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付出汗水终获成功 李鸿章不负众望取得进士 开始了人生新的征途

付出汗水终获成功 李鸿章不负众望取得进士 开始了人生新的征途

时间:2018-07-26 08:04:21

相关推荐

付出汗水终获成功 李鸿章不负众望取得进士 开始了人生新的征途

大家好,这里是与史同行,今天来聊聊:在李鸿章12岁的时候,父亲李文安考中了举人,再过了四年,又考中了进士。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当中的最高级别,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选拔,就是古人所说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一个平民百姓,一下子就能进人朝廷当官,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啊。所以在古代读书人看来,考中进士是他们一生的梦想,有的人把一生都花在这个考试上,直到头发斑白还与年轻人一起参加考试。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说明了这个现象。李文安考中进士士已经是38岁了,但总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完成了父亲李服华的心愿。之后率文安到了刑部工作,这样就走出了合肥,来到了人才济济的北京。

李文安的进步在整个李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对下一辈的学习起到了督促激励的作用。两年之后,18岁的李鸿章第一次参加了国家举行的正式的科举考试,竟然不负众望,一下子就考中了秀才。然后进人声州府学习,准备参加下一步考试。青春年少的李鸿章踌躇满志,已经建立了远大抱负。到了21岁的时候,因为李鸿章的学习成绩优异,就被选拔推荐到北京继续深造了。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国家将开一次恩科乡试,所谓恩科,就是国家遇到喜庆的事情时候,比如皇后大寿、皇帝大第之类,就给天下读书人多一次考试的机会。李鸿章对这次机会跃跃欲试,想在这次考试中炮打响!李鸿章为这次考试已经精心准备了四年,临考前又进行了强化,得到了有丰富考试经验的父亲的指导,所以非常顺利地通过了这次考试。取得了第84名的成绩,蟾宫折桂,获得了举人的身份。这一年,李鸿章虚龄才22岁。

少年得志的李鸿章,自然是无比的风光了,父亲也为儿子感到骄傲,同僚们也纷纷前来道贺。于是李文安向部里请了假,带着儿子回了一趟合肥老家,自爷爷李殿华以下的李氏家族当然是欢天喜地、一片沸腾了。祭祖烧香,摆上酒席,请来府里县里的官员,授业的老师,以及亲朋好友,好不热闹地折腾了一番。热闹之后,父子二人又回到了京城,因为还要准备明年春天的考试。在回京的路上,李文安告诫儿子:“章铜啊,这次咱们虽然考试通过了,但明年的会试可不会这么轻松,北方所有省份考生中的精英都汇集到京城,竞争是十分残酷的,咱们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为父那么大年龄才考上进士,你现在这么年轻,一定要沉下心来呀。”

或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或许是上次考试过得太轻松,这一个冬天,李鸿章复习备考时总没有原来的那种状态了。果然在第二年春天的会试中名落孙山了。这一年,爷爷李殿华也不幸去世,至死没有看到孙子最后的科举成功。李鸿章有些灰心丧气,原来那种自负自信的劲头一扫而光了,整天网在屋里唉声叹气。父亲也替他着急,就安慰说:“孩子啊,你还年轻,况且这次思科你已经取得了一次成功,过两年就是常科了,马上就有一次新的机会来了,你要好好振作起来。我现在是感到不能教你什么了,但这次我给你推荐一个好老师,就是我的同年曾涤生。”

涤生是曾国藩的号,因为李文安和他是同一年考上的,所以就叫同年,跟今天的同学关系有点相似。曾国藩是湖南人,在清朝是一位学问大师,李鸿章有机会拜他为师当然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李鸿章自从受业于曾国藩之后,顿时感觉自己在学业上得到了很快提高,于是更加努力钻研学问。曾国藩自然也是十分喜欢这位出类拔萃的弟子,对他进行精心指导,悉心调教。

不知不觉过了两年,到了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春天,又一次会试机会来到了。李鸿章这次感觉比上次乡试还要好,所以踌躇满志,志在必得。果然,这次会试的成绩出来了,李鸿章榜上有名!随后南北考生汇集在皇宫,参加了由道光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叫做殿试或者廷试,李鸿章不负众望,再传捷报,以二甲第十三名的成绩取得了进士身份!之后,李鸿章破分配在翰林院学习工作,开始了人生新的征途。

今天小编就先讲到这里吧,最后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留言,喜欢本文的话,给小编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