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番茄巨芽病和丛枝病

番茄巨芽病和丛枝病

时间:2019-08-18 07:03:45

相关推荐

番茄巨芽病和丛枝病

报检植物:番茄

报检类型:病害

检测认定:番茄巨芽病和丛枝病

中文名称:番茄巨芽病和丛枝病

中文别名:

病原中文名称:植原体(原称类菌原体)

病原分类地位:细菌域、柔膜菌纲、厚壁菌门、无胆甾原体目、无胆甾原体科、植原体属(待定属)

病害类型:细菌(原称类病毒)

主要寄主:番茄、龙葵、长春花、酸浆、翠菊、花生、商陆

危害部位:全株

传播因子:嫁接、其它正在研究中

防治指标:发病初期

检疫地位:非检疫对象

危害症状:

番茄巨芽病病株新长出的叶片变小,顶部枝梢呈淡紫色,肥大,直立向上呈圆锥形,花柄肥大、花萼显著膨大,萼片联合成筒状,在叶腋处长出1个淡紫色粗短肥大的腋芽,在腋芽顶上丛生若干个直立的不定芽,病株结果少或仅结出少量坚硬的圆锥形小果实。

番茄丛枝病染病初期,病株顶部叶片黄化变小,花瓣变绿后迅速变成叶片状,顶部枝梢不肥大,不直立向上,但往往在叶腋处长出大量腋芽,在腋芽上又长出许多纤弱的不定芽或纤细的腋芽,致病株呈丛枝状,不能结实。

病原形态特征:

Phytoplasma.称植原体(原称类菌原体Mycopiasmanlikeorganism,简称MLO.),属细菌域、柔膜菌纲、厚壁菌门、无胆甾原体目、无胆甾原体科、植原体属(待定属)细菌(原属类病毒)。取症状明显的幼叶叶脉,切成1(mm)3,用3%戊二醛和1%锇酸双固定后,用乙醇系列和环氧丙烷脱水后,用Epon812包埋,Ureicert超薄切片机切片,再经醋酸铀——柠檬酸铅双染色后用PhilipsEM400电镜观察。在两病株韧皮部筛管及伴胞内都存在大量圆形或近圆形至椭圆形、哑铃形和不规则形等多形态的类菌原体。番茄巨芽病类菌原体大小147~195×240~390nm;番茄丛枝病类菌原体大小为60~460纳米,单位膜厚度约11nm。

浸染循环:

番茄巨芽病和丛枝病可通过嫁接传染,我国有人用病株做接穗分别嫁接到20株番茄植株上,其中17株现上述典型巨芽症状,3株表现为丛枝病症状。经多次回接,结果无异。此外,采用小穗腹接法,分别把从两病株上采来的接穗嫁接到属于番茄巨芽病寄主范围的番茄、龙葵、蔓陀萝、茄子、野茄、辣椒、普通烟38号、心叶烟、三生烟上;同时还用菟丝子进行自然嫁接到长春花、酸浆、翠菊、花生、商陆和苋色藜上,三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番茄巨芽病,供试植物中,除酸浆、翠菊、花生、商陆外全部染病;而番茄丛枝病只有番茄、龙葵、长春花3种植物染病。

发病因素:

土壤板结而黏重,多年重茬、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植株柔嫩、高温、干旱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播种前,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或大雪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3)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有机肥中不得含有大麦病残体;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4)及时清除病株、老叶,集中烧毁,病穴施药。

(5)高温干旱时应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蓟马、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

二、化学防治:

(1)把病芽放在四环素溶液内,浓度为1000单位/ml,浸2小时,用清水洗净后,采用小芽腹接法嫁接在健康番茄上,防效优异。

(2)生产上发现该病时,可在发病初期喷洒医用四环素或土霉素溶液4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本站声明:本检测仅供参考,不承担任何承诺与责任。如需确认,请与当地植保站联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