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扶智”+“扶志”助力精准脱贫

“扶智”+“扶志”助力精准脱贫

时间:2018-09-13 08:15:46

相关推荐

“扶智”+“扶志”助力精准脱贫

呼和浩特市辖9个旗县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45个乡镇、965个行政村、3368个自然村。全市总人口30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99.47万人。截至末,全市有1个国贫县(武川县)和1个区贫县(清水河县),重点帮扶村203个,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99户10149人其中因病因残致贫64.09%,因自身发展不足致贫10.54%,因学致贫3.62%,其他原因致贫21.75%。。

综合全市数据分析,我市脱贫攻坚的难度在于:一方面从扶贫对象看,贫困人口中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者及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贫困人口所占比例较大;另一方面在于如何破解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实现贫困群众“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的观念转变。为此,我市把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扶志扶智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切实加强“精神脱贫”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激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抓政策宣讲,营造齐心协力脱贫氛围。一是强化宣传政策引领。将脱贫攻坚政策,特别是对与贫困户直接受益方面的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通过编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一封信”“明白纸”,开设脱贫攻坚宣传栏、公示栏,绘制脱贫攻坚宣传标语、驻村扶贫工作队及乡村干部一对一入户宣讲等形式,将这些脱贫攻坚政策第一时间送到贫困群众家中、送到田间地头,做到基层干部清楚、贫困群众明白。二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依托广播电视、网站、微博、微信等舆论媒体持续加大脱贫攻坚成效宣传和典型宣传,深入挖掘精准扶贫的先进典型,推出了一批反映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典型事迹的鲜活报道,各乡镇、行政村充分利用电子屏、宣传栏、公示栏、图片展览等形式,全方位进行全面准确、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宣传,增强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营造了“人人关心脱贫攻坚、人人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舆论氛围。

抓主题活动,提供脱贫攻坚精神动力。一是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紧紧围绕各项扶贫政策,把村容村貌、尊老爱幼等道德建设融入到脱贫攻坚全过程,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活动,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诙谐幽默等形式,组织“脱贫攻坚有奖知识竞答、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的贫困农户深入理解和掌握扶贫政策,确保各项扶贫政策家喻户晓。二是深入推进“六进村”活动。今年,我们协同市宣传文化系统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核心,围绕“我脱贫我光荣我奋斗我幸福”为主题,开展了扶贫政策宣讲进村、乌兰牧骑进村巡演、脱贫典型故事进村分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进村、文学艺术工作者进村创作、励志主题电影进村展映“六进村”活动,帮助贫困农牧民群众准确理解和自觉践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深刻道理,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决心和信心。

抓典型引路,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为教育广大贫困群众强底气、卖力气,树立“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的思想观念,我们每年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出自强不息、苦干实干成功脱贫的典型脱贫户、致富户,用身边的人、周边的事、正在发生脱贫致富的变化,教育广大贫困户,激发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决心。武川县上秃亥乡制定了《关于开展脱贫示范户评选奖励和“消极等靠户”动态管理的通知》,在全乡范围内把示范户分为先锋模范户、特色绿色种植示范户、特色养殖示范户、勤劳致富示范户、自强自立示范户、政策知晓示范户、孝老爱亲示范户、移风易俗示范户、环境卫生示范户、脱贫引领标兵户十个类别,制定了具体标准。评选程序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由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共同依据在村居住农户实际情况进行评判。各类示范户人选不设名额限制,但各行政村一定要严格标准,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切实将示范效应明显的贫困户评选出来。乡村两级分别建立“消极等靠户”信息台账,按照“十条评判”标准,首先将名单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后,报乡政府审核、公示,县扶贫办确认,通过一整套机制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贫困群众的致富愿望,让脱贫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抓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能力素质。一是聚焦“领头雁”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按照“大户带穷户,先富帮后富”的基本理念和“3+7+6 (3天课堂教学,7天现场教学,再加6个月的创业跟踪服务)的模式,对有脱贫致富带动能力的人员进行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扶贫带动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培训,目前已在武川县、和林县、托县举办三期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二是积极开展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在行动主题活动。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贫困地区,不断推广良种良法,加大科技示范,强化技术培训,有效带动精准脱贫跑出加速度。目前,我市已形成一套专业性、针对性强劲的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科技特派员以归属地为依据,分别成立了工作团。同时,按专业归属,成立了专家团,细化分为蔬菜、果树、食用菌花卉、畜牧、综合服务5个专家组。每个专家组带领10名以上的骨干科技特派员,骨干科技特派员辐射基层科技特派员。目前,仅在清水河县组织开展的“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在行动”主题活动中,就邀请果树专家和科技特派员赴清水河县老牛湾镇、窑沟乡扶贫林果基地对当地果农进行了一对一的技术培训,共培训农民120余人次,提供兰州大杏、金太阳、西梅、人参果等优质品种接穗1万余条,用于当地传统果树品种的改良。三是大力推进就业扶贫。把就业扶贫与农村人居综合环境整治相结合,截止目前,投入公益性岗位扶贫资金1048.5万元,增加公益性岗位3450个,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农村人居综合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积极收集岗位信息帮助贫困对象转移就业,组织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对象就业能力,强化创业服务扶持贫困对象创业。四是深入开展实用技能培训。针对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根据培训意向,针对性地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武川县二中联合创办职业学校,为社会输送了2060名职校毕业生;举办劳动力转移短期培训班,培训1900名贫困农民,使他们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为脱贫致富打下了基础。

抓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通过“兴教助学”和“分类资助”,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继续免除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让未进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对入托幼儿园、小学、中学贫困户学生实行减免学费、补助生活费等政策,对考取和就读高等院校的贫困家庭子女,按照自治区政策严格落实,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目前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全市资助贫困大学生达1.3万人。

抓扶志气送信心,自力更生谋发展奔小康。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贫先扶志,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扶志气、送信心。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的实施,扶贫资金变无偿为有偿使用,使贫困农民转变了“等、靠、要”的思想,增强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和积极性,让贫困农民从“等着扶贫”向“我要致富”自我发展转变。赛罕区金河镇棚松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武锁贵由于83岁的母亲张鱼鱼视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武锁贵放弃了外出打工,留在家中一心照顾母亲,母子二人仅靠母亲的养老金艰难度日。今年在扶贫工作队和包扶单位的帮组下,通过危房改造和提供餐桌餐具开起来小餐馆,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由此可见,只要肯干、肯吃苦,家门口也能致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