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齐鲁政情丨山东这家国际邮轮母港区 正下一盘百年“大棋”!

齐鲁政情丨山东这家国际邮轮母港区 正下一盘百年“大棋”!

时间:2020-05-08 10:50:50

相关推荐

齐鲁政情丨山东这家国际邮轮母港区 正下一盘百年“大棋”!

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承载区、国际资源对接的思想策源地、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的核心区——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作为着眼未来百年发展的历史性工程,这里的一举一动,都在描绘着青岛的明天。

5月5日青岛日报以《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正破土而出》为题,对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开工以来的变化进行了报道。该区域,一体推进产业导入和区域规划建设,工程建设不断提速,产业招商日渐成势。这个“爆破点”产生的热量,正辐射西部老城区、辐射青岛,为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老城复兴积攒越来越多的能量。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从一百年前说起

1891年,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1892年,青岛近代第一座人工码头——青岛栈桥开始兴建。此外,在青岛河入海口以南兴建“衙门桥”码头。这两座码头的兴建,是青岛建港的开端。

1901年,大港开工建设。后海以原大鲍岛码头为基础修筑的小港投入使用,带来源源不断的货流与人流,被形容为“舳舻相属,万里连樯,风帆遮海”。

1904年3月,建成一号码头北岸5个泊位,并正式对外开放,这是青岛大港最早宣布对外开放的码头。

1929年青岛设特别市,青岛港随之发展壮大。1936年2月建成三号码头。1945年至1949年,青岛港共建6座码头,36个泊位,1949年吞吐量达到72万吨。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港真正成为人民的港口。随之修复扩建了战乱中被破坏的码头,业务范围、吞吐能力不断扩大。

1978年青岛港吞吐量达2002万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青岛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港被时代推到了开放的最前沿,进入全面快速发展时期。

200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亿吨,成为新崛起的国际亿吨大港。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依托百年老港优质资源,集聚邮轮旅游、金融贸易、智慧创新、商务文化四大产业,正在加快建设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承载区、国际资源对接的思想策源地、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青岛)的核心区。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是着眼未来百年的历史性工程

今年3月28日,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举行建设开工暨全球招商仪式,4.2平方公里的青岛港老港区由此步入发展快车道。

据悉,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是青岛市依托青岛港老港区转型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作出的重大部署,是着眼未来百年发展的历史性工程。拥有9公里长的港口岸线和4.2平方公里宝贵土地,规划总建筑规模539万平方米。该区域的转型改造是青岛城市历史城区更新发展的重大平台。

作为此次项目签约的主力,青岛市北区围绕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依托“1412”和“六个千亩”等载体,聚焦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三新”产业,全面推动产业招商和项目落地,持续完善产业生态,用新产业激活老城区。本次新签约的14个项目涵盖航运、贸易、金融、文旅等领域,项目总投资额达213.5亿元。

根据完成的《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整合)暨启动区修规与单体方案设计》,规划方案将青岛邮轮母港区划分为乐海坊、探海坊、尚海坊、通海坊、居海坊等五大片区,按照近、中、远期进行更新改造,逐步完成大港港区全面转型升级。

未来的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将实现七脉连通,撬动城市年轮、连接城市基因,赋予港口时代活力。服务连通,区域协同,共同构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文化连通,向外辐射,共同构建城市文化传承体系。陆上连通,区域衔接,共同构建城市快速疏导体系。绿色连通,花道相连,共同构建城市开放空间体系。地下连通,形成邮轮港区南北向、东向的大运量快速直接通道,奠定大港与青岛其他城区的轨交格局。

当前,启动区加紧开工建设,交通线路快速施工,规划设计从纸面落到地面,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建设已按下“快进键”,一座集邮轮旅游、金融贸易、智慧创新、商务文化四大产业于一体的邮轮母港区正破土而出。

热火朝天,紧锣密鼓。青岛港老港区凝聚着青岛百年发展的历史,也承载着人们对城市未来百年开放发展的新的希冀,青岛高质量发展的新航程,正从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加速前行。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秀岭 报道)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