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小学生写作文挨批后跳楼身亡! 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 是“你要加油”

小学生写作文挨批后跳楼身亡! 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 是“你要加油”

时间:2021-12-06 16:20:24

相关推荐

小学生写作文挨批后跳楼身亡! 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  是“你要加油”

涉事小学校长表示,涉事教师袁某非常优秀,曾获常州市十佳辅导员称号。但袁某承认,去年10月曾扇过女孩耳光。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一个小女孩的突然离世都让人无法接受,痛心惋惜。

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17岁少年跟母亲争吵两句,跳桥了;家长没收了孩子手机,跳楼了;大二学生作弊被抓,跳楼了……一点点小事孩子就放弃了生命。

看到这些新闻, 确实让人觉得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跟纸糊的一样,以前怎么没有这样?是不是现在孩子受到的挫折太少了?

作为家长,在已经有了这么多前车之鉴的前提下,该如何让孩子变得更坚强一些?也确实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有些家长觉得,现在孩子物质太丰富,得让孩子多经历挫败,多对孩子吼一吼、喊一喊,让他们知道生活没那么容易,抗挫力就有了;

也有家长认为,现在孩子吃苦太少,得多让他们体验一下生活的艰苦才行,一些把孩子送到偏远山村“忆苦思甜”的节目和活动也不在少数;

还有一些家长,直接把孩子送到各种军训、体能训练营中,认为通过这种体能和毅力的锻炼,孩子抗挫力就能提升。

结果呢?

我们接触过很多孩子,在大人刻意安排的磨难和挫败训练中,变得更加自卑、敏感、暴躁;

从艰苦的环境回到正常生活后,该哼唧还是哼唧;军营期间叠得整整齐齐的豆腐块也秒变乱鸡窝……

那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呢?在孩子遇到挫折失去信心时,比如遇到一道题他努力了很长时间还是做不出来,家长应该如何回应呢?

一是轻巧地告诉他:你可以做到的,加油!给他鼓鼓劲。

或者是逼他一把,骂他一通: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你是怎么学习的,期望他能知耻而后勇。

还有一种是跟他一起义愤填膺:老师怎么给留这么难的题,做不到没关系,你在我心里依然是最棒的。

一是轻巧地告诉他:你可以做到的,加油!给他鼓鼓劲。

或者是逼他一把,骂他一通: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你是怎么学习的,期望他能知耻而后勇。

还有一种是跟他一起义愤填膺:老师怎么给留这么难的题,做不到没关系,你在我心里依然是最棒的。

教育学博士田宏杰说:这三种方法都不可行。

第二种属于打压式教育,这个时候他本身已经很难过了,父母的责骂打击再给他的难过之外,增加了一层痛苦和羞耻,如果这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他会把这些复杂的痛苦情绪默默咽下,按照父母的期望继续攻关。

但被压抑下去的情绪不会自己跑掉,而是进入孩子的潜意识,每次学不会都被骂,那么想到学习,勾起来的情绪就是难过、痛苦和被羞辱,那孩子就很难有从学习中获得快乐,主动去学习的体验。

第三种看似很开明,不给孩子压力,让孩子在当时获得了短暂的轻松,但是第二天他去到学校,会发现其他人都做出来了,而自己根本不是“最棒的”,虚假自信被打碎,他会有一种被捧到天上又重重摔下来的感觉,那一瞬间,甚至会摧毁他的自信体系。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鼓励廉价的成功,会造就出未来以昂贵的失败为代价的下一代。

很多时候,父母想用积极愉快地鼓励去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但却很容易产生反作用。那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已不再是那个很快就能将不愉快真相忘掉的孩子了。

父母的盲目鼓励,反而会让孩子有羞耻感,让他们羞于表达自己的“沮丧”,最后,导致他们更加气馁,降低自信心。

第一种看起来很像我们常说的鼓励教育,看似很正能量,怎么也不可以呢?

这是因为没有跟孩子在一个频道上,孩子处在失落灰心丧气的情绪中,对家长制造出来的振奋高昂的氛围根本接收不到,反而会产生出一种羞耻感。

家长的话是“你可以的,加油!”, 背后是对成功结果的期待,而不是对孩子能力的鼓励。

孩子听到可能是“这真的很难,我做不到,可爸爸 / 妈妈却一直告诉我,我可以。如果我没办法实现目标,一定会让他们失望,证明我很差劲!”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一个案例。一个10岁的小男孩,十分害怕考试,不管怎么复习,一考试就考砸。

心理学家发现,这个孩子早就对考试产生了生理上的恐惧、厌倦、排斥,并打从心底里认为这是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失败之路。

而孩子的爸妈,每次都是不停地安慰他:“没事,下次会考好的,我们相信你。”

然而,父母的话不仅没有安慰到孩子,反而让孩子的压力更大。每次父母离开后,孩子头埋头在被子里痛哭,或者坐在床边发呆。

孩子告诉心理医生,每次他都想告诉爸爸妈妈:“我不相信我自己,求求你们别再相信我了,我真的考不好,我不行啊。”

医生最后解释道, 男孩的这种状态,是一种经历过漫长且重复的失败后形成的习得性无助。

当孩子反复受挫,产生了“我不能再控制我的生活”的想法时,他们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消极的评价,觉得自己无法做好这件事。

内心还会不停地对自己说“我不信,我做不到,肯定会失败。”

作者牧之曾说过: 暗示的力量很强大,可以治愈拯救你,也可以杀死你。

孩子在消极的暗示下,会越来越自卑,还会不断自己设限,影响未来的发展。

对孩子有高期待,希望他成功,无可厚非。但当孩子遭遇困难时,如果我们没有觉察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就可能帮倒忙,出现越鼓励越放弃的情况。

到这儿,你肯定知道了,不要光和孩子说“你可以的”,却不告诉他“可以”的原因。 容易让孩子产生不合理认知。

激励孩子不仅需要给他鼓励,更需要给他能力,不给能力的鼓励让孩子产生挫败感: “你说得倒是很简单,但我就是做不到啊。”

看到这儿,家长可能很着急了,那正确的鼓励该怎么做呢?

一、共情

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进入了一个误区——急着帮(逼)孩子解决问题。

忽视了真正的第一步—— 看到和肯定孩子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不是你想让孩子摆脱,他就可以摆脱的。

我们告诉孩子要勇敢要乐观要传递正能量,但我们不去了解他们为什么不乐观不正能量,不陪伴他们去战胜心灵的黑暗,只站在作业的背后拿着红笔去评判他们表现出来的结果。

是的,每一个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和家长,都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正直向上。但这种“正能量”的价值观不是由教育者强行附加的,而是孩子自己形成的。

要让孩子形成,首先要进入他们的频道,陪伴他,同理他, 让他们感觉到这个世界的善意与关怀,而不是强制和羞辱。

所谓“共情”,不是我理解你那么简单; 是我真的看到了你的难,去帮你找到有用的办法,让你做到。

当孩子解题时遇到困难而郁闷焦躁时,家长可以在旁边说: 我看到了努力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做出来,你感觉累了,也有点沮丧。

如果能这样接纳孩子,面对困难产生的负面情绪,就能帮助孩子缓和并且冷静下来。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理性思考如何继续迎接挑战。

二、先给能力、再给激励

若发现孩子遇到瓶颈时,可以询问孩子的需求。比如,“是不是觉得有点难?哪里比较难呢?”“感觉累了吗?需不需要休息一会再试试?”

如果还有需要,可以给孩子搭建脚手架。比如给孩子一点提示,拆解或者简化步骤,给孩子做演示,或者你做让孩子帮忙等。

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大人不同,有时候孩子完成不好一件事是因为目标定得太高。当孩子真的完成不了时, 我们就要看到他的难处,并帮助他们把难度降低。

孩子文章背不好,难在哪里?也许是句子不够通顺,也许是生僻字比较多,那我们可以把一整段分成几个部分,一次完成一小部分,这样难度就降低了。

教育的三部曲是: 帮助引导、少帮多导,放手激励,而不是袖手旁观,一味地在旁边喊加油。

引导孩子做成一件事,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他才慢慢形成一种思维: 遇到难题我不怕,只要想办法一步步突破,我就可以做到。

其实,在小学低年级段,孩子能解答初几道题,测试能得多少分,放在漫长的人生中看,真的不重要。

但, 这个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过程,带来的正向积极、力量满满的体验,在孩子大脑里形成的全新的脑回路,却相当重要。

这才是家长辅导孩子最应该关注和引导的地方。

幸福双翼家庭大学创始人黄志猛老师说:

“那些认为要故意给孩子挫折才能培养抗挫力的家长,所做事情的实质是什么呢?

就好像一颗刚种下的小树苗,你就不停地摇晃它,希望它更加强壮。但是,刚种下的树苗,你摇晃越多,树苗越容易枯萎!

小树苗只有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不断长大、根深叶茂,长成参天大树后,它自然就可以迎接狂风暴雨。”

来自家长的肯定、欣赏与爱,就是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就是提升孩子抗挫力的“秘密武器”。

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培养出一个抗挫力强大的孩子。

声明 本文素材来源于田宏杰博士的演讲,学习哥团队编辑整理等,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