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着力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着力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时间:2022-05-16 13:48:22

相关推荐

着力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有生活的积累。正如俗话所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写作动笔最主要、最基本的准备之一就是生活的积累。于是,为写出好文章而组织参观、看电影、郊游……这样的活动自然让学生感到新奇,但一到作文,除极少数习作尚属耳目一新外,大多数仍是对过程的简略或琐碎的记叙,中心不明,事例不典型……可见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除了与生活内容、生活经历少有关外,更主要的还是由于他们不善于观察、思考、感受生活,让许多宝贵的作文素材白白地流失了。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谈自己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鼓励学生树立“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感受的”这一信念。

感受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按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解释,外部自然事物之所以可以具有人的情感性质,主要是外在世界的力(物理的)和内在世界的力(心理的)在形式结构上的"异质同构"。如天鹅那洁白一尘不染的羽毛和从容的形态正好与人类高洁、善良的情调相对应,黄鼠狼那细长、油滑的体态正好与人类某种隐蔽、狡猾的情感相对应。又如我们观察一刚出土的嫩芽时,我们会说它是由伸出柔柔的芽尖,向周围试探着,然后弯曲自己的身子,设法避开障碍物,或者想推翻它,经过努力,它终于从重压下放出来,舒展姿容……可这个表述过程所展示的正是人类才有的渴盼、期待、努力、希望等情感因素。从而使学生明确只要我们在对外在客观事物观察的同时,又能观察自己的内心感受,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能挖掘自我。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感受的,都是可以让我们捕捉到有用的东西的。

二、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大艺术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是到处存在的。一个留心周围一切的人,他会时时处处对生活做出评析的。电视剧《三国演义》播放时,一个学生到新华书店想买一本原著读,竟发现书架上没有这套书,这位学生写了一篇感想《书店怎不见古典名著?》。从名著遭受冷落,到武侠、言情小说、教辅书、卡通书泛滥,联想到一些社会现象,写得很有深度、新意。一位学生有一次由四枚5分硬币去买一块橡皮,店主不收5分硬币这一小事为线索,构思了一篇反映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日渐昌盛的感想。还有一位学生从某一教师上课口头语“这个”的出现次数统计中,谈了对教师教学时的语言问题等等。像这类习作,我们要及时在课堂上作范文讲读,及时表扬并指出。上面这些例子中的学生生活并没有什么奇异之处,但他们都能别出心裁,言人之所欲言,发人之所能发,因为他们是真正的生活有心人。许多学生听了这样的文章,感受较多,久而久之,学生再也不会对身边的人和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生活这泉活水会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激情,馈赠给学生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学生写出佳作。

三、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巴甫洛夫说:“要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观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的发展是感受生活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作文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对于客观事物,只有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才会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学生观察。例如学生在观察时,往往不注意观察顺序,常常东瞧西望,显得杂乱无章,教师应指导学生有序观察,从整体到部分,从近到远,从上到下,从景到人,从静物到动态物体。通过不断实践,反复纠正,学生就能有顺序地观察事物,作文也就能做到言之有序。又例如学生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笼统,不善于区别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特点观察事物,如学生分辨不清兰花和水仙花,就引导学生从这两种花的茎、根、叶、花和种植方法等方面观察比较,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捕捉事物的特点。因此,教师应注意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久而久之,学生感受生活能力定会增强,生动、具体、真情实感的文章也就有可能诞生了。

四、指导学生写日常生活中的瞬间感受。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养成触景生情、见物生情,闻声生情等习惯,要求学生设立课外练笔本,有了感受,就及时动笔,抓住灵感,自觉地去作文,点点滴滴积累。例如,有一个学生写他有一次偶尔向窗外看去,看到一位老人蹬着一辆小三轮车载着老伴,还不时地向她介绍周围的一切,刹那间想到了为了生活而奔波的父亲和下岗打工的母亲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对父母的至爱亲情,决心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恩情。

教师也可以上感受信息交流课,组织学生交流校内外生活的种种感受,起到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作用。还可以把学生带出去,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想象。

五、培养学生间接感受生活的能力。

“间接感受生活”,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书刊、影视、广播及媒体来感受生活,这也是一条感受生活的重要途径。俗话说的好:“书是有字的生活”,只要学生设身处地的带着相应的情感去阅读,去再现书本借助文字所表现的生活情境,就一样能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读朱熹的《春日》,就可以体味诗人通过泗水河边带的大好春色的描写,想到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领略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好意境。读《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脑子里要像过电影一样再现当年解放隆化战斗的壮烈场面,体会从中表现出来的对敌人刻骨仇恨的感情和大天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一句话,要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中的人、事物动真情,把自己融入文章当中去体验,融入文章的情境中去领会。那么极可能触发学生的文思,催动写作的激情。在这种“自然而然”的情境下写文章,就往往能够一气呵成、有血有肉。

人生的经历是一个人自己的宝贵财富,假如能够经常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气象万千的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亲自实践中感受生活,真城地去感谢生活的馈赠,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积累情愫。随着岁月的东逝,他头脑中作文的生活积累“软件”库,也就日见丰盈起来了。同时我们要指导学生经常去翻阅整理自己的“硬件”自己的书籍、资料卡片,存入电脑中的资料等等,经常地指导学生通过书刊、影视与媒体来感受生活,学生建起了自己的“软件”和“硬件”库后,我们就能较好地解决学生写作“源”的问题,就能较好的打好学生写作的基础,使学生“下笔如有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