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怎样给黄姓宝宝起名字大全 给黄姓宝宝取名字大全

怎样给黄姓宝宝起名字大全 给黄姓宝宝取名字大全

时间:2023-03-31 22:34:21

相关推荐

怎样给黄姓宝宝起名字大全 给黄姓宝宝取名字大全

毁真文物,造假古董。不应该是中国人干的事。

有书快看

1996年,安徽黄村一幢建于清朝的大宅子遭遇拆迁,主家心痛无奈,没料到,美国人南希愿意出价1.25亿元购买。这座徽派建筑有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荫余堂,它修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由富甲一方的黄姓商人所建造。荫余堂建成后,黄家祖孙8代人就生活在这里,其乐融融。如今黄家人早已不在这里居住了,但这座宅子是一个家族出生的地方,就是家族的根。随着城市建设规划要求,荫余堂所在的黄村要拆迁,这让黄家人心痛不已。按照拆迁政策算下来,这套宅子其实给不了多少赔偿款,何况黄家人也不差那两个钱,主要就是舍不得让拆,能多留一天是一天,能多看一眼是一眼。他们最不舍的其实是那份割不断的情怀和能寻到根的人生。正当黄家人一筹莫展之时,转机出现了。刚巧有一位美国人南希在黄村旅游,看到这家大门开着,不经意间闯入了荫余堂,偶然间就知道了此事。她被古朴的荫余堂吸引,将老宅子里里外外看了个仔细。慎重考虑下,南希对黄家人说:“我要购买这座古宅,想运送回美国进行修复。”黄家人当时就惊呆了!这可不能乱开玩笑啊。南希认真地表示,她是真的想买下这座老宅。原来,南希是美国波士顿迪美博物馆东方部的负责人,曾经在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深造,对中国建筑文化颇有研究。这是她第二次来安徽黄村旅游,这栋带着时代感的残破宅邸触动了她,与其让它被拆除,不如让她带回美国,也正好完成了她在学生时代第一次来黄村时就有了的心愿:搬一座徽州古宅去美国。所以,南希觉着这是个好机会,就果断决定将这栋建筑买下来,分装拆运到美国,再进行修复。黄家人也觉着老宅与其被拆,不如留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于是他们通过村镇牵线搭桥,谈成了这笔生意。南希回到美国筹钱,她四处奔走,取得一家投资公司的信任并得到了全额注资,这笔跨国生意还被她所任职的地方认可,成为中美文化交流的一个项目立项。不久之后,南希就豪掷了1.25亿元巨资拥有了这栋古宅。为什么南希对荫余堂如此感兴趣呢?它的来头可不小。荫余堂历史悠久,坐落在安徽黄山黄村,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是一栋极具特色的开井院落,装修别致,具备独特的色彩美学观,很有视觉韵味。它以砖、木、石为原料,建筑内随处可见精美的石雕和木雕花纹,结构严谨,风格迥异,让人一见倾心,再难移步。这件珍品,要想带回美国谈何容易?这是一项声势浩大的“物移民”工程,要比办理“人移民”程序繁琐许多,更具挑战性。动工的日子到了,南希带着中美专家和专业拆除团队来了,黄村附近的居民们都前来围观,现场人头攒动,氛围感爆棚。拆卸前,南希严谨地拍照做记录,方便之后还原。专业人员小心翼翼地拆卸荫余堂的每一块砖石。所有建筑被拆分成2735个木件、972块石片,为了避免重建时凌乱,他们细致入微地给每一块材料打上了标签。整个团队精工细作,历时四个月,将所有材料装入了19个国际集装箱,被拆分的荫余堂就这样开始走上了远渡重洋之路。一路漂泊,它们终于抵达目的地美国。拆迁相对容易,复原难度就大了。面对如此多的摆件,复原成为摆在团队面前的一项全新考验。整个团队呕心沥血,用心打造,大到建筑本身,小到宅院里的通道鹅卵石等等,都在力求完美。他们注重每一处细节,慢工出细活,耗费了5年的时间,将整个荫余堂复原成功,如期在迪美博物馆向公众开放,而此时的荫余堂早已价值不菲。复原后的荫余堂几乎和原来的样子一模一样,令受邀前来参观的黄家第36代后人黄秋华女士感动不已,她心中的荫余堂早已不复存在了,她感觉像是进入了时空隧道,穿越后在美国又见到了它,如此熟悉又如此亲切。南希女士当初出于对它进行保护的目的,很有远见地保存好了这栋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荫余堂已成为美国波士顿的一处著名景点,是不少游客和美籍华人必去的打卡地,他们在这里能够感受到一丝久违的乡愁。作者:观沧海编辑:萌萌参考资料:视频《华人世界》、今日中国《“荫余堂”——移民美国的中国古民居》,.12.28#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

黄平子读游若昕《告慰》

——《新世纪诗典》4177

告慰

游若昕

中午

爸爸将我

出版的诗集《冠军》

带回了家

一阵喜悦过后

我对爸爸说道

我们现在回老家

去游氏宗祠

将书

烧给爷爷奶奶

让他们知道

自己的不能写入

游氏家谱

的孙女

是多么

厉害

游若昕,女,生。福建宁德人。中国口语诗年鉴编委。作品发表于《诗歌月刊》《诗潮》《作品》《青春》《鹿鸣》《读诗》《雨露风》等刊,被译成英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韩语、日语、阿拉伯语、丹麦语等。获第七届李白诗歌奖金诗奖,系新诗典新世纪中国十大女诗人。8月,诗集《冠军》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录作者-九年诗选200余首。

黄平子读诗:家谱不写女人的名字,这当然是重男轻女的表现。我们这里多年以前就改变这个陋习了。前些时间,黄氏又造族谱,堂哥对我说,只要捐款500元以上的,不但可以上名字,还可以上照片,男女都行。黄姓是一个大姓,负责造谱的人还是与时俱进的!多年以前,我奶奶修坟,我就明确表示:我女儿的名字可以上碑石我才会出钱。我堂哥堂弟都是很开明的人,我伯父好像也没有说什么。《花木兰》说得好:“谁说女子不如男”!游若昕是好样的。小姑娘的心情更是可以理解的。09月12日20点17分

公元17,13岁的包衣奴才黄氏参加了宫女选秀,并被顺利选中。只是,雍正皇帝并没有将黄氏纳入后宫,也没有将她留在宫中做宫女,而是将其赐给了四阿哥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

其实早在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乾隆皇帝便已经成婚了。在继位之前,乾隆皇帝身边还有八九个侍妾,其中有一位深得宠爱,她就是仪嫔黄氏。

清朝时期,皇帝会给皇子指定嫡福晋或侧福晋,除此之外,还会赐予数量不等的官女子,这些官女子大多会被皇子纳入房中,成为侍妾,如果某位侍妾生下儿女,是有机会成为侧福晋的。

据史料记载,仪嫔本姓黄氏,祖父是内务府营造司掌印郎中佛公保,父亲名为戴敏,原本没有官职,还是乾隆皇帝继位后给了他一个圆明园额外副总领的差事,也只是一个七品小官而已。

从仪嫔祖父佛公保的官职来看,仪嫔只是一名来自内务府的包衣奴才,而且还是包衣管领那一种,包衣管领即我们所熟知的辛者库。

其实,清朝有许多出自辛者库的妃子。比如说康熙朝,曾被视为“辛者库贱妇”的良妃,她是第一位出身辛者库得封妃位的妃嫔。

雍正朝,五阿哥弘昼的生母裕妃也是包衣管领下人,乾隆朝,最有名的包衣管领下人出身的妃子是令妃,即嘉庆皇帝的生母,嘉庆的生母是辛者库人,而且还是辛者库包衣汉人,这您应该想不到吧。

如此看来,出身高低有分别,但造化靠的是自己,为何同样是出自辛者库,有的就能获得皇帝宠爱,甚至生下大清天子,有的就籍籍无名,以宫女身份混迹终生。

除此之外,仪嫔黄氏还有一个叔叔名叫黄阿琳,是正黄旗参领兼佐领,也是苏州织造李煦的女婿,不过,李煦在雍正皇帝继位之初就倒台抄家了。由此看来,仪嫔似乎是来自内务府的包衣汉人。

从出身来看,黄氏应该是非常低的,她的出身还不如后来盛宠一时的令妃,令妃的祖父武士宜、父亲清泰都在内务府任职,而黄氏的父亲戴敏没有任何官位,出身之低,可见一斑。

不过,对于黄氏来说,有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那就是参选宫女,万一被皇帝看中了,家族门第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既然是包衣奴才,那就必须要参加内务府组织的宫女选秀。而相貌出众的黄氏不负父母期望,如愿被选中。只是,黄氏被分到了四阿哥弘历身边服侍。

关于仪嫔在乾隆继位之前的事迹,史料中几乎没有记载,不过有两件事与她是有关系的。

第一件事是雍正九年四月十二日,黄氏怀上了弘历的孩子,但是却没见生育记录,推测应该是小产或流产了。

第二件事是在仪嫔后来的祭文中有“习娴女史”和“勤妇功于紫掖”的描述,由此可知,仪嫔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而且还擅长刺绣等针线活。

直到雍正十三年八月,为大清国操劳了十三年的雍正皇帝突然驾崩于圆明园。随后,宝亲王弘历即位于太和殿,他潜邸的十位妻妾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当然其中也包括黄氏。

同年九月二十四日,乾隆皇帝对后宫妃嫔进行了诏封,黄氏被初封为嫔,因在先帝大丧期间,并没有举行册封礼,因此黄氏的封号未定,暂称“黄嫔”。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仪嫔的初封为嫔位,与纯惠皇贵妃的初封是一样的,在乾隆皇帝初封的后妃中排第五位,排在孝贤皇后、贵妃、娴妃与纯嫔之后。

就在乾隆继位后的九月二十五日,皇后富察氏、贵妃高氏等后妃前往田村殡宫祭奠,所用轻车只有七辆,不见仪嫔的身影,推测此时的仪嫔应该是已经处于病重状态。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一年的年底,黄氏的名字却突然消失在了后妃名单之中,也就是说,入宫仅不到三个月的黄氏突然就去世了,那她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当然,按照正常的逻辑是病逝的,但也不排除受到后宫某位妃嫔的陷害,因为当时黄氏所受到的宠爱非同一般。

话说,在黄氏被诏封为嫔的当天,乾隆还下了一道旨,将黄氏家人由正黄旗包衣管领移到正黄旗包衣佐领下,这是一种抬高后妃出身的做法,这个荣耀也不是一般人能够享有的,皇恩浩荡,能够显示出乾隆皇帝对黄氏的宠爱。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后来的盛宠一时的令妃,令妃在乾隆十年之前已经入宫了,但一直到乾隆十六年才由包衣管领移到包衣佐领,抬入满洲镶黄旗,可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主要是因为她的儿子嘉庆做了皇帝。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待黄氏比对待令妃更加特别。

因此,可以推测,这个仪嫔当时是非常得宠的,她在初次诏封中,与纯惠皇贵妃相同,都被封为嫔,也就是说,假如仪嫔平安地活着,她至少也是个皇贵妃。

可惜的是,就这样一个备受乾隆皇帝宠爱的女人,却匆匆地离开了人世,以致于人们都忽略了她的存在。

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黄氏没有早逝,她必定是乾隆初期非常宠爱的一名妃子,她的位分也不可能只停留下嫔位,极有可能荣至皇贵妃位。

不久之后,乾隆皇帝亲自为黄氏挑选了封号,将其追封为了“仪嫔”。直到乾隆十七年,乾隆皇帝的陵寝竣工,仪嫔黄氏才被葬入了裕陵妃衙门,成为了第一位入葬裕陵妃园寝的妃嫔。这也算是她的殊荣吧!只是有点伤悲!

资料参考《清史.后妃传》

台湾名字最长的人有多达25个字,身份证没有办法打印,只能手写。台南市一名黄姓计程车司机,到安平户政事务所申请改名,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黄大岚是喜神财神衰神福德正神所有神祝福的宝贝小心肝”,字数长达25字,台南市民政局指出,黄男新名字字数太长,虽系统容许50中文字的长度,但身分证输出受限版面无法列印输出那么多字,承办人只好用美工针笔手写在新身分证上。

#你知道哪些中国画家的名字#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黄氏为子,居虞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中年当过中台察院椽吏,后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带卖卜。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头号周刊#

※珍贵的回忆※

※《账本》※

※※※※※※※※※

五十年代,我刚刚七八岁。我常常趁着父亲下地干农活时,偷偷地打开父亲书橱上的抽屉,拿出里面好几本账本。

然后,我翻开这些账本,细细地查看账本上记录着乡亲们捐款的名字和账目。这些记账用的数字,不是1.2.3.4.5.这些阿拉伯数字,而是叫做“番仔码”数字。现在这种记账数字已经消声匿迹了。(见下面的注释)

抽屉里还有大伯父这个清代秀才佩带着领带、穿着西装的照片。在那个年代,我根本没看过穿西装带领带的样子,总觉得很新鲜,很了不起。也总觉得大伯父不是普通的庄稼人。

我家为什么保存有乡亲们捐款的记录本呢?……

这就要从头说起。

我们这个山村的村民大部分姓黄,据族谱记载,我们黄氏家族是从福建莆田迁徙到潮汕平原上定居的。

从莆田迁徙到这里定居,至今己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我的父亲有五兄弟。在清代期间,大伯父历经十年寒窗苦,终于在乡试中考中了秀才。

当时的村政和乡亲们自愿踊跃捐款,凑足资金,请了戏班,在村东头的土戏台上演了三夜大戏。

父亲生前告诉我,当年家里为了支撑大伯父十年求学之路,家庭经济紧张,在庆祝大伯父喜中秀才时,家里没有什么可以招待客人的,就拿出我们山村的土特产:杨桃请客。摆了滿满的几桌子杨桃,有甜的杨桃,也有泡过盐水的酸杨桃。

如今,历史翻过了一页又一页,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留下的,只有那回忆长河中一朵朵的浪花。

我以拙诗一首,以示纪念。

☆☆☆☆☆☆☆☆

屈指光阴秋复冬,

蝉声高唱惊苍穹。

阅尽人间春色晚,

迎来大地秋意浓。

日月如梭韶华逝,

人生似梦夕阳红。

代代相传舞翰墨,

生生不息兆飞熊。

黄惜春诗

8月2日

xxxxxxxxxxxxxxxxx

注释:

番仔码:也叫花码,是中文使用的数字系统。

例如:1、2、3、4写作丨、ll、Ⅲ、x、。在阿拉伯数字传入之前,在中国广泛使用。

明朝有个皇帝,直到晚年驾崩前还念念不忘让朝鲜进献处女。但是有个黄氏女在家与姐夫偷情,竟然怀孕了!

很多人都知道,朱棣的母亲硕妃是朝鲜人,他算半个朝鲜人,这当然是他对朝鲜女子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朝鲜女子自有值得朱棣喜欢的原因。今天,很多去过朝鲜的人,都对朝鲜女子的容貌气质印象良好,总体的评价是:自然纯朴、皮肤白、容貌端庄。

于是朱棣自迁都北京后便督促朝鲜向大明进贡处女。"恁去朝鲜国,和国王李芳远说有生得好的女子, 选拣几名送来。"朱棣的口气就是这么直接。

大明永乐,朝鲜李氏王向明朝进献了韩氏和黄氏两个美女。美女黄氏正值妙龄,姿容艳丽,在朝鲜也绝对是一等一的美女。虽然美女黄氏是天生的美人胚子,但她却生性轻浮,妩媚风流,与多名男子有染,恰逢她刚刚怀孕就被选中了。

为了能够掩盖呕吐的真相,黄氏在前往大明京师的路上装作水土不服,还不停的向随行太监要一种朝鲜的特有食物。

孩子是万万不能生下来的,怎么办?黄氏借口自己难受,要伺候的婢女天天为她按摩肚子,狠狠地按,往死里按,黄氏要把亲骨肉弄死,真是够狠的。

这招还挺管用,她就这样忽悠过了所有人,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大明帝都南京。但当她服侍朱棣时,阅女无数的朱棣很快发现黄氏不是完璧之身。当晚朱棣就勃然大怒,把她裸着身子赶出了内殿。

这彻底激怒了朱棣,让侍卫严加审讯,最后的结果让人咋舌,她竟然和多名男子有染,不仅跟自己的姐夫私通,更与邻居,乃至皂隶通奸。这让朱棣非常恼火,既要问罪于同行而来的女子,也要向朝鲜王室讨说法。当时形势岌岌可危,弄不好不仅会血流成河,还有可能导致两国大动干戈。

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这个黄氏在来大明的途中偷偷流产,而给她送亲的也正是她的姐夫金德章。这一路上,金徳章经常偷偷摸摸地趴到黄氏的车窗跟前,两人不断地窃窃私语。

临走前,金德章坐在她的窗外,久久不忍离去,被太监黄俨发现,遭到严厉斥责。上路后,黄美人悄悄地怀揣着情人送的一把木梳子,肚子里又怀了孩子,心惊胆颤地一路随车前行。

在那些侍女抚摸的帮助下,黄氏在某个夜间解手的时候掉落一块“肉”,茄子大小,连皮带肉,黄氏把小东西扔进了坑里。

但这一幕恰好被人看见,发现竟是一个尚未成型的胎儿。这事也是朱棣发现黄氏不洁之身后,有人告发上来。

朱棣是何等人物,竟然被这么多人戴绿帽子,大骂黄氏道:“性险无温色,类负债之女”,大意是说 “她整天哭丧着脸,没有好脸色,跟欠钱一样!”这件事可不能这么算了,朱棣不仅要质问黄氏的欺君之罪,而且还怀疑朝鲜王室是否要混乱明朝的血脉。

但是和黄氏一起的另一名朝鲜女子韩氏颇受宠爱,被封为丽妃,她怕朱棣一怒之下发兵攻打朝鲜,便趁着宠幸时,吹耳边风:“黄女在家私通别人,我王哪里知道?”

朱棣好色,所以在美色面前耳根子软,只好命令丽妃扇了黄氏几个耳光,算是消了点怒气。朱棣最终选择了原谅黄氏,也没有因此问罪朝鲜。黄氏就此失宠,但是韩氏却获得了朱棣的青睐,成为了后宫最受宠的妃子。

在史料《李朝实录·世宗庄宪大王实录一》里,原文是这样的:“帝(朱棣)以黄氏非处女诘之, 乃云:‘曾与姐夫金德章、邻人皂隶通焉。’帝怒, 将责本国, 敕已成, 有宫人杨氏者方宠, 知之, 语韩氏其故, 韩氏泣乞哀于帝曰: ‘黄氏在家私人, 岂我王之所知也?’帝感悟, 遂命韩氏罚之, 韩氏乃批黄氏之颊。”

到了晚年,念念不忘的朱棣最后一次吩咐朝鲜献处女,但使者还没出发,他却在北伐蒙古回来的路上驾崩了。

《李朝实录》中记载的说法,把化解大明与属国朝鲜之间危局的功劳算到丽妃头上。其实朱棣也只是说说气话,想吓唬吓唬朝鲜王,加强对朝鲜的控制,朱棣也知道两国交战,也会损兵折将,劳民伤财。朱棣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女人而兴兵。一代明君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朱棣这样处置,也是非常明智的。

朱棣要是真的因此发兵,那不就等于昭告天下人:“我朱棣被戴绿帽子了”,这不就成了无道昏君,普通人家都是家丑不可外扬,更何况帝王家,如果他真的这么做,那么朱棣就真成笑话了。

那么那位韩氏的结局如何呢?

永乐十九年(14),爆发了牵连众多嫔妃宫女的吕鱼之案和风化案,这让朱棣倍感耻辱,韩丽妃和黄氏也被牵连其中。在这两起案件中,黄氏受牵连被杀,韩丽妃被关进冷宫断绝饮食,守门太监可怜她,偷偷送来食物,她才没有被饿死。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去世,殉葬的嫔妃宫女多达30多位,韩丽妃的名字赫然在列。韩丽妃听到自己要被殉葬的消息后悲痛不已,向新登基的皇帝明仁宗朱高炽苦苦的哀求,声称自己家中还有老母需要照料,希望能放自己回国照料母亲,而等待她的却是明仁宗残酷的拒绝。最终,韩丽妃被吊死殉葬。

#南昌# #安义# #祭祖#

水南村的黄氏宗祠内,还张贴有详细的祭祖流程。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完整的祭祖流程规则。

水南村黄氏宗祠祭祖规定要求:祭祖目的是缅怀先人、激励后人。要求全族祭祖。每年祭祖时间为正月初一,不分男女长幼,均可参与祭祖盛事。当日上午8点30分,参加祭祖的人员一律在祠堂门前空地集中,并按规定的位置列好方阵。9时整鸣铳三响,大开祠门后,按司仪宣布的次序进入祠内。

参加祭祖的人员必须服装整洁,鞋帽干净,举止端庄,身无异味。进入祠堂后应站在指定位置,不得吸烟吃食品。同时要服从司仪指挥,如仪参加祭拜,仪程未毕,不得随意退出。礼仪进行中,应抱虔诚严肃的态度,不得喧哗谈笑。另外,还要爱护族产,不得随意触摸祠内建筑和陈设,更不能私自动用祠内一切物品,造成破损丢失,要照价赔偿。

祭前准备:祭祖前数日,要打扫和整理祠堂内外环境,拭抹祖先神位,并按昭穆次序摆放;要擦洗干净祭台祭器,有缺损者应予维修或备足,应有大香盂一座,烛台二个,敬盆三个,果盘六个;要悬挂好祠堂大门外横批一条,祭台前横披一条,神龛前帐幔一付,后堂横梁吊带绣球四个。

说完祭祀前物品准备,再来说祭祀人员安排。黄氏宗祠要求划定祠堂内外的人群位置,并制备位置标志牌,分别为:族众、同宗代表、贵宾。这些人要整理好祭礼服装、帽子。要配备司仪一人、引祭二人,二人各着兰色长衫一件,礼帽一顶。还要有主祭一人、副主祭二人,各着兰色长衫一件,瓜皮帽一顶。

还需准备胸花若干,分别在绸带上写上名称:司仪(一人),引祭(二人),主祭(一人),副主祭(二人),同宗代表(视实际人数定),贵宾(视实际人数定)。此外,还要准备祭文、祝文定稿。

接着,水南村黄家要向与罗田黄氏同宗始祖的支裔及相关单位发出邀请函,并及时统计参加祭祖的各类人数。

在当代社会,祭前准备期间里,黄氏族人会及时向村、组干部通报情况,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尽量争取他们的支持。

祭祖当日还应做好以下各项准备工作。第一,备好熟“三牲”,即全鸡、全鱼、猪头,要以敬盆分盛,置于神龛前案上。第二,要备好“三点心”,清明饼、广桃酥、核桃酥,分三盘装,置于神龛前案上。第三,要备好“三果品“,即苹果、香蕉、橘子,分三盘装,置于神龛前案上。第四,要备白酒一瓶,酒盅若干,均放入一个托盘内,置神龛前案边备用。第五,要做好当日中午所有人员会餐的准备,饭、菜、酒、饮料、碗筷、席位以及分桌名单。

随后还有祭祖礼仪。要求鸣铳三响,大开祠门,参加祭礼人员入祠,由领祭导引主祭、副主祭、同宗代表、观礼贵宾、参祭族裔分别就位。接着,司仪喝彩,宣布祭礼开始。然后是鸣爆、奏乐。之后是请主祭、副主祭、同宗代表沐手(奏乐),并请主祭、副主祭、同宗代表依次向祖宗三叩拜、上香(奏乐),再请主祭、副主祭、同宗代表依次向祖宗敬酒(奏乐)。再往后,就到了请主祭恭读祭文(读完后火化)的环节。读完祭文,再请族裔上香,自愿敬献仪金、善款(奏乐)。再下一个步骤则是请主祭代表合族辞祖,行三叩拜礼(奏乐)。最后,礼毕、退词,请领祭导引参祭人员饮福受胙(会午餐)。

这篇黄氏宗祠的祭祖礼仪流程规定可以说是相当完备了,是当今研究祭祖礼仪不可多得的“活化石”材料,对我们还原古代祭礼很有帮助。

最后,我还看到了黄氏宗祠的一篇祭礼献词。词云:

第一章(行初献礼)

书文忆思源:

诸返克,顺哉一脉发罗田;想当初,人带地来名千古;始宗邦,最后双传

第二章(行亚献礼)

鼻祖得眼前:

迈古先,迁求无两故乡传;故居初,金狮白鹿中乡瑞;千百世,万代迢然

第三章(行终献礼)

曹乱几多年:

满丰年,见哉夫子建西先;今世纪,逢岗必发西山下;于后世,永祥其全

这篇祭礼献词据说是当地一位水南老人提供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