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童年趣事之割猪草的乐趣

童年趣事之割猪草的乐趣

时间:2019-11-29 03:08:49

相关推荐

童年趣事之割猪草的乐趣

60年代未,农村人的收入主要靠挣工分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到年终按一年挣工分折算现金,计算一年来每家农户是分红还是找社“到欠生产队”。

劳动力多的,到年终还能分到除基本口粮外,分红部分所得的稻谷、玉米或现金;劳动力少,的年终结算下来还要倒欠生产队的钱。

那时“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不准做生意、不准搞副业。主要从事粮食种植。农户除在自家自留地种植蔬菜卖一点钱外,就是养养点鸡卖蛋、喂点猪来贴补日常生活开支。

农村的每家每户都有猪圈房,多的有3至4个圈,少的一有1个,一个圈可以养3至4头猪,我家有两个圈,一年要喂4、5只猪。

猪草成为每家每天必用的,大人们要挣工分,只有在出早工回家时、中午休息时割一点外,剩下的就由小娃娃们来完成。

从读小学四、五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回家后要背起背篼,拿上镰刀去割猪草。

儿童时代割猪草

农村养猪一般是黑猪,一到开春到街上猪市上去买猪崽。猪崽买回时17、18斤,要整整喂1年以上。猪长到120斤以上就可以卖了,最重的有150斤,卖猪只能拉到公社的屠宰场去卖,统卖肥猪。

卖肥猪时,每斤毛猪0.52元,一头猪只能卖50、60多元。卖猪的钱除去第二年买猪崽的钱外,剩余的就给一家人买布缝制新衣、购买农具、过年买年货用。

卖肥猪后有粮食供应,每头猪由生产队补助50斤玉米,还能领到10斤肉票,凭票购买的肉每斤0.7元。

因为一年中,难得吃上一回肉。每家卖肥猪时都要割上2、3斤肉,回家后“打牙祭”。 只有卖肥猪时才能有肉吃。所以,那时的我们一听卖肥猪便高兴得手舞足蹈。

一大早起来,父母在前面牵着猪儿走,我们在后面用小树枝轻轻抽打着猪儿往前走,要走4、5里的路才走到公社的屠宰场将肥猪卖掉。

但要把猪崽喂养成肥猪,很不容易。一是当时粮食都不够人吃,猪只能吃猪草和洗碗水、洗锅水;二是猪长期吃青草很容易发生青基酸中毒或吃了有毒的青草患上烂肠瘟死掉。我们家每年都要死亡1、2头猪。

为减少损失,死去的猪不能丢掉,先将血放了后,在家里用开水烫皮去毛,破腹去内脏,切成块状洗净放入锅内加气柑叶,生姜,柑橘皮煮熟,拿到街上去卖,叫瘟伯儿肉。 猪肉煮熟后,除了家里吃一点外,剩余的肉要拿到市场去买,能买多少就算多少,换回一点本钱,来年开春又去买猪崽继续喂养。

瘟伯儿肉在城里的市场上、农村场镇的逢赶场天都能买到,瘟伯儿肉很瘦,不肥,没有油气。加一点辣椒面、花椒面和酱油,看起来红透透的,吃起来麻辣清香。一小块5分钱,一只温伯猪肉不到2个小时就全部卖完了。

现在病死的猪都采取深埋无害化处理,国家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不准在市场上公开销售。但在边远的农村农贸市场,有时也会偶尔买到温伯猪肉。

猪吃的主要是猪草,煮猪草时将洗碗水、洗锅水烧开加用入宰细的猪草、少量的谷糠、麦麸煮熟后拿去喂。

好在读小学时作业不多,在学校时就做完了。4点过放学回家后就背上背篓,拿上镰刀,约起同龄3、5个人小伙伴一起走到田坎边,小沟边,河边去割青草草。

在割猪草的过程中,女孩子确实比男孩子有优势。女孩子都把背篼装满了,男孩子还不到一半。那时,如果没有割到猪草回家,是要挨父母打屁股的。

天真顽皮的童年,乐趣激发灵感。为了完成割猪草的任务,我们想尽各种办法:一是玩一种打叉叉的游戏:用三根小小的树枝上端绑在一起,下端分三个方位叉开,将猪草堆成小堆放在叉叉的后面,后退3、4米远,用一截小木棍向叉叉打去,只要将叉叉打倒,后面的猪草就归你了,女孩子没有男孩子会打,经常都是男孩子赢的多,用这种游戏我赢了不少猪草;

二是想办法哄骗家里的父母,用树枝在背篓的中间穿过,形成“米”字交叉,上面放上猪草,回到家后远看是满满的一背猪草,结果背篓下面是空的,实际上只有半背篓。这个方法1、2次可以,多了就会被父母发现,结果换来的又是一顿打屁股。

夏天,农闲的时候,父亲还会带上我,到赵公山上去割猪草,打田葛叶(藤蔓植物,叶子可以喂猪)。

打田葛叶需要4、5天,那时要住到山上的亲戚家里。把田葛叶摘回来后在亲戚家晾晒,晾晒干后的田葛叶很轻,装在麻布口中背回家,揉细后加在青草中喂猪。

记忆中有一年暑假,我和父亲及地邻上的一个哥哥到赵公山所辖的龙凤村二队,到亲戚王华清大老爷家中,在他家的自留山上去打田葛叶。

山区的农房

山里的亲戚也不很富裕,但淳朴、厚道的性格,热情待人的情景记忆犹新。

早上喝的是玉米糊湖,加泡黄瓜。中午吃是玉米蒸蒸加炒土豆片片,晚上是玉米馍馍加咸菜汤。

山里的住房要比乡坝头的多一点,因为木材比较多,条件好的用木板将房间隔成上、下两层,我们是客人一般住在上层,上层不但空气好,而且视线好。

一大早起床后,呼吸着山里特有的清新空气。站在窗户边向远处望去:山峦起伏,青山翠叠,晨雾向洁白的玉带缠绕在群山之间;随着鸟儿在树丛中,蹦来跳去,树枝、竹枝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揺曳起舞;净下心来倾听:画眉、百灵、山喜鹊“咯咯”、“咕咕”、“吱吱啾啾”、“唧唧啾啾”的叫声,像美妙的音乐回荡在山野之间。

山野中的雀鸟在歌唱

微风徐徐吹来,轻轻抚摸着脸庞,使人感到清新气爽,心旷神怡。眼前的情景,忘却了生活的艰辛,采叶的疲劳。白天,父亲他们去打田葛叶时,我与同龄的小孃孃、小叔叔们一起到玉米地里找寻山黄瓜,摘野生猕猴桃。 晚上逮亮火虫(萤火虫)。

遇到他们大队放电影那就是最高兴的事了,山区放电影与乡坝头不也样。从住家到大队放电影的地方要走5、6里的山路,那时没有电筒,去和回家时都要打着火把。

由于住户分散,在去和回来的路上远远望去火把的光亮在山与山之间相互辉映,就像电影里面红军长征时晚上在山间行军时的情景,时不时相互之间还要大声吼一下令人感到神秘和兴奋,也对山里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回忆当时,时至而今,不由想起东晋·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儿时割猪草的乐趣,只能留在记忆之中。历史在发展中巨变,岁月在沧桑中轮回。 人的一生,就是勤劳奋斗的一生,有信仰、有理想的一生。无论功名成就与否,要淡泊名利,大爱至善。言传身教,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孝道持家、善良贤达、凝心爱国的传统美德延伸下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