“沒问题的,放心吧。"

我看他很坚决,将绳子又绑沙发上一部分,待朱师傅全副武装后,我们协助朱师傅将空调抬到窗台上,然后他站在空调台上,开始将空调运过去。

我问:“是不是也给空调绑根绳子,以防万一?"朱师傅说不必了。

当空调慢慢的向窗户外移动到一定距离时,只见朱师傅一用劲儿,那空调怪怪的被他提拉到空调台上,我紧张的心才放下来了,可见朱师傅的臂力有多强。

当朱师傅安装完毕,空调试运行时,我给朱师傅倒杯水,试着说:"你不怕空调掉下去吗?"

朱师傅说:“我为什么不给空调加保险绳,因为一旦我提不动时,空调会连人一块带下去的,宁可将空调扔了,也不能将人带下去。"

我说:"以后可不能这样干了。"

朱师傅笑着说:"你这一台是最后一个,挣不完的钱,明天将回农村老家了,还要照顾年老多病老父老母哩。"

我把朱师傅送到电梯门口,并给他一兜吃的喝的,可朱师傅说什都不要,说公司给了安装费了。

但在电梯即将关闭的瞬间,我还是把那兜吃的喝的扔进了电梯,不然,我心里过意不去。

古代,红色是用来驱邪的,且红色禁止贴身穿着,婚礼上的红色是为了压邪。

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颜色是黑、白、土红和赭石色,而红色是最早的“流行色”。到奴隶制社会,青、赤、白、黑、黄,被认为是代表东、南、西、北、中和木、金、水、土的五方正色。在封建时代,黄色标志着神圣、权威、庄严,是智慧和文明的象征,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彩,任何庶人都不许穿黄衣服。.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我国夏朝流行黑色,殷商时期流行白色,周朝为火德,尚赤,并给了红色正统地位,汉朝初期为水德,而后改为土德,最终改为火德,故亦尚赤。

在明朝,由于皇家为朱姓,国家政治和文化中都提倡使用红色,所以渐渐的,红色文化渗透到了中国的各个方面成了民族的代表。中国红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其渊源追溯到古代对日神虔诚的膜拜,中国汉代最早的祭祀服饰便为红色。汉代时太阳象征永恒、光明、生机、繁盛、温暖和希望,自然红色也就拥有了太阳的象征意义,流传至今。

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中国红吸纳了朝阳最富生命力的元素;采撷了晚霞最绚丽迷人的光芒;蒸腾着熊熊烈火的极温;凝聚着血液最浓稠活跃的成分;糅进了相思豆最细腻的情感;浸染了枫叶最成熟的晚秋意象……

中国红(又称绛色)是三原色中的红色,以此为主色调衍生出中国红系列:娇嫩的榴红、深沉的枣红、华贵的朱砂红、朴浊的陶土红、沧桑的铁锈红、鲜亮的樱桃红、明妍的胭脂红、羞涩的绯红和暖暖的橘红。

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成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

中国红意味着平安、喜庆、福禄、康寿、尊贵、和谐、团圆、成功、忠诚、勇敢、兴旺、浪漫、性感、热烈、浓郁、委婉;意味着百事顺遂、驱病除灾、逢凶化吉、弃恶扬善……

中国红氤氲着古色古香的秦汉气息。

从朱门红墙到红木箱柜;从孩子的贴身肚兜到以中国红为主题的婚礼;从本命年的腰带、佩玉的流苏到寿星的寿服寿桃;从添丁进口时门楣上挂的红布条到孩子满月时做的“满月圆”;从舞龙灯的绣球到锣鼓唢呐的饰物;从深闺女儿的红头绳、香囊到扭秧歌的舞绸;从开张大吉的剪彩到恭贺新禧的贺卡;从铭刻着权力的印泥到记录着功勋的锦旗;从过年过节悬挂的灯笼到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倒福和窗花,从“压肚腰”的压岁红包到除旧迎新的爆竹;从闻名遐迩的“红、绿、黄”唐三彩到景德镇最负盛名的“祭红”瓷……

现在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中国红是国旗的颜色,是烈士用鲜血染成的。

中国红就这样以农耕文化为依托,以家族意识为核心,经过多少代潜移默化的熏陶,深深地嵌入了中国人的灵魂,成为当之无愧的安身立命的护身符,镇守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想疆土。

现在比较流行一句话,“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国人对中国红的喜爱可见一斑。

中国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没有秀琴的消息已五六年了。

年前腊月二十三,秀琴的丈夫小六给我打电话,说秀琴出事了,在老家工地上干活,不小心从二楼摔了下来,上来感觉还没啥大事,在医院住了四五天,内脏出血,最后还是死了。小六给我打电话,主要是咨询伤亡赔赔金额的问题,说是老板只给四十万,他想要六十万。我给出我的意见后小六就急忙挂了电话,估计奔着六十万去了。没给我一点惊叹惋惜感慨的时间。甚至都不知道秀琴到底是哪一天死的。接着就是过年,忙忙活活的,事多见的人多,时间过得好快。今天闲暇,想起秀琴,觉得应该提笔为秀琴写下几行文字。关于秀琴的一些记忆犹如铺开的宣纸遇了墨汁,慢慢晕开………

秋日黄昏时分,我们在工地伙房门外吃饭,大家蹲在地上,散乱的围在一起,老板恰好也在,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女工秀芹和老板挨着,没话找话,歪头问老板:“朱总,你那个朱是哪个朱啊?”,老板笑了笑没接她的话。秀芹又笑着说:“这也保密!是不是猪头肉的猪啊?”,老板脸色阴晴不定,依然没说话,把一碗刚喝了几口的面汤泼在地上,拿了碗筷愤然离去。秀芹一脸懵呆,嘟囔道:“老板怎么好像生气了呢!”,幸亏老板走得快,不然非憋死人不可。窝在嘴里一口饭菜倒计时追着老板的脚步发射在地上。原始的可遇不可求的快乐,论不上对错。或许真的我就没必要憋着。

我们老板姓朱,比我大两岁,也倒没太深文化,但精明能干是必须的,平时社交场上回复别人您贵姓之类的问题,总是谦然答曰:“免贵姓朱,朱德的朱”。

秀琴是工地唯一的女工,他丈夫小六是个好力工,使不完的力气,且从不偷奸耍滑,老板自然喜欢,哪个工地都带着。媳妇在家没事,特批允许来工地干杂活,好说话,但人倒也勤快,且识耍,谁开玩笑都死鬼死鬼的骂着,给劳累无趣的工地生活带来了不少的欢乐。

第二天见了秀琴我问她:“秀琴,你到底认识几个zhu字?”,秀琴说:“杨工,你别笑话俺了,一年级都没上到头,俺能认识几个字,就认识个猪头肉的猪字,还是六子爱吃猪头肉,老让我去买,那个木牌子上看回数多了,就大概记住了,其实,那个猪字挺好看的!”。我跟她开玩笑:“瞎说,哪有咱秀琴笑起来好看!”,秀琴笑了:“真你个死鬼!”。

过了几天,我在作工资表,老板过来说:“秀琴那工资给她按一天九十开!”。大多时候给工人定工资,老板都会征求我的意见,和我商量着来,一般我的意见还是被采纳的。我说秀琴的工资以前不是说一百吗?老板说就按我说的,话音未落,人已走了。

我放下手头的活,若有所思,癔症了半天,长叹了一口气,唉……

秀琴、小六和工地大多数的力工一样,没上几天学,没啥文化。夫妻像明显,都像红薯地刚出土的红薯,红红的黄黄的圆圆的。干起活来,一出汗,脸上身上脏兮兮的,更像泥土地里出土的红薯。

秀琴一辈子没有生养。我问过她是她的问题还是小六的问题,她说谁知道呢。据说后来他们抱养了个女孩,女孩养到十八岁却跟外地一个小木匠跑了,前几年给秀琴打回来电话,女孩又添了个女孩,但他和小六还都没见过。

天津工地我倒霉。夏天时候出汗脚滑,我在屋里换个灯泡,不够高,一颠脚,把脚下的小木凳子蹬翻,仰面摔下来,竟把胳膊摔骨折了。疼得呲牙咧嘴,恰好秀琴在隔壁听见,急忙跑过来,见我那样,赶紧给老板打电话,慌张得语无伦次,一会儿老板就开车从工地跑了回来,拉我去医院,秀琴陪我去的。路上秀琴埃我坐着,我闭着眼忍着疼痛。秀琴小声问我:“杨工,很疼吧?”,我对她呲呲牙:“不是很疼。”,她说:“肯定疼。你忍忍,马上我们就到医院了”。我想笑,感觉她拿我当小孩子似的。

打医院回来,又在工地待了几天,胳膊肿得老粗,秀琴下班之余楼上楼下给我端吃端喝,给我洗衣服,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现在想来秀琴那样的勤劳善良乐于助人是纯天然的,是没有经过任何文化侵染的,是人性中最本真最宝贵的美。

秀琴大概小我三四岁,据此推算,秀琴走时也就是五十岁左右。

对了,年前我挂了小六的电话,又给我们老板打了个电话,给他汇报了秀琴的事。朱总说:“唉,秀琴是个好人,在我们这里干了好几个工地呢。我得给小六转过去一千元,意思意思。”

我所知道的秀琴大概也就这些。

这个世上已没有秀琴。

今天是女神节。秀琴好像和女神有点不搭。但我今天的确想起了秀琴,忍不住为她写下这些文字。秀琴是个合格的劳动者,几十年来,风里来雨里去,不停的干活干活,始终乐呵呵的。

不论你听得见听不见,杨工得跟你说一声:“秀琴,你一路走好!”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