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死亡教育:人生不可缺失的一课

死亡教育:人生不可缺失的一课

时间:2022-12-30 13:00:40

相关推荐

死亡教育:人生不可缺失的一课

作者:苏图(爸妈精读主笔)

跳楼威胁,却意外坠楼死亡

最近,《隐秘的角落》这部剧火爆全网,这是一部关于孩子原生家庭的电视剧,推荐给父母们看一看。

其中有一个场景被预告了很多遍,也让我深思了很久。

剧中普普把朱晶晶堵在学校楼上,想让朱晶晶保证,以后不可以再随便欺负别人。

朱晶晶从小就被宠着长大,哪里受得了这种委屈?于是爬上了窗边的废弃课桌,哭着说:“我就是要让所有人看到你们欺负我。”

刚说完,便失足坠楼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没有了,她才六岁呀。

看到一个弹幕说:这个女孩儿太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了。

其实想一想,我们经常会跟孩子说:不要在窗边玩,太危险了。不要在水边玩,太危险了。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很危险。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危险,但是我们很少会跟孩子去讲,关于危险最严重的可能——死亡。

关于“死亡”是什么,可能很少会有孩子真正去理解它的意思。

就像剧中的朱晶晶,如果父母有经常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孩子有了死亡意识,也不会这样不顾危险地站在高楼的窗边威胁别人了,她这样威胁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的生命。

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还小,不需要懂得太多。像性教育、死亡教育都闭口不谈,认为孩子没必要太清楚。

但是,正是因为孩子小时候性教育的缺失,才有了那么多儿童被猥亵的事件。

也正因孩子小时候关于“死亡教育”的缺失,才有了那么多孩子自杀、残害他人这样轻视生命的行为。

有数据显示:自杀是中国第五大死因,而中国青少年自杀律居全球第一。在中国,有20%的孩子都产生过自杀的想法,每分钟就有2人死于自杀,还有8人自杀未遂。

这个数据很惊人,可见,“死亡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缺失的死亡教育,无法弥补

我记得有一期霍思燕和嗯哼参加综艺节目,刚好那一天是三八妇女节。

霍思燕说:“每次一过三八妇女节我都非常难过,因为母亲的去世让我很遗憾。”

没有嗯哼的时候,她会一个人静静呆着哭泣,有了嗯哼,她会抱着他,静静地缅怀母亲。

嗯哼只知道外婆去世了,外婆的去世让妈妈很难过,他也感觉到很悲伤,但他对于“去世”“死亡”很懵懂,因为没有人告诉他这些东西。

台湾教育学博士张淑美曾说过:“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据悉,青少年自杀率今年已创十年新高,但就算是这样仍然没有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和孩子谈论“死亡”话题依然是禁忌。

年底,汉江消防接到一位妈妈的报警电话,说孩子在房间里自杀,开不了门。

消防员确定详细地址以后,迅速到达,撬开门锁,救出女孩。

心理学家李雪说:“每个孩子自杀,根源在父母,责任在父母。”

如果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重视孩子生命教育,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他们会更重视生命,不轻生,也不会随意残害他人。

知乎上一位妈妈分享了关于对女儿的死亡教育:

在公公去世的那段日子,孩子看着爸爸难过的样子自己也很难过,后来,妈妈带着孩子读了一些绘本,看了电影《寻梦环游记》,慢慢地孩子变得坚强了,不再难过哭泣,甚至还会拍着爸爸的肩膀劝解他,这样的成长让父母都很惊喜。

英国心理研究所有相关调查显示:接受过死亡教育的孩子比没有接受过死亡教育的孩子更容易走出亲人离世的悲伤。

幼儿对死亡教育缺乏认知只会将想法藏于内心,青少年则会做出极端行为,而接受过死亡教育的孩子会更容易放过自己,原谅他人,和世界和解。

优秀的父母,都会这样做

萨瓦特尔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所以,这些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家长们可以从现在开始给孩子上这样一堂课。

1、不逃避,不勉强,适当提起,温柔解释。

我们家孩子今年5岁,家里老人去世了,一家人都很难过,在这种氛围下,孩子有很多疑问,比如:“妈妈,你会不会死啊?”

答案是:“是。”

儿童教育专家王叙虹有一场关于死亡教育的讲座里面就有提到过,怎么跟孩子解释“妈妈也会死”的问题。

她说:“我们要这样回答:我们会活非常非常非常……长的一段时间,死亡这件事并不是你现在要担心的。”

记得一定要强调“非常”。

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太严肃,就像是平时和孩子交流一样。

我们可以和孩子回忆一下老人在世的事情,给孩子看他的照片,感受温暖,带孩子祭拜,告诉他,即使他不在了,我们也可以互相感受到彼此的心。

2、不要掩盖情绪,要让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

《妈妈是超人》里面有一段内容我仍然记忆犹新。

邓莎在化妆师的帮助下变身成为白发老人,大麟子看到变老的妈妈以后十分难过,邓莎看到大麟子的表现也面带悲伤。

晚上洗完澡,大麟子抱着邓莎,两个人有了下面温柔的对话:

我不想妈妈变老。为什么呀?老了会埋到土里。那我埋到土里了怎么办呢?那就每天给你浇水。

看大麟子的回答,真的哭笑不得,但是,不难看出,曾经邓莎对大麟子也有讲过关于“死亡”的事,而大麟子的表现没有过于激动。

邓莎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她没有掩盖自己的难过,也没有急于劝解孩子,而是引导他一步步说出自己内心的恐惧难过还有想法。

让孩子把不安说出来,我们再和孩子继续交流下去,如果孩子不肯说,那就不要再继续下去了,另外找时间和孩子谈一谈。

3、通过绘本、影视剧来教育孩子。

看到抖音上一位妈妈给孩子读了一本绘本——《风到哪里去了》。

这本书告诉孩子世间万物不会真的消失,它还会以其他形式出现在另一个地方,就像人一样,人死了之后,也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关于这类的绘本还有很多,比如:《再见了,艾玛奶奶》、《瓶子里的心》、《当鸭子遇见死神》、《爷爷变成了幽灵》等等。

关于电影,其实很多动漫里面都会有关于死亡、关于消失的场景,孩子可以将自己融入到电影中,随着电影而感受到里面的情感。

通过这些,你会惊喜的发现,孩子从一开始谈到死亡的恐慌到后来的坦然面对,这真是一个让成年人都自愧不如的过程。

4、通过植物、动物、游戏来教育孩子。

当我们和孩子做“死亡游戏”、遇到花草、鱼鸟死亡,是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最好的时候。

美国纽约有一位父亲在孩子们养的小金鱼死了以后,带着三个孩子在洗手间的马桶旁为金鱼办了一场葬礼,大家一起为小金鱼祈祷,最后祈愿:“希望马桶的水能带她上天堂”,并且还有专门的孩子按下马桶按钮。

不是所有的死亡教育都充满悲伤,用轻松的方式、有仪式感的行为让孩子感受生命,并让他们学会生死的意义再合适不过了。

死亡教育真的是一个中国家长面临的很大难题,当我们教育不好时,孩子就很容易没有安全感,但是,不要因为有这种微乎其微的可能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

就像有些事情,我们觉得难以启齿就选择无视,最后终归是害了孩子。

有些孩子是幸运的,从小到大相安无事平安成长,然而,有些孩子却是不幸的,就是因为差了那些我们难以启齿的教育而受到伤害。

当我们找对方法,用心和爱去和孩子解释,孩子也就会信服我们说的话。

而对孩子的死亡教育,越早越好,我们不能想着“长大了就明白了”,如果说所有的事情都要让他长大了自己去明白,那是我们作为家长的不负责。

教育引导孩子的每一步,让他们多接触这个世界,多理解一些东西,不是为了让他们提早进入社会,而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生活。

作者简介:苏图,富书专栏作者,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医生,以医救人,以文救心,写温暖的文字,讲暖心的故事,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

注: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