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什么是果粮间作(果粮间作的好处)

什么是果粮间作(果粮间作的好处)

时间:2022-09-12 13:12:36

相关推荐

什么是果粮间作(果粮间作的好处)

果粮间作是指果树与农作物间作、套种的一种栽培制度。在我国北方常采用。中国自古有之。如《齐民要术》叙述了姜与果树间作,以果树树冠遮挡阳光,有利于姜的生长。《橘录》记载了用朱栾嫁接柑橘,在水稻田中筑墩,实行稻橘间作,在潮汕、浙江等地,仍沿用至今。1980年后,各地提倡立体农业,果粮间作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多种经营的模式。

果粮间作的好处

果粮间作,可以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由于农作物相对矮小,可利用近地面空间:果树树冠高大,年生长周期长,占据地面上层空间。从而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在山区梯田,尤为明显。果树根系较深,可以利用土壤深层的矿质营养与水分,而农作物则利用土壤浅层营养与水分,也提高了对土地的利用率:在沙土、海涂等风害严重的地区,或在半干旱农作区,合理栽种果树,可以兼收防风保土的效益,减少风雨对表土的破坏与侵蚀作用以及干热风的危害,从而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果树经济效益高,生长结果比较稳定,在易受自然灾害,农业生产不稳定的地区,果粮间作可以起到支援农业和稳定农业生产的潜在作用。山东乐陵枣粮间作,每亩可年收鲜枣150~200千克,粮食500~700千克,或皮棉100千克。

果粮间作的方式

在山区,果树一般栽在土层比较深厚的梯田边缘或壕顶的外侧。如梯田壁较高,或间作的果树较矮,如苹果、山楂、桃、石榴等,常每一梯田一行,株距较大,使果树在生长以后,株间仍有较大空隙,不影响梯田阶面农作物的生长,如梯田壁较矮,而梯田面又较窄,所间作的果树为高大树冠。如梨、柿、杏、核桃、板栗、杨梅、龙眼、荔枝等,则可以隔一梯田栽植一行。以免树冠遮荫过大,妨碍作物生长。山区管理不便,果树宜选根深耐旱、耐瘠和果实贮运加工方便的树种。故北方山区常以柿、杏、山楂、核桃等为主。

平原、沙地常以果树兼作防护林,行距大,株距较小,南北成行。北方农田一般为15~20米,栽植枣树时,则以树高的3.5倍作为行距。北方树种除枣外,柿、梨、苹果也常用;南方则以柑橘、李等为主:水稻区,则以柑橘为主。农作物则以粮食作物为主,也有间作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及薯类作物;苜蓿、蔬菜(尤其秋菜)均不宜间作,以免影响果树正常生长或安全越冬。

果粮间作方法

栽植果树前,应深挖定植穴,深1米,宽度依不同果树而异,并同时进行改土,底层多加有机质,以便使果树根系向下生长。果树幼龄时,间作物应距树干1米,株间也可间作,以便充分利用土地。果树进入结果期时,间作物种植以留出树冠为度,株间不宜再间作。此时,由于果树的收入增加,足以弥补减少间作面积的损失:在大面积实行果粮间作时,间作物也可应用适宜于间作的高矮不同农作物。一般近果树树冠投影处,可以间作矮生作物,如花生、甘薯等。中间则间作小麦、谷子、玉米等较高秆的粮食作物或棉花,这样可以分别适应近冠区和远冠区的不同光照、土壤等条件的差异,充分发挥各种作物的优势:果粮间作后,同一块土地存在不同类型的作物,其生育季节也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不同果树,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分别进行施肥与灌溉,尤其是要考虑近冠区间作物与果树之间水肥的协调问题。譬如在果树秋梢停长前,肥水过多,则会延长秋梢的生长,从而导致抗寒力的降低,所以肥水是否得当,要根据果树和间作物综合考虑。枣粮间作之所以能大面积应用,除枣树发芽晚,落叶早,对间作物的光照影响较小外,还在于枣树需水肥的季节与多数粮、棉作物能相互适应。间作的果树,一般宜留高干,干高1~1.5米,便于树下农作物的管理;同时,修剪时要保持树冠紧凑,控制结果部位外移。达盛果期时,可以行环剥,以免树冠过分扩大。但应加强水肥管理,防止果树早衰。

实行果粮间作时,首先要明确以粮为主或果粮并重,特别在平原或水稻区,要在尽可能维持粮(棉、油)单产的情况下,争取多间作一定数量的果树。即间作中的粮果比重应以确保一定的粮食收成为前提,使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达到最佳水平:其次,要粮果管理并重,获取粮果双丰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