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中秋 | 又是中秋月圆时

中秋 | 又是中秋月圆时

时间:2018-11-20 13:36:38

相关推荐

中秋 | 又是中秋月圆时

图源摄图网

以中国历法而言,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 ;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此时秋天已经过了一半,失去了春天的温馨,一改夏日的浪漫,更无冬天的肃杀。天是那么高、那么蓝、空气是那么澄潵、那么清新。也只有此时,你才能领悟到“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意趣。

据历史学家推断,中秋赏月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的《秋有月》传世。而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之说。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月饼。到了明清两朝,民间的赏月活动更是花样翻新。“其祭果饼必圆”,而且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同时还有“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图源视觉中国

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东京梦华录》中有描述汴京开封玩月赏月、阖家团圆的盛景:“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这里的“玩月”也好,“笙歌”也罢,包括通宵达旦,一夜“嬉戏”,都反映了阖家团圆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所以不论你身在何处,贪贱富贵,只要你是炎黄子孙,中秋节就是仅次于春节的团聚日子。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小时候我们叫月亮为月奶奶。中秋的夜晚,只要天气晴朗,就能领略到“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况味。苍穹间皓月当空、寒星点点; 月光下微风拂面、云影暗涌; 草丛中虫声唧唧、浅唱低吟。树荫里薄雾如纱、若梦若幻。故乡院里大枣树下,会放上一个小桌,上面摆着从自家树上摘下来的石榴、苹果、大枣和切好的月饼。全家人有说有笑,一边欣赏着圆圆的月亮,一边津津有味的吃着甜甜的月饼。吃过月饼,爷爷点上一袋烟,开给慢声细语的给我们讲嫦娥奔月、讲吴刚残桂、讲玉兔捣药,讲牛郎织女,讲好多传说中关于月亮的故事。如今,这种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话月圆的机会越来越少了。随着子女的长大和老人的故去,渐渐地幻化成久远的记忆。

秋天意味着收获和成熟。中秋前后,高梁红了,苞谷熟了,大豆该收割了。到处是丰收景象,到处是瓜果飘香。记忆中,秋收最难捱的就是“出"(刨)红薯和掰苞谷。

家乡商水地处豫东大平原,因为红薯产量高、易管理,在那个“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木法活"的年代,广裘的土地上除了高粱大豆,就是大面积的红薯和苞谷。出红薯要先割去秧子,长长的秧子犬牙交错,拽不动、扯不断,弄起来十分费劲。刨红薯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铁钗和抓钩插进去,搞不好会给红薯添几个窟窿。

还有掰苞谷,钻进一望无际的青纱帐里,像洗桑拿浴,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更难耐苞谷穗子碰到皮肤奇痒无比,苞谷叶片锋利如刀把胳膊上拉出一道道血痕。最高兴的莫过于放学回家,猴似的爬上树稍,挑红透了的枣儿往嘴里扔,拣裂开嘴的石榴往兜里摘,最开心的是大人从地里回来,用草穿起来一串串蚂蚱老扁和蝈蝈,烙馍时放鏊子下面烧熟,要多好吃有多好吃,至今想起犹唇齿生香。若是再烧上几块红薯和嫩苞谷棒子,纵然是神仙也会动了凡心。

记得去年中秋与月无缘,连着几天的雨一直不曾消停。中秋看不见月亮,当然是一件很遗憾的事,唐人司空图巜中秋》诗:“闻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把中秋之夜无缘见月的愁怅表达的淋漓尽致。

但愿今年中秋之夜,天朗气清、无风无雨。算起来,还是有月亮的中秋节最美。

栏目策划:李翊

微信编辑:王小懒

点击下图

一键了解「生活市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