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心理学科普:空难发生前一瞬间 飞机上的人都会想些什么?

心理学科普:空难发生前一瞬间 飞机上的人都会想些什么?

时间:2023-08-19 21:36:55

相关推荐

心理学科普:空难发生前一瞬间 飞机上的人都会想些什么?

随着近年来,飞机失事的事件频发,很多人都患上了恐飞综合症。得上这种病的人,他们极度害怕飞行,认为一飞准没好事,他们在面对飞行时会出现各种抵抗行为。

有的直接拒绝坐飞机,有的一得知自己要坐飞机便会提前陷入无尽的焦虑、紧张甚至失眠。那么真正在飞机上遇见空难的乘客们,他们经历着怎样的心情呢?

应激反应(Post‐traumatic)

当我们人突然陷入重大事件的发生时,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非特异性反应。一般分为来自心理和生理的两大类反应。

生理上更多的神经系统的变化,交感神经产生兴奋、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等,而心理的则会引发情绪的变化,自我防御反应和应对反应。

在突遇空难时,无疑是充满紧张的,心跳加速、瞳孔放大,有人会用尖叫来做出对事件的反应,还有人也会第一时间选择哭泣,也有人会陷入一种阻抗心理,这是一种自我防御反应。

我们不敢相信这样的事情会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会产生拍打自己,以为是幻觉或者是在做梦来逃避现实。

否认是一种情绪麻木所引起的,当空难发生,我们的情绪很难常理化,这时候会缺乏对正常刺激做出反应的感觉。

更有人会产生行为上的束缚,即个体的活动范围变狭窄,专心致志地重复某一行为,这都是突发事件下,个体所保护自己的行为。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被外物所影响,以求得对自己的最小伤害。

直到时间的印证让当事人了解到现实确实存在,并且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这一刻,他们选择正视现实,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孤独、无助之中。

在这时,体验到的是一种生理的疲惫、无力继而转向心里的恐惧,更甚者会产生一种眩晕感,感觉自己随时都会倒下,这是一种很煎熬的心理状态。

面对空难这样的天灾,我们刚开始都会慌张又无奈,都想着怎样更好地拯救自己,但在挣扎过后身心的疲惫加上事实的不可逆转性,更多的只有那种濒死感。

身体的温度骤降,感知觉也逐渐消失,只能选择原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搏斗或逃跑

从动物在紧急事例面前会表现出“搏斗或逃跑”的生理反应中发现,面对突发事件,我们的身体会触发压力反应器,使个体做出正面应对或逃避事实的抉择。

而这种反应是由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控制的。交感神经系统,负责协调我们的大脑结构、神经和激素,一旦交感神经发生错乱,便会导致我们的大脑陷入无意识之中。

当危险发生时,交感神经会提供身体应对危险的快速非自愿反应,机体会迅速增加荷尔蒙激素来提高身体的警觉性和心率的加快。

正如,有时候我们在面临危险时,可以自动产生对危险的判断并帮助自己逃离危险。但在飞机上发生危险就注定人们产生搏斗的客观限制性,尽管我们都有求生的本能。

可空难对于个体来说只能选择被动等待。这种等待随着时间是会把人逼到绝望地步的,人们的安全感彻底失去,于是只能在失望中迈向深深的绝望。

虽然空难发生的速度是一瞬间的,可是,当人面临濒死感时,脑海中会出现闪回现象。即在大脑中,会像放电影般,把我们这一生经历的快乐、幸福之事迅速过一遍。

我们还会看见自己最亲近人的模样,这也像个告别仪式一样让我们能把想说但未能说出的话语好好的与脑海里的他们做个道别,也算是对自己内心遗憾的补偿。

恐飞综合症一部分产生的原因是媒体对于空难事件的大肆渲染,给大众留下太多关于飞行的阴影,给我们造成一种只要一坐飞机就会有死亡的假象。

但其实,空难的发生的概率为470万分之一,而失事的空客A320在历史上的死亡人数并不算特别高,现代的航天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所以安全性也在不断的增加。

在面对需要飞行时,我们也不必过多焦虑,陷入恐飞状态之中,要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General psychology》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