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龙门小洞村 百年好家风家训浸润熏陶子孙灵魂

龙门小洞村 百年好家风家训浸润熏陶子孙灵魂

时间:2021-03-08 20:20:43

相关推荐

龙门小洞村 百年好家风家训浸润熏陶子孙灵魂

小洞村风貌。

山峰对立,稻花飘香,小洞河穿村而过,一栋栋精致的小楼,散落在绿林掩映之中。走进小洞村,干净平坦的村道,绿树成荫,古香古色的村卫生院和村委办公楼并排而立,红色骑行碧道沿河蜿蜒而行,清清河水欢快地流淌着。村文化广场上,三三两两的村民在休闲健身,优美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一派美丽、和谐、文明的景象。

瑶汉一家

族史家风源远流长

小洞村,始建于明代,是蓝田瑶族居住村落之一。小洞村现有200多户,1100多人,绝大多数村民都姓刘,同根同源,同气连枝,为刘氏一脉相传,刘姓作为汉族传统大姓,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但是在小洞村,这些刘氏子孙都属于瑶族,而且是蓝田瑶族七大姓之一。

根据小洞村传承的《刘氏历代族谱》记载,小洞刘氏发源于山西洪洞县,后代由山西移向山东,迁西蜀,徙江南,转两河,奔江浙及闽、粤、贵、黔各地。刘氏一百四十九世祖登堂公生有三个儿子,仲谦、仲贤、仲明。首个在小洞村选址建业的是刘仲谦,当时是朝阳县令。在落担小洞之前,刘氏家族已经与岭东瑶族交融颇深,在蓝田开基之后,更是完全融入到瑶族之中,成为了瑶族的一部分,但是姓氏一直保留下来。

瑶汉一家,其乐融融的氛围让人向往,此后,刘仲谦的兄弟刘仲贤、刘仲明也与兄长一起,定居小洞老围塘,小洞刘氏由此逐渐兴盛起来。随着丁口日繁,生存空间亟需扩展,刘氏家族开始不断外迁,先是刘仲明这一支后来迁居高州,紧接着定居老围塘的刘仲贤的孙子刘华俊、刘华春也想迁居外地。为了凝聚家族,当时族老便通过地理先生告诉刘氏子孙,老围塘后便是一方福地,山川形势,如龙蟠水湾,曲折迂回,聚气藏风,而且天然形成有上马石和下马石,将来必定子孙贤孝。

这个预言给了刘华俊兄弟新的希望,他们最终放弃了迁居的意愿,在老围塘后面选址建房,开垦山地。因为小洞村地处群山之间,时有啸聚山林的强盗下山劫掠,因此龙湾围在建设时由上角头至水门,围内建上厅、中厅、大门、水门,水门安置了九条硬原木,水门后面还安了一个自动门闩防贼。围前面又挖了一口3亩左右的水塘,塘右边挖一口井。这样一来,整个围屋不仅坚固安全,而且生活便利,为刘氏子孙在小洞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家风家训

浸润熏陶子孙灵魂

龙湾围屹立于小洞百余年,历经风雨沧桑。据村中长者介绍,在解放前,曾有盗匪计划抢劫龙湾围,想搭着云梯从水门爬墙进去,但是看着固若金汤的围屋结构,又听说围内有三个厉害的炮手,望而生畏,不敢轻举妄动,放弃了抢劫计划。直到解放之后,刘氏子孙依然居住在龙湾围,1968年,广州来的知识青年也曾住在这里。

刘华俊的儿子叫刘德芳,在县里做过捕快。当时左潭出现土匪,县令叫他带兵去剿匪,胜利归来后,县令晋升他为“九品”官吏,专事捕盗。刘德芳也是刘氏子孙定居小洞之后,较早获得品级的官吏之一,他的坟墓至今还保留在小洞村,墓碑上还篆刻着“九品”字样,虽然关于他的历史资料并不多,但是在零星的传说中,我们还能看出他身上代表的小洞人战天斗地、英勇不屈的精神,也印证了祖先对这座围屋子孙的期许。

在龙湾公园旁边的一棵大树下,上马石和下马石依然存在,两石相隔不远,修建村道时被掩埋了一部分,但还有明显的痕迹,这就是古代武将上马和下马的地方。与上马石相连接是一条古代通往外面的官道,藏在树林里。小洞村支书刘少静扒开一些枯枝树叶,一条青石板官道露了出来,上马石、下马石与官道,仿佛还在静静地述说着小洞刘氏一脉悠久曲折的历史。

在数百年的成长繁衍中,小洞刘氏形成了厚重全面的家规家训,为约束宗族子弟,教育后代子孙,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刘氏家训为“敦孝悌、睦宗族、和乡邻、明礼让、务本业、端士品、隆师道、修坟墓、戒犯讳、戒争讼、戒赌博、戒淫恶、戒犯上、戒轻谱”。可以说囊括了修身处世的各个方面。

良好的家风家训浸润着刘氏子孙的灵魂,数百年间,小洞刘氏子孙,大多经商者乐善好施,为官者清正廉明。今年61岁的刘浩清,就是小洞村人,他是龙门县汇都酒店董事长,是小洞村的杰出人物代表。经商致富后,他经常慷慨解囊,大力支援家乡建设,先后共捐资50多万元。每次回村,凡60岁以上的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他亲自登门探望,送上慰问金,他还给许多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难、家庭经济困难等问题。

,在新冠病毒蔓延,抗疫物资极其紧俏时,刘浩清第一时间给蓝田乡政府捐赠了一批抗疫物资,解了抗疫燃眉之急,让家乡人民渡过抗疫最艰难的时刻,为夺取抗疫阶段性胜利,作出了贡献。

沙洲坝瑶民英勇保护游击队员

1947年,东江纵队第三支队领导的游击队活动在龙门严围、湾田、蓝田一带,为此,国民党196师两个团被牵制到龙北地区的蓝田、地派、左潭、铁岗四个圩场驻扎,对他们进行扫荡。

1947年腊月,指导员罗沛溪和班长赖金泉,以及本村的游击队员刘柏楠,3人一起到小洞一带侦察敌情,返回时天色已晚,刘柏楠回了自己家,罗沛溪和赖金泉就在小洞村沙河坝借宿,住在村民刘富全家中的木楼内。

晚上12时多,敌人发现了他们的行踪,摸上门来,敲门假装说是“自己人”,企图把门骗开。罗沛溪和赖金泉很警惕,从门缝里向外窥望,发现坪里站着许多带钢盔的敌兵,他们立即意识到已被敌人包围了,冲出去已不可能,马上爬到厨房的阁楼上隐藏起来。

没多久,敌人就撞开了大门,没有看到游击队员,抓住刘福全,反复拷问:游击队藏在哪里?刘福全任由敌人拷打,坚持说“不知道”。于是敌人在房子里翻箱倒柜行劫和搜捕。到了黎明时分,一个敌人爬上阁楼,发现了赖金泉、罗沛溪,随即双方开始交火。听到枪响,外面的敌人确认有游击队藏在里面,就不断喊话“你们被包围了,缴枪不杀,赶快投降吧”。他们俩躲在里面不吭声,又把相继摸上阁楼的一个敌兵班长和一个号兵打死。

见游击队员不投降,国民党士兵开始进行疯狂的反击,架起六零炮、机关枪向楼房开火。木楼很快着火,赖金泉、罗沛溪迅速跳下阁楼,从后门逃进相邻的大碉楼里,这就是沙洲坝碉楼。

敌人发现他俩转入碉楼后,又把碉楼团团围住,点燃堆放在大楼四周的柴草,并疯狂地向大楼射击。大楼里面全部是木质结构,很快燃烧起来。他俩逐层往上避火,直至四楼最顶层。这时火烧得越来越大,热浪灼人,烟雾障眼,熏得喘不过气。他俩觉得逃出去是不可能了,相约要想尽办法多消灭敌人,万一冲不出去,宁可毁枪自尽,绝不让枪支武器落到敌人手上。

正在危急时刻,他们发现了碉楼的小窗,急中生智,脱下裤子,把裤筒一头套在头上,一头伸出窗外,呼吸新鲜空气。

火苗很快窜上四楼,熊熊烈火吞噬整座碉楼,火苗从窗口、楼顶窜出去,火光冲天。罗沛溪和赖金泉炽热得无处躲藏,两人头发被烧焦,衣服着了火。他们忍着剧痛,拆下两块没有着火的门板,沿着楼梯一层层滑下一楼,从窗口跳出去,在村民的掩护下,往山上跑。罗沛溪腰受了伤,不能走路,是村民刘友帆的老婆亚媚背着他到山里,返回连队。

大火熄灭后,敌人没有搜到游击队员的尸体,气急败坏,把全村人押到地坪里,威迫群众把游击队员交出来。不论敌人如何胁迫,全村人异口同声说不知道。敌人眼看无计可施,抓不到游击队员,穷凶极恶,放火烧村。据统计,全村共烧毁房屋51间,让村民一夜之间无家可归。

今年77岁的退休老师刘裕添,听父辈讲过许多关于抗战的故事,当时敌人对游击队封锁围剿,游击队买不到盐,村民用7斤大米换一斤盐,送到游击队员手中。刘老师那时年纪小,却记得游击队员上山挖战壕,预备打防御战,现在小洞的塘坋岭还留下许多战壕痕迹。

1985年8月12日,原在蓝田打游击战的钢炮队指导员梁陈华、队长李忠、指导员罗沛溪和班长赖金泉一行,再回到沙洲坝,探望当年英勇救下他们的村民,凭吊了沙洲坝碉楼。对于当年小洞村人英勇护军的行为,他们感佩不已。

这段历史,不仅在罗沛溪等游击队员写下回忆录中有记载,也载入了粤赣湘东江纵队武装斗争史。沙洲坝瑶族人民,为保护游击队员,不惜牺牲生命财产的精神,也极大地鼓舞了游击队员。而今,被烧的碉楼,残垣断壁,弹迹斑斑,依然倔强地屹立风雨中,成为小洞村人的一面精神旗帜。

拥军爱国代代相传

1947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毁坏了小洞的建筑,甚至让很多村民无家可归,但是却砥砺了他们的精神,让他们与解放军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虽然交通闭塞,但是解放之后,依然常有东三支的老战士前往小洞,回忆当年的烽火岁月。拥军爱国,在小洞逐渐成为一种承前启后的传统。

解放初期,国民党特务时常潜伏到大陆搞情报,企图颠覆新政权,部队要寻找一个群众基础好的隐蔽基地,驻扎部队,隐藏武器。

1956年,广州军区某部派人到小洞村考察。工程队勘察小洞村地形之后,见这里树林茂密,四周山峰围绕,地理环境非常好,又是革命老区,于是决定在此建营。工程队按山体形状,在黄旗山脚下建连队指挥部。1957年,广州军区派遣第一批军官抵达小洞村营地。刘裕添老师清晰地记得,有田连长、赵主任、张长山主任、刘政委等领导。

据说,部队在建营房时,在招来的几百工人里,混入了几个特务,被发现后,全部抓获。部队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小洞村交通闭塞、生活条件落后的状况,给小洞村人带来自豪和幸福感。

75岁的老村长刘木生说,那时每年农忙时节,部队领导会派士兵到村里帮忙收割,派汽车运粮,他们村总是比别的村早完成收割。

最让小洞村孩子自豪的一件事,就是可以搭乘部队校车,跟部队的孩子一起去镇上上学。20世纪八十年代,小洞村小学只有一至四年级,五年级以上需到镇上上学。部队进驻后,家属和孩子一起到军营生活,部队有校车专门接送学生,也让村里的学生搭乘部队校车,一起到学校上下学,这种优厚“待遇”,让小洞村的孩子无比自豪。

“我当时正读小学,看见比我大的学生搭乘部队校车去上学,特别羡慕,感觉他们很神气。”刘少静说。在那个年代,别说是搭乘部队校车,凡是跟部队沾边的事,莫不让人羡慕,哪怕是一身破旧军服,也是最时尚的衣裳。

“部队官兵跟村民很亲,对老乡很好。”刘木生说。部队每晚都会放电影,欢迎老乡去观看,那时农村生活单调,部队的到来,大大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过年时,部队领导到老乡家里慰问,尤其是孤寡老人。“在20世纪六十年代,粮食和食品极度匮乏,部队没少支援我们食品。”刘老师说。村里在过年杀了猪,也会回赠给部队猪肉,表示感谢。“八一”建军节时,乡亲们送土特产到军营,慰问子弟兵。

“部队进驻,公路修通后,我们村再没有单身汉了,外面的女子愿意嫁进来了。”刘木生回忆,部队进驻时,他十五六岁,比他年纪大的,现在大约80岁以上的,有很多没娶上老婆,就是交通不便所至。他乐呵呵地说,我很幸运,到我娶老婆的年纪,路通了。

“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在这里走出去的军官大多仕途顺畅,有的提到了师级干部。”刘老师说。陈金定就是其中一个,他当时是排长,后来提到了师级。1985年部队搬离后,很多军官仍然惦记着小洞村,时常回来看望村民,解决许多实际困难。20世纪90年代,陈金定回到小洞村,看见村小学陈旧、破败,他联系以前在小洞村驻扎的官兵,组织几个单位捐资,于1995年,修建了小洞村希望小学。

“就是现在村委这栋楼。”刘少静说。直到前几年小学搬到镇上,这栋楼才改为村委办公楼。部队搬离后,时常还会有连队来这里短期训练。当年的军官也偶尔回来探望老人,关心小洞村的发展,得知小洞村如今生活水平提高,打造成“绿色家园”时,他们由衷高兴。

小洞村

小洞村位于蓝田瑶族乡东北部,距离乡政府3公里,面积24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约36000亩,水田面积约693亩、旱地约65亩,山地面积约35000亩。下辖5个村民小组老围塘、下湾、小洞、沙河、新前。全村现有户籍户数236户,户籍人口1172人,以瑶族人为主。

蓝田瑶族乡素有“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的美誉,植被覆盖率之高,在全省名列前茅,在蓝田,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又是小洞村。小洞村先后获得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广东省卫生村、惠州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被评为“惠州市宜居示范村庄”,、连续两年荣获乡先进基层党组织,,又被国家住建部评为全国首批“绿色村庄”。

统筹 梁丽通 陈云辉

撰写 曹杰文字工作室

摄影 黄克锋 杜晓燕

张爱中 王灿东

农民画 黄伟平

手绘 刘弘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