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度齐鲁最美教师冯钢铭:扶志扶心扶技 做教育扶贫路上的播种者

度齐鲁最美教师冯钢铭:扶志扶心扶技 做教育扶贫路上的播种者

时间:2023-02-08 11:46:34

相关推荐

度齐鲁最美教师冯钢铭:扶志扶心扶技 做教育扶贫路上的播种者

响应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号召,52岁的冯钢铭同志跨越2000多公里,“四赴”巫山担任烟台·巫山 “组团式”支教团领队,在教育扶贫路上播种希望的种子。他精准把脉,以支教为支点,撬动教育、科技、创业等领域,使支教成果遍地扎根;以扶贫为导向,扶志、扶心、扶技同向发力,创新性地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进巫山”“博士进巫山” “心理关爱进巫山”的三“进”巫山行动。他甘做巫山奔小康之路上有“山东印记”的垫脚石,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着山东力量。

冯钢铭同志的支教工作单位是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创办的巫山县创业孵化基地(鲁渝劳务协作创业孵化基地),除了支教团整体工作的协调和各项支教业务的推进,个人还从事着创业孵化工作。他像一个燃烧的“孵化器”、不知疲倦的“播种机”,“5+2”、“白+黑”忘我的工作,与同事们一起,将教育思想成果留在巫山、将发展平台和大爱留在巫山,赢得了巫山县人民政府和人们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巫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连续发函商请继续留任支教,并连续两年被巫山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支教老师”的荣誉称号。

深入调研、精准把脉,成为巫山人心目中的“巫山通”

两年来,冯钢铭同志几乎走遍了巫山的20多个乡镇进行深入调研,为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诊断把脉、出谋划策。

为了取得第一手材料,来自平原的冯钢铭同志不惧艰险,常常在山高路陡、崎岖湿滑的山区登山涉水。他磨破了鞋子、磕破过膝盖、杵伤过手指、掉进过水田,常常凌晨一、两点还在工作,带病也奔赴在扶贫一线,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为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扶志、扶心、扶技,把特色发展留在巫山

在两地政府和两地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冯钢铭同志创新性地推进了“优秀传统文化进巫山”、“心理关爱进巫山”和“博士进巫山”的“三进巫山”活动。扶志、扶心与扶智并举,助力脱贫攻坚。

优秀传统文化进巫山

通过对口帮扶的实践,冯钢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帮扶工作要向深度进军,要能“拔穷根”,扶志是根本,优秀的文化可以扶志。扶志先从学校、从孩子上抓起。短期,通过孩子影响家长;长远,少年强,则不再有返贫。

经过深入调研,冯钢铭领队组织全体支教老师进行了反复研讨,开始策划启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活动。该想法得到了烟台市教育局、巫山县教委和民盟烟台市委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经多方反复协调,冯钢铭发动亲朋好友,先后找了三家企业,募捐了社会资金5万元,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巫山的推广行动。该行动的目的,是激发并树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生动力,为实现教育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6月27日,在巫山县秀峰中学成功举办了“山海情缘传经典,助力巫山谱新篇”优秀传统文化进巫山活动启动仪式,在巫山拉开了优秀传统文化推广行动的序幕。该行动为期两年,计划分三步走: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最终目标推动建设一个本地化的机构、扎根巫山。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目前,烟台市教育局已经先后选派了四名烟台的国学名师,为巫山的老师和学生进行集体授课;在巫山教委和各受援学校的支持下,支教团同时推动将国学经典教育纳入了课堂,由支教老师主动担任国学教学任务;在受援学校建立“国学教育”课题组,一起研讨制定以“传承经典,立德树人;活动推进,至诚践行”为核心理念的国学推广方案。同时,烟台支教团在受援学校着手开发《小学古诗词》等校本课程;利用桌边教研,随时交流烟台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分享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实录、诗词鉴赏微课、优秀教学设计等,带动青年教师积极投身国学课堂授课模式的研究。

在第二课堂,支教团成员在各支教点利用晨读、午诵时间走进班级,逐句讲解,使学生真正理解《弟子规》的精髓,带领学生重温传世国学,品味经典诗篇。举办了《爱祖国 诵诗词》朗诵比赛、“小手拉大手”传统文化进校园、中华魂《爱我中华》演讲比赛、背诗大王评选、班级吟诵比赛等,并尝试利用多媒体把吟唱经典的形式引入课堂,增加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吟诵经典的热情,用国学经典潜移默化地润泽学生的心灵,指引学生做德行好少年。

7月7号,在巫山官渡中学举行了“国学进校园”大型经典诵读活动,全校共16个班级共631名学生参加,演唱了《苔》《弟子规》《木兰辞》等国学经典节目,传递传统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进巫山”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同时,支教团成员还积极联系所在学校的同学们捐献他们心爱的国学图书200本,并在书中留下自己真诚的话语和通信地址。受援学校的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图书回赠烟台的孩子,并写上自己的心里话,为巫山与烟台的同学们架起友谊的桥梁。

◆优秀传统文化进家庭

支教团开展了家庭亲子共读活动,定期推荐经典诗词,名篇佳作,发动学生的家长参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营造浓郁的书香家庭氛围,让经典走入千家万户,滋养每一个心灵。

支教老师通过家长微信群,宣讲诵读经典的好处,推荐适合吟诵的经典诗词,指导家长下载喜马拉雅APP,呼吁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诵读经典,传承国学。住在房东家里的支教老师,给房东孩子买国学机,让孩子听读国学,并吸引附近老乡家的孩子学国学,诵经典,从小培养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习惯。

目前,支教团正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已经着手联系山东的国学机构与巫山进行共建,让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在巫山扎根。

心理关爱进巫山

支教以来,冯钢铭同志对巫山存在的留守儿童问题、重组家庭问题以及日趋严重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开展了心理关爱进巫山的“扶心”行动。

支教以来,先后有巫山的四位学生家长,因孩子厌学而痛不欲生。冯钢铭同志接手后,利用节假日和下班时间,去学生的家中,有时还要设定“偶遇”环节创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并先后前往巫山的各乡镇、重庆市,以及广州市等地,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为了陪孩子交流,有时饭都顾不上吃。

在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后,冯钢铭同志进行了调研,发现巫山没有一家心理咨询机构,也缺乏心理咨询的师资力量。冯钢铭同志开始与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支教老师进行沟通,发动支教老师积极参与,并与巫山教委和受援学校联系,首先以点带面在有条件的受援学校筹建心理咨询室。上半年,在巫山的泰昌初中和大昌小学成功创办了“心语小屋”心理咨询室。同时,引导支教老师通过《化解校园冲突》《相信我能行》《理解父母的心》《干预考试焦虑》等心理公开课、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组织留守儿童给在外打工的父母写信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建设帮扶,并倡导支教老师随时随地的发现问题,蹲下身子、耐心细致地进行日常引导等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为了帮助巫山培养心理咨询的师资力量,冯钢铭同志还陪同巫山有意愿从事心理咨询的老师前往山东省济南,与1992年开始开展心理咨询的山东省实验中学心理咨询老师座谈交流,拜访山东最早从事心理咨询培训工作的山东省城镇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的周留山副主任;前往山东烟台,与烟台市芝罘区心康职业培训学校于敬东校长及领导班子成员座谈取经,争取支持。

同时,积极联系资深心理咨询专家帮助巫山已经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黄善敏老师进行实战能力的提升,并推荐赴烟台免费参加山东省心理咨询师烟台联盟年会暨马孟骏焦点解决短程治疗(SFBT)工作坊,为巫山培养心理咨询行业的“种子”。

底,又成功促成烟台市芝罘区心康职业培训学校与巫山职业教育中心签署了校校《合作共建协议》,拟将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打造成渝东北区域性的一所心理咨询样板学校。12月30-31日,山东心理咨询师烟台联盟主席于敬东教授和心理咨询专家杨林芝教授,自费来巫山职教中心,以关爱生命为主题,开展了四场公益活动(一场针对全体学生、一场针对全校教师、一场针对全校班主任的团队辅导、三个学生的个案心理咨询)。

同时,烟台市芝罘区心康职业培训学校与巫山职业教育中心签署了《捐赠意向书》,目前正在筹建巫山首个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巫山县心康心理辅导中心,结束巫山县无心理咨询机构的历史,并在机构成立时,由烟台市芝罘区心康职业培训学校无偿捐赠价值20万左右的心理咨询设备。

“心理关爱进巫山”行动旨在通过前期由烟台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社会资金协助,打造一所心理咨询样板学校,创办首个本地化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协助进行本地化心理咨询师的业务培训,形成一个心理咨询师联盟,并最终完善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助力心理关爱活动的本地化,让心理关爱能扎根巫山。

博士进巫山

为了探索科技扶贫的新模式,实现“智力输血”,冯钢铭同志充分发动自己的同学、同事和朋友,先后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烟台农科院、鲁东大学以及重庆大学的博士专家,助力巫山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下半年,冯钢铭同志首先引进了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和重庆大学的博士专家,在支教点巫山县创业孵化基地首次成立了博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的工作取得了两地领导和两地教育部门的认可。伊始,在领导们的大力支持下,又开始在山东烟台·巫山产业园“双创中心”筹建烟台·巫山博士工作站。2月、7月分别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烟台农科院和鲁东大学的博士专家组团到巫山进行实地考察,投入前期工作。8月烟台·巫山博士工作站正式挂牌。

在前期大量调研把脉的基础上,烟台·巫山博士工作站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的食品加工专家团队开始着手进行巫山脆李系列产品的研发。9月,成功研发出巫山脆李酒系列的四款产品(巫山脆李小烧、巫山脆李白兰地、巫山脆李利口酒、巫山脆李甜酒),经县、市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的品评,该项目获得了一直认可。6月,在前期的大量招商推介工作的基础上,冯钢铭同志陪同巫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及招商企业的领导赴烟台,进行投资考察。7月,首批10吨巫山脆李运往烟台,由专家团队及烟台的果酒加工企业进行产品中试,进一步开发产品系列,确定加工设备的选型,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并从深层次解决残次果和滞销果的储存问题,延伸巫山脆李的产业链,增加巫山脆李的附加值,为巫山脆李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7月以来,烟台·巫山博士工作站鲁东大学食用菌博士团队先后四次对巫山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及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调查和调研,“把脉”巫山野生食用菌资源情况及食用菌产业。目前,已采集大型真菌33种,其中珍稀野生食用菌16种,药用菌14种,有毒蘑菇2种,着手制作巫山野生食用菌图谱,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分清有毒菌、食用菌和药用菌;并计划从巫山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中筛选优良的种进行驯化栽培,形成巫山特色,推动巫山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林下仿野生食用菌产业。 同时,正在进行废弃的烤烟烟杆和脆李枝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变废为宝,就地取材解决食用菌生产的原料问题。

同时,冯钢铭同志邀请食用菌博士团队来巫山举办了两场食用菌培训讲座,对重庆映山红食用菌有限公司和重庆兔儿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食用菌企业进行了调研指导,为企业优化了厂区规划,改进生产工艺,调整栽培品种,并争取将这两家企业发展为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一起发展食用菌产业。

根据巫山县“1+3+2”的农业产业格局,为了有效的利用农业废弃物,博士团队同步开展了利用烤烟杆和脆李枝条等农业废弃物栽培食用菌的研发工作,不仅可以解决原材料短缺、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废弃的菌糠还做有机肥还田,增收致富,构建循环生态农业,还绿水青山,造金山银山。

为了更好地发挥巫山独特的立体海拔气候特点及丰富的林下资源,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推向深入,6月,冯钢铭同志与鲁东大学食用菌博士团队负责人一起,陪同巫山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孙立和巫山笃坪乡副乡长林文军赴威海乳山鑫宝食用菌有限公司和威海杉林农场林下仿野生食用菌示范点考察。同月,邀请了食用菌博士团队的两位专家来巫山,由冯钢铭同志个人出资5000元,在巫山县笃坪乡和抱龙乡建立了林下仿野生食用菌栽培示范点,开始开展林下仿野生栽培杏鲍菇实验,并取得成功。经测算,出菇周期1个月左右,可采收3潮菇,每亩可为农民增收25000元左右。目前,又为巫山引入了新的菌种资源,开始进行更多的品种栽培试验,通过短、中、长期经济回收搭配,拓展巫山县新的经济增长极。

7月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视察了烟台(巫山)博士工作站工作,胡总理与冯钢铭同志及驻站博士专家进行了亲切交流,对工作站的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

7月11号下午,烟台市陈飞到巫山双创中心,冯钢铭同志详细为陈市长介绍了博士工作站的建设情况,陈飞市长不仅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而且表示将利用博士工作站的成果,引进更多烟台的企业到巫山投资兴业。

冯钢铭同志还积极与烟台农科院及烟台其他单位的农业专家一起,在巫山各乡镇开展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和农业技术指导工作,在今年的疫情期间,还推动创建了微信群,进行远程技术指导。与巫山县的各级领导座谈交流,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6月,促成了鲁东大学与巫山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鲁东大学-巫山县人民政府合作协议书》。通过烟台(巫山)博士工作站这一机构的启动,将更多巫山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科技和人才,从烟台引入巫山、扎根巫山。

将教育思想成果留在巫山

结合两地教育,冯钢铭积极组织支教团成员通过参与指导备课、听课、评课、磨课、示范课、专题讲座、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开发校本课程、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多种方式,将两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有效融合。

同时,冯钢铭老师被巫山县职教中心聘请为高水平学校建设指导专家、巫山县创业孵化基地首席专家,助力巫山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将发展平台和大爱留在巫山

◆助力打造创业孵化平台

积极参与巫山县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和创业孵化工作,通过努力,促成了巫山县创业孵化基地被认定为“鲁渝创业扶贫孵化基地”,提升了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孵化能力。

亲力辅导巫山县创业企业参加各种创业大赛活动,指导的巫山企业先后参加了重庆市农委组织的“重庆市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全市第二名)、“重庆市第二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一个全市第二名的二等奖、一个第五名的三等奖)、“重庆市首届农民工创新创业大赛”(第四名的三等奖)等众多赛事,打破了巫山县在重庆市级比赛“无获奖”的历史。除此之外,还通过“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等活动,帮助企业提升创业能力,提升创业信心。

全方位服务为烟台和巫山的双边企业牵线搭桥,以研带产,促进巫山创业企业的发展。积极促成了巫山县天煜奇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烟台梧桐凤健康研究院合作开发新产品,提高豆腐柴产品的附加值。目前,已成功开发“观音柴泡粉”,已经成功上市,另两款已经开发完成,预计11月上市,其他系列产品正在开发中。

◆助力搭建营销平台

冯钢铭老师协助巫山职教中心新成立了“巫山县新媒体营销中心”,进一步孵化“直播带货”的企业,培养互联网营销急需的人才。7月,又邀请了自己的大学同学—重庆大学博导、电商系主任、二级教授邵兵家赴巫山,为巫山县的电商从业人员进行了一场高水平的《直播电商 助力成长》的新媒体营销专题讲座,提高巫山县电商企业的经营能力,助力巫山农副产品走出大山。

◆助力搭建实习就业平台

为解决学生实习就业出路难题,与支教团老师一起,主动山东的合作企业对接,目前,已经牵手巫山职教中心与青岛海尔等三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首批24名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已赴青岛实习。

◆用激情燃烧岁月,忠孝不能两全

9月10号,是冯钢铭的生日,也是他难忘了一天。巫山遭遇特大干旱,早晨6点,他就陪同企业从巫山到奉节考察抗旱物资,直到中午2点,才沿着陡峭的山路,从海拔200多米的奉节县城赶到海拔1700米的巫山高山乡镇红椿乡红椿村,简单吃了一碗生日面条,然后直接与乡领导和驻乡工作队一起与种菜大户开会,商讨消费扶贫。当天,他邀请的烟台企业以高于地头价0.15元/斤的价格,包销了菜农滞销的全部高山包菜。晚上接近10点,他才走夜路,又沿着陡峭的山路返回县城。晚上12点多,还在处理其它事情的他,接到家人的电话,年事已高、一直病重的岳父正送往医院抢救,之前这些事都是他在身边打理,现在他只能通过电话……,11日凌晨3点,噩耗传来,老人离世,等他回去商量后事。他匆忙订了返程的机票,从巫山坐汽车到万州,从万州坐动车辗转到重庆,12号下午才乘飞机返回烟台。为了等他,老人停尸在殡仪馆冷藏……9月18号,因巫山的工作需要,他又从烟台匆匆返回巫山……

鲁渝携手齐发展,烟巫并进谱新篇。冯钢铭老师以“钉钉子”的精神,扎实工作,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努力做教育扶贫路上的播种者,让支教工作遍地扎根。

山东教育卫视《教育新闻》出品

微博:@山东教育新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