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习近平主席海外署名文章中的对外传播理念

习近平主席海外署名文章中的对外传播理念

时间:2020-10-23 17:40:53

相关推荐

习近平主席海外署名文章中的对外传播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在海外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开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先河;同时他抓住在各国议会、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公开演讲的机会,亲力亲为讲好中国故事。这些文章、演讲在引发国际好评的同时也成为新闻工作者学习习近平国际传播思想的生动蓝本。

本文以3月23日(首次出访公开发表演讲)至11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海外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35篇)和在外国议会、大学、国际组织以及国际会议所做的公开演讲(34篇)作为研究对象,从传播理念、传播内容和修辞策略三个方面分析其所体现的国际传播新理念、新思想。

一、传播理念:提升受众认同,拉近与受众间的距离

在海外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是一种大众传播行为,与传统外交活动不同的是,其受众对象更多地是他国普通民众,他们对于中国的国情、文化、制度,以至于领导人个人情况不甚了解,习近平主席以署名的方式出现在本地媒体上时,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是一位文化意义上的“陌生人”。因此如何消弭传者与社会成员间存在的“社会距离”,是对外传播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习近平主席在其署名文章和演讲中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一)将“陌生人”转变为“自己人”

“热情友善的老挝人民、金碧辉煌的万象塔銮、风光旖旎的湄公河畔给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在每篇署名文章的开篇部分,习近平主席无一例外用优美的语句和美好的词汇盛赞出访国的美丽风景、热情好客的人民、优秀的文化传统特色以及取得的巨大建设成就,以此来表达对于出访国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重,在激发本国受众自豪感的同时,使受众无意识地增加对于传者的好感。而后,习近平主席在文章和演讲中结合具体情况有所侧重的回顾了中国与各国血浓于水的传统友谊,自然灾害中互帮互助的兄弟情义,上溯千年的悠久交往历史,依山傍水的友邻关系……例如在写给秘鲁媒体的文章中提到“拥有中国血统的秘鲁人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秘鲁人民亲切地把中国人称为‘老乡’”。这些鲜为人知的交往细节折射出两国人民水乳交融的友谊,让受众眼前一亮。再次,习近平主席在文章和演讲中着重提到了双方友好的合作关系和巨大的合作空间,这些表述用具体的合作项目、规划和数字传达了习主席是提着“大礼包”来“做客”的,中国的和平崛起只会让更多的国家搭载发展的“顺风车”,打消了各国社会精英和普通民众对于国家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藩篱的担忧。这种从“情绪”到“经历”再到“利益”的不同层次认同,由浅至深地建立起了受访国普通民众和社会精英对于习主席的信任,逐渐将其角色从“陌生人”转化为“自己人”,这种文化身份的认同为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奠定了基础。

(二)将宏观叙事与关照个体相结合

作为一种公共外交活动,国家领导人在海外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或是在国外做公开演讲,内容代表了一国政府的观点、态度和政策指向,叙事的逻辑定位在国与国交往层面。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种宏大叙事往往给人造成笼统和乏味之感,难以有切身的感受。而习主席的署名文章和公开演讲则见人见事。例如,在津巴布韦媒体发表的文章中,他提到了旅居津巴布韦的华侨妈妈团体“非爱不可”(Love of Africa)、连车牌号都被当地孩子熟知的“程爸爸”(Father Cheng);在哈萨克斯坦媒体发表的文章中提到了中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在阿拉木图的故事以及哈萨克斯坦学生鲁斯兰为中国人献血的故事……他将宏大叙事和受访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普通民众由“旁观者”纳入到传播议程中,使其对于两国的友好关系感同身受。另一方面,习近平主席总是在署名文章和演讲中深情回顾自己过去的访问经历和个人对于受访国家文化特色的了解和感受,例如,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中,他说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7年青春时光。……每个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人,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卓越的才华,而且能够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这种从个人视角出发的传播内容在充分发挥领导人魅力外交的同时,平衡了传者和受者间的地位关系,受众在阅读文章或聆听演讲时,感觉到面对的是与自己平等的讲述者,而不仅仅是代表国家意志的领导人,这在无形中拉近了传者与受者间的“交往距离”。

(三)将“硬主题”与“软话题”相结合

领导人在海外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公开演讲是一种典型的政治传播行为,首要的传播诉求是加强与国外民众的对话、塑造本国在外国民众心中的国家形象,从而影响目标国的舆论和对外政策。但是在当前国际传播语境下,政治传播劝服对象的需求点和兴趣点变得难以捉摸,同时跨文化传播中,偏“硬”的政治话题容易裹挟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从而将受众推向传播的对立面。而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演讲中使用了大量的世界各国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体育娱乐类的“软话题”,成功地将政治传播和流行文化嫁接,模糊了政治传播严肃明晰的外形,迎合了普通民众的接受心理,成功吸引了国外受众注意力。例如习近平主席在坦桑尼亚的演讲中提到了“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在韩国演讲时提到“《来自星星的你》等韩国电视剧,在中国引起了青年人的浓厚兴趣。只有精彩的青春才能留下人生精彩的回忆”,在哈萨克斯坦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他写道“哈萨克斯坦歌手迪马希在中国家喻户晓,《舌尖上的中国》《温州一家人》等中国优秀影视剧走进万千哈萨克斯坦民众家庭。”

二、传播内容:展现中国特色,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发展的“风景这边独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社会乱象形成鲜明对比,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中国发展,开始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感兴趣,以期读懂中国的和平崛起。在解读中国实践、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元首充分发挥海外署名文章和公开演讲的平台作用,发出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最强音。

(一)充分运用资源素材,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习近平主席在海外署名文章和公开演讲中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唐代各国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等历史故事,用“满载丝绸瓷器的‘中国之船’”“古丝绸之路上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和“被称为‘地下军团’的兵马俑”这些具体意象充分展示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优秀传统;用“两万五千里长征”“鸦片战争后100多年频遭侵略蹂躏”的历史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斗争中各国老一辈领导人情同手足的历史故事展现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和建设历程;用一串串精确的数字,感人肺腑的对外援建故事和不容置否的成就事实理直气壮地说出了中国对于全球和各国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用党的十九大制定的总体方针和行动纲领,清晰明确的“两个一百年”发展时间表和一个个“干货满满”的倡议、对接计划呈现中国和世界未来建设发展的蓝图……习近平主席通过一篇篇文章、一次次演讲多侧面地展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多彩的中国。

(二)丰富推广中国话语,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他的海外署名文章和公开演讲中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推广。从3月习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第一次使用“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到3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的主旨演讲,从中国、亚洲和全球追求和平发展进程的角度阐释“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并将“命运共同体”的外延延伸到“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东亚经济共同体”“亚洲共同体”上;再到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利用联合国这一平台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享共赢”这一中国方案推向全世界,将其发展为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治理方案,在国际社会引发强烈共鸣。经过不断的丰富和推广,这一极具中国智慧和中国特色的概念于2月10日被载入联合国相关决议。

(三)主动设置中国议题,巧妙驳斥敌对言论

当前,我们在国际上还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在国际舆论场上,“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搭便车论”还不绝于耳。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和公开演讲中主动设置议程,用不容置否的事实和巧妙的应对驳斥各种错误论调。针对西方媒体不遗余力地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将“一带一路”倡议抹黑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中国新朝贡体系”,习近平主席在海外署名文章和公开演讲中用准确的数字回顾“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带来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根据不同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为共建“一带一路”擘画蓝图,例如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与老挝的“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越南的“两廊一圈”建设、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柬埔寨的“四角”战略等各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在有力驳斥地缘政治说的同时争取了受访国家的信任。

三、修辞策略:讲求传播技巧,降低跨文化传播折扣

国际传播面对的受众是国外民众,传者和受者之间存在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思维认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语言翻译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内涵、信息流失的风险。因此,对外传播如果还是遵循以传者为中心的思路,传播信息不足、态度强度过大或是缺乏对话空间,那么在内容流转的过程中会加剧意义的流失,造成严重的文化传播折扣。习近平主席在海外媒体署名文章和公开演讲中,遵循跨文化传播规律,使用了恰当的修辞策略和表达“本土化”的传播技巧,避免了传播内涵的失真。

(一)讲好中国故事,融入中国价值观念

听故事是全人类共有的爱好,一个好的故事可以跨越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和认知差异引起人们的共鸣。这也是为什么习主席不止一次的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最佳的表达方式。习近平主席在海外媒体署名文章和公开演讲中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就是讲故事。文以贯道,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习主席讲的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折射着中外交往的深厚友谊,彰显着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的精神品质,反映出中国所倡导的价值理念。5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中讲到了在莫斯科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革命先烈后代的故事,讲了中国女记者胡济邦以柔弱之躯全程经历卫国战争的故事。习主席在文章中用两句话讲了两个简短的小故事,故事虽短却展示了血肉丰满的形象、两国深厚的友谊、两国人民勇敢不屈、爱好和平的品质和不畏强权、反对战争和霸权的共同政治主张,在习主席的文章和演讲中,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二)善用概念隐喻,准确映射两国关系

隐喻作为一种普遍的思维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手段,用实际生活中具体熟悉的东西来解释、说明较为抽象的东西。因为隐喻中所用的概念体系(喻体)是人们熟悉的,其代表的内涵意义也是共通的,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使用传统隐喻能够准确传达传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不会因为翻译的因素造成意义的缺失。习近平主席在海外署名文章和公开演讲中使用了大量的传统经典隐喻,例如用植物隐喻形容两国蒸蒸日上的发展关系:“柬中之间长期牢固的友谊,像一朵永不凋谢的鲜花”“中乌全方位合作已经结出累累硕果”“中阿友好的大树才能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用旅行类隐喻形容国家的发展进程:“民族复兴的追梦路上,难免会经历曲折和痛苦,但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这就好比阿拉伯喜闻乐见的赛骆驼,前半程跑得太快,后半程就可能体力透支”;用河流隐喻形容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恰似纵贯中老的澜沧江—湄公河水,把我们的前途牢牢相系,将我们的命运紧紧相连”“让中阿友谊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习近平主席总是能够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巧妙地运用隐喻,在最大程度上引发受访国家人民的共鸣,保证了情感意义的准确到达。

(三)巧用中外谚语,实现内涵意义共通

谚语是各国文化的精髓,谚语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是因为其鞭辟入里的内涵和脍炙人口的形式,代表了一国的文化传统,在政治传播中巧用精炼的谚语俗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谚语的使用必然伴随着母语的思维、习惯和规则,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实现谚语内涵意义的迁移是重中之重。习近平主席在使用中外谚语时,别出心裁地寻找两国具有共同内涵的谚语,例如:“老挝人常说‘一根柴棍烧不成旺火,一根木棍围不成篱笆’,中国人讲‘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阿拉伯谚语说‘独行快,众行远’,中国人常讲‘朋友多了路好走’”“津巴布韦有句谚语叫做‘一根柴火煮不熟萨杂’,中国人也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这些政治内涵融通中外的谚语的组合,为外国受众准确理解谚语中折射的政治内涵创造了语境,在增进文化“通感”的同时平添了国外受众对于中华文化和中国人民的亲近感。

(作者系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